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柔腸俠骨英雄淚

關燈
不妨在有空時仔細斟酌一下。

    ” 銷魂娘子目凝足尖,微微點頭道:“鏡花水月,真情難憑,賤妾也已漸漸覺悟了。

    ” 文束玉見淫娃出語真摯,不禁加以安慰道:“以女俠這份過人氣質,如能善自身處,文某人相信,女俠将來定能獲得美滿歸宿的,如因悔悟而消極,就未免矯枉過正了。

    ” 銷魂娘子顫聲道:“隻可惜賤妾無緣常聆副座教益,副座每一句話,都能使人銘之永生……” 銷魂娘子說至此處,前院忽然走來一名劍手報告道:“有個姓鄭的在外面想見文副幫主。

    ” 姓鄭的?文束玉想了一下,問道:“此人生做何等模樣?” 那名劍手答道:“看上去将近六旬左右,很蒼老,背都駝了,他說是副座的故人,然依卑座看來,此人顯非道上人物。

    ” 文束玉更奇怪了,他過去那有這樣一位朋友?他想,是鬼谷老易容前來?抑或受鬼谷老兒所差派? 無此可能! 鬼谷老兒要傳活,方式甚多,而且也應先找歐陽喜方屬萬全,老兒行事謹慎,應不緻走此險着。

     文束玉邊想邊随着那名劍手往前面走來,在客廳中,這時果然站着一名藍衣老人,外貌一如劍手所言,蒼老異常,但是,文束玉依然不谙對方為誰。

     那老人看到文束玉,走上一步打躬道:“文……文副幫主您好!” 啊,文束玉猛然想起來了,雙獅镖局的鄭師爺! 文束玉因為身份關系,這次來長安,心中雖然念着雙獅镖局,但始終不便抽身;可是,鄭師爺才五十左右的人,怎麼兩三年不見,竟一下老成這副樣子呢? 文束玉想着,連忙上去拉起鄭師爺一條手臂道:“原來是鄭師爺,走,去房裡坐。

    ” 進入套房,文束玉暗示歐陽喜出去守望,然後向鄭師爺問道:“大家都好嗎?镖局這兩年業務怎麼樣?” 鄭師爺歎了口氣道:“局子早收了……” 文束玉這才自稱失言,自天龍幫問事江湖,于各地成立分宮以來,哪一家镖局還敢接生意? 文束玉一時無言,鄭師爺接着道:“不過,镖局雖然卸了招牌,人還一個沒有散,這兩年都是吃的兩位局主的老本,兩位局主說,當日那批镖貨能夠追回來,等于菩薩見憐,大夥兒就是吃一輩子也吃不完,可是,唉,這叫我們這批下人又……” 是的,盡管慷慨,承受者無功受祿,心頭終究不是滋味,這,也許正是這位師爺衰老的原因。

     鄭師爺接着又歎了口氣道:“這次,兩位局主和張李幾位師父他們不便來,所以差小老兒來見文副幫主,要小老兒轉達文副幫主……” 文束玉悅容道:“鄭師爺,我還叫文束玉,我們都跟以前沒有兩樣。

    ” 鄭師爺擡頭望了他一眼,眼光中不自禁流露出一片欣慰之色,頓了頓,接着道:“是的,老弟,兩位局主說:他們請老弟放心,老文福墓地他已經修建了一座墓園,每逢年節,都由小老兒代您親去燒化祭奠……” 文束玉道:“謝謝”語音一便,不期然流下兩顆熱淚。

     鄭師爺又望了他一眼,低聲道:“小老兒以前從未想到你老弟就是斷腸箫文大俠哲嗣,真是有眼不識泰山,這次老弟再到長安,大家都很高興。

    ” 文束玉拭幹眼角,勉強笑了一下道:“不,鄭師爺,你别騙我,如将‘高興’改為‘傷心’,才是你們心底真正要說的話,我知道。

    ” 鄭師爺微微一怔,忙道:“老弟不可誤會……” 文束玉淡淡截着道:“鄭師爺不妨回去這樣傳語大家:正如大家以前不知道我文束玉會變成今天這樣,世上事,很多是無法一眼看透的。

