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古墓魅影
關燈
小
中
大
白帆囚在一間柴房内,暗不見天日,渾身乏力顫抖,寒冷難禁,不時發出長長的歎息,隻覺生不如死,但他仍不絕望,等待援救,暗道:“我随那賤婢來時,沿途曾留有數處暗記,不知有無同門發現,若發現圖記,此刻定循線索尋來此處。
” 突聞門外起了一個落足微聲,不禁精神一振。
克嗦聲響,門外鐵鎖似為來人擰斷,呀的一聲木門悠然晃了開去,不禁一呆。
原來門外現出身形正是在墳地所見白馬青衣少年,白帆呆了一呆道:“閣下來此何為!” “救你出去。
”語音森寒異常。
白帆道:“白某與閣下并非同道……” 青衣少年面色一沉,低喝道:“你怎知我非同道,我奉令主密命偵查武林情勢……”說着面色疾變,右臂迅如電光石火爪住白帆,疾竄出房,翻牆落在田隴上如飛奔去。
他提着白帆,展開上乘身法向一片祟山峻嶺間,半晌方始停住。
白帆經過一陣劇烈的顫震,隻覺髒腑翻騰離位,真氣窒悶,冷汗直流,眼前隻是發黑暈眩。
約略一盞茶時分過去,他才察出自己存身在一座破敗荒蕪的小廟内,青衣少年站在眼前微笑道:“兄弟無力解開你所罹白骨陰功,不過兄弟身上尚有一顆純陽丹,可祛寒助長體力,望你能平安逃抵潘壽處,傳訊禀明令主賜藥解救。
” 白帆見他竟能道出潘壽之名,疑慮頓釋,确信他系令主心腹親信,道:“在下遵命。
”說着目中泛出一絲疑慮之容道:“目前強敵環伺窺伏,尤其百花翁手下甚衆,隻恐在下一至中途難免兇危。
” 忽聞蛛網密結的神龛内飛出一聲陰寒悸人低笑,一條身影疾射掠出,輕如落葉般沾地,現出一個面目陰森黑影中年人。
青衣少年道:“尊駕是何來曆,藏身神龛中為何?” 黑衫人冷冷答道:“百花門下。
” 青衣少年倏地一掌揮出,疾如電光石火,斜拍“期門”大穴,卻不帶半點風聲,似虛還實。
黑衫人見對方猝然出手,奇奧迅快,不禁面色一變,回環雙掌出手,幻出漫空掌影,飛花落葉般投向青衣少年。
青衣少年微微一曬,翻腕望外疾扣,蓦的一聲,一把扣在黑衫人左手腕脈要穴上。
黑衫人隻覺勁力盡失,心中大駭,忽感腰下一麻,眼前漆黑不省人事倒地。
藏在暗中的天殘地缺七殺惡判紅衣少女目睹青衣少年武學精奇玄詭,一照面便将武功不弱的黑衫人制住,不禁大為駭異。
隻見青衣少年望也不望黑衫人一眼,飛掠入柴房挾出白帆,取出一顆藥丸與白帆服下,攙着他翻出牆外望郊野中奔去。
白帆經過一陣奔跑後,血行漸動,無複方才一身僵硬感覺道:“蒙尊駕相救,感恩不盡。
” 青衣少年笑道:“在下與潘兄本忘年之交,奉令主之命赴江南辦事,途中略有耽擱,緻形勢疾變,如今久未露面之武林高手紛紛再出,莫不與令主為敵,你我倘不趕至潘壽處傳訊,同門攔截,情勢危殆已極。
”說着目注來路,暗中卻偷觑白帆舉動。
白帆冷笑道:“恩師令主若非潛修星河秘笈,無法分身,否則何懼七殺惡判等人。
”忽然發現一株樹皮上刻有四朵玉簪花乃金面老賊門下獨有聯絡标記,若白帆一問之下,立即露出馬腳,他乃聰明絕頂之人,腦中電閃過一個念頭,忙道:“不好,七殺惡判與紅衣賤婢追蹤而來!”右手一托白帆脅下,疾逾流星掠入林莽森森中。
