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多年前
關燈
小
中
大
多年前,江南有一戶姓潘的人家,家裡很窮,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
但潘家的主人潘傲骨,卻是一位文才武功兩卓然的人,雖然潦倒,卻從不肯去做任何不符合聖賢之道的事情,而且對他的三個兒子管教極嚴。
潘傲骨從未在江湖上抛頭露面,很少有人知道他會武功。
他隻是在村中設一蒙館,教些蒙童糊口。
三個兒子漸漸都長大了,都繼承了父母的相貌,生得英俊漂亮。
左鄰右舍的大人孩子們都很喜愛他們,而他們看起來也都很懂禮貌,待人接物頗有乃父之風。
潘傲骨自己不願闖江湖,卻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出人頭地。
每個兒子滿十六歲後,每年便可在外闖蕩一段時間。
漸漸地,這三個兒子在江湖上闖出了一點名頭,被合稱為“潘家三枝花”,因為老大的名字叫潘枝,孿生兄弟老二叫潘花,另一個最小的叫潘朵,因行三,又稱潘三兒。
他們雖然年紀輕輕,但由于儀表堂堂,談吐風雅,而且武功都有相當造詣,因此當時南武林中對他們的評價是相當不錯的。
那年冬天,潘傲骨突然暴死街頭。
沒有人知道他是怎麼死的,連他的三個兒子也隻能猜測可能是死于某種邪毒的陰功。
潘傲骨在江湖上寂寂無名,潘家兄弟又是剛出道未久,故而潘傲骨之死沒有引起什麼風波,隻是潘家三兄弟從此流落江湖。
他們一心一意想為父親報仇,可又根本不知道兇手是誰,連潘傲骨的死因都不清楚,又如何查找兇手呢?即便知道了兇手是誰,人海茫茫,又到哪裡去找呢? 在一次奇怪的戰鬥中,他們被打散了。
伏擊他們的都是些蒙面大漢,武功極高,但并沒有殺死他們,隻是把他們抓了起來,送往一個地方。
結果在途中,潘枝和潘花用牙咬開了繩索,兩人合力掩護潘三兒逃了出去。
但奇怪的是,蒙面人并沒有因此讓潘氏兄弟吃太多的苦頭,隻是加點了他們的大穴,以防脫逃。
潘三兒化裝成乞丐,夜行晝伏,逃過長江,流落到長安一帶。
迫于生計,不得不開始于一些雞鳴狗盜的事。
不久之後,他終于又可以恢複原來的風流佳公子形象了。
一個很偶然的情況下,他發現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那就是,名動天下的長安公子沈飛花,居然和自己長得非常相像。
他看見長安公子,就簡直是像在照鏡子一般。
他想盡一切辦法要和沈飛花接近。
終于有一次沈飛花在長安城郊踏青時,發現了花樹下沖自己微笑的潘三兒,驚于兩人的酷似,立刻相邀而叙,談不數句,好感頓生,着意結納起來。
潘三幾本有此心,求之不得,因此一拍即合。
從此沈飛花将潘三兒請到自己家中,同吃同住,宛如親生兄弟。
也難怪沈飛花要這樣做,他們兩人實在是太相像了。
不僅面目酷似,連身材、神韻、聲音也都酷似。
甚至連沈府裡從小侍候沈飛花的婢女們也分辨不清誰是誰。
沈飛花很同情潘三兒的不幸遭遇,答應盡力幫他找出殺父的仇人。
同時,有一些官場上人情上的應酬,沈飛花不想去的,就讓潘三兒假冒他去。
他事先先告訴潘三兒酒席上要打交道的人的詳細情況,因此一直也沒人能認出來這人不是沈飛花。
這件事情很隐秘,除了沈府的人,誰也不知道。
因為長安公子的名氣太大,若是讓人知道了他用替身應酬他們,實在是有損形象。
繼而“潘三兒”這個人也就正式地消失了。
潘枝和潘花被帶到某一處地方,那是一個神秘組織的巢穴。
這個組織叫什麼名字,知道的人很少很少。
潘氏兄弟在這裡接受各種訓練:用毒藥,使迷藥,學武功,也學各種殺人的技巧。
他們剛開始還不太願意,但漸漸嘗到了殺人的樂趣和采花的滋味,沉緬于此中而不能自拔,甘心情願地成了他們殺人的工具,早把潘傲骨昔日的教誨忘得一幹二淨了。
漸漸地,他們的心越來越冷,越來越毒,武功也越來越高,殺人的技巧也越來越純熟,手段越來越殘酷,不久便成了這個組織裡最受重視的殺手,被委派以各種困難的刺殺任務。
潘枝名聲大噪,就是從此而始。
潘花則成了潘枝的替身,組織上利用他們是孿生兄弟的特點,安排他們在不同地點同時作案,給人造成潘枝分身有術、行蹤飄忽的印象。
有一天,組織上突然告訴他們,說是已經找到了他們的殺父仇人。
那人居然就是長安公于沈飛花。
沈飛花在當時已名傾天下,潘氏兄弟自然也知道殺他幾乎不可能。
但父價不共戴天,此次公私兼顧,正是報仇的好機會,組織上已決定了派一批高手協助他們。
第一次進攻沈府是在六年前,潘枝他們埋伏在沈府四周,挖了一個多月的地道,終于将沈府地下挖成了四通八達的地道網。
他們并不想在沈飛花出門的時候動手,因為那樣目标太大,怕引起公憤。
六年前八月十五中秋夜,沈飛花和潘三兒正在後園吃酒賞月,淺吟低唱,十分融洽,四下的地面突然裂開,二十多條黑衣蒙面大漢躍出地道,飛快地将他們圈在了中間,看那些蒙面人的身手,居然都是上上之選。
