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天都浩劫

關燈
海内九派十三家,除了少林“證果大師”,武當“玄明道長”,在火候方面可能要較這位天都摘星手略深一籌之外,就是赫赫有名的華山金龍八劍,也都曾公開贊揚過這位天都摘星手,說天都摘星手如果問鼎盟主寶座,将是一劍震八荒除鹑衣閻羅外,唯一的一名勁敵。

     院中響起一陣輕微的腳步聲,接着走進一名勁裝青年。

    這名勁裝青年年約二十五六,長方臉,黑皮膚,雙目炯炯有神。

     勁裝青年似與巢湖三布衣頗為熟悉,進門後,含笑一躬身軀道:“三位大哥好。

    ” 布衣三弟兄也都回禮道:“斌弟好。

    ” 不多一會,先前那名書童捧着酒菜進來。

    天都摘星手交代道:“出去将院門帶上,你就守在外面,不得吩咐不準離開,也不準進來,不論什麼人求見,一律回說不在!” 這時天色漸暗,書童退出後,天都摘星手親自點燈擺席。

    擺好,托手道:“來,大家先喝一杯。

    ” 巢湖三布衣互望着,誰也沒有移動一下。

     天都摘星手愕然道:“怎麼了?” 詩酒布衣搖搖頭道:“我姓胡的雖然一聞酒香便如蒼蠅見到血,但是,如果羅大哥不先将今天請我們兄弟三個的用意說個明白,不單是我姓胡的一個,敢相信我們老大和老三兩個,也是一樣無法下咽的。

    ” 天都摘星手分别朝“秃筆布衣”和“孤鳴布衣”望了一眼,見他二人默不作聲,知道二人完全附和他們老二的意思,當下沉吟了一下,忽然擡頭朝那名勁裝青年注目問道:“志斌,劍有沒有帶來?” 那叫志斌的青年點點頭道:“帶來了。

    ” 天都摘星手轉向巢湖三布衣颔首道:“我們到院子裡去。

    ” 五人走出書齋,來到院子中。

     天都摘星手一伸,自勁裝青年手中接過一支寶劍,然後臉色一整,向巢湖三布衣肅容說道:“現在,我跟我們老三表演幾個動作,請三位大哥在一旁細看,希望三位大哥能将其間每一個細微的小環節都記下來。

    ” 布衣三兄弟雖然點着頭,但臉上卻都露出一片茫然之色。

     天都摘星手說完,手一揮,那名叫志斌的勁裝青年立即甩去風衣,向前計數着走出十餘步。

     勁裝青年站定後,并沒有轉過身子來,當下但見他雙手一背,面向籬外,悠閑地移動着視線,仿佛一個人正屹立在一座高峰上,遊目眺望着四野的景色一般。

     這邊,天都摘星手迅速地自懷中取出一幅黑色面紗,匆匆戴好,然後劍交右手,腰身微俯,雙目灼灼,如貓之伺鼠。

    就這樣,僵持了片刻,大概為了前面那名勁裝青年仍無轉身反頭之意,天都摘星手雙目一寒,空然箭一般向前縱身撲出,劍如流虹,精光閃閃,不帶一絲聲息地直刺勁裝青年後心! 巢湖三布衣雖明知這僅是一場演習,但同于情勢過分緊張逼真,仍不免同時脫口發出低低一聲驚呼。

     說時遲,那時快,長劍去勢如電,瞬息便達勁裝青年背後。

    直到劍尖眼看即将透衣而入的那一刹那,勁裝青年才像突然警覺一般地一聲驚噫,擡臂、傾身、滑步,三個動作幾乎出于同一意念,單足一撚,就地旋身倒轉,右臂一劃,白鶴展翅,五指如鈎,反朝來劍抓至。

     巢湖三布衣情不自禁,齊齊喝了一聲:“好!” 天都摘星手似乎頗感意外,微微一愣,緊接着,一聲輕嘿,劍身一沉,避開來勢,又複朝勁裝青年攔腰掃去。

     勁裝青年“呔”了一聲,顯然是又驚又怒,然而,這時他已沒有說話的餘地,頭一仰,全身放倒,始以毫厘之差,堪堪避過一劍,饒得如此,劍峰所過之處,胸衣仍給撩飛一大片。

     天都摘星手一聲閃哼,回腕帶劍,正想再作第三度攻擊之際,好似突然間有所警覺般地,劍停半空,微一側耳,繼而長劍一收,回身縱去一邊。

    那位名叫志斌的勁裝青年,這時也自地面一躍而起,以袖抹額?汗珠如豆。

    一場演習,至此似乎已經暫時告一段落。

     天都摘星手除下面紗,同時将長劍交在勁裝青年手上道:“你出去換下義兒,守望時耳目靈活點。

    ” 等勁裝青年撿起風衣退去院外,天都摘星手始點點頭,重将布衣三兄弟領入書齋。

     四人分主賓坐定,天都摘星手為三位佳賓及自己斟了酒,自己領先幹了,布衣三兄弟默然舉杯。

    天都摘星手又将空杯斟滿,放壺擡臉道:“三位明白不明白小弟剛才那樣做的用意?” 秃筆布衣注目道:“适才令弟所處之地位,是否即為吾兄曾經一度之親身遭遇?” 天都摘星手點頭道:“是的。

    ” 詩酒布衣接口道:“羅兄所扮演之暗襲者,忽于緊要之際罷手離去,難道是當時适有什麼第三者及時趕至不成?” 天都摘星手道:“那是一陣怪笑……” 詩酒布衣忙又問道:“發自何人?” 天都摘星手搖頭道:“小弟也不清楚,因為在那名暗襲賊徒被笑聲驚走之後,那位有意相救者并未露面。

    ” 布衣三兄弟緘默了片刻,老三孤鳴布衣忽然問道:“有一件事,小弟仍不明白。

     就是羅兄當時所采之應變身法,固然靈活敏捷,神妙空前,然以羅兄之身份,當時似乎實在沒有那般弄險之必要。

    在初起時,羅兄因為怡目四下景色,變生倉促,心神不屬,急切間不得不采取那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