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城派中驚變
關燈
小
中
大
翔兒出京之時,瑞祥監行店主鄧福泰交托一封書信囑面呈舅父親手拆閱。
” 說着伸手入懷取出一封密緘。
霍公衡長長哦了一聲,接過書函拆閱,面色漸漸沉重,忽莞爾一笑道:“想不到鄧福泰一年之間竟虧損了十五萬兩,忝為知交,些許之數者朽倒可以墊幫。
” 順手将緘函收進懷中,又道:“翔兒此次出京是隻身一人麼?令堂如何放得下心?” 青衫少年答道:“尚有從仆兩人,現在客棧。
” 霍公衡道:“這像什麼話,舅甥至戚,那有住在客棧之理……” 青衫少年道:“非是翔兒不懂人情世故,無奈同窗之約須趕往金陵相聚,明晨就要離此,俟金陸之行一了,翔兒必重返揚州。
” 霍公衡點點頭道:“既然如此,老朽也不勉強,翔甥不知你那玉表姐對你懸念甚深。
” 青衫少年不禁玉面一紅,道:“玉表姐何在?翔兒還要與她見上一面。
” 霍公衡微微一笑道:“你玉芬表姐自你舅母去世後,越發沒有管束了,成天跑馬射箭,此刻她去瘦西湖泛舟賞月,不知何時才得返回。
” 正說之間,廳外突跨入一個黑袍中年人,濃眉虎目,精芒逼射,一望而知是個武林高手。
霍公衡忙立起,道:“陶賢弟辛苦了,老朽與兩位引見。
”手指青衫少年道:“這是老朽甥兒舒翔飛,方從燕京到來。
” 舒翔飛從霍公衡口中得知此人乃峨嵋名宿陶慶坤,為人方正,因霍公衡營銷監鐵,置有船舶七十九艘,禮聘陶慶坤統率這支船隊,今日才從湘東返回。
兩人在道幸會不已。
霍公衡哈哈大笑道:“陶賢弟,老朽這位外甥才高八鬥,文采 風流,是個翩翩濁世佳公子,卻厭于科場,照理來說,他應棄文修武才是,偏偏耽于逸樂吃了不苦,糟塌了一身上乘根骨,委實可惜,日後有暇,還望陶賢弟多加指點。
” 陶慶坤道:“陶兄言重了,舒公子良材美質,根骨絕佳,他日得遇名師,一身成就實遠勝小弟。
” 正說之間,隻見家丁快步走入,禀道:“老爺,恒冒官銀号丁秦三求見。
” 霍公衡道:“有請!” 家丁領命退出,片刻領入擁腫肥胖老者。
老者雙手捧着一隻黑木盒,欠身施禮道:“霍兄,冒昧造訪幸勿見罪,掌燈之後有一者叟手持這木盒前來小号,言說系霍兄京師舊友托交,請學生即刻送呈,是以在下不敢稍有延誤過府送上。
” 霍公衡接過木盒,端詳了一眼,隻見接縫處皆以火漆封合,心由疑雲疊湧,但覺有種不祥之兆即将發生,沉吟良久道:“丁兄,此人何不親來舍下留交霍某?” 丁泰三道:“小弟與此人陌不相識,也把這話問過此人,答稱另有要事須趕往嶺南不得稱有稽延,知小号與霍兄淵源甚深,為此将匣托交,言畢即登騎奔去。
”霍公衡默想,須臾抱拳笑道:“有勞丁兄親自送來,明晨霍某定親至寶号緻謝。
” 丁泰三肆應已久,是個八面玲珑人物,心中自然明白,匣中無論何物絕不容自己見到,忙道:“小号帳目須待結清,這就告辭了。
” 霍公衡送客至廳外即行轉返,道:“陶賢弟,你猜匣中何物?” 陶慶坤道:“不用費神疑猜,啟開木匣便可明白。
