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吉日良辰

關燈
要走,焉有将别人之劍也帶走之理?” 目光一凜:“但我若真的要走,世上卻再無一人能擋得住我了。

    ” 話猶未了,已又自緩步向外行去,全然未将普天之下的任何人,看在眼裡,亦未将任何事放在心上。

     邊傲天一生闖蕩,卻未見到江湖中竟有如此人物,隻聽一聲大喝。

    梅三思飛走而出,大喝道: “好大膽的狂徒,竟敢對我師傅無禮!” 連環三拳,擊向雪衣人背後。

    這三拳風聲虎虎,聲威頗為驚人,但雪衣人微一舉足,這三拳便已拳拳落空,竟連他的衣袂都未沾上一點。

     梅三思呆了一呆,又自大喝道: “你這小子快些回過頭來,讓我好好打上三拳,似這般逃走,算得了什麼好漢。

    ” 突覺有一人拉他衣襟,使他身不由主地連退三步! 雪衣人目光一凜,緩緩轉過身形,卻見站在他面前的,竟是已換了那一身吉服吉冠的新人柳鶴亭! 兩人面面相對,身形都站得筆直,兩邊梁上的燈光,映着柳鶴亭一雙劍眉,亮如點漆的一雙俊目,映得他清俊開朗的面容上的輪廓和線條顯出無比的堅顔和沉靜,卻也映得雪衣人的目光更加森寒冷削。

    于是他們面上的青銅假面,便也變得越發猙獰可怖! 兩人目光相視,俱都動也不動,雙方都想要看透對方的内心,尋出對方心裡的弱點,因為如此才能使自己獲得更多的優勢。

     寂靜再一次寂靜,突聽當地一聲,雪衣人掌中垂下劍柄,在花圓石地上一點! 這響聲雖輕,但卻使群豪為之一震,隻聽雪衣人冷冷說道: “我見你年少英雄,武功不俗,是以方自敬你三分,也讓你三分,你難道不知道麼?” 柳鶴亭沉聲道: “我又何嘗沒有敬你三分,讓你三分?” 雪衣人目光一閃,道: “我一生行事,犯我者必殺,你三兩二次地阻攔于我,難道以為我不敢殺你麼?” 柳鶴亭突地軒眉狂笑起來,一面朗笑道: “不錯,閣下武功的确高明過我,要想殺我,并非難事,但以武林人,不過隻是匹夫之勇而已,又豈能算是大丈夫的行徑?” 笑聲一頓,厲聲又道: “人若犯你,你便要殺他,你犯别人,難道也該被别人殺死麼?” 雪衣人突地仰天大笑起來,一陣陣冰冷地笑聲,自那猙獰醜惡的青銅面具中發出,讓人聽來那有半分笑意。

     這笑聲一發,便如長江大河之水,滔滔而來,不可斷絕,初發時有如枭鳴猿蹄。

    聞之不過令人心悸而已,到了後來如洪鐘大鳴,聲聲振耳,一時之間,滿廳之中隻覺心頭陣陣跳動,耳中嗡嗡作響,恨不得立時掩上耳邊,再也不去聽它。

     柳鶴亭劍眉微剔,朗聲道: “此間人人俱知閣下武功高強,是以閣下大可不必如此笑法。

    ”聲音錦密平實,從這震耳的笑聲中,一字一字地傳送出去,仍是十分清朗。

     雪衣人笑聲不絕,狂笑着道: “上智之人役人,下愚之人役于人,本是天經地義之事,弱肉強食,更是千古以來不變之真理,我武功高過你等,因我才智、勇氣、恒心、毅力俱都強于你等幾分,自然有權叫人不得犯我,若是有人才智、能力、恒心、毅力俱都高過于我,他一樣也有權叫我不得犯他,這道理豈非明顯簡單之極!” 柳鶴亭呆了一呆,想不出該用什麼話來加以反駁,隻聽雪衣人又道: “我生平恨的隻是愚昧無知,偏又驕狂自大之徒,這種人犯在我手裡——” 話猶未了,柳鶴亭心中突地一動,截口說道: “世人雖有賢愚不肖之分,但聰明才智之士,卻又可分為幾種,有人長于技擊,有人卻長于文翰,又怎能一概而論,閣下如單以武功道來衡量天下人的聰明才智,已是大為不當,至于勇氣恒心的上下之分,更不能以此來作衡量。

