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霍家堡裡風雲
關燈
小
中
大
離舟他往,鄭奇仍留之際買通船娘,在酒中放入本門毒散,那知鄭奇杯酒入腹便知有異,立時破艙飛出,莫某等窮追不舍,鄭奇并中了九支搜魂毒針,按理來說毒針應發作才是……”
金湘突冷出聲道:“莫倫,速将解藥取出。
” 莫倫聞言不禁面色大變,知鄭奇為金童二人所救,拒獻解藥必死無疑,伸手入懷,取出拇指大小瓷瓶各一。
童寒接過,伸指點向莫倫睡穴,莫倫應指倒地。
片刻,醉濟颠鄭奇已然複原為初,高踞上座,鲸飲了一口酒後,搖首苦笑道:“今晚老醉鬼陰溝裡翻船,實咎由自取,怨不了誰,老醉鬼與玉箫匡窮酸約在今晚,放舟波心,兩人密談,不料事有湊巧,卻為莫倫窺聽,既然劍曲玄篇為你等所悉,老醉鬼也就無所隐瞞,反正五位與劍典玄篇頗有淵源……” 隻聽鄭奇滔滔不絕說下去…… “劍典玄篇”傳誦武林卻是最近半年的事,江湖中年人無不夢寐以求,其實“劍典”,“玄篇”截然不同,無法混而為一,但卻是曠絕武學秘笈。
乾坤七劍梅九齡秉賦特異,悟性奇高,未落籍嶺南清風山莊時,隻身挾劍行走江湖,仗義不平,未及數載已是俠名蓋天下,譽滿武林,然而梅九齡深知武功一道,深如瀚海,不但并未自滿,而且更自謙卑,遂遍訪天下各家隐俠請益,謙恭折節,以武締交,潛心研究悟得自各家的武學神髓,雖僅一招半式,卻窮究其奧妙精緻。
梅九齡年未四旬,突然銷聲匿蹤,江湖上日久漸淡忘梅九齡其人,怎知梅九齡隐居巫山藏雲岸,耗費九載歲月将天下劍法奧秘分十七章錄述内家修為,洗髓伐骨,幾乎無所不名記述廿有五篇,定名為“劍典”、“玄篇”。
九年歲月,為時不短,梅九齡年方壯盛,英雄歲月那堪如此消磨,此中隐秘隻恐世上唯有我這老酒鬼,不僧不道一人知情。
醉濟颠鄭奇說到此處,仰頸骨嘟嘟鲸飲了一海碗酒,伸着挾起大塊牛肉塞入口中咀嚼出聲。
舒翔飛金湘童寒馮雲帆馮雲燕兄妹不禁聽得入神,馮雲燕似迫不及待,嬌笑道:“老前輩請快說吧!晚輩們要先聞為快咧!” 鄭奇兩眼一翻,笑道:“姑娘你怎知道我這老醉鬼,倘不喝足吃飽,那有力氣說話?” 舒翔飛等人不禁忍俊不住。
醉濟颠鄭奇又鲸飲了一碗酒後,慨歎出聲道:“遂不知梅九齡當的名頭太大,樹敵極衆,黑道兇邪表面上對梅九齡欽服恭維,而且奉命唯謹,其實結怨之深,甚于冰凍,蓄謀除之如拔眼中之釘,就在那年梅九齡訪友路經巫山,突遭甫荒七兇暗襲,仗着他一身絕乘武學雖将七兇一一誅戮劍下,但他本身亦重傷垂危,距死不遠,幸老醉鬼路經該處,梅九齡深恐尚有其他兇邪藏在附近,如遭發現,必死無疑,命老醉鬼背負至藏雲崖絕頂一處洞府 内藏身療傷……” 金湘忽轉眉問道:“南荒七兇真的俱喪在梅大俠劍下,無一漏網之人麼?” “不錯!”鄭奇道:“是老醉鬼為他們收的屍,怎能錯得了!” 金湘與童寒兩人直望了-眼,冷漠面色上不禁泛出一絲欣怡的笑容。