”接過木匣,右掌略一拂拭,火漆如粉麗落在地,抽開匣蓋,隻見匣内滿盛石粉,伸指撥開灰粉,取出一雙人耳。
三人不禁臉色一變。
審視那雙人耳,柔軟嫩白尚有針孔,分明割自少女面頰,且為時不久。
陶慶坤又在石灰内取出一雙珠鈎,飛鳳嵌珠,制作精巧。
隻見陶慶坤握視珠鈎良久,才徐徐出聲道:“倘小弟辨識無差,這雙鳳鈎似是玉芬姑娘侍婢春桃所戴飾物。
” 霍公坤聞言不禁心神猛震,面色大變,道:“如此說來,小女必遇上什麼兇險了。
” 陶慶坤道:“匣送鈎耳,意在示警,又無書信,必有再次送來舉動,依小弟猜測,必與此事有關。
” “什麼事?”霍公衡急燥不安問道:“莫非賢弟已有耳聞。
” 陶慶坤冷冷說道:“小弟風聞霍兄縱容府中護院武師,在外胡作非為,壓榨良善,尤其令嫒恃寵而驕,為了細故令護院加以毆辱,更意有未盡,将之囚禁後院石室中,不知有無此事。
” 霍公衡不禁老臉通紅,道:“事誠有之,但罪不在一方,囚禁薄懲,并未加害,不過眼前木盒,若萬一并無關連,則謬失千裡,依老朽之見,不如盡遣府中人手,分頭搜覓小女下落,或可尋出一系端倪。
” 陶慶坤暗歎了一聲道:“也隻有如此了。
” 霍公衡吩咐備馬。
舒翔飛道:“舅父不可憂急,吉人自有天相,甥兒暫回客棧,靜聆佳音。
” 霍公衡神色匆惶,略略颔首之後,即與陶慶坤快步趨出大廳而去。
舒翔飛匆匆也出得霍府,轉入小巷穿入一家矮民家。
鬥室中對坐兩個玄衫中年文士,約莫四旬上下年歲,五官清秀,溫文儒雅,他們相對而酌,低聲談話,忽見舒翔飛身進入,面帶憂容,忙問其故。
舒翔飛即将在霍府發生情事詳告。
一雙中年文士名喚金湘,童寒,身蘊内家絕學,精芒内斂,深藏不露,隻見金湘面色-變,道:“不好,恐劍典玄篇藏圖有人欲先我等一步得手,遲則不及,金某隻好用偷天換日手法涉險一行。
” 言畢疾閃而杳。
童寒亦霍地立起,道:“如童某猜得不錯,霍府今晚必生事故,梧桐葉落天下秋,從此武林多事矣,童某須與金老大接應,事成即回。
” 說着身影已消失在門外。
舒翔飛不禁跌入一片沉思中…… 他自幼就随一老尼紮好武功根基,他由于所學蹊徑别途,與普通一盤各大門派所習之武功大相迳庭,無法見異思遷,抄襲他人,迄至目前為止,未能更上層樓,更無法與人過招動手,每次心急難耐詢問老尼,老尼僅微笑答稱時機未至。
三年前,老尼忽飄然離巷外出,兩年後偕金湘童寒兩人返巷。
自此以後,他與金湘童寒亦兄亦弟,亦師亦友,所聞增廣,所學無多,一天,老尼無意吐露,他欲習成上乘武功,非劍典玄篇之助不可。
劍典玄篇,在他而言乃聞所未聞,更不能宣洩出口,老尼一再告誡,倘無意洩露,定罹殺身之禍。
半月前,老尼忽召喚金湘童寒及舒翔飛三人來庵,道:“老尼适得武林好友傳書告知,劍典玄篇藏處秘圖落在翔飛堂舅霍公衡手中,不過此-風聲既然老尼得知,諒妖邪魔頭亦必知之,你等三人兼程趕往江都,依計行事。
” 說着取出一封密緘,交與金湘,道:“途中擇一秘處三人共閱,熟讀詳記,閱後立付丙丁。
” 舒翔飛道:“徒兒武功不濟,恐有……” 老尼微笑道:“前途自有機緣,到時自知。
” 吩咐已畢,率着一雙女徒飄然離庵他去。
