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蟄伏老魔聞風動

關燈
家人,廿四年漫長歲月得能重見天日,并非容易,與其……” 一個漢子朗聲接道:“孤松前輩不必勸說,豈不知-日為師,終為身父,人各有志,何必相強,否則我等誓死不辱!” 孤松客聞言長歎-聲道:“既然五位心意己決,老朽何可相強,五位走吧!” 樂宸聞得孤松客之言,向衛鳳池四人示了一眼色,紛紛讓開,五背劍漢子抱拳略拱,縱身迅疾離去。

     孤松客道:“為何不見舒少俠?” 淑蓮公主隻覺舒翔飛久久不見現身,芳心已感焦急,此時為孤松客一提不禁花容慘變,隻覺一縷酸楚泛上心弦,星眸含淚,拉着樂宸凄然說道;“老化子,翔哥哥又不告而去,如何是好!” 說時珠淚斷線般流下。

     樂宸意大感意外,道:“姑奶奶别急,千萬不可滋生誤會,舒少俠諒因急事離去,匆忙之間怎能趕返相告!” 說此壓低聲音,迹近蟻音傳聲,接道:“你怎麼這麼糊塗,目前孤松客尚不知乃少俠暗助,若此刻現身恐于孤松客顔面難 堪,故而舒少俠又循原途折回,逗留些時假裝趕回,這是少俠存心仁厚之處,不然,少俠折回途中或遇急事離開也末可知,姑奶奶怎可見怪于他,試想少俠-得程青陽急汛,立即撇開正事便急急趕來雪峰騙取解藥相救蛄奶奶……” 說着忽聞高聲道:“所以說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淑蓮公主隻覺老叫化之言無詞可駁,但仍然寒着一張臉,不見雨過天明。

     一條身形驚鴻疾閃而至,嬌聲道:“淑蓮妹子别來無恙!” 淑蓮公主不禁一怔,語音熟悉無比,向後一望,正是玄衣龍女胡薇蘭,仍是紗巾覆面,由不得心花怒放,道:“蘭姐,你幾時來的?” 胡薇蘭凝眸注視淑蓮公主一眼,嫣然微笑道:“愚姐方才趕到,那位是孤松客老前輩?” 淑蓮公左手指向孤松客,道:“就是他?” 胡薇蘭走去盈盈一福,悄聲低語。

     孤松客目露愕然神色傾聽胡薇蘭低叙,良久慨歎道:“舒少陝深謀遠慮,非常人所能及,老朽恭候就是,金霞宮大難方平,瘡痍滿目,極待處理善後,故此亦不便強留女俠諸位,大德不足以言謝,但老朽終必答報!” 胡薇蘭道:“老前輩言重了,行俠仗義乃我輩武林中人份所應為,些許微勞,何值挂齒,恕我等告辭!” 孤松客與樂宸等人-一執手緻謝,流露出惜别感傷神色。

     群雄紛紛奔下山去,淑蓮公主偎在胡薇蘭身旁,而奔行一面叙說此行經曆,對舒翔飛不皆而别似有着無限幽怨。

     胡薇蘭盈盈-笑道:“淑蓮妹子,人非木石,豈能忘情,翔弟亦非鐵石心腸,自從翔弟獲知身世後,即落落寡歡,今後 翔弟恐将奔走天涯,尋覓其父下落,不欲我等在旁礙事,妹子不如随愚姐轉返京師,舒太夫人處尚有孟家賢妹小紅小青田大姑在,并不寂莫!” 淑蓮公主一聽孟翠環也在燕京,詫道:“孟姐姐她不是在雷音谷主之命趕來江南,怎麼……” 胡薇蘭道:“說來話長,你如願去陪伴舒太夫人,必須與樂老叫化商量定妥,如何編一套說詞說服令尊!” 淑蓮公主嬌笑道:“老叫化與小妹早就計議定妥!” 胡薇蘭格恪一笑,牽着淑蓮公主疾行如飛而去…… 口口口 江南憶。

     最憶是長沙。

     嶽麓秋楓紅似火。

     湘江春水綠如紗, 多少故人家? 暮春時節,嶽麓山麓煦陽晴空,山花嫣發,絢爛如錦,翠浪飄風,山陰小道上現出一俊美如玉少年,神彩飄逸,飄然慢步望嶽麓書院走去。

     嶽麓書院乃我國四大書院之一,曆朝以來閣臣卿相多出自其門,理學名儒朱熹曾在此處講學,至今尚留有朱子親書“忠孝節廉”四個大字,氣勢磅礴,字大經鬥,高四五尺,龍翔飛舞,書院珍之不啻拱壁。

     迎面小徑忽現出一個頭戴竹笠荷鋤老農,緩牽一牛踽踽行來,與那少年身形相錯之際,隻聽老農低聲道:“舒大俠,人在書院内,并非嶽麓宮,拘魂學究房山銘将程青陽囚在他居室之後!” 俊美少年正是舒翔飛,若不經意的閃避牛行,把這幾句話全聽在耳中,續自漫步飄然走去。

     須臾,舒翔飛已走近嶽麓書院那古樸宏偉門首,擡目望去,隻見門前分懸一幅聯語:“有志者,事竟成,破斧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卒吞吳。

    ” 語意激動,成大事者必須刻苦自勉,方能有成。

     一入院門,即隐隐傳來嚷嚷書聲,舒翔飛忽睹一握卷士子迎面走來,立即趨前抱拳一揖,含笑道:“請問山長現在何處?在下遠從京師而來,奉命求見,可否引在下一往?” 那士子年歲已三旬上下,見舒翔飛儀容秀美,年歲甚輕,衣着華麗,氣宇端正,不禁心生好感,認舒翔飛系負笈求學而末,軒眉微笑道:“老弟諒亦是求學而來,請随愚兄前往!” 舒翔飛道:“兄台誤會了,在下奉禮部尚書徐大人之命有事前來!” 那士子聞言面色微變,久聞禮部尚書兼領國子監事,普天之内士子莫不均在國子監管轄之下,猜想這位少年人必然來頭很大,忙道:“閣下請稍待,從兄弟前去通禀!” 抱了抱拳,轉身疾步走去。

     片刻,隻見那士子領着身着深藍錦袍,須發蒼白老曳走出。

     老叟不以舒翔飛年輕有所簡慢,神态恭敬,執手寒喧請問姓名來曆,肅客請進。

     那士子早就退去,但京師國子監派使前來的消息立時傳遍了嶽麓書院。

     那年代君權無上至尊,威勢天下,宮廷内使奉皇帝之命探 偵文武宮員清廉貪黩與否,不外查暗訪,以供皇帝耳目,是以嶽麓書院上下無不紛紛猜測舒翔飛來曆必是宮廷内使無疑。

     一頓飯光景過去,書院山長踱出房外招呼廚下準備酒食,與一學房教谕僅吐露了寥寥數句言舒翔飛由京城而來,與禮部尚書徐大人相交莫逆,因其有事江南托其至嶽麓書院一行,并透露明秋可能開科取士。

     山長雖未明言舒翔飛系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