他身法奇快,片刻已自掠出七八裡外,白帆被他帶起飛奔,強風嗆口不能出聲,直至青衣少年身法緩了下來,才出聲道:“他們追來了麼?” 青衣少年目注林外,面現焦急不甯之色道:“紅衣賤婢想從你身上尋出令主潛修之處,你我未必能逃出他們毒手之外。
” 白帆面色駭然一變,忙道:“尊駕方才瞧見本門信号麼?” 青衣少年不禁一怔,道:“什麼?怎麼我未發現?” “本門玉簪花标記。
”白帆道:“望西北方大約十裡之處,便可與本門師兄弟晤面。
” 青衣少年道:“如此快走!” 兩人向西北方向疾奔而馳,進入一片松柏林中,隻見古杆參天,蒼翠播曳空際,籠蔭蔽空。
忽聞林中深處傳出一聲低喝道:“來人可是白帆師弟麼?” 白帆聞聲面現喜容道:“正是小弟,年師兄麼?” 林内枝葉一動,疾射出身背雙劍的年頌慶。
年頌慶察覺白帆面色有異,身形電欺在青衣少年身前,厲喝道:“你是何人?” 青衣少年淡淡一笑,取出一串古錢,道:“你從這串古錢上便知我的來曆?” 年頌慶不禁駭然變色,道:“原來尊駕是自己人。
” 白帆忙道:“潘師兄亦在此處麼?”不待年頌慶詢問,遂将自身經曆詳情和盤托出。
年頌慶大驚道:“這紅衣賤婢諒系九尾天狐車京玉。
” 青衣少年道:“不錯,那紅衣女郎姓車,目前可堪憂慮的是潘壽擄去天殘地缺的徒兒,天殘地缺忿而與本門為敵,目前我等萬不能多樹敵人,不如放回他那兩徒。
” 年頌慶搖首歎息道:“潘壽大大失策,他奉恩師密計誘騙天殘地缺出山,志在使天殘地缺忿而與七殺惡判東方旭為敵,萬幸恩師之計得售,天池雙怪已應允合手聯殲東方旭,不料又橫生枝節,潘壽嫉忌雙怪兩徒……” 語言未竟,青衣少年巳知就裡,忙道:“潘壽現在何處,在下面見他令其放出,遲則無及。
” 年頌慶道:“請随我來!” 青衣少年猿臂疾伸挾起白帆,疾随而入,隻見林中人影幢幢,低聲道:“你們已聚集了麼?” 年傾慶答道:“尚未,已聚集十八人及同道高手,今晨傳訊恩師請示機宜。
” 說着又來在一座巨冢之前,數十丈青石墓道旁立翁仲石獸,大多歪圯,斑剝缺損,墓台下石欄青苔濃厚,青衫少年暗道:“此墓氣派宏偉,年代久遠,不知是何将相之墓。
”問詢之下,年頌慶答稱是明代反寇之墓,僭制稱帝,反敗身死,為其黨羽葬在此處,隻因地勢極高隐秘,江湖中人營作巢穴,罕為人知。
” 正說之間,墓後人影疾閃,響起宏亮的語聲道:“年賢弟,那是何人?”一個魁梧壯漢迅快掠至。
蓦地—— 空際遇處随風傳來一聲尖銳悸耳長嘯,青衣少年面色一變道:“九尾天狐與七殺惡判東方旭已蹑蹤而來,年少俠快去率衆拒敵,不得容他們侵入墓地。
” 年頌慶道:“遵命,路師兄你速引這位兄台去潘壽處。
”說着身形沖天,循聲掠空如電而去。
路姓漢子不禁一呆。
青衣少年面色一沉,低喝道:“速領我去見潘壽。
”說時将,白帆軀體放下。
路姓漢子似為青衣少年氣度所懾,略一遲疑,領着青衣少年去至墓後。
隻見路姓壯漢,躍落在一座石翁仲之側,雙手抱着翁仲兩臂猛力一旋,墓台之下一方巨石竟緩緩移動,現出孔穴。
兩人先後拾級而下,青衣少年發現墓底竟有多處通道,猶若蛛網,要口處均守着捧刀勁裝大漢,石室不下百數十間,心中暗驚。
