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鬥尺難量真君子
關燈
小
中
大
家回心轉意也就是了。
” 第二天,天一亮,那名叫娟娟的醜婢走過來,說是于老夫子有事要請文束玉過去一趟。
文束玉進人昨日那間竹屋時,屋中僅有于夫子一個人,文束玉問道:“還有一位呢!” 于夫子道:“監工去了,他是新宮工程總指揮,要管六百多個工人,難得有空待在屋子裡。
” 文束玉道:“他也是這兒的護法?” 于夫子道:“大概是的吧。
不過此人在幫中據說職位并不高,他能獲得監工位置,全由于那名什麼玄玄手的推薦,玄玄手說他有綜理事務之才,而依老朽看來,這不過是二人私交好,以及二人有着同樣的……” 于夫子咳了一聲沒有再說下去,而文束玉也猛然想起這位工程總監面白無血,眼皮浮腫,與玄玄手的确是同為标準之色徒典型。
這時,那名醜婢亦因事走出竹屋,文束玉乃又問道:“夫子何事相召?” 于夫子抹了一把胡子,笑笑道:“昨夜老弟走了之後,老朽為新宮飛龍樓想到一則上聯,卻找不出适當的下聯來,因此想請老弟過來參研一番,不知老弟能不能為老朽完成該聯的另一半。
” 文束玉忙答道:“不敢當,不過晚生頗想先欣賞一下夫子的上聯佳句。
” 于夫子道:“上聯是:‘百尺迎仙開風月’。
” 文束玉脫口道:“如配以‘八面望風斷水雲’夫子以為如何?” 于夫子怔了怔方才叫道:“好極了!” 于夫子叫出一聲好極,忽然皺了皺眉頭,一手撫胸,一面伸手去懷中摸出一隻細頸藥瓶,神色間似乎甚為痛苦,文柬王大驚道:“夫子怎麼了?” 于夫子苦笑着搖搖頭沒有說話,他匆匆自瓶中倒出兩顆褐色藥丸,拿案頭茶水服下,又停了片刻,這才噓出一口大氣道:“沒有事了。
” 文束玉遲疑地道:“夫子難道” 于夫子歎了口氣道:“這就叫做‘久病成良醫’。
老朽在年輕時,由于攻讀過度,忽然罹緻一種逆氣重症,每次病發,均有暈厥之虞,爾後,病情愈來愈惡化,終緻群醫束手,多謂無藥可救,老朽在絕望之餘,隻有自将醫書藥經取來鑽研,不意天無絕人之路,竟被老朽于古籍中發現一味古方可治此症,從此以後,老朽便對醫藥一道發生莫大興趣。
老朽剛才服用者,名叫‘純陽調氣丹’;老朽便賴這種調氣丹由不治之症活到今天八十有六!” 文束玉心中一動,接着道:“那麼,夫子何不索性懸壺濟世?” 于夫子搖搖頭道:“不然……” 文束玉急忙道:“為什麼?” 于夫子苦笑了一下道:“老朽為自救而攻醫道,由于動機不同,常年探究者多為一般人公認之疑難絕症,對普通病症反而毫無所得,一旦懸壺,豈不誤盡蒼生?” 文束玉緩緩回頭向外邊看了一眼,他見附近再無他人,乃又轉過臉來,以一種漫不經意的語氣向于夫子說道:“可惜晚生認識夫子太遲……” 于夫子呆了一下道:“此話怎講?” 文束玉歎了口氣道:“晚生有位師兄,原有着一身上好的武功,後來忽遭仇家暗算,據說對方僅在他四肢部位分别紮了一針,我那師兄一身上好的武功便即失去,要是當時能遇上夫子,相信夫子也許能夠……” 于夫子眼皮眨了眨,忽然問道:“這是多久的事?” 文束玉故意計算了一下道:“将近半年了。
” 于夫子又道:“你那位師兄他人現在什麼地方?” 文束玉又歎了口氣道:“他因愧對師門,目下已不知流落何處,夫子您問這個,是不是說,假如找到了人,你真的能為他恢複功力?” 于夫子點點頭,不勝惋惜地道:“可惜錯過了機會。
” 文束玉心頭狂跳不止,忙問道:“要是當時遇上夫子,夫子準備怎樣為他治療?” 于夫子皺了皺眉頭道:“這門功夫屬于知難行易,摸不着竅門的,自然束手無策,同樣的,假如洞悉個中奧妙,也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
