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來時有路去無門
關燈
小
中
大
萬花公主咦了一聲道:“如意劍法歸師叔不是也會麼?”
文束玉暗暗點頭,心想:“這才合理……”
可是,刁劍客卻苦笑着道:“提起這個,我們七兄弟愧都愧死了,我們進門時,師父問我們想習劍還是習掌,我們因羨慕大師伯那時在武林以一套如意劍法走遍天下無敵手,便都毫不遲疑的一緻要求習劍,直到習成之後,方才發覺鑄成大錯,隻七師弟一個人乖巧,習劍之餘,還兼習了師父那套掌法。
” 萬花公主似乎有點聽不懂,眨眼道:“錯……在哪裡?” 刁劍客将信将疑道:“喜妹真的不知道?” 萬花公主佯嗔道:“誰騙你了?” 刁劍客滿以為欺詐是成人的事,一點也沒防到對面這天真的小師妹會将謊言編得如此地“真切”,當下竟真的說了出來道:“你師叔教我們七師兄弟武功之方式,正如師祖當年傳授大師伯和我們師父的方式完全一樣:‘劍掌任擇其一’!當年,大師伯選‘劍’,我們師父選‘掌’,劍是‘如意劍’,掌是‘四絕掌’。
所不同的,上一代兩位老人家都得到師祖傳真,雖然劍掌是二種完全不同的武功,但二人之成就卻無法軒轾,因為當時師祖在劍與掌兩方面之造詣是相等的……” 萬花公主插口道:“不對呀!” 刁劍客忙道:“喜妹聽我說下去當時,師祖曾訓誡師伯和家師,吩咐二人在他老人死後武學不許交流,師祖之意,二兄弟各擅一絕,可以分霸一方,如果劍掌交流,不得其法的話,雙方或許會生猜忌之心,以為對方學了自己的全部而隻教自己一部分,事情就多了。
可是,師祖一死,兩兄弟仍然交換了彼此的武學,結果,果如師祖所預料!“萬花公主變色道:“結果歸師叔以為家父未将如意劍法全部傳給他?” 刁劍客幹咳了一下苦笑道:“不然兩位老人家……” 萬花公主沉臉道:“就算家父留了幾手,但是,誰又能證明你們師父所交出的是一套完整的四絕掌法呢?” 刁劍客歎了口氣道:“問題便在這種地方了,也許二人都沒有誠意,也許二人限于天賦,因學無所成而生誤會,都怪二位老人家不聽師祖遺訓……” 萬花公主注目截口道:“現在五哥有何打算?” 刁劍客精神一振,整了整臉色,顯得異常誠懇地道:“錯誤發生在上一代,我們這一代必須加以糾正,咳,愚兄意思就是說,我們七弟手上有師父的掌經,拟請師妹也将大師伯的劍譜拿出來,讓咱們師兄妹八人,合二支還歸一脈,甚至可由喜妹出任掌門之職……” 文束玉心想:說得真是又親熱又好聽!不過,文束玉一點也不擔心,他知道這位萬花公主說什麼也不會上這種洋當的。
果然,萬花公主問道:“七哥在哪裡?” 刁劍客忙道:“已經派人去找了,大概不日可到。
” 萬花公主平靜地道:“那麼就等七哥拿出掌經之後再談如何?” 刁劍客連聲應道:“當然!當然!” 不過,刁劍客口中這樣說着,一雙綠豆眼卻在轉個不停。
他比誰都清楚,就是找到多疑劍客,後者也沒有拿出那套四絕掌法之可能,要交換,他多疑劍客自會進行,他為什麼傻到要帶上六個師兄坐享其成? 所以,刁劍客這不過是在拖時間,老實說,他現在隻顧忌着兩件事:第一,這位師妹如意劍法上有幾成火候?他是不是這位堂師妹的對手?第二,堂師妹身邊那一老一少是何許人?尤其那位藍衣少年,目如曉星,英華鑒人,模樣極像傳聞中的斷腸蕭,如此子即為斷腸蕭文公達之子,動起手來,勢必又多一号勁敵。