路姓漢子走在一間石室門首,擊指敲門喚道:“潘師弟!” 須臾,隻聽門内應聲道:“路師兄麼?何事?” 石門豁然開啟,現出一錦衣少年,氣質犷悍,目光陰冷注視着青衣少年。
青衣少年微笑道:“墓外強敵侵襲,潘少俠好閑情逸緻,藏至室内養心贻性。
” 潘壽不知青衣少年來曆,隻覺他言語譏刺,不覺面色一變,目中泛出殺機,突見青衣少年捋着一串古錢,由不得面以立變慘白。
他知這串古錢乃其師令符,持符之人能生殺予奪,忙肅然躬身道:“尊駕可是由恩師處來麼?不知恩師有何令谕。
” 青衣少年冷冷一笑,不即作答,目光電射巡視了屋内情景一眼,發現石室另有一處門戶通往鄰室,暗道:“虞鳳霞姐姐必在室内。
”望了身後路姓漢子道:“你去接應年頌慶去。
” 路姓漢子不安望了潘壽一眼,卻不敢違忤青衣少年之命,應了一聲轉身而去。
青衣少年面色一寒,生似罩上一重嚴霜,道:“潘壽,你知罪麼?” 潘壽聞言不由機伶伶打一寒噤,垂首道:“在下不明何罪,請道其詳。
” 青衣少年大喝道:“你奉令主之命誘使天池雙怪與七殺惡判為敵,已然如願,為何擒囚天池雙怪之徒,現天池雙怪與七殺惡判聞手與我等為敵,此非令主所願,罪該萬死。
” 潘壽悚然一凜道:“在下已诿過于百花老賊,天池雙怪已深信不疑……” 青衣少年喝道:“胡說,你比天池雙怪如何,一雙老怪物何等精明,騙得一時已屬僥幸,怎能令他深信不疑,哼哼,似你如此好高鹜遠,自以為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劍劈斧誅百死不足蔽辜……”說時伸手向肩頭按去。
潘壽面色大變道:“在下知罪,不過那兩人易钗而笈。
” 青衣少年心頭暗暗一震,喝道:“易钗而棄與你何幹,倘使他們意在刺探本門隐秘,為何不對你佯作親近,取悅示信,言語之間
” 突聞門外起了一個落足微聲,不禁精神一振。
克嗦聲響,門外鐵鎖似為來人擰斷,呀的一聲木門悠然晃了開去,不禁一呆。
原來門外現出身形正是在墳地所見白馬青衣少年,白帆呆了一呆道:“閣下來此何為!” “救你出去。
”語音森寒異常。
白帆道:“白某與閣下并非同道……” 青衣少年面色一沉,低喝道:“你怎知我非同道,我奉令主密命偵查武林情勢……”說着面色疾變,右臂迅如電光石火爪住白帆,疾竄出房,翻牆落在田隴上如飛奔去。
他提着白帆,展開上乘身法向一片祟山峻嶺間,半晌方始停住。
白帆經過一陣劇烈的顫震,隻覺髒腑翻騰離位,真氣窒悶,冷汗直流,眼前隻是發黑暈眩。
約略一盞茶時分過去,他才察出自己存身在一座破敗荒蕪的小廟内,青衣少年站在眼前微笑道:“兄弟無力解開你所罹白骨陰功,不過兄弟身上尚有一顆純陽丹,可祛寒助長體力,望你能平安逃抵潘壽處,傳訊禀明令主賜藥解救。
” 白帆見他竟能道出潘壽之名,疑慮頓釋,确信他系令主心腹親信,道:“在下遵命。
”說着目中泛出一絲疑慮之容道:“目前強敵環伺窺伏,尤其百花翁手下甚衆,隻恐在下一至中途難免兇危。
” 忽聞蛛網密結的神龛内飛出一聲陰寒悸人低笑,一條身影疾射掠出,輕如落葉般沾地,現出一個面目陰森黑影中年人。
青衣少年道:“尊駕是何來曆,藏身神龛中為何?” 黑衫人冷冷答道:“百花門下。
” 青衣少年倏地一掌揮出,疾如電光石火,斜拍“期門”大穴,卻不帶半點風聲,似虛還實。