鄭奇瞧在眼中,不由長歎一聲道:“兩位來曆,老醉鬼已然全知,其實兩位投身舒府亦是梅九齡授意,由老醉鬼及匡窮酸一手安排,”說此忽右掌微擺,接道:“老醉鬼說話唠叨,未免離題太遠,容我反劍典玄篇之事詳細叙出,免得老醉鬼不幸命短……” 馮雲燕嗔道:“老前輩怎可出此不祥之語!” 鄭奇搖首遭:“姑娘有所不知,如今風雲險惡,稍一不慎,必罹殺身之禍,老醉鬼年逾七旬,生死二字,已無複置懷,不過随便說說而已,但茲事體大,不可不預為綢缪,隻言老醉鬼背喚了數聲并未回答,又發現老僧軀體僵硬,寒冰無溫,當時老醉鬼急于與梅九齡療傷,一個死人怎能放在心上……” 舒翔飛詫道:“難道老僧也是梅大俠強仇大敵麼?” “并非如此!”鄭奇道:“老醉鬼施展全身功力為梅九齡療傷,宛如泥牛入海,無法遏阻傷熱,梅九齡苦笑了笑,言說他以自身内力與南荒七兇相拼過猛,緻真氣遏阻,加上内腑裂傷沉重,已是回天乏力,何不趁此有限之時,暢述衷曲,命老醉鬼代他遂其未竟之願,于是梅九齡叙出武林大勢,自身畢生研習武學心得,之後說出清廷氣數正盛,鷹犬橫行無忌,有心聯絡天下志士,共商匡複神州大計,奈天不假年,隻有托付我這老醉鬼子,就此刻忽聞一聲輕微歎息傳來,回首一望,隻見老僧已睜開雙目,面泛惋惜之色。
” 馮雲帆驚詫道:“死而複生,這倒是聞所未聞之事。
” 醉濟颠鄭奇望了店外天色一瞥,歎息一聲道:“十數載往事真如一部廿四史不知從何說起,老醉鬼如今長話短說,這老僧本世外高人,心願未了故遲遲未能涅盤坐化,畢竟與梅九齡有緣,他言說梅九齡武功博而不純又貪習他人别家之長,以緻囫囵吞棗,無法臻入化境,故有今日之罹,所幸福澤深厚,猶可救治,不過武功全失,宛如常人,痊愈後方能重習武功,故梅九齡在藏雲崖一呆就是九年,在此九年期間除了重修武功外,劍典玄篇也為他手錄而成。
”說此之時把話頓住。
舒翔飛微笑道:“老前輩之言意有未盡,晚輩尚有疑處,不知老前輩可否賜告?” 鄭奇若有深意地注視了舒翔飛一眼,颔首道:“我老醉鬼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既然舒少俠不嫌唠叨,有話就問吧!” 舒翔飛略一沉吟,道:“梅大俠獨自一人留在藏雲崖上與山林為伍,一呆就是九年麼?” “問得好!”鄭奇哈哈大笑道:“其實梅九齡并非一人,那世外高僧五月後便自坐化西歸,五月間期為時雖暫,他與梅九齡亦師亦友,梅九齡受益良多,老醉鬼亦在藏雲崖住了半年,一應什物俱由我這老醉鬼采辦齊全,更在崖下替他找了一雙老年夫婦上山照料梅兄起居,這老夫婦尚有一女,梅兄有此三人在此照料,頗不寂莫,老化子也就藉機脫身,長此醉卧太白,傲曆江湖了。
” 馮雲帆道:“在此九年期間,老前輩就從未去過藏雲崖麼?” “去過!”鄭奇道:“屈指算來共是七次,每次僅小作勾留兩三日,聚首言歡,縱論天下,快何如之,回首溯往,恍如昨日。
” 童寒道:“前輩于藏雲崖時可曾見過‘劍典玄篇’麼?” 鄭奇搖首答道:“未有所見?” “然則梅大俠重出江湖,落藉清風山莊,劍典玄篇亦必随身攜帶恐珍藏于清風山莊秘處!” 童寒緊接着問下去:“前輩必有所聞?” 醉濟颠鄭奇搖首歎息道:“毫無所悉,老醉鬼也曾問過梅九齡,但梅九齡諱莫如深,微笑不答,歸根結底一句話,梅九齡究竟是生?是死,劍典玄篇是否散失?仍在?老醉鬼誓必追查個水落石出!”說着霍地立起,将壺中餘酒傾飲而盡,正色道:“莫倫必不可留,否則風聲傳出老醉鬼将成衆矢之的,眼前老醉鬼還有要事須先行一步,容再相見”,言畢人出,步履如風,出得店外一閃而杳。