設非有着這二層顧忌,以他與癡劍客适才上山那種如奔火場的來勢,可能早就拔劍闖宮,強行搜奪了。
癡劍客好久沒有說話,似乎有點憋得難受,這時自以為聰明的朝刁劍客眼色一丢,大聲說道:“‘心慌不能喝熱粥,跑馬不能看三國’;五哥,你懂嗎?咱們進去坐坐!” 刁劍客雖然以刁知名,但在聽得這種透明的聰明話之後,竟也止不住臉孔大紅,轉身皺眉道:“老六,你能不能……” 萬花公主身後的護屏二婢卻于這時卟哧一聲雙雙笑将出來,于是氣氛随之一變,大家都知道馬虎已無法再推下去了! 萬花公主冷冷一笑道:“兩位師兄還等什麼呢?” 這種話癡劍客聽了還不怎樣,刁劍客則顯得窘迫異常,當下由後者硬起頭皮幹咳着賠笑道:“喜妹千萬不可這樣說話,今天,愚兄跟老六來,說起來也是一片好意,因為……咳咳……依我們七兄弟之猜想,當年可能是家師誤會了師怕他老人家也不一定,所以……咳咳……為澄清此一誤會起見,愚兄跟老六覺得,喜妹最好将大師怕他老人家那部如意劍法交出來……” 癡劍客點點頭道:“是的,老五這番話我老六完全同意!“萬花公主淡淡接口道:“說出來兩位師兄也許要失望,小妹從小便對武功不生興趣,尤其厭煩什麼刀呀劍的,同時,最主要的便是你們大師伯在去世時,根本就沒有什麼拳經劍譜一類東西留下來……” 刁劍客嘿了一聲,顯有不信之意。
萬花公主視如不見,頓了頓,轉身指向劍護詩屏四婢繼續說道:“倒是這四個丫頭,她們都跟家父學得不少東西,兩位師兄如想研究那套如意劍法,看來隻有找這些丫頭們想法子了。
” 刁劍客遲疑地朝四婢抱拳道:“四位大姊……” 劍婢搶着回答道:“是的,劍法方面,我們幾個丫頭的确要較我們公主稍微高明幾分,不過,我們幾個丫頭由于天資有限,雖經老主人悉心傳授,卻也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如叫我們在印證時一招一式的使出來,固然可以,若要叫我們以其他方式表達,那就不是我們幾個丫頭所能辦得到的了!” 刁劍客連忙接着道:“一樣,一樣!” 劍婢轉臉望向萬花公主,萬花公主點點頭;于是,劍婢越列而出,笑向刁、癡二客道: “由哪一位出手賜教?” 刁劍客遲疑了一下,轉向癡劍客道:“老六,由你出去怎麼樣?” 癡劍客滞鈍地轉動着那雙無光的眼珠,沒有立即表示可否,刁劍客乃又加以解釋道: “因為,咳,你老六手底下比較穩實些,不過,咳咳,誰出去可說都是一樣,如果你老六害怕,由愚兄出去也不妨。
” 癡劍客經此一激,不禁奮然大叫道:“害怕?笑話!” 刁劍客連忙恭維道:“那當然,咳” 癡劍客唰的一聲拔出腰間寶劍,大踏步向前走出。
劍婢微微一笑,也自背後摘下一支奇形寶劍,劍婢的那支寶劍一亮出來,刁、癡兩客以及文束玉,均不禁目光一直。
你道為什麼?原來劍婢此刻手上那支寶劍,一般說來與通常寶劍無甚差異,就隻靠近劍尖三寸處,忽于劍身上有若鵝頸般彎起一道小鋼鈎,鈎上生出一朵銅鑄如意花,這樣一來,這支寶劍不但有着一般寶劍的削、劈、砍、刺之利,且同時多出了磕。
打、勾、帶等錘戟棍拐的招式,而它的形狀,乍看上去也像極一支長柄如意。
看到這支奇形寶劍,刁劍客于震訝之餘,心中不由得冷笑不置。
他想:哼,怪不得上一代的師兄弟兩個要勢同水火,就拿這種如意劍來說吧,在這以前,有誰見過?依此類推,若雲“天毒”沒有欺瞞“天絕”之處,其誰能信? 不過,如此一來,反倒增加刁劍客對萬花主婢之信任程度,他覺得她們主婢如果是有心機的話,第一個這種如意秘劍就不會暴露出來。