    假如大家對镖行這碗飯沒有吃膩,那麼,就說我文束玉說,大家準備半年之後複業!” 鄭師爺雙目大睜,幾疑耳聽有誤,文束玉接着加了一句道:“複業時不妨向外宣布已聘得‘劍箫書生文束玉為首座镖師’;以劍箫交叉為記之镖旗,可定制三面,師爺從這兒回去就可以着手設計了!” 鄭師爺口齒翕張,激動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文束玉起身道:“我們之間無客套可言,今天到此為止,小弟的确沒有時間奉陪了,師爺請慢走,并請問候大家好。

    ” 鄭師爺向外走去,不住喃喃道:“白白準備了……” 文束玉從後一笑接口道:“本來你們隻須準備一句話便夠了。

    ” 鄭師爺愕然轉身道:“一句什麼話?” 文束玉笑道:“‘小文,你不會是真的變了吧?’知道嗎?就是這一句!” 鄭師爺笑了,文束玉接着道:“就這樣,我的師爺,别再愁眉苦臉的,您早這樣笑,我也早認出您來了,小弟明年還希望您再讨個老大嫂呢!” 鄭師爺去後,時辰已經不早了,文束玉吩咐兩名劍手先去居易樓包訂酒席,餘人則接着分做三起前往。

     另外,文束玉吩咐“張龍”留在棧中看守行囊馬匹,其實是要“張龍”去向鬼谷子傳活;這邊,大緻沒有問題。

    縱然仍有部分冥頑不悟者,也必屬極少數,在必要時,将不惜以快刀斬亂麻之方式除去。

     三起之中,文束玉當然走在最後,出發後,文束玉又将馮子都約出一步,輕聲問道: “依子都兄看衆人之中是否仍有不安人物?” 馮子都沉吟了一下道:“好像是沒有了,假如說還有不盡可靠之人,當以天水分官那個譚子敬可能性較大。

    此人以前為武當弟子,因犯過而被逐出門牆,嗣後淤學天下,刻苦自奮,終于成就一副上好身手……” 文束玉道:“子都兄怎知此人不盡可靠?小弟看他一直不都是很好麼?” 馮子都點點頭道:“是的,這一點也是小弟懷疑此人之處!此人生性陰鴦,喜怒不形于色,别的人小弟統統觀察過了,盡管不令反戈,而不必擔憂指揮不靈,唯獨這位譚子敬,小弟對他可說始終莫測高深。

    ” 馮子都頓了一下,接道:“小弟這種大膽的設想,也許會冤枉了好人,不過一粒鼠屎會環一鍋粥,稍微防着點也不是什麼壞事。

    ” 文束玉點頭道:“子都兄所見甚是,那麼就由你跟趙鎮海兩位對此人予以密切監視,稍覺不對,立予格殺,時值非常,手段不能不嚴酷些。

    ” 馮子都颔首受命,馬上趕去前面與不定天趙鎮海暗中聯絡。

     文束玉一行所歇之客棧,本來就離居易樓不遠,穿過一條橫街,也就到了。

    果如歐陽喜所說,文束玉上樓時,樓上,曹馬兩名副幫主所率領之一百餘人,業已先期到達。

     三堂護法見到第一副幫主,全都紛紛離座起立,文束玉揚臂示意,要大家仍就原位坐下。

     接着是第二副幫主曹大年和第三副幫主馬常青過來跟文束玉見禮。

     曹大年前為天龍堂主,馬常青則系由金龍堂主擢升,兩人一直都是文束玉的部屬,現在雖說地位平行,彼此都是副幫主,但兩人不敢忘舊,仍對文束玉恭執師生之禮。

     曹馬兩人,文束玉知道的,武功均頗不弱,成就遠在當今各派掌門人之上,而與流星拳相去甚近。

     曹大年的缺點是個性懦弱,極為怕事,人很忠誠,但乏主見。

     馬常青則恰恰相反,年事較輕,雄心甚大,他大概是以文束玉為先例,處處表現積極,頗有貪功邀寵,希望在幫中地位扶搖直上之意。

     所以,文束玉對這兩人均未寄予若何期望:馬常青不可能背叛,曹大年則顯然沒有膽量背叛! 曹大年過來說道:“文副幫主辛苦了!” 馬常青接着說道:“聽說文副幫主這一趟華山之行,收獲并不盡如理想,究竟怎麼回事*’文束玉慎惕暗生。

