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屋漏偏遭連夜雨
關燈
小
中
大
雨中奔來兩條健壯的大漢,其中一人以非常恭謹的語氣向船上請示道:“申老堂主有差遣麼?”
白頭翁申堂主向艙中一指道:“這兒是老夫剛才值班時逮住的一名小子,你們送交給内堂蔡堂主,因為這小子是跟蔡堂主剛才逮的那個紅衣女娃兒做一路來的,還有,這小子面貌頗像斷腸蕭文公達文老兒,請蔡堂主拷問時多多留意。
” 二名壯漢原有一名已經跳上船頭,且正向中艙舉步走來,但在聽得申堂主後面這幾句話之後,腳下不禁一頓,顯得有點遲疑地道:“不知申老堂主……” 白頭翁申堂主大為不快道:“你們懾于斷腸蕭的名頭,怕這小子也許在故意裝死是不是?” 那漢子連忙賠笑臉道:“是,是,小的該死……” 白頭翁申堂主接着訓斥道:“這小子如果是裝死,現在船靠岸了,他為什麼還要挺在那裡一動也不動?斷腸蕭文公達的兒子會笨到這種程度麼?” 那漢子又應了兩聲是,一面快步走近艙口,俯身将文束玉拖出艙外,反手一甩,擱上肩頭,朝申姓堂主告過罪,然後一躍登岸,會合了守在岸上的一名漢子,飛步冒雨向前面一帶山區中奔将過去。
文束玉原有下手整掉其中一人、冒着這人身份混進去的打算,但是,接着一想,這樣做并非上佳之策。
他宰掉其中一個,将如何去控制另外一個? 如說兩個一齊宰去,那将無異于盲人騎瞎馬,一個幫派總少不了要有一些不為外人所知的規矩,那時,一個應付不當,豈非自速其敗? 文束玉偷眼四下打量,隻能約略猜忖到這一帶可能是峨嵋餘脈,而正确的地名叫什麼,就非他所知了。
天雨路滑,再加上山道本就崎岖難行,照道理說,兩名幫徒這段行程是該夠苦的了。
可是,兩名幫徒一路走來,步履輕快,腳下竟然毫無滞頓之感,文束玉不禁暗暗稱奇,同時也更為增強他想見識見識該幫都是一些什麼樣人物的意念。
在山區中奔行了約莫頓飯之久,最後,穿過一道狹谷,進人一片森林,森林一處有座古堡式的建築物,二名壯漢便在堡前停下腳步來。
文束玉門目打量過去,他見這座古堡系傍山而建,占地廣而氣勢亦極雄壯,不過,如非駕輕就熟者,要想一下就能找來這裡也似乎不是一件容易事。
二名壯漢由一人上前不知比了一個什麼手勢,堡門立即悄然露開一線狹縫,二人将文束玉背進後,身後堡門立又自動閉合,負責守護之人,始終未見露面,文束玉不禁暗暗慎駭。
這座古堡中顯然步步都有機關埋伏,等會兒他若有所行動,可得特别小心注意才好。
進人堡門,是一條短短而寬闊的甬道,走出兩道,迎面是一片占地極廣的草坪,草坪東西兩邊有着一排低矮而整齊的石屋,正對面是一座宮殿式的大廳,最令人奇怪的便是,自從進人這座充滿神秘意味的古堡以來,文束玉始終沒有看到半個人影,就好像走進了一座空堡似的。
但是,相反的,馱着文束玉的兩名幫徒,在舉止間卻愈來愈見拘謹惶恐,受了兩名幫促這種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舉止所影響,文束玉一顆心也不由得跟着緊張起來。
穿過草坪,走到大廳門口,二名幫徒忽然止步不前,作待命之狀屏息肅立着,文束玉正惶惑間,上面大廳内突然傳來一個冰冷的聲音道:“外堂弟子何事擅叩天龍正殿?” 空着雙手的那名幫徒躬身敬回道:“弟子等奉巡察堂白頭翁申老堂主之命,有重要犯人一名須面見内堂蔡堂主當面交割。