隻有一個文束玉,這時卻突然生出另外一種感觸,他暗忖道:“這種節外生枝的‘如意劍’,要一旦碰上金谷中那支鑄有七道缺口的‘解語劍’,豈不正好遇上對頭克星?” 癡劍客呆得一呆,以劍尖指着那支如意劍喝問道:“這算啥玩藝兒?” 劍婢嘻嘻一笑道:“婢子不是早說過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婢子隻知劍上多出一朵花,至于為什麼要有這朵花,以及它有什麼功用,抱歉得很,那恐怕隻有動上手才能知道了!” 癡劍客哼了一聲道:“動就動吧!“ 說着,長劍一搶,劃起一道虹影,光華閃爍地向劍婢連人帶劍旋罩而上。
文束五暗暗點頭。
别看這位癡劍客神情癡駿,出手卻極靈活而潑辣。
文束五真有點擔心劍婢會不會是這位天絕劍的對手。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癡劍客那道淩厲劍氣即将近身之際,隻見劍婢手中如意劍一探一擦虹影立斂,但聽格達一聲,癡劍客那支長劍已被劍婢那支如意劍牢牢勾住!在此情形下,雙方要分勝負,便端着各人之内功根底如何了。
然而,劍婢不知道是自忖内力不敵,抑或另有其他用意,雙劍剛剛纏上,卻将玉腕一振,又将癡劍客那支寶劍一下抖脫! 刁劍客目不轉睛地注視着,癡劍客卻有點老羞成怒,大喝一聲:“丫頭,再接一招試試!” 長劍一抖,灑出一片劍花,仿佛缤紛落英于洶湧湍流中泛濫奔瀉,浩浩然向劍婢淹卷過去。
萬花公主看得眉峰微微一皺,刁劍客脫口急呼道:“老六!” 很顯然,癡劍客已然上火,竟然突施煞招,想将劍婢一舉斃于劍下,刁劍客當然不願癡劍客這樣做。
可是,癡劍客出手太快,刁劍客喊亦枉然。
當事之劍婢也似乎沒有想到眼前這名混沌沌的癡劍客會有如此兇猛,哎喲一聲嬌呼,一個踉跄,全身向後挫倒,左手單掌撐地,右手如意劍蛇信般以掃膛腿的招式向前掃出。
癡劍客劍光打閃,人自劍婢頭上疾翻而過,然後,一聲悶哼,全身淩空摔落。
劍婢一躍而起,以腳尖踢開身前那兩條砍自癡劍客身上的斷腿,抱劍向萬花公主福了一福道:“婢子該死,不過,公主看到的” 萬花公主臉上沒有任何表情,緩緩轉望去血泊中的癡劍客,癡劍客雙腿系齊股而斷,這時早因流血過多而氣絕。
萬花公主朝癡劍客屍身望了一眼之後,又轉過臉去望向刁劍客道:“輪到五哥啦。
” 刁劍客臉色異常難看,萬花公主和他說話,他就像沒有聽到一樣,眼皮一陣眨動,忽然身軀一轉,發狂似的向峰下飛奔而去。
萬花公主手一揚,後面鐘樓上立即響起“當當”“當當”,一陣兩短相連的警訊,再看峰下,守望在三座灰色堡壘上的松。
竹、梅三婢在聽得鐘聲後,均自背上撤出一支奇形寶劍飄身躍落,橫劍當道。
萬花公主回身朝文束玉點點頭道:“我們進去吧。
” 文束玉指着峰下道:“不等” 萬花公主攔着搖頭道:“用不着了,三個丫頭随便哪一個也能将他留下來,看不看都是一樣。
” 回到宮内,文束玉皺眉道:“公主今天将刁、癡二客廢了,餘下的駝、跛、謊、癞、疑等五客豈不更要與公主成仇?” 萬花公主輕輕一歎道:“有什麼辦法?你饒了他們,他們一樣饒不了你,天絕、天毒不并立,遲早也隻能有一支生存下來萬花公主說至此處,忽然笑了笑,接着道:“這是我們毒絕門的一筆糊塗帳,别去管它了,倒是文少俠剛才那段有關‘條脫’的故事沒有說完,叫人聽一半,留一半,擱在心中怪難受的。
