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幽壑潛龍

關燈
儒生似背後長了眼珠一般,頭也不回,右臂反甩而出,袖中突飛出一道青虹,宛若飛蛇般卷舍天蛟。

     隻聽兩聲慘嗥,寒飚倏斂,一雙西域高手已倒在血泊中,屍體巳分成四截。

     儒生美婦都身形杳隐密翳林中。

     毒手摩什萬钊大喝道:“手黑心辣,饒他們不得。

    ” 忽從林内傳來中年儒生清朗語聲道:“百花老師,正主兒将至,你等若不速作準備,恐無一人幸免。

    ” 語聲愈去愈遠,說至最後一字,幾乎杳不可聞。

     百花翁不禁一怔,伸手示意萬钊勿追。

     崖上突送來蒼老雄渾語聲道:“百花老兒,老朽一再容讓,你尚未忘懷斷指之仇麼?” 百花翁仰面厲聲道:“斷指之仇,誓言必報,老朽一日不死,豈能消釋于懷。

    ” 陡聞崖上傳來一陣如雷狂風道:“好,你這是不到黃河心不死,朝正南方走出十裡,老朽自有人來接引。

    ” 話落,曳空帶起一聲懾人心魄的長笑,随風遠去。

     百花翁面色異樣難看,他本想從中年美婦道出惡鬼堡出入路徑,趁其不備,攻其不防,如今,與其預定之計截然相反。

     毒手魔什萬钊低聲道:“百花老師,依兄弟之見,孤軍深入,自投羅網,不如速退再作良圖。

    ” 百花翁歎息一聲道:“老朽理解不透為何武林九大門派均采觀望不前之态。

    ” 杜素素道:“隻怪百花老師昔日自負絕人太甚,是以九大門派樂得置身事外……” 萬钊煞眉一皺,道:“此時豈能埋怨,我等速退。

    ”竟朝正北方向退去。

     須臾,崖腹内魚貫掠出霍文翔七人,兼程趕往少林。

     武林内盛傳丐幫已風悄雲散,各地方舵紛紛解體,丐幫耆宿五大長老及幫主均被囚少林,最近期間即昭告天下武林問罪。

     但罪名是什麼?均茫然不知,即有知其一二者,皆諱莫如深,然而巳震動武林,天下群雄不絕于途趕奔登封,将一座小小山城呈現前所未睹繁榮氣象。

     北鬥令再出江湖,佛面人屠鐵少川坐化五台,金面老人攫奪星河三寶之事反而銷寂,幾無人提起。

     難道武林人物如此健忘?他們懼怕惹禍上身,因此效金人三緘其口,靜待其變,雖然如此,江湖中人卻不甘寂寞,恐贻孤陋寡聞之譏,是以紛紛若鹜趨來。

     登封縣北中嶽嵩山卻甯谧異常,松杉滿谷,清流潺潺,柳枝欣欣向榮,鵝黃嫩綠,山風掃林,濤聲悅耳,令人塵慮盡滌,意境清涼。

     少室北麓,浮圖矗立,遠在數十裡外可察及,山道上忽現出一男一女,身法迅如流星,往少林寺而來,正是那中年儒生 少婦。

     來道松杉後忽響起兩聲佛号,一雙僧人橫阻在道中,各持着一柄晶光閃亮镔鐵禅杖,交叉護胸,單掌稽首道:“兩位施主何往?” 中年儒生微微一笑,取出鐵手令道:“在下求見貴掌門,敬請放心。

    ” 兩僧神色一凜,一面有微麻,魁梧中年僧人答道:“原來是哈施主,敝寺因擒囚丐幫五長老及幫主,尚有虞冰後人,為防群雄劫救,守護森嚴,二位請稍待,容貧僧通禀掌門人出迎。

    ” 中年儒生道:“有勞大師了。

    ” 一僧轉身飛奔少林而去,另外一僧身形倏隐在松後。

     片刻少林寺傳來三聲嘹亮鐘聲,谷吟回播,沖破如水般寂靜。

     隻見山門内邁出一隊僧衆疾奔而來,中年儒生目睹少林掌門元元上人出迎,即抱拳一揖至地道:“在下愧不敢當。

    ” 元元上人道;“施主身懷武林盟主信物,老衲怎敢怠慢。

    ”立時肅容前導,進入寺内落座。

     中年儒生道:“掌門人威望孚衆,短短時日内竟将丐幫解體,手到成擒,在下不勝欽佩。

    ” 元元上人淡淡一笑道:“集九大門派之力,佟青松施主寡不敵衆,才俯手成擒,引來丐幫高手及虞冰後人,尚有南儒司空陵檀樾大興問罪之師,逼問老衲佟青松身犯何罪,老衲無法回答,隻推稱奉鐵手令之命。