” 廳内靜了一下,然後傳出命令道:“留下号牌,出殿時領取!” 那名幫徒應一聲是,然後轉身自馱着文束玉的這名夥伴手上接去一塊竹牌,連同自己的一塊,向廳内照了照,俯身放在石階上。
廳内那個冰冷的聲音道:“可以通行了!” 二名幫徒相将升階人廳,廳内巨柱合圍,寬容千衆,然而,四下裡靜悄悄的,依然不見任何人影! 文束玉異常納罕,心想:“人都藏在什麼地方?” 兩名幫徒在巨柱間向前行走,步履間顯得甚是小心,仿佛稍有不慎便會觸動什麼機關似的。
最後,二名幫徒在其中一支紅漆巨柱前面停下腳步來,說也奇怪,那支巨柱二人立定後,立即自動現出一道門戶,二名幫徒舉步跨人,拾級而降,竟是在沿一條梯道走向一座地下室。
南道内光線暗淡,文束玉雙目一時無法适應,隻好緊緊閉上,以待習慣後再予觀察。
這時隻聽一陣腳步聲迎面傳來,接着有人啞聲道:“值殿弟子已經傳話過來了,蔡堂主由副幫主召見,還沒有回來,你們是在這裡等一等?還是将這名犯人交由本座轉達?” 空着手的那名幫徒連忙說道:“交給司徒上護法與交給蔡堂主都是一樣,等下蔡堂主回來,隻要請司徒上護法提上一聲就可以了。
” 文束玉心想:既有“上護法”,當有“中護法”和“下護法”,上中下與一二三意義相同,那麼,那位金陽堡主狄建義在這兒大概便是那一堂中的下護法了。
對面那聲音沙啞,被喊做司徒上護法的人似乎給恭維得甚為受用,這時輕輕咳了一下道:“你們兩個在外堂多久了?” 仍由先前那名幫徒回答道:“報告上護法,快三年了!” 司徒上護法晤了一聲道:“你們兩個看來相當幹練,過兩天容本座跟你們王堂主打個商量,将你們調來内堂本座座下,不知你們兩個是否願意?” 由外堂調内堂,顯屬擢遷之一,二名幫徒聽了,連忙放落文束玉,雙雙叩下頭去道: “全仗上護法栽培!” 那名幫徒在忙亂中,将文束玉卸落地面,凡與卸落一隻麻袋沒有兩樣,嗵的一聲,直掉得文束玉全身發麻。
因為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文束玉為了保持“昏迷狀态”,無論身體那一部分先着地,甚至地上豎起鐵釘,他也不敢動一動,或者哼一哼也。
文束玉給摔得一頭是火,心中又是好氣,又是好笑。
當今之世,無論走到哪裡,幾乎“馬屁”都能“大行其道”,隻要肯“拍”,對方不管是什麼樣的人物,十之八九都能夠“拍”得進。
不是嗎?二名幫徒如果來個硬派作風,不見内堂堂主不交人,這名在内堂屬于一人之下的司徒上護法雖然在一時無法拿他二人怎樣,但是,可以想見的,下次最好别“遇上”,不幸“遇上”了,準保沒有好日子過。
相反的,二人輕輕巧巧的一句話,好處馬上就來了。
唉,武林中尚且如此,欲求官場摒絕植派樹系之風,真是談何容易! 二名幫徒叩頭完畢,那位司徒上護法接着問道:“巡察堂主叫你們來,别的還有沒有什麼交代?” 馱進文束玉的那名幫徒搶着道:“沒有了申堂主隻是說,這小子面貌頗像斷腸肅文公達,要蔡堂主或者司徒上護法拷訊時稍微留意一下。
” 那名司徒上護法不禁哦了一聲,想說什麼,随又忍住,最後揮揮手道:“好了,你們出去吧!” 在此期間,文束玉已将身前這名司徒上護法偷眼打量清楚:中等身材,年約四旬出頭,穿一件灰色長衣,皮膚很黑,神氣間透着一派自高自大。