” 文束玉微微一笑道:“說來也沒有什麼如所周知,唐代的溫庭筠,大家都知道他是個有名的才子,也知道他在科舉方面不甚得意,一生中最大的官不過做到襄陽一名挂名巡官,但是,卻很少人知道這位有‘溫八叉’之名的才子,何以不能得志于當時的真正原因。
” 萬花公主忙問道:“什麼原因?” 文束玉斂容歎了口氣道:“一句話可以說完:‘鋒芒太露’!” 萬花公主怔然道:“這跟你要說的故事有什麼關系?” 文束玉淡然一笑道:“關系大得很,我不妨再問一聲,唐時有個‘學士歸院’的故事,公主聽說過沒有?” 萬花公主搖搖頭,文束工接道:“是這樣的:唐宣宗時,吳興太守名叫令狐陶,此人系憲宗時中書舍人令狐楚之子,父子均為有唐一代知名之士。
當令狐陶為吳興太守時,時人均稱其有宰輔之器,政聲傳至宣宗耳中,即召為知制诰。
有一天,宣宗和他論政至半夜,回來時宣宗命禦輿金蓮華炬相送,翰林院諸官以為皇帝駕至,紛紛伏地相迎,不意喝道者所呼者,結果竟是‘學士歸院’!” 萬花公主不禁笑了起來道:“真威風!” 文束玉接道:“是呀,又有一天,宣宗賦詩得句有‘金步搖’一詞,皇帝老兒對不出下聯來,乃傳命都中文士屬對,結果由溫八叉溫庭筠以‘玉條脫’中選,宣宗大悅,差令狐陶予安以置,令狐陶私下問溫庭筠道:‘老兄的玉條脫典出何處?溫庭筠道:‘南華經。
’接着加以譏道:‘學士名氣不小,看的書好像并不多嘛!’好了,就這一句話,溫庭筠的一生官運算是斷送得幹幹淨淨,而這,便是溫庭筠後來題季羽故裡一詩中‘終知此恨難消盡,海讀南華第二篇’之由來。
” 萬花公主不勝感慨道:“盛世,亂世,哪個朝代都一樣,有才者恒驕,而驕者恒易遭忌,回頭再看我們武林中的情形又何嘗不是如此……” 二人說着閑話,轉眼天色已黑。
一宿無話。
” 萬花公主似乎有點聽不懂,眨眼道:“錯……在哪裡?” 刁劍客将信将疑道:“喜妹真的不知道?” 萬花公主佯嗔道:“誰騙你了?” 刁劍客滿以為欺詐是成人的事,一點也沒防到對面這天真的小師妹會将謊言編得如此地“真切”,當下竟真的說了出來道:“你師叔教我們七師兄弟武功之方式,正如師祖當年傳授大師伯和我們師父的方式完全一樣:‘劍掌任擇其一’!當年,大師伯選‘劍’,我們師父選‘掌’,劍是‘如意劍’,掌是‘四絕掌’。
所不同的,上一代兩位老人家都得到師祖傳真,雖然劍掌是二種完全不同的武功,但二人之成就卻無法軒轾,因為當時師祖在劍與掌兩方面之造詣是相等的……” 萬花公主插口道:“不對呀!” 刁劍客忙道:“喜妹聽我說下去當時,師祖曾訓誡師伯和家師,吩咐二人在他老人死後武學不許交流,師祖之意,二兄弟各擅一絕,可以分霸一方,如果劍掌交流,不得其法的話,雙方或許會生猜忌之心,以為對方學了自己的全部而隻教自己一部分,事情就多了。
