第四章 吳橋雜技冠天下
關燈
小
中
大
老化子問石中玉可否有報仇的本錢時,見他猛笑,問道:“你笑什麼?”
“老伯,我不瞞您說,先父意外獲得了那冊‘王禅老祖秘笈’,我養父全教給我啦!
“老學究會武?”
“以前不會,到了關外精研那冊秘笈,如今他的武功,已高不可測。
” “小子,這可不是吹着玩的,技差一籌,縛手縛腳哇!” “不信您可以試試啊?” “怎麼試?” “您可以攻我幾招哇!” “你真行?” “你試試嘛!真的假的,豈不一試便知?” “對!小兔崽子接着!”他說着就來了個“黑虎偷心”,誰知,石中玉比泥鳅還滑,-晃就溜過去啦! “我就不信你有多大本事!”老化子接着又來了一式“雙風灌耳”也叫“鐘鼓齊鳴”。
石中玉一縮頭,從他老人家腋下溜了出去,右掌就要從老化子的背後“心俞”穴上按。
他這一掌不管多輕,隻要按下去,老化子這一世英名,可就完了。
就在這一瞬間,袁老門主給他做了個急止的手勢,他才忽然警覺,一個翻斛鬥,蹿出丈外。
老化子兩招落空,才哈哈大笑道:“好小子!果然深藏不露,老化子這兩把,别說普通人啦!就是當今幾大門派掌門,也不見得有你這麼輕松的化解。
” 好!這老家夥趄不知道馬睑有多長。
石中玉笑道:“伯父,小侄失禮啦!您看我報先父母之仇行麼?” “行、行!不過麼……” “伯父!不過什麼?” “你雖不能說是‘以一人敵一國’,可也得以-人敵大半個江湖啊!小子,你估量着點,辦得到麼?” “伯父!您不是曾答應過我爹,照顧我麼?” “我是答應這老家夥照顧你,不但我照顧你,如今你老丈人的扯旗門不也扯進去了麼!他們能袖手旁觀麼?不過,以我的丐幫,再加上你老泰山的扯旗門,要想與天下武林為敵,那還差得遠哪!” “伯父,那我該怎麼辦?” “你得多交些江湖朋友,先闖出個‘萬’來,建立個基地,然後才能天下尋仇呢!” “伯父!先闖出個‘萬’來,‘萬’是個什麼東西?” “那不是東西,是江湖唇典,也就是闖字号揚招牌,讓全武林中人,全知道有你石中玉這一号。
” “說來說去,‘萬’就是自己的名字啊!” “一點不錯,那是江湖唇典,也叫黑話,你今後要在江湖上行走,首先就得懂江湖唇典,不然人家會把你當成空子。
” “伯父!空子是啥?” “就是說你非江湖中人,對江湖事務,什麼都不懂。
” “那唇典跟誰學呢?” “是老江湖全懂,你可以跟你老婆明珠那丫頭學呀!” 石中玉晚上回房,頭一個事,就是脫光了褲子,叫袁明珠看看屁股蛋子上是否真有一顆梅花紅痣。
袁明珠一看,可不是真有青銅錢大小的一朵紅梅花,他這才确定老要飯所說的一點不假,然後問道:“珠珠,你會江湖唇典麼?” “嘻嘻!姑奶奶生在江湖,長在江湖,不會唇典還算江湖人麼?”接着反問道:“你問這幹嘛?” “化子伯伯叫我向你學江湖唇典。
” “好哇!我馬上教你,不過麼……” “你又不過什麼呀?” “教你可以,你得先拜師!” “哈哈!向老婆學黑話還要拜師?” “當然啦!要學就拜,不學拉倒!” “天底下哪兒有向老婆拜師的?” “在江湖上這叫傳道,你不拜誰會教你?” “老婆教啊!” “不行!不拜師不教。
” “你當真不教?” “不教!” “果然不教?” “當然不教!” “那好,你不教,可别怪我關你的禁閉。
” “關我什麼禁閉?” 石中玉在她耳旁不知說了什麼,就見袁明珠臉紅的跟紅布一樣,笑駕道:“不要臉!” “你要真不教,我就那麼幹啦!” “死人!你真能纏人!” “這麼說你答應教啦!” “沒法子,怕你關禁閉麼!” “啊哈哈哈!”石中玉樂透啦! 袁明珠開始教他唇典黑話。