” 文束玉露出好奇之色,眯眼道:“夫子能不能說得詳細點?” 于夫子舉起手中那隻細頸藥瓶道:“在原理上,受針之人的遭遇可說與老朽這種逆氣症完全一樣,脈脈岔道,真氣反行。
不過,兩者的分别是,一屆積郁成症,一屆臨時之人力拘迫,前者無法根治,而後者則甚易使其還原。
假如你那位師兄在此,他隻要服下三顆老朽這種純陽調氣丹,然後在熱水裡泡上半個時辰,也就盡夠了。
” 文束玉伸手道:“那麼,就請夫子将這種調氣丹見賜三顆如何?” 于夫子甚為詫異道:“你要此藥何用?” 文束玉解釋道:“我們一些師兄弟,正在分頭尋訪我們那位大師兄的下落,如果有了這種純陽調氣丹,一旦找到了他的人,豈非馬上就可以為他療複?” 于夫子點點頭道:“這倒是的……” 說着,拔開瓶塞,将三顆褐色純陽調氣丹倒在文束玉掌心上。
文束玉連忙稱謝收起,心頭止不住再度狂跳起來,就在這時候,那名醜婢突然推門而入。
醜婢進屋後,朝文束玉毫無表情地一甩頭道:“解上護法請您過去一下。
文束玉複功心切,自收下三顆純陽丹之後,實已巴不得早早離開,這時一聽醜婢之言,立即起身向于夫子告辭道:“夫子再見。
” 于夫子颔首道:“再見有空不妨常來走動。
” 文束玉心中頓時生出一片依依難舍之感。
他還有機會再來走動麼?這一再見,恐怕是永遠難再相見的了。
俗語有所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真是一點不錯。
這麼平凡的一名于夫子,不意最後卻成了自己的救命恩人。
昨日他若稍存輕視對方之心,試問,他會有今天這種收獲嗎? 文束玉心中充滿了感激,但又不便表示出來,當下隻有黯然默
” 第二天,天一亮,那名叫娟娟的醜婢走過來,說是于老夫子有事要請文束玉過去一趟。
文束玉進人昨日那間竹屋時,屋中僅有于夫子一個人,文束玉問道:“還有一位呢!” 于夫子道:“監工去了,他是新宮工程總指揮,要管六百多個工人,難得有空待在屋子裡。
” 文束玉道:“他也是這兒的護法?” 于夫子道:“大概是的吧。
不過此人在幫中據說職位并不高,他能獲得監工位置,全由于那名什麼玄玄手的推薦,玄玄手說他有綜理事務之才,而依老朽看來,這不過是二人私交好,以及二人有着同樣的……” 于夫子咳了一聲沒有再說下去,而文束玉也猛然想起這位工程總監面白無血,眼皮浮腫,與玄玄手的确是同為标準之色徒典型。
這時,那名醜婢亦因事走出竹屋,文束玉乃又問道:“夫子何事相召?” 于夫子抹了一把胡子,笑笑道:“昨夜老弟走了之後,老朽為新宮飛龍樓想到一則上聯,卻找不出适當的下聯來,因此想請老弟過來參研一番,不知老弟能不能為老朽完成該聯的另一半。
” 文束玉忙答道:“不敢當,不過晚生頗想先欣賞一下夫子的上聯佳句。
” 于夫子道:“上聯是:‘百尺迎仙開風月’。
” 文束玉脫口道:“如配以‘八面望風斷水雲’夫子以為如何?” 于夫子怔了怔方才叫道:“好極了!” 于夫子叫出一聲好極,忽然皺了皺眉頭,一手撫胸,一面伸手去懷中摸出一隻細頸藥瓶,神色間似乎甚為痛苦,文柬王大驚道:“夫子怎麼了?” 于夫子苦笑着搖搖頭沒有說話,他匆匆自瓶中倒出兩顆褐色藥丸,拿案頭茶水服下,又停了片刻,這才噓出一口大氣道:“沒有事了。
” 文束玉遲疑地道:“夫子難道” 于夫子歎了口氣道:“這就叫做‘久病成良醫’。