可是,師祖一死,兩兄弟仍然交換了彼此的武學,結果,果如師祖所預料!“萬花公主變色道:“結果歸師叔以為家父未将如意劍法全部傳給他?” 刁劍客幹咳了一下苦笑道:“不然兩位老人家……” 萬花公主沉臉道:“就算家父留了幾手,但是,誰又能證明你們師父所交出的是一套完整的四絕掌法呢?” 刁劍客歎了口氣道:“問題便在這種地方了,也許二人都沒有誠意,也許二人限于天賦,因學無所成而生誤會,都怪二位老人家不聽師祖遺訓……” 萬花公主注目截口道:“現在五哥有何打算?” 刁劍客精神一振,整了整臉色,顯得異常誠懇地道:“錯誤發生在上一代,我們這一代必須加以糾正,咳,愚兄意思就是說,我們七弟手上有師父的掌經,拟請師妹也将大師伯的劍譜拿出來,讓咱們師兄妹八人,合二支還歸一脈,甚至可由喜妹出任掌門之職……” 文束玉心想:說得真是又親熱又好聽!不過,文束玉一點也不擔心,他知道這位萬花公主說什麼也不會上這種洋當的。
果然,萬花公主問道:“七哥在哪裡?” 刁劍客忙道:“已經派人去找了,大概不日可到。
” 萬花公主平靜地道:“那麼就等七哥拿出掌經之後再談如何?” 刁劍客連聲應道:“當然!當然!” 不過,刁劍客口中這樣說着,一雙綠豆眼卻在轉個不停。
他比誰都清楚,就是找到多疑劍客,後者也沒有拿出那套四絕掌法之可能,要交換,他多疑劍客自會進行,他為什麼傻到要帶上六個師兄坐享其成? 所以,刁劍客這不過是在拖時間,老實說,他現在隻顧忌着兩件事:第一,這位師妹如意劍法上有幾成火候?他是不是這位堂師妹的對手?第二,堂師妹身邊那一老一少是何許人?尤其那位藍衣少年,目如曉星,英華鑒人,模樣極像傳聞中的斷腸蕭,如此子即為斷腸蕭文公達之子,動起手來,勢必又多一号勁敵。
設非有着這二層顧忌,以他與癡劍客适才上山那種如奔火場的來勢,可能早就拔劍闖宮,強行搜奪了。
癡劍客好久沒有說話,似乎有點憋得難受,這時自以為聰明的朝刁劍客眼色一丢,大聲說道:“‘心慌不能喝熱粥,跑馬不能看三國’;五哥,你懂嗎?咱們進去坐坐!” 刁劍客雖然以刁知名,但在聽得這種透明的聰明話之後,竟也止不住臉孔大紅,轉身皺眉道:“老六,你能不能……” 萬花公主身後的護屏二婢卻于這時卟哧一聲雙雙笑将出來,于是氣氛随之一變,大家都知道馬虎已無法再推下去了! 萬花公主冷冷一笑道:“兩位師兄還等什麼呢?” 這種話癡劍客聽了還不怎樣,刁劍客則顯得窘迫異常,當下由後者硬起頭皮幹咳着賠笑道:“喜妹千萬不可這樣說話,今天,愚兄跟老六來,說起來也是一片好意,因為……咳咳……依我們七兄弟之猜想,當年可能是家師誤會了師怕他老人家也不一定,所以……咳咳……為澄清此一誤會起見,愚兄跟老六覺得,喜妹最好将大師怕他老人家那部如意劍法交出來……” 癡劍客點點頭道:“是的,老五這番話我老六完全同意!“萬花公主淡淡接口道:“說出來兩位師兄也許要失望,小妹從小便對武功不生興趣,尤其厭煩什麼刀呀劍的,同時,最主要的便是你們大師伯在去世時,根本就沒有什麼拳經劍譜一類東西留下來……” 刁劍客嘿了一聲,顯有不信之意。
萬花公主視如不見,頓了頓,轉身指向劍護詩屏四婢繼續說道:“倒是這四個丫頭,她們都跟家父學得不少東西,兩位師兄如想研究那套如意劍法,看來隻有找這些丫頭們想法子了。
” 刁劍客遲疑地朝四婢抱拳道:“四位大姊……” 劍婢搶着回答道:“是的,劍法方面,我們幾個丫頭的确要較我們公主稍微高明幾分,不過,我們幾個丫頭由于天資有限,雖經老主人悉心傳授,卻也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如叫我們在印證時一招一式的使出來,固然可以,若要叫我們以其他方式表達,那就不是我們幾個丫頭所能辦得到的了!” 刁劍客連忙接着道:“一樣,一樣!” 劍婢轉臉望向萬花公主,萬花公主點點頭;于是,劍婢越列而出,笑向刁、癡二客道: “由哪一位出手賜教?” 刁劍客遲疑了一下,轉向癡劍客道:“老六,由你出去怎麼樣?” 癡劍客滞鈍地轉動着那雙無光的眼珠,沒有立即表示可否,刁劍客乃又加以解釋道: “因為,咳,你老六手底下比較穩實些,不過,咳咳,誰出去可說都是一樣,如果你老六害怕,由愚兄出去也不妨。