誰知,袁大妹子在老公前拿了半天的翹,可是到了真教起來,可就不知該如何教法啦!哎唷一聲道:“老公啊!咱們由哪兒教起呀?” “随便由哪兒教起不全是一樣,你随便教,我就跟着随便學啦!” “‘咳!隻好如此啦!我先教你數數好不好?” “好!你怎麼教都好。
” 袁明珠把左手張開,用右手中指從左手拇指按起,按一個數-個數,是一、二,三、四,五,然後再從左小指扳開一個數一個,是六,七、八、九、十。
石中玉道:“我請你教唇典,這麼數還用你教哇!” “不這麼數,一開始就用唇典,你能懂麼?聽着!” 她又開始按手指頭了,這回數的可不是一、二、三、四、五啦!而柳、月、望,在、中,然後往外扳指頭,而是神、興、張、愛、居、啦! 石中玉聽了之後道:“嘿!真有意思!” “有意思吧!你自己數數!” 石中玉按柳、月、望、在、中、神、興、張、愛、居,數了一遍.袁明珠道:“很好,孺子可教也!我問你,八三一怎麼說?” “張、望、柳啊!” “答對啦!” 石中玉道:“往下教吧!” “好!聽着!東、南、西、北,唇典叫陽、墨、道、妾。
” “東、南、西、北叫陽、墨、道、妾!” “對了!官衙叫六扇門,拿強捕盜的官差叫鷹爪孫.和尚叫花疤!吃飯叫上啃,喝酒叫抱瓶;有錢的人家叫水多,銀子叫魚,有錢人家銀子多,叫水多魚旺!土匪叫撚子,也有的地方叫棒老二,請問貴姓叫春個萬,馬叫風子,驢叫兒子,狗叫皮子,老百姓叫林子!如果狗叫了,叫皮子炸了,老百姓大夥追來了,叫林子發!攔路打劫叫剪路,燈叫亮子,火柴叫迸星子,錢叫杵,一吊錢叫千杵,點火香叫火邱,壺叫龍頭,碗叫鳳尾,襖叫稱吉,鞋子叫蘆言,襪子叫汪……” 袁明珠花了五天的時間,把江湖常用的唇典大緻都告訴了石中玉,而石中玉真有入耳不忘之能,全記下了。
老化子這天道:“中玉呀!你先跟你嶽父同小丫頭學點江湖經驗,我老人家出去踩踩,也許能踩着點你仇家的蛛絲馬迹!” 老化子說完了,走了。
石中玉每天跟阿珠膩在一起,度他們的蜜月。
袁明珠道:“郎啊!天天在屋子裡滾,膩不膩?” “哈哈哈哈!美人在抱,我一輩子也不會膩!” “死相!我是說,你沒跑過揚州,咱們白天裡到處逛逛,也好叫你這土包子開開眼界,晚上嘛……再……嘻嘻!” 他二人逛開了揚州的風景名勝。
揚州的風景、名勝、古迹,值得一看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在古迹方面就有樓、橋和廟宇. 樓!就有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的“騎鶴樓”和粱昭明太子撰文的“文選樓”與隋炀帝的“迷樓”。
不過如今“騎鶴樓”已成了大酒樓,已落入了四大鹽商姓汪的手中了。
再說橋,其實揚州的橋并不多,要比起蘇州的三百座名橋來,差遠了,不過因當年小杜(杜牧)一句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叫吹箫!”才把揚州的橋,擡上了台面了。
二十四橋,隻不過是一座橋的名字而已,并不是二十四座橋梁。
當然啦!像五亭橋啦、萬歲橋啦、開明橋啦、通泗橋啦、太平橋等等,也還算不錯啦! 至于廟,可就多啦!大多數都是千年古刹,并經曆代增添改建,可就大有可觀啦! 這夫妻倆,首先去了“天甯寺”,天甯寺可算揚州第一古刹。