    不是麼?他們三路人馬現在還是剛接觸,華山戰績,外人無從知道,先來此樓之劍手,亦無徑向曹馬兩人報告之理,那麼,馬常青這消息是哪兒聽來的呢? 不過,文束玉并不對這事如何擔心,因為,由這一點,也正可以看出馬常青這厮一切都好,就是頭腦似乎還不夠靈活,這種話是随便問得的麼? 文束玉一時也不去拆容它,當下皺皺眉道:“是啊,消息不知如何走漏的,本座幾乎全隊陷入重伏,雖說結果總算僥幸,但仍然損卻六七人……” 文束玉頓了一下,接着道:“這次本座真不知如何向幫主交代才好。

    ” 馬常青脫口道:“幫主應該,咳,不至于怎麼才對吧!” 他改是改過來了,終不無勉強之嫌。

    文束玉佯裝毫無所覺,心中則在想:“喝,好小子!你小子憑了這副英俊儀表,顯然已被兩魔女視為本座之副選,不但在本座這邊伏有内線,居然還跟上面另有交通,本座倒是小觑了你小子了!” 現在,文來五憂慮的是,除了馮子都所說的那個譚子敬而外,尚有無其他不穩分子。

     馬常青這厮是否就隻知道他華山空勞往返這一點?知不知道趙鎮海事件?以及這兩天他對衆劍手的籠絡情形? 是的,三隊會師之後,形勢很複雜,也很危險,不過,這裡面也有一項好處,就是他将可以藉此考驗衆劍手之向背程度! 當下,文束玉聲色不動,信口敷衍了一陣,随即吩咐入座開席。

     三隊人數約在二百人左右,席位之排列,近乎像一個大品字。

    文束玉一隊是品字上面的一“口”;曹、馬兩隊則是下面左右兩“口”。

    惟因曹、馬兩隊人數較衆,分開的兩口則又團聚有如一朵梅花!文束玉坐在“品”字的頂尖上,曹、馬兩人則坐在兩朵梅花的花心中。

     這樣三隊互不混雜,各有其領導中心,合起來是一整體,如遇意外之變,則随時可由“-”化作“三”,由“三”化作“兒’等分成臨時的小個體。

     不一會,酒來了,萊也來了,文束玉以第一副幫主身份先敬全體幫徒一杯,後各席分别傳壺歡叙。

     目下這兩百多人中,也許有人是在全心全意的吃喝,不過,也有部分一開始便“食不甘味”;文束玉便是其中的一個! 文束五提起全副精神,他應酬着,目光四下閃動,表面看去神态自若實則已将全場情況盡收眼底。

     使文束玉安心的是,直到第五道菜上完,樓廳中均無異樣發生。

     不過,好景不長,當第六道熱炒端上,事情似乎漸漸在開始變化了。

     首發其端者,不是别人,正是那名來自天水分官的譚子敬!譚子敬持杯起立,先向文束玉舉杯道:“卑座恭敬文副幫主一杯!” 文束玉點點頭道:“不必客氣,大家都是一家人,坐下來喝,坐下來喝!” 文束玉說着,舉杯一吸而盡。

     那位譚子敬幹完一杯酒,人卻沒有立即坐下,他一面伸手去抓酒壺,一面自語般喃喃說道:“讓我們也去分敬曹、馬兩位副座一杯……” 文束玉點點頭道:“是的,你們早該過去了!” 文束玉說着,分别朝馮子都和趙鎮海兩人眼色一使,馮、趙兩人負有監視使命,席位原就選在譚子敬兩側,這時雙雙離座起身,馮子都道:“走,老譚,咱們一起過去。

    ” 譚子敬聞言,臉色微微一變,頓呈逡巡不前之意。

     趙鎮海不由分說伸手一拉道:“對,老譚,咱們去灌他們那些龜兒子去!” 譚子敬似對這位黃山分官的天龍護法頗具戒懼,當下不敢過分違拂,隻好勉強笑了笑道:“小弟本意想去敬一杯,看到兩位也要去,勇氣就沒有了。

    ” 趙鎮海倚醉賣醉,眼皮一翻道:“此話怎說?” 譚子敬幹咳着道:“不敢高攀呀!兩位酒量如海,萬一對起陣仗來,小弟夾在裡面,試問是陪好還是不陪好?” 馮子都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