店外忽閃入藍袍老叟,把一紙卷塞在馮雲帆手中,他與衆人并
” 莫倫聞言不禁面色大變,知鄭奇為金童二人所救,拒獻解藥必死無疑,伸手入懷,取出拇指大小瓷瓶各一。
童寒接過,伸指點向莫倫睡穴,莫倫應指倒地。
片刻,醉濟颠鄭奇已然複原為初,高踞上座,鲸飲了一口酒後,搖首苦笑道:“今晚老醉鬼陰溝裡翻船,實咎由自取,怨不了誰,老醉鬼與玉箫匡窮酸約在今晚,放舟波心,兩人密談,不料事有湊巧,卻為莫倫窺聽,既然劍曲玄篇為你等所悉,老醉鬼也就無所隐瞞,反正五位與劍典玄篇頗有淵源……” 隻聽鄭奇滔滔不絕說下去…… “劍典玄篇”傳誦武林卻是最近半年的事,江湖中年人無不夢寐以求,其實“劍典”,“玄篇”截然不同,無法混而為一,但卻是曠絕武學秘笈。
乾坤七劍梅九齡秉賦特異,悟性奇高,未落籍嶺南清風山莊時,隻身挾劍行走江湖,仗義不平,未及數載已是俠名蓋天下,譽滿武林,然而梅九齡深知武功一道,深如瀚海,不但并未自滿,而且更自謙卑,遂遍訪天下各家隐俠請益,謙恭折節,以武締交,潛心研究悟得自各家的武學神髓,雖僅一招半式,卻窮究其奧妙精緻。
梅九齡年未四旬,突然銷聲匿蹤,江湖上日久漸淡忘梅九齡其人,怎知梅九齡隐居巫山藏雲岸,耗費九載歲月将天下劍法奧秘分十七章錄述内家修為,洗髓伐骨,幾乎無所不名記述廿有五篇,定名為“劍典”、“玄篇”。
九年歲月,為時不短,梅九齡年方壯盛,英雄歲月那堪如此消磨,此中隐秘隻恐世上唯有我這老酒鬼,不僧不道一人知情。
醉濟颠鄭奇說到此處,仰頸骨嘟嘟鲸飲了一海碗酒,伸着挾起大塊牛肉塞入口中咀嚼出聲。
舒翔飛金湘童寒馮雲帆馮雲燕兄妹不禁聽得入神,馮雲燕似迫不及待,嬌笑道:“老前輩請快說吧!晚輩們要先聞為快咧!” 鄭奇兩眼一翻,笑道:“姑娘你怎知道我這老醉鬼,倘不喝足吃飽,那有力氣說話?” 舒翔飛等人不禁忍俊不住。
醉濟颠鄭奇又鲸飲了一碗酒後,慨歎出聲道:“遂不知梅九齡當的名頭太大,樹敵極衆,黑道兇邪表面上對梅九齡欽服恭維,而且奉命唯謹,其實結怨之深,甚于冰凍,蓄謀除之如拔眼中之釘,就在那年梅九齡訪友路經巫山,突遭甫荒七兇暗襲,仗着他一身絕乘武學雖将七兇一一誅戮劍下,但他本身亦重傷垂危,距死不遠,幸老醉鬼路經該處,梅九齡深恐尚有其他兇邪藏在附近,如遭發現,必死無疑,命老醉鬼背負至藏雲崖絕頂一處洞府 内藏身療傷……” 金湘忽轉眉問道:“南荒七兇真的俱喪在梅大俠劍下,無一漏網之人麼?” “不錯!”鄭奇道:“是老醉鬼為他們收的屍,怎能錯得了!” 金湘與童寒兩人直望了-眼,冷漠面色上不禁泛出一絲欣怡的笑容。
鄭奇瞧在眼中,不由長歎一聲道:“兩位來曆,老醉鬼已然全知,其實兩位投身舒府亦是梅九齡授意,由老醉鬼及匡窮酸一手安排,”說此忽右掌微擺,接道:“老醉鬼說話唠叨,未免離題太遠,容我反劍典玄篇之事詳細叙出,免得老醉鬼不幸命短……” 馮雲燕嗔道:“老前輩怎可出此不祥之語!” 鄭奇搖首遭:“姑娘有所不知,如今風雲險惡,稍一不慎,必罹殺身之禍,老醉鬼年逾七旬,生死二字,已無複置懷,不過随便說說而已,但茲事體大,不可不預為綢缪,隻言老醉鬼背喚了數聲并未回答,又發現老僧軀體僵硬,寒冰無溫,當時老醉鬼急于與梅九齡療傷,一個死人怎能放在心上……” 舒翔飛詫道:“難道老僧也是梅大俠強仇大敵麼?” “并非如此!”