二人進了天王殿,殿中隻有一座大佛,栩栩如生,挺着一個大肚子,露出了肚臍,令人看了發笑!原來是大肚彌勒佛!其旁有副對聯雲;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慈顔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他們又去了殿後,見-巨鐘,據當地人說:這鐘一響,聲音十裡,宋,孚禅師在寺聞聲頓悟,曾作頌曰: 三十後前未遇時, 一聲鼓角-聲悲; 如今枕底無閑夢, 大小梅花一任吹。
真是禅機無限。
看完天甯寺,他們又轉到了“史公祠”。
明末,史可法鎮揚州,清兵圍城,城破殉國,遺骸不可得。
次年其家人舉袍笏招魂,葬衣冠于梅花嶺上,後人更立史公祠于衣冠冢側。
黃文涵曾題一聯曰: 萬點梅花,盡是孤臣血淚; 一杯故土,還留勝國衣冠。
另又-聯,不知為何人所作,聯曰: 殉社稷,隻江北孤臣,剩山殘山,尚留得風中勁草;葬衣冠,有淮南杯土,冰山鐵骨,正好伴嶺上梅花。
大節昭然,千古共仰! 石中玉問道:“滿虜入關,曾經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揚州十日,就是報算複,史可法之死在城破之前,殺滿州鞑子殺的太多,怎麼還準許史閣部立祠呢?” “這………八成就是所謂史閣部的正氣吧!正氣足以令敵人喪膽.民間立了‘史公祠’,鞑子也就澉吭聲了。
” “看來正氣傳千古,精忠昭日月,一點也不錯。
” 瘦西湖! 揚州景物雖多,但仍以城北之瘦西湖為代表。
瘦西湖固以為名,實際為一條四、五裡長的明媚小河,自南至北,纖腰楚楚,故以“瘦”名之。
湖上點綴了一些州、島、亭、橋,有“小金山”、湖心亭”、“五亭橋”、“白塔”等名勝,秀麗婉約。
夾岸楊柳具千縷柔條,江煙水淪,詩意無限。
小金山四面環水,假山重疊,以略鎮江之金山得名。
上有月觀、風亭、吹台等諸構。
五亭橋,上面有五座亭子,亭下則十五涵洞,其造型之妙,世所罕見,每當明月之夜,吹箫亭中,更能領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的皎皎月色。
白塔,俗稱喇嘛塔,上為錐,下為蹲,與五亭橋并稱。
從五亭橋到觀音寺,但見青山隐隐,綠水迢迢,楊柳拂面,此即古代“十裡珠簾道”,其名來自杜牧詩: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他夫妻逛罷瘦西湖之後,回到家中,一進客廳,就見袁門主正陪老叫化子喝酒呢! 石中玉從老叫化子一言不發,猛喝悶酒,準知道他這趟踩探必是無功而返。
不管他有功也好,無功也好,總得見個禮吧!于是上前一揖問了聲:“伯父,您回來了!” 老化子隻“嗯”了一聲。
“伯父,您這趟踩着點什麼了沒有?” “踩着了,踩着了!他媽的踩着貓尾巴啦!嘿嘿!” 袁明珠一聽他說踩着貓尾巴啦!本想笑,可是一想這場合不對,硬忍住了,可是臉上憋的那樣子啊!可真叫人忍俊不禁哪! 老化子歎了口氣道:“咳!我這趟去少林寺,見到了主持廣法大師,向他打探當年追殺你父母,有少林派的人沒有?” 石中玉問道:“伯父,廣法大師怎麼說?” “他說,你父石鑒,乃是少林俗家弟子,與少林一脈相傳,得知你父因獲得了一本秘笈而被江湖人追奪的時候,他曾派了廣字輩的高僧前往,想在必要時,給予援手,我問他是否有意要你爹把秘笈呈給少林時……” “他怎麼說?” “他說,少林有七十二種絕學,又何在乎這一本?不過秘笈要落入邪道手中,他派去的人,就要主持正義了。
