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風雷隐動
關燈
小
中
大
。
合肥,即古之盧州。
“合肥”系秦時地名。
其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謂夏水出城,東南至此,與淮水合,故日合肥。
一謂上應天星,一星在南鬥,乃曰合肥。
又因該地人南鬥鬥度最多,是以亦名“金鬥”! 合肥一地,在東漢以前,本甚荒涼。
獻帝建安五年,曹操表劉馥為揚州刺史,馥單馬至合肥,空城建立州治;自此而後,合肥始一天一天繁榮起來,以緻後來成為:“淮右襟喉之地,江北恃為唇齒”,“選守常重”! 合肥四郊,名勝極多,最知名者,莫若“四頂山”與“教弩台”。
四頂山,相傳為仙人魏伯陽煉丹之處。
古人有詩寫其景勝雲:“翠巒齊聳壓平湖,晚綠朝紅畫不如;寄語商山閑田皓,好來各占一峰居”! 教弩台則為魏武帝所建,常駐強驽五百人,當時系用以禦孫權之占掉者。
到唐大曆年間,因有人在該台之南的歲豐橋下,據得一座丈八鐵佛,乃拆台建院,号“明教院”。
而今,由于年代久遠,一切都成史迹,連那座後來建造的明教院,也已不見片瓦了! 華雲表到達合肥,正逢上該地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天!四鄉缙紳慶祝年成豐收,特假教弩台舊址演唱草台戲三日夜,以資神人共歡。
華雲表對這些事本來不感興趣,但因腳下離黃山已經不遠,且見城中湧滿三教九流,各式人等,心想此地通都大邑,難免不有江湖人物來往路過。
“一劍震八荒” 一行行蹤,已好幾天沒有聽人談及,晚上既不趕路,閑着也是閑着,何不随便出去湊個熱鬧? 太陽落山,華雲表雜在人潮中,擁向城外戲台所在。
一路上,閑人不時談論着,說今年的戲班子系外鄉自動推薦,戲目新奇,人員衆多,無論文戲、武戲均極出色精彩。
接着,又有人談到今晚重頭戲的内容,大略是:當年京中有名蕩婦,先後跟了好幾個男人,最後受到天譴,為雷公殛斃。
那人說到最後,并低聲笑道:“據說過瘾得很,借果報之名,而将男女之事極盡渲染之能事,既香豔,又刺激,演到妙處,就像真的一樣……” 戲台在望了,台前廣場上萬頭攢動,一片嘈雜,賣零食的。
賭天九的、推銷祖傳秘方的,形形色色,應有盡有。
天色漸漸黑下來,戲台四角,挑起四盞大風燈,看戲的人開始向前擠,有的擠丢了鞋子,有的撕破了衣服,也有乘機在女人們身上上下其手的,有叫罵、也有嘻笑,擠了一陣,終于漸漸定息下來。
鬧台的鑼政開始敲響……華雲表站在遠處,聽得台上鑼鼓敲打得毫無節奏,簡直是在胡敲亂擂,心想這種戲班子能做出什麼好戲來,才叫天曉得呢! 催台的呼叫,一而再,再而三,鑼聲漸輕,鼓聲漸緩,呼叫聲也随之沉寂,戲目眼看就要登場了! 華雲表不但對即将登場的戲目,不寄予希望,首先他對台角那批鑼鼓手,就有着無比的厭惡! 那五六個家夥,臉上都塗了粉彩,看上去一個個年紀都很輕,但是,每個人的眼神都透着邪氣,東溜西掃地,盡在台下一些婦女身上打轉,也許這正是鑼鼓荒腔走闆的原因。
不過,所有的人都好像并不在意這一點,人人伸長脖子,墊着腳尖,直愣愣地望着台上出口處,眼巴巴地等待第一個戲子上場。
蓦地,轟然一陣歡呼,戲子終于上場了! 首先出現的,是個兩頰豐腴,高高胖胖,雖然不美,卻充滿一股妖豔之氣的紅裝女子,出場唱了一句什麼。
人聲太雜,華雲表沒有聽清楚。
接着,一名身穿黃綢長衣,頭包黃綢布,臉孔奇黑的男人出現,口中唱道: “天竺巨賈,腰纏萬金,慕中土美嬌娘,乃是東遊之行,臉孔雖黑,珠寶绫羅不愁沒人羨……’” 果然,紅裝女子媚眼一抛,兩人攜手而下。
緊接着,劇情綿綿展開,真個是活色生香,蕩人心弦。