黑衫人見對方猝然出手,奇奧迅快,不禁面色一變,回環雙掌出手,幻出漫空掌影,飛花落葉般投向青衣少年。
青衣少年微微一曬,翻腕望外疾扣,蓦的一聲,一把扣在黑衫人左手腕脈要穴上。
黑衫人隻覺勁力盡失,心中大駭,忽感腰下一麻,眼前漆黑不省人事倒地。
藏在暗中的天殘地缺七殺惡判紅衣少女目睹青衣少年武學精奇玄詭,一照面便将武功不弱的黑衫人制住,不禁大為駭異。
隻見青衣少年望也不望黑衫人一眼,飛掠入柴房挾出白帆,取出一顆藥丸與白帆服下,攙着他翻出牆外望郊野中奔去。
白帆經過一陣奔跑後,血行漸動,無複方才一身僵硬感覺道:“蒙尊駕相救,感恩不盡。
” 青衣少年笑道:“在下與潘兄本忘年之交,奉令主之命赴江南辦事,途中略有耽擱,緻形勢疾變,如今久未露面之武林高手紛紛再出,莫不與令主為敵,你我倘不趕至潘壽處傳訊,同門攔截,情勢危殆已極。
”說着目注來路,暗中卻偷觑白帆舉動。
白帆冷笑道:“恩師令主若非潛修星河秘笈,無法分身,否則何懼七殺惡判等人。
”忽然發現一株樹皮上刻有四朵玉簪花乃金面老賊門下獨有聯絡标記,若白帆一問之下,立即露出馬腳,他乃聰明絕頂之人,腦中電閃過一個念頭,忙道:“不好,七殺惡判與紅衣賤婢追蹤而來!”右手一托白帆脅下,疾逾流星掠入林莽森森中。
他身法奇快,片刻已自掠出七八裡外,白帆被他帶起飛奔,強風嗆口不能出聲,直至青衣少年身法緩了下來,才出聲道:“他們追來了麼?” 青衣少年目注林外,面現焦急不甯之色道:“紅衣賤婢想從你身上尋出令主潛修之處,你我未必能逃出他們毒手之外。
” 白帆面色駭然一變,忙道:“尊駕方才瞧見本門信号麼?” 青衣少年不禁一怔,道:“什麼?怎麼我未發現?” “本門玉簪花标記。
”白帆道:“望西北方大約十裡之處,便可與本門師兄弟晤面。
” 青衣少年道:“如此快走!” 兩人向西北方向疾奔而馳,進入一片松柏林中,隻見古杆參天,蒼翠播曳空際,籠蔭蔽空。
忽聞林中深處傳出一聲低喝道:“來人可是白帆師弟麼?” 白帆聞聲面現喜容道:“正是小弟,年師兄麼?” 林内枝葉一動,疾射出身背雙劍的年頌慶。
年頌慶察覺白帆面色有異,身形電欺在青衣少年身前,厲喝道:“你是何人?” 青衣少年淡淡一笑,取出一串古錢,道:“你從這串古錢上便知我的來曆?” 年頌慶不禁駭然變色,道:“原來尊駕是自己人。
” 白帆忙道:“潘師兄亦在此處麼?”不待年頌慶詢問,遂将自身經曆詳情和盤托出。
年頌慶大驚道:“這紅衣賤婢諒系九尾天狐車京玉。
” 青衣少年道:“不錯,那紅衣女郎姓車,目前可堪憂慮的是潘壽擄去天殘地缺的徒兒,天殘地缺忿而與本門為敵,目前我等萬不能多樹敵人,不如放回他那兩徒。
” 年頌慶搖首歎息道:“潘壽大大失策,他奉恩師密計誘騙天殘地缺出山,志在使天殘地缺忿而與七殺惡判東方旭為敵,萬幸恩師之計得售,天池雙怪已應允合手聯殲東方旭,不料又橫生枝節,潘壽嫉忌雙怪兩徒……” 語言未竟,青衣少年巳知就裡,忙道:“潘壽現在何處,在下面見他令其放出,遲則無及。
” 年頌慶道:“請随我來!” 青衣少年猿臂疾伸挾起白帆,疾随而入,隻見林中人影幢幢,低聲道:“你們已聚集了麼?” 年傾慶答道:“尚未,已聚集十八人及同道高手,今晨傳訊恩師請示機宜。