” 石中玉聽到這兒,歎了口氣道:“咳!正義,正義,多少人假做之名,而行巧取豪奪之實啊!” 袁老門主也道:“少林寺本來就是一群勢利和尚。
” 石中玉問道:“嶽父,您怎麼說少林寺是勢利和尚呢?” “咳!孩子,你不知道哇!他們一向就與官家牽扯不清,想當年唐朝李世民讨王世充的時候,少林就曾派十八棍僧助戰,如今少林寺裡面的牆上還繪得有十八棍僧的壁畫呢!曆朝都有僧兵為朝廷效力,就拿他‘少林寺’那塊匾,就是康熙的禦筆呢!” “嶽父,那他們有沒有替滿虜效過力?” “有是有,那不過是為了國家抵禦外侮。
” “抵禦外侮?什麼時候?” “沒多久啦!沙林曾派五百僧兵,由月空和尚率領,到福建沿海抵禦倭冠,月空和尚腿還受了傷,後來就全住在泉州少林寺,開南少林-派,本來少林功夫全在腿上,所謂拳打三分不易,腳踢七分不難,可是他因為腿受了傷,才專攻拳術,如今才有南拳、北腿之說。
” 石中玉轉對老化子道:“伯父,他們有沒有說,追殺先父母還有哪些人參加?” “我問過他,可是他沒說,隻說他派去的人還沒到,你父母已遭了毒手,至于哪些人殺了你父母,他就不知道了。
” 袁老門主忽對老化子道:“老哥哥,我倒是想到了一個法子,您看行不行得通?” “哈哈哈哈!袁老弟,你對事一向不輕易表态,可是你隻要一表示意見,必有見地,你想出來的法子,準能行,快說出來,讓大夥夥聽聽!” “老哥哥,我想用餌!” “好!沒有香餌怎能釣金鼈,高,高,高!” “老哥哥,别臊我啦!我這用餌,還得請你們丐幫幫忙呢!” “行!你叫我們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
” “小子,這可不是吹着玩的,技差一籌,縛手縛腳哇!” “不信您可以試試啊?” “怎麼試?” “您可以攻我幾招哇!” “你真行?” “你試試嘛!真的假的,豈不一試便知?” “對!小兔崽子接着!”他說着就來了個“黑虎偷心”,誰知,石中玉比泥鳅還滑,-晃就溜過去啦! “我就不信你有多大本事!”老化子接着又來了一式“雙風灌耳”也叫“鐘鼓齊鳴”。
石中玉一縮頭,從他老人家腋下溜了出去,右掌就要從老化子的背後“心俞”穴上按。
他這一掌不管多輕,隻要按下去,老化子這一世英名,可就完了。
就在這一瞬間,袁老門主給他做了個急止的手勢,他才忽然警覺,一個翻斛鬥,蹿出丈外。
老化子兩招落空,才哈哈大笑道:“好小子!果然深藏不露,老化子這兩把,别說普通人啦!就是當今幾大門派掌門,也不見得有你這麼輕松的化解。
” 好!這老家夥趄不知道馬睑有多長。
石中玉笑道:“伯父,小侄失禮啦!您看我報先父母之仇行麼?” “行、行!不過麼……” “伯父!不過什麼?” “你雖不能說是‘以一人敵一國’,可也得以-人敵大半個江湖啊!小子,你估量着點,辦得到麼?” “伯父!您不是曾答應過我爹,照顧我麼?” “我是答應這老家夥照顧你,不但我照顧你,如今你老丈人的扯旗門不也扯進去了麼!他們能袖手旁觀麼?不過,以我的丐幫,再加上你老泰山的扯旗門,要想與天下武林為敵,那還差得遠哪!” “伯父,那我該怎麼辦?” “你得多交些江湖朋友,先闖出個‘萬’來,建立個基地,然後才能天下尋仇呢!” “伯父!先闖出個‘萬’來,‘萬’是個什麼東西?” “那不是東西,是江湖唇典,也就是闖字号揚招牌,讓全武林中人,全知道有你石中玉這一号。