文束玉心頭一動,迅忖道:黑皮膚,啞嗓子,以及這副身材加以他見四下無人,于是馬上在心底作成決定。
那名司徒上護法目送二名幫徒走出梯道,然後大搖大擺的向文束玉身邊走過來,文束玉留心着對方的走路姿态。
隻見那位司徒上護法走近後,一手背負如故,一手彎腰伸出,似乎想将文束玉臉孔向上撥正,口中一面啞着喉嚨自言自語道:“怎麼說是會像文公達……” 文束玉不敢怠慢,左手一翻,閃電般抄住對方伸來的一條手臂,藉勢一挺身,右手并指疾逾蟒信般點去對方章門大穴,可憐一位司徒上護法,連敵人面孔都還沒有機會看清,口中一哼,上身一颠,登時閉過氣去,文束玉又在對方身上補點了三四處大穴,然後将人事不省的敵人迅速抱去暗角中。
他匆匆跟對方換了外衣和鞋襪,然後取出夏紅雲交他保管的那隻易容寶盒。
不大一會,易容完畢,他試着發出一聲輕咳,證明嗓音已無破綻,這才将對方也予易容一番。
現在,他并不一定要将對方化裝成跟自己一模一樣,因為他并不打算久留魔窟,隻要其他幫徒一時之間認不出是誰也就盡夠了! 文束玉再度将那名司徒上護法用腳踢回原處,他用腳踢,是為了方便于采取戒備,以便随時應付意外之變也。
由于這一路進來,始終沒有見到其他的幫衆,此刻,地道下亦不例外,所以,文束玉現在第一步要做的便是再将周圍環境認認清楚。
前面這座地下室,正中是間客廳,石門虛掩,廳中隐有燈光外露,客廳左首有兩間小石室,右首則是一排統間。
文束玉判斷左首這兩間石室一定是那位内堂蔡堂主和這位上護法居住之處,二者各占其一,右首統間則可能屬于中、下護法以次之一幹幫徒的起居所。
在這兒,這座地下室中,會不會有着機關埋伏呢? 用不着問,必然會有的。
不過,好在他目前地位甚高,堂主不在,他這位上護法就是小有差錯,相信其他幫徒一時大概還不至于敢生疑心,于是,文束玉心神一定,啞起喉嚨向右首統間沉聲道:“來人哪” 一聲喝道,立有二名與先前二名幫徒衣着大緻相同的中年壯漢由統間中飛步奔來身前。
文束玉暗吃一驚,心想:“兩下裡距離這麼近,這兩個家夥一呼即至,就好像一直守在門後一般。
剛才種種,會不會已落人這兩個家夥眼中?” 于是,他試着喝道:“這會兒你們都在忙什麼?” 二名幫徒一呆,其中一名迷惑而不安地道:“上……上護法不是要小的們整理刑具,準備拷問堂主晨間逮回的那個紅衣女娃兒麼?” 文束玉安心了,原來二人在室内忙着整理刑具,此間規矩極嚴,二人大概不敢,同時也沒有工夫窺伺外面的一切。
不過,文束玉另外又想到問題:“室内難道就隻有這二名幫徒,而再無他人不成?” 此一疑問,馬上由另外那名幫徒代為解答了。
另外那名幫徒見文束玉闆着臉孔不開口,還以為文束玉意猶未釋,于是接在先前那名幫徒後面垂下視線嗫嚅着道:“中護法下護法将弟兄們帶得一個不剩,而那些刑具又因未動用,所以小的二人一心一意隻顧了試驗機件,以緻未能顧及上護法需人伺候,尚乞上護法原諒小的們一時失職。
” 文束玉弄清此刻内堂全部隻有這裡二名幫徒,不禁大喜過望,不過,他剛才對這二名幫徒之訓斥,實在是沒有理的,為了不令二人心中有疙瘩,他必須要有個使人心服的轉圜,才便于下一步之行事。
所以,他稍稍緩過臉色向二人說道:“事有緩急輕重,一定要分清楚,知道不,你們是内堂弟子,也可說是本幫最優秀的弟子,平常行事更須手眼分明,相機應變。
