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張冠李戴誤中誤

關燈
這個,侄女兒總覺得似乎有點不太妥當。

    ” 雙傑雙雙一怔道:“為什麼?” 冰姬白玉梅向雙劍貴妃含蓄地道:“大姊,你說是嗎?” 雙劍貴妃方待接腔,眼角偶掃,忽然引指失聲道:“那邊來的不正是蘭姐她們嗎?” 雙傑兄弟急忙轉臉望去,遠處大路上,正有三四騎健馬夾護着一輛油壁香車,以普通馳速向這邊滾滾行來。

     伏虎掌言義凝眸訝然道:“丫頭是一個人出來,怎麼現在後面跟了這麼一大堆?” 降龍掌言仁接口道:“是呀!那個穿長衣的老家夥是誰?還有那三個年輕的不像是五台花家兄弟,又不像血屠門下那二個劣徒……“伏虎掌言義突然咦了聲道:“快瞧,老大,左邊那個小夥子,你瞧多像文公達那老兒!” 降龍掌言仁不住點頭,沒有開口,眼光則緊盯在來路上不稍一瞬,這時,一車四騎已漸漸來至十丈之内。

     文束玉早在三四十丈之外便已看到迎面路中的言氏雙傑和芙蓉姊妹了,他先向百穴幻狐問道:“魯前輩認不認得前面跟芙蓉姊妹站在一起的那二名老者是誰?” 百穴幻狐焉有不識鼎鼎大名的言氏雙傑之理?但是,老狐狡猾便狡猾在這種地方,他知道,這姓文的小子既然不識言氏雙傑,萬花主婢自然更不清楚言氏雙傑之為何許人,他目下已非百穴幻狐之本來面目,如說認識,隻有壞處而沒有好處,他又何必多嘴自找麻煩? 所以,老狐在略作沉吟之後大搖其頭道:“哈哈,很面生文束玉見連百穴幻狐都摸不清迎面二名灰衣攔路者之底細,心頭不禁一怙綴,于是連忙靠去車廂旁邊向車内傳話道:“公主請準備了,芙蓉姊妹囚昨日之誤會,刻下正領着二名來頭不明的灰衣老人攔在前面大路上,等會兒靠近,公主最好出面解釋一下,因為公主與那位素衣仙女實在太相像了,長此誤會下去,不但彼此不便,甚至還可能會因此拖累到那位毫不知情的上官女俠也不一定。

    ” 不懂女孩子心理的文束玉,最後這句話說的可說是糟得不能再糟了! 萬花公主自幼生長在民風骠悍的邊疆地區,個性本就較中原女子為強,她昨天為了芙蓉姊妹的一頓冷言冷語,本就暗感不快,現在一聽文束玉九轉十八彎,最後竟又是在為了另一個女孩子着想,心中滋味如何,蓋屬不難想象。

     她這時不便向文束玉發作,一股醋意,不由得全化為怒火移去前面攔路的四人身上,當下她也不回答文束玉的話,徑向車外喊道:“詩劍二丫頭過來!”詩婢和劍婢忙攏去車旁道:“公主有何吩咐?” 萬花公主沉聲道:“等會兒如果有人攔路,不許回答一個字,一直向前走,你們兩個丫頭架不住自有本宮接着招呼!” 兩婢雙雙響應了一聲:“是!” 文束玉暗道一聲:這下糟了!他不知道前面那二名灰衣老者手底下如何,就他所知,單芙蓉姊妹則萬萬不是這主婢三人的對手,更何況這邊還有一個百穴老狐? 相反的,就算那二名灰衣老者不是等閑人物,實力遠在這一方之上,那麼,要是如果這邊主婢三人有誰受傷,又非他衷心所願。

     唉,這将怎麼辦? 俗雲:二虎相争,必有一傷,一旦以武力相見,雙方說什麼也不會巧到勢力相埒,永遠不分勝負的程度,那麼,到時候如有一方不支,他文束玉要不要出手相助? 他是幫助芙蓉姊妹和那二名灰衣老人來戰萬花主婢?還是幫助那萬花主婢去對付夏紅雲的二位師姊呢? 馬蹄揚塵,車輪辘辘,雙方間距離愈來愈近了! 詩劍二婢因奉有公主硬闖之嚴命,這時已雙雙搶出車前,文束玉和百穴幻狐隻好退居車後。