” “說來說去,‘萬’就是自己的名字啊!” “一點不錯,那是江湖唇典,也叫黑話,你今後要在江湖上行走,首先就得懂江湖唇典,不然人家會把你當成空子。
” “伯父!空子是啥?” “就是說你非江湖中人,對江湖事務,什麼都不懂。
” “那唇典跟誰學呢?” “是老江湖全懂,你可以跟你老婆明珠那丫頭學呀!” 石中玉晚上回房,頭一個事,就是脫光了褲子,叫袁明珠看看屁股蛋子上是否真有一顆梅花紅痣。
袁明珠一看,可不是真有青銅錢大小的一朵紅梅花,他這才确定老要飯所說的一點不假,然後問道:“珠珠,你會江湖唇典麼?” “嘻嘻!姑奶奶生在江湖,長在江湖,不會唇典還算江湖人麼?”接着反問道:“你問這幹嘛?” “化子伯伯叫我向你學江湖唇典。
” “好哇!我馬上教你,不過麼……” “你又不過什麼呀?” “教你可以,你得先拜師!” “哈哈!向老婆學黑話還要拜師?” “當然啦!要學就拜,不學拉倒!” “天底下哪兒有向老婆拜師的?” “在江湖上這叫傳道,你不拜誰會教你?” “老婆教啊!” “不行!不拜師不教。
” “你當真不教?” “不教!” “果然不教?” “當然不教!” “那好,你不教,可别怪我關你的禁閉。
” “關我什麼禁閉?” 石中玉在她耳旁不知說了什麼,就見袁明珠臉紅的跟紅布一樣,笑駕道:“不要臉!” “你要真不教,我就那麼幹啦!” “死人!你真能纏人!” “這麼說你答應教啦!” “沒法子,怕你關禁閉麼!” “啊哈哈哈!”石中玉樂透啦! 袁明珠開始教他唇典黑話。
誰知,袁大妹子在老公前拿了半天的翹,可是到了真教起來,可就不知該如何教法啦!哎唷一聲道:“老公啊!咱們由哪兒教起呀?” “随便由哪兒教起不全是一樣,你随便教,我就跟着随便學啦!” “‘咳!隻好如此啦!我先教你數數好不好?” “好!你怎麼教都好。
” 袁明珠把左手張開,用右手中指從左手拇指按起,按一個數-個數,是一、二,三、四,五,然後再從左小指扳開一個數一個,是六,七、八、九、十。
石中玉道:“我請你教唇典,這麼數還用你教哇!” “不這麼數,一開始就用唇典,你能懂麼?聽着!” 她又開始按手指頭了,這回數的可不是一、二、三、四、五啦!而柳、月、望,在、中,然後往外扳指頭,而是神、興、張、愛、居、啦! 石中玉聽了之後道:“嘿!真有意思!” “有意思吧!你自己數數!” 石中玉按柳、月、望、在、中、神、興、張、愛、居,數了一遍.袁明珠道:“很好,孺子可教也!我問你,八三一怎麼說?” “張、望、柳啊!” “答對啦!” 石中玉道:“往下教吧!” “好!聽着!東、南、西、北,唇典叫陽、墨、道、妾。
” “東、南、西、北叫陽、墨、道、妾!” “對了!官衙叫六扇門,拿強捕盜的官差叫鷹爪孫.和尚叫花疤!吃飯叫上啃,喝酒叫抱瓶;有錢的人家叫水多,銀子叫魚,有錢人家銀子多,叫水多魚旺!土匪叫撚子,也有的地方叫棒老二,請問貴姓叫春個萬,馬叫風子,驢叫兒子,狗叫皮子,老百姓叫林子!如果狗叫了,叫皮子炸了,老百姓大夥追來了,叫林子發!攔路打劫叫剪路,燈叫亮子,火柴叫迸星子,錢叫杵,一吊錢叫千杵,點火香叫火邱,壺叫龍頭,碗叫鳳尾,襖叫稱吉,鞋子叫蘆言,襪子叫汪……” 袁明珠花了五天的時間,把江湖常用的唇典大緻都告訴了石中玉,而石中玉真有入耳不忘之能,全記下了。