    ” 雪衣人笑聲已頓,冷冷接口道: “凡有一技之長,高出群倫之人,我便敬他三分。

    ” 柳鶴亭道: “自始至此,傷在你劍下的人,難道從無一人有一項勝過閣下的麼?” 雪衣人冷笑道: “正是!莫說有一技勝過于我之人,我從未殺過,象你這樣的人,也使我動了憐惜之心,即使是千萬惡之徒,我也替他留下一線生機,萬萬不會将之傷在劍下,這點你知道的已該十分清楚吧!” 他言語之中,雖然滿是偏激怪涎之言,但卻叫人難叫辨駁。

     那知柳鶴亭縱聲狂笑起來,一面笑道: “閣下巧辨,的确是諸葛孔明,在下佩服的很。

    ” 雪衣人冰冷道: “我生平從未有一字虛言,何況我也根本毋庸向你巧辨!” 柳鶴亭笑道: “人們但有一言沖撞了你,你便要立刻置之死地,那麼你怎能知道他們是否有一技之長勝過于你,難道人們将自己有多少聰明才智,勇氣恒心的标志俱都挂到了臉上不成?” 雪衣人藏在青銅假面後的面色,雖無法看出,但他此刻的情神,卻顯然呆了一呆,但瞬即冷冷道: “言談舉止,神情态度,處處俱可顯示一人聰明才智,我劍光之下,也定然可以映出人們的勇氣恒心。

    ” 柳鶴亭沉聲道: “大智若愚,似拙實智之人,世上比比皆是。

    ” 雪衣人嗤地冷笑一聲,道: “若是此等人物我不犯他,他豈有犯我之理,他不犯我,我亦萬無傷他之理,這道理豈非更加明顯?” 此刻柳鶴亭卻不禁為之呆了一呆,沉吟半晌,立又沉聲道: “武林之間,本以‘武’為先,閣下武功既高,别的話不說也罷,又何必苦苦為——” 雪衣人接口道: “你若真能以理服我,今日我讓那姓白的打回七下耳光,然後抖手一走,否則你若能以武服我,我也無話可說!” 語聲微頓,目光一掃,有如兩柄利刀,自立在柳鶴亭身後的梅三思掃到費真、屠良強拉住的金鞭白振身上,道: “至于這兩個人麼,無論琴棋書畫,文翰武功,絲竹彈唱,醫蔔星相,他兩人之中,隻要有一人能有一樣勝過我的——” 柳鶴亭目光一亮,忍不住措口道: “你怎地?” 雪衣人目光凝注,哼一聲,緩緩道: “我從此是受盡萬人辱罵,也不再動怒!” 柳鶴亭精神一振,回轉身去,滿懷期望地瞧了銀鞭白振一眼,心中忖道: “此人雖然驕狂,但面貌不俗,頗有名氣,隻怕也有一兩樣成功之學,強過于這白衣怪客亦未可知。

    ” 要知他雖深知這人天縱奇少,胸中所學,定必浩翰如海,但人之一生,精力畢竟有限,又怎能将世上的所有學問俱練到絕頂火候,一時之間,他不禁想起那“常敗國手”西門鷗來,心中加了幾分勝算。

     那知他目光呆呆地瞧了白振半晌,白振突地幹咳一聲,大聲道: “我輩武林中人,講究的是山頭揮刀,平地揚鞭,硬碰硬的真功夫,那有心意去學那些見不得人的酸花樣,來來來,你可敢硬接白二俠三鞭?” 柳鶴亭目光一合,心中暗歎,雪衣人卻又冷冷一笑! 這一聲冷笑之中,當真不知含蘊多少譏嘲與輕蔑,柳鶴亭心中暗歎不已,卻聽雪衣人冷笑着緩緩說道: “我早已準備領教領教他兄弟三人的武功,隻怕你也可以看出他們縱然兄弟三人一齊出手,又能占得了幾分勝算?” 話聲過處,垂目望了自己掌中長劍一眼,冷冷又道: “我之所以想借這柄長劍,隻是為了不願被這般狂俗之徒的鮮血,污了我的寶劍而已。

    ” 轉過身去,目光再也不望大廳中的任何人一眼,再次緩步走了出去,一陣風自廊間穿過,吹起他白衣長衫的衣袂,就像是被山風吹亂了的鶴羽似的,随着滿山白雲,冉冉飛去! 銀鞭白振怒吼一聲,掙脫屠良、費真的手掌,一步搶出。

