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關燈
“烘雲托月”緊扣老化子“腕脈穴”側身欺攻,左掌用上“西崆峒震山神掌”十成功力“呼”地拍出,雙掌一接,各自震得身形一晃,老化子叫了一聲:“好。

    ”左掌一沉,雙掌一變,将乍練純熟之“乾元火離掌”法展開。

     “乾元火離掌”果然威力不同,勁氣自掌身發出“”之聲,愈吐愈強,可是最耗真力,北鬥真人貿然一接,隻覺熱風砭人,不由心中一驚!暗忖:“這老乞兒不知從何處學來這一套怪異掌法?”不敢一絲大意,也将“六十四路震山神掌”施出,霎時,隻見破空怒嘯,帶起漫天塵砂,狂掃全場。

     你道“齊魯怪乞”為何一上手,即用上“乾元火離掌”要知高手過招,互制機先,一着失錯,處處被制,北鬥真人功力他知之殊詳,急遞快攻,不讓他緩出手來施出“六爻玄門罡氣”另一半卻為了“金環尊者”郝筱剛、荊如白三人環立身外,虎視眈眈,心知雖有普陀散人在後掠陣,卻也防這三邪暗中出手。

     他這一料,被他料到了,原來“金環尊者”看見他倆交上了手,暗中低聲向“雙掌震天”郝筱剛“伏虎野叟”荊如白說道:“我們盡在此處虛耗時辰則甚?事到如今還講甚麼江湖過節,交手規矩,不如四人聯合出手,把對方處置在潮音岩前,以分筋錯骨手法,逼令将武林秘學獻上,豈不是好?” “雙掌震天”郝筱剛“伏虎野叟”荊如白聞言,略一猶疑,雖心中有些不以為然,但耗着總是夜長夢多,也就應允了。

     普陀散人在後見三邪交首接耳低語,即也猜知,暗中凝掌以待,隻見三邪緩緩身形挪開,猛然一聲斷喝,三邪同時進掌,分向普陀散人“齊魯怪乞”擊去。

     普陀散人已知三邪之意,自己兩人刻在危機之中,絕不能讓敵人一招得逞,人已電疾風飄似地,左掌用上“小天星掌”右掌施出“乾元火離掌”以“七十二式巧打”身法,淩空撲擊而去,普陀散人博學能精,别派别門手法詳悉能用,此種“七十二式巧打”手法為武當絕學,即武當長老也多半不會用,可見名列武林,并不為虛。

     北鬥真人與老化子一交上手,愈打愈驚,隻為它那“乾元火離掌” 熱力逐斷加強,蓦覺一股灼熱之氣逼住面門分外難受,自己又緩不出手來,不然施出“六爻玄門罡氣”或可制敵,正在生心焦急之時,那邊三邪同時進襲,老化子心神一分,緩了一緩,北鬥真人身形晃退五尺,凝神聚氣,陡地拂袖進擊,卷起一片霜迸無倫的罡氣,迎向老化子乾元火離掌力,這一下,老化子被他罡氣逼得身形一歪,步法淩亂。

     那邊普陀散人也暫時緩手,他這一淩空下擊,兩股不同掌力發出,一熱一涼,使三邪心生警惕,各各退出兩步,普陀散人足一沾地,足下移宮換步,身形穿遊三邪中,三邪招招成空,捉摸不到,普陀散人掌掌結實,逼得三邪東閃西躲,激得“金環尊者”連聲怒嘯,星星峽二老面色陰沉“金環尊者”連番摸不清普陀散人來龍去脈,手中緊施“西天血陰魔掌”肥首連晃,耳間所墜四支金環,發出“蕩魄魔音” 叮叮——,擾人神志,一聞此音,即令人有無所适從之感,功力愈淺之輩,愈是定力不夠,手法一緩,束手被擒,端的厲害,先前“金環尊者”不施出“蕩魄魔音”為了何故?怕北鬥真人、星星峽二老禁受不了,此刻被普陀散人迫急了,無所顧忌就晃了出來,要知“蕩魄魔音”也不是随便用頭一晃就發,須與招式、步法嚴密湊合,才為有效。

     “金環尊者”這着雖然奏效,使得普陀散人“齊魯怪乞”心神略分,招式逐漸減緩,但也把北鬥真人、星星峽二老也害苦了,手底下漸形減弱,北鬥真人“六爻玄門罡氣”也發到九成功力“金環尊者”一人有若猛虎出閘,掌勢如同瘋狂,這一來把星星峽二老、北鬥真人弄得奇窘無比。

     普陀散人雖然一上來被“蕩魄魔音”所迷惑,但此老畢竟定力強,心神一定,便自仍然輕捷靈活,反見老化子愈打愈緩,慢慢被北鬥真人發出罡氣,逼得身形連晃,急移步在老化子身前悄聲道:“太極純化,乾元歸一。

    ” “齊魯怪乞”恍然大悟道:““乾元經訣”不是-明此兩句麼?”即依照訣上所述的心法,屏神凝氣,将“蕩魄魔音”排除耳外,才漸好些。

     無奈“乾元火離掌”法損耗真力過多,又漸不繼,六人鬥在一起,分外熱烈緊張“佝偻四怪”立在遠處,凝目瞧定普陀散人“齊魯怪乞” 身上,眼見對方敗象已呈,專等敗退,出手攔截就擒。

     按下這裡不表,且說嶽文骧到達前洞石室,步出山洞卻見普陀散人“齊魯怪乞”人蹤已杳,暗道:“自己不在七日,杳無信息,難道兩人竟來個不告而别麼?”繼又想:“老化子與普陀散人也許去島上眺覽勝景,石桌上棋局、酒杯仍在,豈有離去之理。

    ”於是又匆匆望外走去。

     人還未走幾步,即聽撲擊掌風,及金環叮-之聲,清徹入耳,出得洞來,一眼瞥見普陀散人及“齊魯怪乞”被四名高手聯手迫攻,普陀散人尚猶自可,那“齊魯怪乞”已力不從心,守多攻少,一旁尚立着四個怪人,情知是普陀散人所說的佝偻四怪邀來能手,陡地發出一聲龍吟,清亮徹耳。

     群邪聞聲一驚! “齊魯怪乞”等兩人大喜,知這聲龍吟系嶽文骧所發,精神為之一振,場中衆人不禁住手,循着發聲處望去,隻見潮音洞口立着一人,未見身形稍動,人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