    ” 中年儒生雙眉微剔道:“他們必然不服,勢必引起一場拼搏。

    ” 元元上人道:“老衲亦認為難免一戰,哪知他們一聞鐵手令,竟甘束手,但聲言欲目睹鐵手令主者。

    ” 中年儒生冷笑道:“在下既然來了,自然要見他們。

    ” 元元上人笑了一笑道:“他們雖軟禁在達摩院中,但一身絕乘武功仍在,虞冰後人謂憑哈施主倘以莫須有了罪名加諸于身,必激起巨變,更須當着天下群雄之面直言無隐,若無中生有,九大門派,恐無法相袒。

    ” 中年儒生勃然變色,怒道:“鐵手令如朕親臨,生殺予奪,虞冰後人忒也膽大枉妄了。

    ” 元元上人歎息一聲道:“事隔百年,鐵手令複出,雖怪虞冰後人不信,更謂即或鐵手令是真,持令之人未必不是兇邪假借。

    ” 中年儒生一聞此言,面上陡地升起濃重殺機,冷笑道:“那麼在下去見虞冰後人。

    ” 元元上人正色道:“真金不怕火煉,哈施主何小不忍,如今天下英豪雲集登封,何不當衆明正其罪,不然,恐丐幫不能俯首認罪。

    ” 中年儒生怒道:“卻是為何!” 元元上人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 室外忽邁入清癯老僧,合掌道:“禀掌門師兄,武林群豪已趕來少林。

    ” 元元上人道:“禅堂接待,知客大師廣覺接引。

    ”說着立時向中年儒生合掌微笑道:“兩位何不随老衲去至禅堂,讓武林英豪得以瞻仰哈施主豐采。

    ” 中年儒生望了少婦一眼,暗道:“鐵令主約好另遣堡中高手随後趕來,想必亦在天下武林群雄内。

    ”遂颔首微笑道:“煩勞掌門引路。

    ” 元元上人道:“如此老衲有僭了。

    ” 偌大一座少林寺清淨甯谧中含蘊着一種肅殺氣氛,一切均靜得出奇,中年儒生少婦随着元元上人走去,途中竟未發現一個僧人,不禁大感困惑。

     禅堂系少林僧衆打坐參禅之用,寬敞宏偉,可容納二三千人之衆,堂外是一片曠場,為習武功基礎鍛煉外功之地,場中放置石擔、石鎖、長索、練子錘等等。

     曠場中已立有十數江湖人物,三三兩兩,談笑甚歡,目睹少林掌門走來,立時面色肅然抱拳。

     元元上人含笑答禮,寒喧了數句,為這十數江湖人物一一引見中年儒生少婦。

     這十數人均是武林知名人物,對兩人隻抱拳道:“失敬!”二字,均持懷疑神态。

     這時,武林群雄已相繼來到,一時之間,廣場中群英畢集。

     忽見一面貌清奇,葛衣短裝老者高聲道:“請問哈老師,紫府書生虞冰後人及丐幫幫主五大長老身犯何罪。

    ” 中年儒生道:“在下決不無中生有。

    ”他已瞧出惡鬼堡已派出頂尖高手混在武林群雄内,膽氣一壯,語聲沉厣懾人。

     那葛衣老叟身後疾轉出一紫衫俊美少年,令中年美婦不禁一呆,暗道:“他怎麼來得這麼快?” 隻見紫衫少年向葛衣老者冷笑道:“藍老,不知除了九大門派掌門外,還有人能辯識鐵手令真假的麼?” 葛衫老者道:“除了老朽外,諒還有不少武林盛名卓着的高人能辨别真僞。

    ” 中年儒生冷笑道:“尊駕如不信,在下當取出鐵手令,不過鐵手令一出,尊駕隻恐有性命之憂。

    ” 紫衫少年淡淡一笑道:“這倒未必,閣下且慢取出鐵手令……” 中年儒生面色一愕,道:“卻是為何,閣下莫非懼怕了麼?” 紫衫少年嘴角泛出一絲不屑的笑容道:“目下武林群雄尚未到齊,你如存心磊落光明,稍待又有何妨。

    ”說着目光轉注着少林掌門元元上人道:“掌門人,你可瞧出情勢有異麼?” 元元上人聞言不禁錯愕瞪目。

     紫衫少年道:“在場群雄有惡鬼堡兇邪混迹其内。

    ” 此言一出,群雄不由心神凜震,相顧失色。

     隻見紫衫少年慢慢向一陰陽臉老叟走去。

     那陰陽臉老叟不禁神色大變,身形微微後退,功行兩臂,拾指箕曲蓄勢待發。

     武林群雄疾躍開去,讓出十數方圓空曠場地。

     中年儒生向少婦暗道:“不知他如何認出惡鬼堡喬裝之人。

    ” 少婦低聲道:“無論如何,你不能出手相助,你已鑄成大錯,再一步走錯,便淪入萬劫不複之地。

    ” 中年儒生低歎一聲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勢成騎虎,欲罷不能,愚兄已無可奈何!” 少婦輕嗔道:“你隻要不輕舉妄動,我自有辦法令你置身事外。

    ” 這時,紫衫少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