前塵往事,曆曆如繪,-一湧現腦際……
” 說着伸手入懷取出一封密緘。
霍公衡長長哦了一聲,接過書函拆閱,面色漸漸沉重,忽莞爾一笑道:“想不到鄧福泰一年之間竟虧損了十五萬兩,忝為知交,些許之數者朽倒可以墊幫。
” 順手将緘函收進懷中,又道:“翔兒此次出京是隻身一人麼?令堂如何放得下心?” 青衫少年答道:“尚有從仆兩人,現在客棧。
” 霍公衡道:“這像什麼話,舅甥至戚,那有住在客棧之理……” 青衫少年道:“非是翔兒不懂人情世故,無奈同窗之約須趕往金陵相聚,明晨就要離此,俟金陸之行一了,翔兒必重返揚州。
” 霍公衡點點頭道:“既然如此,老朽也不勉強,翔甥不知你那玉表姐對你懸念甚深。
” 青衫少年不禁玉面一紅,道:“玉表姐何在?翔兒還要與她見上一面。
” 霍公衡微微一笑道:“你玉芬表姐自你舅母去世後,越發沒有管束了,成天跑馬射箭,此刻她去瘦西湖泛舟賞月,不知何時才得返回。
” 正說之間,廳外突跨入一個黑袍中年人,濃眉虎目,精芒逼射,一望而知是個武林高手。
霍公衡忙立起,道:“陶賢弟辛苦了,老朽與兩位引見。
”手指青衫少年道:“這是老朽甥兒舒翔飛,方從燕京到來。
” 舒翔飛從霍公衡口中得知此人乃峨嵋名宿陶慶坤,為人方正,因霍公衡營銷監鐵,置有船舶七十九艘,禮聘陶慶坤統率這支船隊,今日才從湘東返回。
兩人在道幸會不已。
霍公衡哈哈大笑道:“陶賢弟,老朽這位外甥才高八鬥,文采 風流,是個翩翩濁世佳公子,卻厭于科場,照理來說,他應棄文修武才是,偏偏耽于逸樂吃了不苦,糟塌了一身上乘根骨,委實可惜,日後有暇,還望陶賢弟多加指點。
” 陶慶坤道:“陶兄言重了,舒公子良材美質,根骨絕佳,他日得遇名師,一身成就實遠勝小弟。
” 正說之間,隻見家丁快步走入,禀道:“老爺,恒冒官銀号丁秦三求見。
” 霍公衡道:“有請!” 家丁領命退出,片刻領入擁腫肥胖老者。
老者雙手捧着一隻黑木盒,欠身施禮道:“霍兄,冒昧造訪幸勿見罪,掌燈之後有一者叟手持這木盒前來小号,言說系霍兄京師舊友托交,請學生即刻送呈,是以在下不敢稍有延誤過府送上。
” 霍公衡接過木盒,端詳了一眼,隻見接縫處皆以火漆封合,心由疑雲疊湧,但覺有種不祥之兆即将發生,沉吟良久道:“丁兄,此人何不親來舍下留交霍某?” 丁泰三道:“小弟與此人陌不相識,也把這話問過此人,答稱另有要事須趕往嶺南不得稱有稽延,知小号與霍兄淵源甚深,為此将匣托交,言畢即登騎奔去。
”霍公衡默想,須臾抱拳笑道:“有勞丁兄親自送來,明晨霍某定親至寶号緻謝。
” 丁泰三肆應已久,是個八面玲珑人物,心中自然明白,匣中無論何物絕不容自己見到,忙道:“小号帳目須待結清,這就告辭了。
” 霍公衡送客至廳外即行轉返,道:“陶賢弟,你猜匣中何物?” 陶慶坤道:“不用費神疑猜,啟開木匣便可明白。
”接過木匣,右掌略一拂拭,火漆如粉麗落在地,抽開匣蓋,隻見匣内滿盛石粉,伸指撥開灰粉,取出一雙人耳。
三人不禁臉色一變。
審視那雙人耳,柔軟嫩白尚有針孔,分明割自少女面頰,且為時不久。