     文束玉的想法是:萬花公主這時火氣正大,愈勸可能愈壞事,釜底抽薪之法隻有到時候從旁高聲說明車中人不是素衣仙女上官蘭,雙方毫無怨怨可言,千萬不可滋生誤會…… 文束玉念轉未已,詩劍二婢雙騎已沖至言氏雙傑身邊。

     言氏雙傑見車中人始終不肯露面,且見來騎亦無停下互打問訊之意,以緻雙傑均為之驚訝不已。

    當詩劍二婢來至五丈之内後,雙傑曾同時以懷疑的眼光回望芙蓉姊妹,眼光中似在詢問:二位賢侄女莫非認錯人了吧? 雙劍貴妃和冰姬二姊妹一緻搖頭,異常堅定的表示:絕不會錯! 所以,雙傑老大,降龍掌言仁這時吆喝了:“阿蘭,你這丫頭” 若在普通情形之下,萬花公主脾氣再壞些,這時也一定會探出頭來反問一句:“請問誰是阿蘭?” 可是,萬花公主由于使氣,她不但自己不準備回話,甚至在事先還下令二名女婢不許回答一個字,這樣,連讓雙傑從口音有異上去辨别車中人不是他們那位師侄女的機會也沒有了。

     文束玉馬腹一夾,剛喊出:“請前面二位長者别誤會” 可是,話一出口,文束玉方才發覺要說明一切實無可能;要說的話太多,而可資運用的時間太少。

     就在文束玉發話的同時,詩劍二婢一聲不響,霍地拔出如意劍,分向雙傑平揮而出,二婢之意是想逼使雙傑後退,好讓後面馬車通過。

    試問,言氏雙傑乃何等樣人,那會有這等便宜事? 雙傑耳聽車後文束玉高叫“請前面二位長者别誤會”眼前銀虹森閃,二婢劍鋒已至。

     别誤會?誤會可大了! 雙傑誤會車後那個俊小子是在使用“分心迷神法”,好叫車前這二名有點兒脂粉氣的小子“趁機得手”。

     雙傑被激之餘,四掌齊翻,由于刻下之雙傑一在馬上,一在馬下,兩兄弟雖然同時出掌,招式卻不相同。

     馬上的老大降龍掌言仁,接的是詩婢來劍。

    好一個降龍掌,在一聲斷喝之下左掌使出一招“倒剪春柳”,掌鋒由下向上成水波斜撩詩婢劍把,右掌則暗蘊抓、劈、拿三種變化閃電般地搭向詩婢左肩,奪劍逮人,全在一招之中。

     詩婢沒料到眼前這名貌不驚人的老人竟然勇猛兼備,狠而且辣;她一劍推出未曾估及對方會正面還手,這時不免大為慌亂,急切間,隻有一法,滾鞍下馬,詩婢幼随她們公主習劍,得的都是老主人天毒大帝真傳,自非一般俗手可比。

    所以,丫頭這時雖因一時輕敵失招,善後卻極靈巧,隻見她平劍一仰,全身後倒,劍鋒卷向敵人雙腕,腳下足抵馬镫,上下同時着力,纖腰一挺,平平自馬背倒射而出。

     另一邊,劍婢劍取雙傑老二伏虎掌言義是居高臨下,同樣的,伏虎掌言義因與馬上敵人相去一截,這時就無法施用他老大那種奪劍逮人的招式;伏虎掌言義使用的戰略極為簡明,但也相當夠絕毒!隻見他迎劍低頭,狀若鞠躬欲拜,容得劍鋒擦頂摩背而過,全身左側,左腿弓,右腿箭,全身離地僅約三五寸,如影随形般搶貼敵騎,左掌揮出,橫掃敵背,右掌立刀而下,力斬馬臀。

     劍婢與詩婢犯着同一錯誤,就是将敵人估計過低,因此在性口前沖之下,一前能發而不能收。

    胯下坐騎雖在沖刺中,但比起數人之搶貼,仍嫌太緩,劍婢在回救不及的窘境下,也隻有舍騎飛身一途。

     劍婢劍身一沉,整個身軀于馬背筆直拔升半空中,最後那匹馬兒倒黴,在伏虎掌言義一掌砍下後颠蹶滾翻在道旁田溝中。

     先前,詩婢倒射而出,空中雙掌一推,頓勢将那名吓得全身抖戰的無用車夫推下車轅,一個靈猿倒打枝,正好取代了那名車夫的位置,而劍婢接着自空中落下,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向前馳出丈許的車頂上。

     詩婢這樣做的目的,是因她知道任這名無用的車夫盲目沖過去,不但這名車夫要白送一命,車中的公主也勢必要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