” 癡劍客經此一激,不禁奮然大叫道:“害怕?笑話!” 刁劍客連忙恭維道:“那當然,咳” 癡劍客唰的一聲拔出腰間寶劍,大踏步向前走出。
劍婢微微一笑,也自背後摘下一支奇形寶劍,劍婢的那支寶劍一亮出來,刁、癡兩客以及文束玉,均不禁目光一直。
你道為什麼?原來劍婢此刻手上那支寶劍,一般說來與通常寶劍無甚差異,就隻靠近劍尖三寸處,忽于劍身上有若鵝頸般彎起一道小鋼鈎,鈎上生出一朵銅鑄如意花,這樣一來,這支寶劍不但有着一般寶劍的削、劈、砍、刺之利,且同時多出了磕。
打、勾、帶等錘戟棍拐的招式,而它的形狀,乍看上去也像極一支長柄如意。
看到這支奇形寶劍,刁劍客于震訝之餘,心中不由得冷笑不置。
他想:哼,怪不得上一代的師兄弟兩個要勢同水火,就拿這種如意劍來說吧,在這以前,有誰見過?依此類推,若雲“天毒”沒有欺瞞“天絕”之處,其誰能信? 不過,如此一來,反倒增加刁劍客對萬花主婢之信任程度,他覺得她們主婢如果是有心機的話,第一個這種如意秘劍就不會暴露出來。
隻有一個文束玉,這時卻突然生出另外一種感觸,他暗忖道:“這種節外生枝的‘如意劍’,要一旦碰上金谷中那支鑄有七道缺口的‘解語劍’,豈不正好遇上對頭克星?” 癡劍客呆得一呆,以劍尖指着那支如意劍喝問道:“這算啥玩藝兒?” 劍婢嘻嘻一笑道:“婢子不是早說過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婢子隻知劍上多出一朵花,至于為什麼要有這朵花,以及它有什麼功用,抱歉得很,那恐怕隻有動上手才能知道了!” 癡劍客哼了一聲道:“動就動吧!“ 說着,長劍一搶,劃起一道虹影,光華閃爍地向劍婢連人帶劍旋罩而上。
文束五暗暗點頭。
别看這位癡劍客神情癡駿,出手卻極靈活而潑辣。
文束五真有點擔心劍婢會不會是這位天絕劍的對手。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癡劍客那道淩厲劍氣即将近身之際,隻見劍婢手中如意劍一探一擦虹影立斂,但聽格達一聲,癡劍客那支長劍已被劍婢那支如意劍牢牢勾住!在此情形下,雙方要分勝負,便端着各人之内功根底如何了。
然而,劍婢不知道是自忖内力不敵,抑或另有其他用意,雙劍剛剛纏上,卻将玉腕一振,又将癡劍客那支寶劍一下抖脫! 刁劍客目不轉睛地注視着,癡劍客卻有點老羞成怒,大喝一聲:“丫頭,再接一招試試!” 長劍一抖,灑出一片劍花,仿佛缤紛落英于洶湧湍流中泛濫奔瀉,浩浩然向劍婢淹卷過去。
萬花公主看得眉峰微微一皺,刁劍客脫口急呼道:“老六!” 很顯然,癡劍客已然上火,竟然突施煞招,想将劍婢一舉斃于劍下,刁劍客當然不願癡劍客這樣做。
可是,癡劍客出手太快,刁劍客喊亦枉然。
當事之劍婢也似乎沒有想到眼前這名混沌沌的癡劍客會有如此兇猛,哎喲一聲嬌呼,一個踉跄,全身向後挫倒,左手單掌撐地,右手如意劍蛇信般以掃膛腿的招式向前掃出。