老化子這天道:“中玉呀!你先跟你嶽父同小丫頭學點江湖經驗,我老人家出去踩踩,也許能踩着點你仇家的蛛絲馬迹!” 老化子說完了,走了。
石中玉每天跟阿珠膩在一起,度他們的蜜月。
袁明珠道:“郎啊!天天在屋子裡滾,膩不膩?” “哈哈哈哈!美人在抱,我一輩子也不會膩!” “死相!我是說,你沒跑過揚州,咱們白天裡到處逛逛,也好叫你這土包子開開眼界,晚上嘛……再……嘻嘻!” 他二人逛開了揚州的風景名勝。
揚州的風景、名勝、古迹,值得一看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在古迹方面就有樓、橋和廟宇. 樓!就有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的“騎鶴樓”和粱昭明太子撰文的“文選樓”與隋炀帝的“迷樓”。
不過如今“騎鶴樓”已成了大酒樓,已落入了四大鹽商姓汪的手中了。
再說橋,其實揚州的橋并不多,要比起蘇州的三百座名橋來,差遠了,不過因當年小杜(杜牧)一句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叫吹箫!”才把揚州的橋,擡上了台面了。
二十四橋,隻不過是一座橋的名字而已,并不是二十四座橋梁。
當然啦!像五亭橋啦、萬歲橋啦、開明橋啦、通泗橋啦、太平橋等等,也還算不錯啦! 至于廟,可就多啦!大多數都是千年古刹,并經曆代增添改建,可就大有可觀啦! 這夫妻倆,首先去了“天甯寺”,天甯寺可算揚州第一古刹。
二人進了天王殿,殿中隻有一座大佛,栩栩如生,挺着一個大肚子,露出了肚臍,令人看了發笑!原來是大肚彌勒佛!其旁有副對聯雲;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慈顔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他們又去了殿後,見-巨鐘,據當地人說:這鐘一響,聲音十裡,宋,孚禅師在寺聞聲頓悟,曾作頌曰: 三十後前未遇時, 一聲鼓角-聲悲; 如今枕底無閑夢, 大小梅花一任吹。
真是禅機無限。
看完天甯寺,他們又轉到了“史公祠”。
明末,史可法鎮揚州,清兵圍城,城破殉國,遺骸不可得。
次年其家人舉袍笏招魂,葬衣冠于梅花嶺上,後人更立史公祠于衣冠冢側。
黃文涵曾題一聯曰: 萬點梅花,盡是孤臣血淚; 一杯故土,還留勝國衣冠。
另又-聯,不知為何人所作,聯曰: 殉社稷,隻江北孤臣,剩山殘山,尚留得風中勁草;葬衣冠,有淮南杯土,冰山鐵骨,正好伴嶺上梅花。
大節昭然,千古共仰! 石中玉問道:“滿虜入關,曾經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揚州十日,就是報算複,史可法之死在城破之前,殺滿州鞑子殺的太多,怎麼還準許史閣部立祠呢?” “這………八成就是所謂史閣部的正氣吧!正氣足以令敵人喪膽.民間立了‘史公祠’,鞑子也就澉吭聲了。
” “看來正氣傳千古,精忠昭日月,一點也不錯。
” 瘦西湖! 揚州景物雖多,但仍以城北之瘦西湖為代表。
瘦西湖固以為名,實際為一條四、五裡長的明媚小河,自南至北,纖腰楚楚,故以“瘦”名之。
湖上點綴了一些州、島、亭、橋,有“小金山”、湖心亭”、“五亭橋”、“白塔”等名勝,秀麗婉約。
夾岸楊柳具千縷柔條,江煙水淪,詩意無限。