陶慶坤又在石灰内取出一雙珠鈎,飛鳳嵌珠,制作精巧。
隻見陶慶坤握視珠鈎良久,才徐徐出聲道:“倘小弟辨識無差,這雙鳳鈎似是玉芬姑娘侍婢春桃所戴飾物。
” 霍公坤聞言不禁心神猛震,面色大變,道:“如此說來,小女必遇上什麼兇險了。
” 陶慶坤道:“匣送鈎耳,意在示警,又無書信,必有再次送來舉動,依小弟猜測,必與此事有關。
” “什麼事?”霍公衡急燥不安問道:“莫非賢弟已有耳聞。
” 陶慶坤冷冷說道:“小弟風聞霍兄縱容府中護院武師,在外胡作非為,壓榨良善,尤其令嫒恃寵而驕,為了細故令護院加以毆辱,更意有未盡,将之囚禁後院石室中,不知有無此事。
” 霍公衡不禁老臉通紅,道:“事誠有之,但罪不在一方,囚禁薄懲,并未加害,不過眼前木盒,若萬一并無關連,則謬失千裡,依老朽之見,不如盡遣府中人手,分頭搜覓小女下落,或可尋出一系端倪。
” 陶慶坤暗歎了一聲道:“也隻有如此了。
” 霍公衡吩咐備馬。
舒翔飛道:“舅父不可憂急,吉人自有天相,甥兒暫回客棧,靜聆佳音。
” 霍公衡神色匆惶,略略颔首之後,即與陶慶坤快步趨出大廳而去。
舒翔飛匆匆也出得霍府,轉入小巷穿入一家矮民家。
鬥室中對坐兩個玄衫中年文士,約莫四旬上下年歲,五官清秀,溫文儒雅,他們相對而酌,低聲談話,忽見舒翔飛身進入,面帶憂容,忙問其故。
舒翔飛即将在霍府發生情事詳告。
一雙中年文士名喚金湘,童寒,身蘊内家絕學,精芒内斂,深藏不露,隻見金湘面色-變,道:“不好,恐劍典玄篇藏圖有人欲先我等一步得手,遲則不及,金某隻好用偷天換日手法涉險一行。
” 言畢疾閃而杳。
童寒亦霍地立起,道:“如童某猜得不錯,霍府今晚必生事故,梧桐葉落天下秋,從此武林多事矣,童某須與金老大接應,事成即回。
” 說着身影已消失在門外。
舒翔飛不禁跌入一片沉思中…… 他自幼就随一老尼紮好武功根基,他由于所學蹊徑别途,與普通一盤各大門派所習之武功大相迳庭,無法見異思遷,抄襲他人,迄至目前為止,未能更上層樓,更無法與人過招動手,每次心急難耐詢問老尼,老尼僅微笑答稱時機未至。
三年前,老尼忽飄然離巷外出,兩年後偕金湘童寒兩人返巷。
自此以後,他與金湘童寒亦兄亦弟,亦師亦友,所聞增廣,所學無多,一天,老尼無意吐露,他欲習成上乘武功,非劍典玄篇之助不可。
劍典玄篇,在他而言乃聞所未聞,更不能宣洩出口,老尼一再告誡,倘無意洩露,定罹殺身之禍。
半月前,老尼忽召喚金湘童寒及舒翔飛三人來庵,道:“老尼适得武林好友傳書告知,劍典玄篇藏處秘圖落在翔飛堂舅霍公衡手中,不過此-風聲既然老尼得知,諒妖邪魔頭亦必知之,你等三人兼程趕往江都,依計行事。
” 說着取出一封密緘,交與金湘,道:“途中擇一秘處三人共閱,熟讀詳記,閱後立付丙丁。
” 舒翔飛道:“徒兒武功不濟,恐有……” 老尼微笑道:“前途自有機緣,到時自知。
” 吩咐已畢,率着一雙女徒飄然離庵他去。
前塵往事,曆曆如繪,-一湧現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