癡劍客劍光打閃,人自劍婢頭上疾翻而過,然後,一聲悶哼,全身淩空摔落。
劍婢一躍而起,以腳尖踢開身前那兩條砍自癡劍客身上的斷腿,抱劍向萬花公主福了一福道:“婢子該死,不過,公主看到的” 萬花公主臉上沒有任何表情,緩緩轉望去血泊中的癡劍客,癡劍客雙腿系齊股而斷,這時早因流血過多而氣絕。
萬花公主朝癡劍客屍身望了一眼之後,又轉過臉去望向刁劍客道:“輪到五哥啦。
” 刁劍客臉色異常難看,萬花公主和他說話,他就像沒有聽到一樣,眼皮一陣眨動,忽然身軀一轉,發狂似的向峰下飛奔而去。
萬花公主手一揚,後面鐘樓上立即響起“當當”“當當”,一陣兩短相連的警訊,再看峰下,守望在三座灰色堡壘上的松。
竹、梅三婢在聽得鐘聲後,均自背上撤出一支奇形寶劍飄身躍落,橫劍當道。
萬花公主回身朝文束玉點點頭道:“我們進去吧。
” 文束玉指着峰下道:“不等” 萬花公主攔着搖頭道:“用不着了,三個丫頭随便哪一個也能将他留下來,看不看都是一樣。
” 回到宮内,文束玉皺眉道:“公主今天将刁、癡二客廢了,餘下的駝、跛、謊、癞、疑等五客豈不更要與公主成仇?” 萬花公主輕輕一歎道:“有什麼辦法?你饒了他們,他們一樣饒不了你,天絕、天毒不并立,遲早也隻能有一支生存下來萬花公主說至此處,忽然笑了笑,接着道:“這是我們毒絕門的一筆糊塗帳,别去管它了,倒是文少俠剛才那段有關‘條脫’的故事沒有說完,叫人聽一半,留一半,擱在心中怪難受的。
” 文束玉微微一笑道:“說來也沒有什麼如所周知,唐代的溫庭筠,大家都知道他是個有名的才子,也知道他在科舉方面不甚得意,一生中最大的官不過做到襄陽一名挂名巡官,但是,卻很少人知道這位有‘溫八叉’之名的才子,何以不能得志于當時的真正原因。
” 萬花公主忙問道:“什麼原因?” 文束玉斂容歎了口氣道:“一句話可以說完:‘鋒芒太露’!” 萬花公主怔然道:“這跟你要說的故事有什麼關系?” 文束玉淡然一笑道:“關系大得很,我不妨再問一聲,唐時有個‘學士歸院’的故事,公主聽說過沒有?” 萬花公主搖搖頭,文束工接道:“是這樣的:唐宣宗時,吳興太守名叫令狐陶,此人系憲宗時中書舍人令狐楚之子,父子均為有唐一代知名之士。
當令狐陶為吳興太守時,時人均稱其有宰輔之器,政聲傳至宣宗耳中,即召為知制诰。
有一天,宣宗和他論政至半夜,回來時宣宗命禦輿金蓮華炬相送,翰林院諸官以為皇帝駕至,紛紛伏地相迎,不意喝道者所呼者,結果竟是‘學士歸院’!” 萬花公主不禁笑了起來道:“真威風!” 文束玉接道:“是呀,又有一天,宣宗賦詩得句有‘金步搖’一詞,皇帝老兒對不出下聯來,乃傳命都中文士屬對,結果由溫八叉溫庭筠以‘玉條脫’中選,宣宗大悅,差令狐陶予安以置,令狐陶私下問溫庭筠道:‘老兄的玉條脫典出何處?溫庭筠道:‘南華經。
’接着加以譏道:‘學士名氣不小,看的書好像并不多嘛!’好了,就這一句話,溫庭筠的一生官運算是斷送得幹幹淨淨,而這,便是溫庭筠後來題季羽故裡一詩中‘終知此恨難消盡,海讀南華第二篇’之由來。
” 萬花公主不勝感慨道:“盛世,亂世,哪個朝代都一樣,有才者恒驕,而驕者恒易遭忌,回頭再看我們武林中的情形又何嘗不是如此……” 二人說着閑話,轉眼天色已黑。
一宿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