但他們并沒有馬上動手,因為他們很吃驚,竟然有兩個沈飛花。
但潘家的主人潘傲骨,卻是一位文才武功兩卓然的人,雖然潦倒,卻從不肯去做任何不符合聖賢之道的事情,而且對他的三個兒子管教極嚴。
潘傲骨從未在江湖上抛頭露面,很少有人知道他會武功。
他隻是在村中設一蒙館,教些蒙童糊口。
三個兒子漸漸都長大了,都繼承了父母的相貌,生得英俊漂亮。
左鄰右舍的大人孩子們都很喜愛他們,而他們看起來也都很懂禮貌,待人接物頗有乃父之風。
潘傲骨自己不願闖江湖,卻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出人頭地。
每個兒子滿十六歲後,每年便可在外闖蕩一段時間。
漸漸地,這三個兒子在江湖上闖出了一點名頭,被合稱為“潘家三枝花”,因為老大的名字叫潘枝,孿生兄弟老二叫潘花,另一個最小的叫潘朵,因行三,又稱潘三兒。
他們雖然年紀輕輕,但由于儀表堂堂,談吐風雅,而且武功都有相當造詣,因此當時南武林中對他們的評價是相當不錯的。
那年冬天,潘傲骨突然暴死街頭。
沒有人知道他是怎麼死的,連他的三個兒子也隻能猜測可能是死于某種邪毒的陰功。
潘傲骨在江湖上寂寂無名,潘家兄弟又是剛出道未久,故而潘傲骨之死沒有引起什麼風波,隻是潘家三兄弟從此流落江湖。
他們一心一意想為父親報仇,可又根本不知道兇手是誰,連潘傲骨的死因都不清楚,又如何查找兇手呢?即便知道了兇手是誰,人海茫茫,又到哪裡去找呢? 在一次奇怪的戰鬥中,他們被打散了。
伏擊他們的都是些蒙面大漢,武功極高,但并沒有殺死他們,隻是把他們抓了起來,送往一個地方。
結果在途中,潘枝和潘花用牙咬開了繩索,兩人合力掩護潘三兒逃了出去。
但奇怪的是,蒙面人并沒有因此讓潘氏兄弟吃太多的苦頭,隻是加點了他們的大穴,以防脫逃。
潘三兒化裝成乞丐,夜行晝伏,逃過長江,流落到長安一帶。
迫于生計,不得不開始于一些雞鳴狗盜的事。
不久之後,他終于又可以恢複原來的風流佳公子形象了。
一個很偶然的情況下,他發現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那就是,名動天下的長安公子沈飛花,居然和自己長得非常相像。
他看見長安公子,就簡直是像在照鏡子一般。
他想盡一切辦法要和沈飛花接近。
終于有一次沈飛花在長安城郊踏青時,發現了花樹下沖自己微笑的潘三兒,驚于兩人的酷似,立刻相邀而叙,談不數句,好感頓生,着意結納起來。
潘三幾本有此心,求之不得,因此一拍即合。
從此沈飛花将潘三兒請到自己家中,同吃同住,宛如親生兄弟。
也難怪沈飛花要這樣做,他們兩人實在是太相像了。
不僅面目酷似,連身材、神韻、聲音也都酷似。
甚至連沈府裡從小侍候沈飛花的婢女們也分辨不清誰是誰。
沈飛花很同情潘三兒的不幸遭遇,答應盡力幫他找出殺父的仇人。
同時,有一些官場上人情上的應酬,沈飛花不想去的,就讓潘三兒假冒他去。
他事先先告訴潘三兒酒席上要打交道的人的詳細情況,因此一直也沒人能認出來這人不是沈飛花。
這件事情很隐秘,除了沈府的人,誰也不知道。
因為長安公子的名氣太大,若是讓人知道了他用替身應酬他們,實在是有損形象。
繼而“潘三兒”這個人也就正式地消失了。
潘枝和潘花被帶到某一處地方,那是一個神秘組織的巢穴。
這個組織叫什麼名字,知道的人很少很少。
潘氏兄弟在這裡接受各種訓練:用毒藥,使迷藥,學武功,也學各種殺人的技巧。
他們剛開始還不太願意,但漸漸嘗到了殺人的樂趣和采花的滋味,沉緬于此中而不能自拔,甘心情願地成了他們殺人的工具,早把潘傲骨昔日的教誨忘得一幹二淨了。
漸漸地,他們的心越來越冷,越來越毒,武功也越來越高,殺人的技巧也越來越純熟,手段越來越殘酷,不久便成了這個組織裡最受重視的殺手,被委派以各種困難的刺殺任務。
潘枝名聲大噪,就是從此而始。
潘花則成了潘枝的替身,組織上利用他們是孿生兄弟的特點,安排他們在不同地點同時作案,給人造成潘枝分身有術、行蹤飄忽的印象。
有一天,組織上突然告訴他們,說是已經找到了他們的殺父仇人。
那人居然就是長安公于沈飛花。
沈飛花在當時已名傾天下,潘氏兄弟自然也知道殺他幾乎不可能。
但父價不共戴天,此次公私兼顧,正是報仇的好機會,組織上已決定了派一批高手協助他們。
第一次進攻沈府是在六年前,潘枝他們埋伏在沈府四周,挖了一個多月的地道,終于将沈府地下挖成了四通八達的地道網。
他們并不想在沈飛花出門的時候動手,因為那樣目标太大,怕引起公憤。
六年前八月十五中秋夜,沈飛花和潘三兒正在後園吃酒賞月,淺吟低唱,十分融洽,四下的地面突然裂開,二十多條黑衣蒙面大漢躍出地道,飛快地将他們圈在了中間,看那些蒙面人的身手,居然都是上上之選。
但他們并沒有馬上動手,因為他們很吃驚,竟然有兩個沈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