本座在外間耽擱這麼久,便表示遇上緊急要事,就算分不開身,也得抽出一個人到門口探頭看看,萬一有奸細混入,咳,咳,下次知道了嗎?” 二名幫徒一齊躬身道:“是的!” 文束玉朝地下一指道:“抱去跟那紅衣女
” 二名壯漢原有一名已經跳上船頭,且正向中艙舉步走來,但在聽得申堂主後面這幾句話之後,腳下不禁一頓,顯得有點遲疑地道:“不知申老堂主……” 白頭翁申堂主大為不快道:“你們懾于斷腸蕭的名頭,怕這小子也許在故意裝死是不是?” 那漢子連忙賠笑臉道:“是,是,小的該死……” 白頭翁申堂主接着訓斥道:“這小子如果是裝死,現在船靠岸了,他為什麼還要挺在那裡一動也不動?斷腸蕭文公達的兒子會笨到這種程度麼?” 那漢子又應了兩聲是,一面快步走近艙口,俯身将文束玉拖出艙外,反手一甩,擱上肩頭,朝申姓堂主告過罪,然後一躍登岸,會合了守在岸上的一名漢子,飛步冒雨向前面一帶山區中奔将過去。
文束玉原有下手整掉其中一人、冒着這人身份混進去的打算,但是,接着一想,這樣做并非上佳之策。
他宰掉其中一個,将如何去控制另外一個? 如說兩個一齊宰去,那将無異于盲人騎瞎馬,一個幫派總少不了要有一些不為外人所知的規矩,那時,一個應付不當,豈非自速其敗? 文束玉偷眼四下打量,隻能約略猜忖到這一帶可能是峨嵋餘脈,而正确的地名叫什麼,就非他所知了。
天雨路滑,再加上山道本就崎岖難行,照道理說,兩名幫徒這段行程是該夠苦的了。
可是,兩名幫徒一路走來,步履輕快,腳下竟然毫無滞頓之感,文束玉不禁暗暗稱奇,同時也更為增強他想見識見識該幫都是一些什麼樣人物的意念。
在山區中奔行了約莫頓飯之久,最後,穿過一道狹谷,進人一片森林,森林一處有座古堡式的建築物,二名壯漢便在堡前停下腳步來。
文束玉門目打量過去,他見這座古堡系傍山而建,占地廣而氣勢亦極雄壯,不過,如非駕輕就熟者,要想一下就能找來這裡也似乎不是一件容易事。
二名壯漢由一人上前不知比了一個什麼手勢,堡門立即悄然露開一線狹縫,二人将文束玉背進後,身後堡門立又自動閉合,負責守護之人,始終未見露面,文束玉不禁暗暗慎駭。
這座古堡中顯然步步都有機關埋伏,等會兒他若有所行動,可得特别小心注意才好。
進人堡門,是一條短短而寬闊的甬道,走出兩道,迎面是一片占地極廣的草坪,草坪東西兩邊有着一排低矮而整齊的石屋,正對面是一座宮殿式的大廳,最令人奇怪的便是,自從進人這座充滿神秘意味的古堡以來,文束玉始終沒有看到半個人影,就好像走進了一座空堡似的。
但是,相反的,馱着文束玉的兩名幫徒,在舉止間卻愈來愈見拘謹惶恐,受了兩名幫促這種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舉止所影響,文束玉一顆心也不由得跟着緊張起來。
穿過草坪,走到大廳門口,二名幫徒忽然止步不前,作待命之狀屏息肅立着,文束玉正惶惑間,上面大廳内突然傳來一個冰冷的聲音道:“外堂弟子何事擅叩天龍正殿?” 空着雙手的那名幫徒躬身敬回道:“弟子等奉巡察堂白頭翁申老堂主之命,有重要犯人一名須面見内堂蔡堂主當面交割。
” 廳内靜了一下,然後傳出命令道:“留下号牌,出殿時領取!” 那名幫徒應一聲是,然後轉身自馱着文束玉的這名夥伴手上接去一塊竹牌,連同自己的一塊,向廳内照了照,俯身放在石階上。