小金山四面環水,假山重疊,以略鎮江之金山得名。
上有月觀、風亭、吹台等諸構。
五亭橋,上面有五座亭子,亭下則十五涵洞,其造型之妙,世所罕見,每當明月之夜,吹箫亭中,更能領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的皎皎月色。
白塔,俗稱喇嘛塔,上為錐,下為蹲,與五亭橋并稱。
從五亭橋到觀音寺,但見青山隐隐,綠水迢迢,楊柳拂面,此即古代“十裡珠簾道”,其名來自杜牧詩: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他夫妻逛罷瘦西湖之後,回到家中,一進客廳,就見袁門主正陪老叫化子喝酒呢! 石中玉從老叫化子一言不發,猛喝悶酒,準知道他這趟踩探必是無功而返。
不管他有功也好,無功也好,總得見個禮吧!于是上前一揖問了聲:“伯父,您回來了!” 老化子隻“嗯”了一聲。
“伯父,您這趟踩着點什麼了沒有?” “踩着了,踩着了!他媽的踩着貓尾巴啦!嘿嘿!” 袁明珠一聽他說踩着貓尾巴啦!本想笑,可是一想這場合不對,硬忍住了,可是臉上憋的那樣子啊!可真叫人忍俊不禁哪! 老化子歎了口氣道:“咳!我這趟去少林寺,見到了主持廣法大師,向他打探當年追殺你父母,有少林派的人沒有?” 石中玉問道:“伯父,廣法大師怎麼說?” “他說,你父石鑒,乃是少林俗家弟子,與少林一脈相傳,得知你父因獲得了一本秘笈而被江湖人追奪的時候,他曾派了廣字輩的高僧前往,想在必要時,給予援手,我問他是否有意要你爹把秘笈呈給少林時……” “他怎麼說?” “他說,少林有七十二種絕學,又何在乎這一本?不過秘笈要落入邪道手中,他派去的人,就要主持正義了。
” 石中玉聽到這兒,歎了口氣道:“咳!正義,正義,多少人假做之名,而行巧取豪奪之實啊!” 袁老門主也道:“少林寺本來就是一群勢利和尚。
” 石中玉問道:“嶽父,您怎麼說少林寺是勢利和尚呢?” “咳!孩子,你不知道哇!他們一向就與官家牽扯不清,想當年唐朝李世民讨王世充的時候,少林就曾派十八棍僧助戰,如今少林寺裡面的牆上還繪得有十八棍僧的壁畫呢!曆朝都有僧兵為朝廷效力,就拿他‘少林寺’那塊匾,就是康熙的禦筆呢!” “嶽父,那他們有沒有替滿虜效過力?” “有是有,那不過是為了國家抵禦外侮。
” “抵禦外侮?什麼時候?” “沒多久啦!沙林曾派五百僧兵,由月空和尚率領,到福建沿海抵禦倭冠,月空和尚腿還受了傷,後來就全住在泉州少林寺,開南少林-派,本來少林功夫全在腿上,所謂拳打三分不易,腳踢七分不難,可是他因為腿受了傷,才專攻拳術,如今才有南拳、北腿之說。
” 石中玉轉對老化子道:“伯父,他們有沒有說,追殺先父母還有哪些人參加?” “我問過他,可是他沒說,隻說他派去的人還沒到,你父母已遭了毒手,至于哪些人殺了你父母,他就不知道了。
” 袁老門主忽對老化子道:“老哥哥,我倒是想到了一個法子,您看行不行得通?” “哈哈哈哈!袁老弟,你對事一向不輕易表态,可是你隻要一表示意見,必有見地,你想出來的法子,準能行,快說出來,讓大夥夥聽聽!” “老哥哥,我想用餌!” “好!沒有香餌怎能釣金鼈,高,高,高!” “老哥哥,别臊我啦!我這用餌,還得請你們丐幫幫忙呢!” “行!你叫我們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