鄭奇道:“老醉鬼施展全身功力為梅九齡療傷,宛如泥牛入海,無法遏阻傷熱,梅九齡苦笑了笑,言說他以自身内力與南荒七兇相拼過猛,緻真氣遏阻,加上内腑裂傷沉重,已是回天乏力,何不趁此有限之時,暢述衷曲,命老醉鬼代他遂其未竟之願,于是梅九齡叙出武林大勢,自身畢生研習武學心得,之後說出清廷氣數正盛,鷹犬橫行無忌,有心聯絡天下志士,共商匡複神州大計,奈天不假年,隻有托付我這老醉鬼子,就此刻忽聞一聲輕微歎息傳來,回首一望,隻見老僧已睜開雙目,面泛惋惜之色。
” 馮雲帆驚詫道:“死而複生,這倒是聞所未聞之事。
” 醉濟颠鄭奇望了店外天色一瞥,歎息一聲道:“十數載往事真如一部廿四史不知從何說起,老醉鬼如今長話短說,這老僧本世外高人,心願未了故遲遲未能涅盤坐化,畢竟與梅九齡有緣,他言說梅九齡武功博而不純又貪習他人别家之長,以緻囫囵吞棗,無法臻入化境,故有今日之罹,所幸福澤深厚,猶可救治,不過武功全失,宛如常人,痊愈後方能重習武功,故梅九齡在藏雲崖一呆就是九年,在此九年期間除了重修武功外,劍典玄篇也為他手錄而成。
”說此之時把話頓住。
舒翔飛微笑道:“老前輩之言意有未盡,晚輩尚有疑處,不知老前輩可否賜告?” 鄭奇若有深意地注視了舒翔飛一眼,颔首道:“我老醉鬼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既然舒少俠不嫌唠叨,有話就問吧!” 舒翔飛略一沉吟,道:“梅大俠獨自一人留在藏雲崖上與山林為伍,一呆就是九年麼?” “問得好!”鄭奇哈哈大笑道:“其實梅九齡并非一人,那世外高僧五月後便自坐化西歸,五月間期為時雖暫,他與梅九齡亦師亦友,梅九齡受益良多,老醉鬼亦在藏雲崖住了半年,一應什物俱由我這老醉鬼采辦齊全,更在崖下替他找了一雙老年夫婦上山照料梅兄起居,這老夫婦尚有一女,梅兄有此三人在此照料,頗不寂莫,老化子也就藉機脫身,長此醉卧太白,傲曆江湖了。
” 馮雲帆道:“在此九年期間,老前輩就從未去過藏雲崖麼?” “去過!”鄭奇道:“屈指算來共是七次,每次僅小作勾留兩三日,聚首言歡,縱論天下,快何如之,回首溯往,恍如昨日。
” 童寒道:“前輩于藏雲崖時可曾見過‘劍典玄篇’麼?” 鄭奇搖首答道:“未有所見?” “然則梅大俠重出江湖,落藉清風山莊,劍典玄篇亦必随身攜帶恐珍藏于清風山莊秘處!” 童寒緊接着問下去:“前輩必有所聞?” 醉濟颠鄭奇搖首歎息道:“毫無所悉,老醉鬼也曾問過梅九齡,但梅九齡諱莫如深,微笑不答,歸根結底一句話,梅九齡究竟是生?是死,劍典玄篇是否散失?仍在?老醉鬼誓必追查個水落石出!”說着霍地立起,将壺中餘酒傾飲而盡,正色道:“莫倫必不可留,否則風聲傳出老醉鬼将成衆矢之的,眼前老醉鬼還有要事須先行一步,容再相見”,言畢人出,步履如風,出得店外一閃而杳。
店外忽閃入藍袍老叟,把一紙卷塞在馮雲帆手中,他與衆人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