廳内那個冰冷的聲音道:“可以通行了!” 二名幫徒相将升階人廳,廳内巨柱合圍,寬容千衆,然而,四下裡靜悄悄的,依然不見任何人影! 文束玉異常納罕,心想:“人都藏在什麼地方?” 兩名幫徒在巨柱間向前行走,步履間顯得甚是小心,仿佛稍有不慎便會觸動什麼機關似的。
最後,二名幫徒在其中一支紅漆巨柱前面停下腳步來,說也奇怪,那支巨柱二人立定後,立即自動現出一道門戶,二名幫徒舉步跨人,拾級而降,竟是在沿一條梯道走向一座地下室。
南道内光線暗淡,文束玉雙目一時無法适應,隻好緊緊閉上,以待習慣後再予觀察。
這時隻聽一陣腳步聲迎面傳來,接着有人啞聲道:“值殿弟子已經傳話過來了,蔡堂主由副幫主召見,還沒有回來,你們是在這裡等一等?還是将這名犯人交由本座轉達?” 空着手的那名幫徒連忙說道:“交給司徒上護法與交給蔡堂主都是一樣,等下蔡堂主回來,隻要請司徒上護法提上一聲就可以了。
” 文束玉心想:既有“上護法”,當有“中護法”和“下護法”,上中下與一二三意義相同,那麼,那位金陽堡主狄建義在這兒大概便是那一堂中的下護法了。
對面那聲音沙啞,被喊做司徒上護法的人似乎給恭維得甚為受用,這時輕輕咳了一下道:“你們兩個在外堂多久了?” 仍由先前那名幫徒回答道:“報告上護法,快三年了!” 司徒上護法晤了一聲道:“你們兩個看來相當幹練,過兩天容本座跟你們王堂主打個商量,将你們調來内堂本座座下,不知你們兩個是否願意?” 由外堂調内堂,顯屬擢遷之一,二名幫徒聽了,連忙放落文束玉,雙雙叩下頭去道: “全仗上護法栽培!” 那名幫徒在忙亂中,将文束玉卸落地面,凡與卸落一隻麻袋沒有兩樣,嗵的一聲,直掉得文束玉全身發麻。
因為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文束玉為了保持“昏迷狀态”,無論身體那一部分先着地,甚至地上豎起鐵釘,他也不敢動一動,或者哼一哼也。
文束玉給摔得一頭是火,心中又是好氣,又是好笑。
當今之世,無論走到哪裡,幾乎“馬屁”都能“大行其道”,隻要肯“拍”,對方不管是什麼樣的人物,十之八九都能夠“拍”得進。
不是嗎?二名幫徒如果來個硬派作風,不見内堂堂主不交人,這名在内堂屬于一人之下的司徒上護法雖然在一時無法拿他二人怎樣,但是,可以想見的,下次最好别“遇上”,不幸“遇上”了,準保沒有好日子過。
相反的,二人輕輕巧巧的一句話,好處馬上就來了。
唉,武林中尚且如此,欲求官場摒絕植派樹系之風,真是談何容易! 二名幫徒叩頭完畢,那位司徒上護法接着問道:“巡察堂主叫你們來,别的還有沒有什麼交代?” 馱進文束玉的那名幫徒搶着道:“沒有了申堂主隻是說,這小子面貌頗像斷腸肅文公達,要蔡堂主或者司徒上護法拷訊時稍微留意一下。
” 那名司徒上護法不禁哦了一聲,想說什麼,随又忍住,最後揮揮手道:“好了,你們出去吧!” 在此期間,文束玉已将身前這名司徒上護法偷眼打量清楚:中等身材,年約四旬出頭,穿一件灰色長衣,皮膚很黑,神氣間透着一派自高自大。
文束玉心頭一動,迅忖道:黑皮膚,啞嗓子,以及這副身材加以他見四下無人,于是馬上在心底作成決定。
那名司徒上護法目送二名幫徒走出梯道,然後大搖大擺的向文束玉身邊走過來,文束玉留心着對方的走路姿态。