     柳鶴亭霍然旋身,冷冷道: “閣下何必自取其辱。

    ” 銀鞭白振神情一呆,“萬勝神刀”邊傲天厲聲喝道: “難道就讓此人來去自如?今日老夫好歹也得與他拼上一拼!” 柳鶴亭心中暗歎一聲,面上卻冷然一笑道: “各位自管在這飲酒,容我出去與他動手。

    ” 語聲一頓,劍眉微剔朗聲又道: “若是有人出去助我一拳一腳,便是對我不起。

    ”轉身皆然走出。

     要知他方才轉念之間,已知今日滿座群豪除外,再無一人是雪衣人的敵手。

    如若以多勝以衆淩寡,如此一做,不定必傷亡極衆,且亦犯了武家之忌,但邊傲天如此出手,卻勢必要形成混戰之局,是以他再三攔阻衆人。

     此刻他目光凝注雪衣人的後影,走出廊處,他深知今日自己與雪衣人步出廊外之後,便是生死存亡之争,但心中卻絲毫沒有半分能勝得那雪衣的把握,他腦海中不禁泛起在洞房中一對龍鳳花燭下垂首默坐的倩影,因為今日自己若是一去不返,純純要枯坐一生。

     一聲長長的歎息,自他心底發出,卻停留在他喉間,他心中突然思潮翻湧。

     面上卻是靜如止水,隻因此時此刻,他别無選擇餘地,縱然明知必死,也要出去一戰,令他悲哀的,隻是竟無法再見陶純純一面。

     他每跨一步,需要多大的勇氣與信心,除了他自己以外,誰也無法明了。

     洞房之中,錦帳春暖,一雙龍鳳花燭的燭光,也閃動着洋洋喜氣,陶純純霞披鳳冠,端坐在錦帳邊,低目斂眉,心鼻相觀,不但全身一無動彈,甚至連冠上垂下的珠罩。

    都沒有晃動一下。

     她隻是安詳地靜坐着,眉梢眼角,雖仍不禁隐隐泛出喜意,在這喜意中,卻又似乎隐含着一些别的心事。

     邊宅庭圓深廣,前廳賓客的喧笑動靜,這裡半分都聽不到。

     她耳畔聽到的,隻是身畔兩個喜娘的絮絮低語,還不住告訴她一些三從四德的婦道,相夫教子的道理,她也隻是安詳的傾聽,沒有厭倦之意! 于是這安詳、靜寂,而又充滿喜氣的後院洞房,便和喧鬧混亂,殺氣四伏的前廳,截然劃分成兩個不同的世界。

     前廳中所發生的事,她們全不知道,她們隻是忍耐地等待着新官人自完謝酒,然後再回前廳敬到洞房來! 龍鳳花燭的火焰更高,一個纖腰的喜娘,蓮足姗姗,走了過來,拿起銀筷剪下兩段長長的燭花,然後忍不住回首悄語:“新官人怎地還不回到後面來?” 另一個年輕略長,神态卻更俏的喜娘,掩口嬌笑道: “你瞧你,新娘子不急,你倒先急起來了!” 纖腰喜娘蓮足一頓,似待嬌嗔卻似又突地想起了自己此時此刻的身份。

     于是隻得恨恨的瞟了一眼道: “我隻是怕新官人被人灌醉了。

    ” “你怎卻說起瘋話來了。

    ”喜娘偷偷瞧了神色不動的新娘子一眼。

     轉口道: “說真的,新郎官一入洞房之後,本來是不應該再去前面敬酒的,隻是他們這些英雄大豪傑,做出來的事,自然都是和别人不同的。

    ” 你也不必怕新郎官喝醉,我聽說,真正功夫高的人,不但喝酒不會醉,而且能将喝下去的酒,從腳底下逼出來。

    ” 這俏喜娘說到這裡,神色之間,象是頗以自己的見多識廣得意,她卻不知道此等情事,固非絕不可能,但亦是内功特深之人,在有所準備與人較力的情況下才會發生,絕非常例。

    若是人人飲酒之前,先以内功防醉,那麼喝酒還有什麼情趣?又不知過了許久,剪下幾次燭花,龍風花燭已燃至一半。

     新郎官卻仍未回來,陶純純面上雖仍安坐如故,心裡也不禁暗暗焦急,那兩個喜娘你望着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