那名紅裝女子,未幾與天竺商人分手,又結識京中一名玩球的年輕公子,數度花前月下,即又生厭,再轉而投入一名梨園弟子懷抱;最後,又投入另一名梨園弟子懷抱;至此,根據劇情,已夠傷風敗俗,應該可以加段天雷殛身的尾巴了! 最後,高潮續起,女角與後來的那名梨園弟子公開出入,同起同卧,相依相偎,目來眼去,備極綢缪;在戲台上,二人本來隻須出諸暗示之動作即可,不意二人演到忘情處,竟然一擁而合,四臂勾纏,不堪入目地折騰起來…… 台下騷動如狂,也不知是指責,還是喊好,幾乎要将整個戲台震塌;突然間,兩道銀虹自後台穿射而出。
瘋狂的怪叫聲,再度紛紛暴起:“閃電!閃電!” “快打雷了。
” “多逼真!” “太可惜!” “是呀!該讓他們稍為多纏綿一會兒……” 突然間,人聲一齊寂止。
因為閃電過去,天雷卻一直沒有響起;所謂天雷,大概是永遠不會再響了吧! 台上男女并肩俯伏,二人腦後各插着一支明晃晃匕首。
血迸湧着,流滿一台,流向台下。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假戲,竟然真做了! 台下經過一陣短暫的死寂,突然山搖地動般爆發開來;台上卻靜得出奇,連鬼影子也不見一個了。
“戲班内部争風吃醋,出人命啦!” “報……報官去!” “人呢?人都哪裡去了?” “自……自後台飛啦!” “什麼,飛啦?” “哪裡是什麼戲子,原來是一群飛賊啊!” 是的,人是自後台飛走的,華雲表雖然站得很遠,但是,他卻比誰都看得更為清楚!那射自後台的兩道銀光,剛一入目,他便看出那是兩支飛刀,剛剛喊得一聲不妙,前台一對男女已然真個銷魂! 緊接着,又看到一條接一條矯夭的身形,自後台騰射而起。
華雲表于錯愕之餘,不禁大感詫異;這批戲子,人人均具不凡身手,他們是哪路人物?為什麼要以戲子的面目出現呢? 華雲表正啟垂疑間,身旁忽然有人輕輕一歎道:“‘幻形教’,‘幻形教’,‘陰陽羅刹’唐葉楓與手下這批不知廉恥為何物的狗男女,存心要破壞大漢數千年的良善風俗,哼哼!真想不到終日在欲海中沉浮的人,居然也會眼紅認真;這一鬧,倒不失為這地方之福,否則,這台戲演過,附近不知有多少良家婦女要遭殃哩……” 華雲表恍然大悟,原來是幻形教門下,那就怪不得了! 他緩緩轉身,偷偷朝發話者打量過
合肥,即古之盧州。
“合肥”系秦時地名。
其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謂夏水出城,東南至此,與淮水合,故日合肥。
一謂上應天星,一星在南鬥,乃曰合肥。
又因該地人南鬥鬥度最多,是以亦名“金鬥”! 合肥一地,在東漢以前,本甚荒涼。
獻帝建安五年,曹操表劉馥為揚州刺史,馥單馬至合肥,空城建立州治;自此而後,合肥始一天一天繁榮起來,以緻後來成為:“淮右襟喉之地,江北恃為唇齒”,“選守常重”! 合肥四郊,名勝極多,最知名者,莫若“四頂山”與“教弩台”。
四頂山,相傳為仙人魏伯陽煉丹之處。
古人有詩寫其景勝雲:“翠巒齊聳壓平湖,晚綠朝紅畫不如;寄語商山閑田皓,好來各占一峰居”! 教弩台則為魏武帝所建,常駐強驽五百人,當時系用以禦孫權之占掉者。
到唐大曆年間,因有人在該台之南的歲豐橋下,據得一座丈八鐵佛,乃拆台建院,号“明教院”。
而今,由于年代久遠,一切都成史迹,連那座後來建造的明教院,也已不見片瓦了! 華雲表到達合肥,正逢上該地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天!四鄉缙紳慶祝年成豐收,特假教弩台舊址演唱草台戲三日夜,以資神人共歡。
華雲表對這些事本來不感興趣,但因腳下離黃山已經不遠,且見城中湧滿三教九流,各式人等,心想此地通都大邑,難免不有江湖人物來往路過。
“一劍震八荒” 一行行蹤,已好幾天沒有聽人談及,晚上既不趕路,閑着也是閑着,何不随便出去湊個熱鬧? 太陽落山,華雲表雜在人潮中,擁向城外戲台所在。
一路上,閑人不時談論着,說今年的戲班子系外鄉自動推薦,戲目新奇,人員衆多,無論文戲、武戲均極出色精彩。
接着,又有人談到今晚重頭戲的内容,大略是:當年京中有名蕩婦,先後跟了好幾個男人,最後受到天譴,為雷公殛斃。