隻見那位司徒上護法走近後,一手背負如故,一手彎腰伸出,似乎想将文束玉臉孔向上撥正,口中一面啞着喉嚨自言自語道:“怎麼說是會像文公達……” 文束玉不敢怠慢,左手一翻,閃電般抄住對方伸來的一條手臂,藉勢一挺身,右手并指疾逾蟒信般點去對方章門大穴,可憐一位司徒上護法,連敵人面孔都還沒有機會看清,口中一哼,上身一颠,登時閉過氣去,文束玉又在對方身上補點了三四處大穴,然後将人事不省的敵人迅速抱去暗角中。
他匆匆跟對方換了外衣和鞋襪,然後取出夏紅雲交他保管的那隻易容寶盒。
不大一會,易容完畢,他試着發出一聲輕咳,證明嗓音已無破綻,這才将對方也予易容一番。
現在,他并不一定要将對方化裝成跟自己一模一樣,因為他并不打算久留魔窟,隻要其他幫徒一時之間認不出是誰也就盡夠了! 文束玉再度将那名司徒上護法用腳踢回原處,他用腳踢,是為了方便于采取戒備,以便随時應付意外之變也。
由于這一路進來,始終沒有見到其他的幫衆,此刻,地道下亦不例外,所以,文束玉現在第一步要做的便是再将周圍環境認認清楚。
前面這座地下室,正中是間客廳,石門虛掩,廳中隐有燈光外露,客廳左首有兩間小石室,右首則是一排統間。
文束玉判斷左首這兩間石室一定是那位内堂蔡堂主和這位上護法居住之處,二者各占其一,右首統間則可能屬于中、下護法以次之一幹幫徒的起居所。
在這兒,這座地下室中,會不會有着機關埋伏呢? 用不着問,必然會有的。
不過,好在他目前地位甚高,堂主不在,他這位上護法就是小有差錯,相信其他幫徒一時大概還不至于敢生疑心,于是,文束玉心神一定,啞起喉嚨向右首統間沉聲道:“來人哪” 一聲喝道,立有二名與先前二名幫徒衣着大緻相同的中年壯漢由統間中飛步奔來身前。
文束玉暗吃一驚,心想:“兩下裡距離這麼近,這兩個家夥一呼即至,就好像一直守在門後一般。
剛才種種,會不會已落人這兩個家夥眼中?” 于是,他試着喝道:“這會兒你們都在忙什麼?” 二名幫徒一呆,其中一名迷惑而不安地道:“上……上護法不是要小的們整理刑具,準備拷問堂主晨間逮回的那個紅衣女娃兒麼?” 文束玉安心了,原來二人在室内忙着整理刑具,此間規矩極嚴,二人大概不敢,同時也沒有工夫窺伺外面的一切。
不過,文束玉另外又想到問題:“室内難道就隻有這二名幫徒,而再無他人不成?” 此一疑問,馬上由另外那名幫徒代為解答了。
另外那名幫徒見文束玉闆着臉孔不開口,還以為文束玉意猶未釋,于是接在先前那名幫徒後面垂下視線嗫嚅着道:“中護法下護法将弟兄們帶得一個不剩,而那些刑具又因未動用,所以小的二人一心一意隻顧了試驗機件,以緻未能顧及上護法需人伺候,尚乞上護法原諒小的們一時失職。
” 文束玉弄清此刻内堂全部隻有這裡二名幫徒,不禁大喜過望,不過,他剛才對這二名幫徒之訓斥,實在是沒有理的,為了不令二人心中有疙瘩,他必須要有個使人心服的轉圜,才便于下一步之行事。
所以,他稍稍緩過臉色向二人說道:“事有緩急輕重,一定要分清楚,知道不,你們是内堂弟子,也可說是本幫最優秀的弟子,平常行事更須手眼分明,相機應變。
本座在外間耽擱這麼久,便表示遇上緊急要事,就算分不開身,也得抽出一個人到門口探頭看看,萬一有奸細混入,咳,咳,下次知道了嗎?” 二名幫徒一齊躬身道:“是的!” 文束玉朝地下一指道:“抱去跟那紅衣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