老朽在年輕時,由于攻讀過度,忽然罹緻一種逆氣重症,每次病發,均有暈厥之虞,爾後,病情愈來愈惡化,終緻群醫束手,多謂無藥可救,老朽在絕望之餘,隻有自将醫書藥經取來鑽研,不意天無絕人之路,竟被老朽于古籍中發現一味古方可治此症,從此以後,老朽便對醫藥一道發生莫大興趣。
老朽剛才服用者,名叫‘純陽調氣丹’;老朽便賴這種調氣丹由不治之症活到今天八十有六!” 文束玉心中一動,接着道:“那麼,夫子何不索性懸壺濟世?” 于夫子搖搖頭道:“不然……” 文束玉急忙道:“為什麼?” 于夫子苦笑了一下道:“老朽為自救而攻醫道,由于動機不同,常年探究者多為一般人公認之疑難絕症,對普通病症反而毫無所得,一旦懸壺,豈不誤盡蒼生?” 文束玉緩緩回頭向外邊看了一眼,他見附近再無他人,乃又轉過臉來,以一種漫不經意的語氣向于夫子說道:“可惜晚生認識夫子太遲……” 于夫子呆了一下道:“此話怎講?” 文束玉歎了口氣道:“晚生有位師兄,原有着一身上好的武功,後來忽遭仇家暗算,據說對方僅在他四肢部位分别紮了一針,我那師兄一身上好的武功便即失去,要是當時能遇上夫子,相信夫子也許能夠……” 于夫子眼皮眨了眨,忽然問道:“這是多久的事?” 文束玉故意計算了一下道:“将近半年了。
” 于夫子又道:“你那位師兄他人現在什麼地方?” 文束玉又歎了口氣道:“他因愧對師門,目下已不知流落何處,夫子您問這個,是不是說,假如找到了人,你真的能為他恢複功力?” 于夫子點點頭,不勝惋惜地道:“可惜錯過了機會。
” 文束玉心頭狂跳不止,忙問道:“要是當時遇上夫子,夫子準備怎樣為他治療?” 于夫子皺了皺眉頭道:“這門功夫屬于知難行易,摸不着竅門的,自然束手無策,同樣的,假如洞悉個中奧妙,也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
” 文束玉露出好奇之色,眯眼道:“夫子能不能說得詳細點?” 于夫子舉起手中那隻細頸藥瓶道:“在原理上,受針之人的遭遇可說與老朽這種逆氣症完全一樣,脈脈岔道,真氣反行。
不過,兩者的分别是,一屆積郁成症,一屆臨時之人力拘迫,前者無法根治,而後者則甚易使其還原。
假如你那位師兄在此,他隻要服下三顆老朽這種純陽調氣丹,然後在熱水裡泡上半個時辰,也就盡夠了。
” 文束玉伸手道:“那麼,就請夫子将這種調氣丹見賜三顆如何?” 于夫子甚為詫異道:“你要此藥何用?” 文束玉解釋道:“我們一些師兄弟,正在分頭尋訪我們那位大師兄的下落,如果有了這種純陽調氣丹,一旦找到了他的人,豈非馬上就可以為他療複?” 于夫子點點頭道:“這倒是的……” 說着,拔開瓶塞,将三顆褐色純陽調氣丹倒在文束玉掌心上。
文束玉連忙稱謝收起,心頭止不住再度狂跳起來,就在這時候,那名醜婢突然推門而入。
醜婢進屋後,朝文束玉毫無表情地一甩頭道:“解上護法請您過去一下。
文束玉複功心切,自收下三顆純陽丹之後,實已巴不得早早離開,這時一聽醜婢之言,立即起身向于夫子告辭道:“夫子再見。
” 于夫子颔首道:“再見有空不妨常來走動。
” 文束玉心中頓時生出一片依依難舍之感。
他還有機會再來走動麼?這一再見,恐怕是永遠難再相見的了。
俗語有所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真是一點不錯。
這麼平凡的一名于夫子,不意最後卻成了自己的救命恩人。
昨日他若稍存輕視對方之心,試問,他會有今天這種收獲嗎? 文束玉心中充滿了感激,但又不便表示出來,當下隻有黯然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