那人說到最後,并低聲笑道:“據說過瘾得很,借果報之名,而将男女之事極盡渲染之能事,既香豔,又刺激,演到妙處,就像真的一樣……” 戲台在望了,台前廣場上萬頭攢動,一片嘈雜,賣零食的。
賭天九的、推銷祖傳秘方的,形形色色,應有盡有。
天色漸漸黑下來,戲台四角,挑起四盞大風燈,看戲的人開始向前擠,有的擠丢了鞋子,有的撕破了衣服,也有乘機在女人們身上上下其手的,有叫罵、也有嘻笑,擠了一陣,終于漸漸定息下來。
鬧台的鑼政開始敲響……華雲表站在遠處,聽得台上鑼鼓敲打得毫無節奏,簡直是在胡敲亂擂,心想這種戲班子能做出什麼好戲來,才叫天曉得呢! 催台的呼叫,一而再,再而三,鑼聲漸輕,鼓聲漸緩,呼叫聲也随之沉寂,戲目眼看就要登場了! 華雲表不但對即将登場的戲目,不寄予希望,首先他對台角那批鑼鼓手,就有着無比的厭惡! 那五六個家夥,臉上都塗了粉彩,看上去一個個年紀都很輕,但是,每個人的眼神都透着邪氣,東溜西掃地,盡在台下一些婦女身上打轉,也許這正是鑼鼓荒腔走闆的原因。
不過,所有的人都好像并不在意這一點,人人伸長脖子,墊着腳尖,直愣愣地望着台上出口處,眼巴巴地等待第一個戲子上場。
蓦地,轟然一陣歡呼,戲子終于上場了! 首先出現的,是個兩頰豐腴,高高胖胖,雖然不美,卻充滿一股妖豔之氣的紅裝女子,出場唱了一句什麼。
人聲太雜,華雲表沒有聽清楚。
接着,一名身穿黃綢長衣,頭包黃綢布,臉孔奇黑的男人出現,口中唱道: “天竺巨賈,腰纏萬金,慕中土美嬌娘,乃是東遊之行,臉孔雖黑,珠寶绫羅不愁沒人羨……’” 果然,紅裝女子媚眼一抛,兩人攜手而下。
緊接着,劇情綿綿展開,真個是活色生香,蕩人心弦。
那名紅裝女子,未幾與天竺商人分手,又結識京中一名玩球的年輕公子,數度花前月下,即又生厭,再轉而投入一名梨園弟子懷抱;最後,又投入另一名梨園弟子懷抱;至此,根據劇情,已夠傷風敗俗,應該可以加段天雷殛身的尾巴了! 最後,高潮續起,女角與後來的那名梨園弟子公開出入,同起同卧,相依相偎,目來眼去,備極綢缪;在戲台上,二人本來隻須出諸暗示之動作即可,不意二人演到忘情處,竟然一擁而合,四臂勾纏,不堪入目地折騰起來…… 台下騷動如狂,也不知是指責,還是喊好,幾乎要将整個戲台震塌;突然間,兩道銀虹自後台穿射而出。
瘋狂的怪叫聲,再度紛紛暴起:“閃電!閃電!” “快打雷了。
” “多逼真!” “太可惜!” “是呀!該讓他們稍為多纏綿一會兒……” 突然間,人聲一齊寂止。
因為閃電過去,天雷卻一直沒有響起;所謂天雷,大概是永遠不會再響了吧! 台上男女并肩俯伏,二人腦後各插着一支明晃晃匕首。
血迸湧着,流滿一台,流向台下。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假戲,竟然真做了! 台下經過一陣短暫的死寂,突然山搖地動般爆發開來;台上卻靜得出奇,連鬼影子也不見一個了。
“戲班内部争風吃醋,出人命啦!” “報……報官去!” “人呢?人都哪裡去了?” “自……自後台飛啦!” “什麼,飛啦?” “哪裡是什麼戲子,原來是一群飛賊啊!” 是的,人是自後台飛走的,華雲表雖然站得很遠,但是,他卻比誰都看得更為清楚!那射自後台的兩道銀光,剛一入目,他便看出那是兩支飛刀,剛剛喊得一聲不妙,前台一對男女已然真個銷魂! 緊接着,又看到一條接一條矯夭的身形,自後台騰射而起。
華雲表于錯愕之餘,不禁大感詫異;這批戲子,人人均具不凡身手,他們是哪路人物?為什麼要以戲子的面目出現呢? 華雲表正啟垂疑間,身旁忽然有人輕輕一歎道:“‘幻形教’,‘幻形教’,‘陰陽羅刹’唐葉楓與手下這批不知廉恥為何物的狗男女,存心要破壞大漢數千年的良善風俗,哼哼!真想不到終日在欲海中沉浮的人,居然也會眼紅認真;這一鬧,倒不失為這地方之福,否則,這台戲演過,附近不知有多少良家婦女要遭殃哩……” 華雲表恍然大悟,原來是幻形教門下,那就怪不得了! 他緩緩轉身,偷偷朝發話者打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