” 說着又來在一座巨冢之前,數十丈青石墓道旁立翁仲石獸,大多歪圯,斑剝缺損,墓台下石欄青苔濃厚,青衫少年暗道:“此墓氣派宏偉,年代久遠,不知是何将相之墓。
”問詢之下,年頌慶答稱是明代反寇之墓,僭制稱帝,反敗身死,為其黨羽葬在此處,隻因地勢極高隐秘,江湖中人營作巢穴,罕為人知。
” 正說之間,墓後人影疾閃,響起宏亮的語聲道:“年賢弟,那是何人?”一個魁梧壯漢迅快掠至。
蓦地—— 空際遇處随風傳來一聲尖銳悸耳長嘯,青衣少年面色一變道:“九尾天狐與七殺惡判東方旭已蹑蹤而來,年少俠快去率衆拒敵,不得容他們侵入墓地。
” 年頌慶道:“遵命,路師兄你速引這位兄台去潘壽處。
”說着身形沖天,循聲掠空如電而去。
路姓漢子不禁一呆。
青衣少年面色一沉,低喝道:“速領我去見潘壽。
”說時将,白帆軀體放下。
路姓漢子似為青衣少年氣度所懾,略一遲疑,領着青衣少年去至墓後。
隻見路姓壯漢,躍落在一座石翁仲之側,雙手抱着翁仲兩臂猛力一旋,墓台之下一方巨石竟緩緩移動,現出孔穴。
兩人先後拾級而下,青衣少年發現墓底竟有多處通道,猶若蛛網,要口處均守着捧刀勁裝大漢,石室不下百數十間,心中暗驚。
路姓漢子走在一間石室門首,擊指敲門喚道:“潘師弟!” 須臾,隻聽門内應聲道:“路師兄麼?何事?” 石門豁然開啟,現出一錦衣少年,氣質犷悍,目光陰冷注視着青衣少年。
青衣少年微笑道:“墓外強敵侵襲,潘少俠好閑情逸緻,藏至室内養心贻性。
” 潘壽不知青衣少年來曆,隻覺他言語譏刺,不覺面色一變,目中泛出殺機,突見青衣少年捋着一串古錢,由不得面以立變慘白。
他知這串古錢乃其師令符,持符之人能生殺予奪,忙肅然躬身道:“尊駕可是由恩師處來麼?不知恩師有何令谕。
” 青衣少年冷冷一笑,不即作答,目光電射巡視了屋内情景一眼,發現石室另有一處門戶通往鄰室,暗道:“虞鳳霞姐姐必在室内。
”望了身後路姓漢子道:“你去接應年頌慶去。
” 路姓漢子不安望了潘壽一眼,卻不敢違忤青衣少年之命,應了一聲轉身而去。
青衣少年面色一寒,生似罩上一重嚴霜,道:“潘壽,你知罪麼?” 潘壽聞言不由機伶伶打一寒噤,垂首道:“在下不明何罪,請道其詳。
” 青衣少年大喝道:“你奉令主之命誘使天池雙怪與七殺惡判為敵,已然如願,為何擒囚天池雙怪之徒,現天池雙怪與七殺惡判聞手與我等為敵,此非令主所願,罪該萬死。
” 潘壽悚然一凜道:“在下已诿過于百花老賊,天池雙怪已深信不疑……” 青衣少年喝道:“胡說,你比天池雙怪如何,一雙老怪物何等精明,騙得一時已屬僥幸,怎能令他深信不疑,哼哼,似你如此好高鹜遠,自以為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劍劈斧誅百死不足蔽辜……”說時伸手向肩頭按去。
潘壽面色大變道:“在下知罪,不過那兩人易钗而笈。
” 青衣少年心頭暗暗一震,喝道:“易钗而棄與你何幹,倘使他們意在刺探本門隐秘,為何不對你佯作親近,取悅示信,言語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