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分道揚镳
關燈
小
中
大
要黑了。
我剛起身要回去,鄧滄瀾走了過來,道:“楚将軍,明日發動總攻,還請楚将軍仔細。
” 他說得甚是含糊,但我明白他的意思,叫我防備共和軍的異動。
我道:“鄧将軍放心,地軍團定會随機應變。
” 他淡淡一笑,向我拱了拱手,帶着幾個随從走了出去。
我也走出門,剛到門外,丁亨利忽然過來道:“楚将軍,請留步。
” 聽得他的聲音,我的心中忽地一跳,扭過頭道:“丁将軍,有何指教?” 丁亨利滿面春風地走了過來,道:“楚兄,此番一會,尚無暇與楚兄杯酒言歡。
丁某略備薄酒,請楚兄小酌兩杯再走,可否?” 他與鄧滄瀾隐然暗鬥,但說的話卻幾乎一般無二。
我暗中想笑,道:“那多謝丁将軍了。
”現在這時候,我倒不擔心他會将我突然軟禁或者把我殺了,我更想看看他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丁亨利的酒席也擺在内室,居然和鄧滄瀾一樣,同樣隻有一壺酒,兩個菜而已。
我不禁暗自苦笑,坐下來道:“丁将軍,你太客氣了。
” 丁亨利給我倒了一杯,道:“楚兄,我們這是第幾次一塊兒喝酒了?” 我端起酒杯來一飲而盡,道:“如果是你做東的,那才是第二次。
” 我喝酒時,丁亨利拿着酒杯看着我,并沒有喝酒,見我喝了下去,他忽然道:“楚兄,你難道不怕我在酒中下毒麼?” 我心頭一跳,但仍是笑了笑,道:“豈有鸩人丁亨利。
” 丁亨利歎了口氣,也露出笑意,把杯中酒一飲而盡,道:“楚兄,我自認識人多矣,但楚兄這等人物當真少見。
” 我道:“是不是象我這麼笨的人太少了?” 丁亨利搖了搖頭,道:“你有時聰明得叫我害怕,有時又笨得叫我哭笑不得。
” 我在心底長歎一聲。
丁亨利說的,也正是我的毛病吧。
我不知道自己到底算什麼,有時謹慎到多疑,有時卻又會一頭撞進别人拙劣的圈套中。
我強笑了笑,掩飾住心底的悲哀,道:“丁将軍卻一直都是個聰明人。
” 丁亨利放下酒杯,道:“楚兄,此間已無六耳,我也不想再說别的,隻想最後問你一次,楚兄,你可能夠加入共和軍?” 我沒想到他會說得如此直接。
在五羊城,他已經向何從景提過一次建議,要把我留在五羊城,如果不同意就殺了我,但那一次他最後卻還是把我放了。
我道:“丁将軍,如果我說沒這個可能,你便要殺了我麼?” 丁亨利笑了笑,道:“要是我矢口否認,那便是看不起楚兄了。
不瞞你說,确曾有過此意。
” 他居然也直承有殺我之意,讓我大感意外。
我放下酒杯,正想說句硬話,丁亨利卻又倒了一杯喝下,道:“楚兄,你想必也看得出來,共和軍和帝國的聯盟,馬上就要走到盡頭了。
” 我盡疑了一下,道:“丁兄所言,我亦有同感。
”我不知道丁亨利到底是什麼用意,難道他有棄何從景之心麼?我小心地道:“丁兄,你的兵法都是陸經漁将軍所授,我極為佩服。
若能與我一殿稱臣,當更能一展所學。
” 丁亨利苦笑了一下,道:“陸先生都死在你手中了,我也未必是你的對手。
楚兄,我實在不願有你這樣一個對手。
” 當初陸經漁隐居在五羊城,當何從景與帝國聯盟已成,陸經漁覺得在五羊城再難呆下去,便從五羊城出走,集結舊部占山為王,劫掠帝國軍糧草,那次卻正好是我押送糧草。
當時鐵甲車初成,陸經漁的鐵騎軍戰力極強,但兵力不足,仍然敵不過鐵甲車,結果舊部傷亡殆盡。
當我知道是陸經漁時,曾想放他一條生路,但陸經漁卻拒絕了,甯可與部下同生共死,結果自盡而亡。
在死前,他要我千萬不要太相信文侯,這也是後來我同意效忠帝君的原因。
隻是陸經漁之死除了地軍團少數幾人以外,根本無人知曉,卻不知丁亨利是從哪裡得來的消息。
我哼了一聲,道:“丁兄的耳目當真靈通,你不會要替師報仇吧?” 丁亨利目光大是茫然,半晌,方道:“楚兄,你仍在猜疑我了。
唉,陸先生走前曾要我随他同去,但被我拒絕了。
也許你會以為我是貪圖富貴,但我隻想跟你說,我痛恨帝制,絕對不會為一家一姓賣命。
陸先生也有平息天下幹戈之心,但他想的仍是換個帝國而已,亨利雖深感師恩,終究不能為他出力。
” 我沉默不語。
丁亨利現在說的是他心底話吧,他說得那麼坦率,讓我不禁有些感動。
但感動歸感動,我也不會被他說服的。
我道:“丁兄,當初你曾問過我,帝制與共和制哪個對百姓更有利些,我也承認共和制應該更能讓萬民安居樂業。
但現在你們共和軍其實也是奉何城主為主,與帝國隻不過相差了個名頭而已,我看不出共和制到底有多少。
所謂帝制與共和,隻不過是不同的名字而已,共和能做到的,帝制未必也做不到。
” 這番話其實就是當初郡主對我說過的。
當時郡主和我說過許多設想,像開文武校之禁、開言路、整頓吏治之類,有些我也記不住。
這些事有不少在南宮聞禮主持下已經得到開展,有些卻因為種種反對未能實現,但我相信,隻消一步步走下去,未必就不能實現郡主的理想。
丁亨利點了點頭,道:“的确,帝制若是君明臣賢,一樣可以國家大治。
但你想過沒有,帝制之下,帝君一言九鼎,若遇明君還好,就算君王昏庸,但臣下賢德,尚可支撐;隻是若君不明,臣不賢,帝制之下,軍為帝君之君,國為帝君之國,普天之下,莫非王臣,又有何人可以制約?” 我一陣語塞。
的确,當郡主和我說,共和能做到的,帝國一樣也能做到,我就覺得這話很有道理,但郡主也沒想到丁亨利說的這些,或者她根本不願去想。
我怔了半天,歎了口氣,道:“我隻是個軍人,這些就讓别人去頭痛吧,我隻知道,不管帝制還是共和,隻消天下蒼生能太平度日,那就足夠了。
一片樂土說得再美好,如果是要建築在萬千屍骨上的,那就不值得。
” 丁亨利看着我,目光灼灼,半晌,才道:“楚兄,在這個時代,我們都已經走得太遠了,不能回頭了吧。
” 我一陣鼻酸。
他的語中極是悲哀,我低聲道:“是,太遠了,太遠了。
” 我們都走得太遠了。
我已經陷身在這個漩渦之中,難以自拔,就算我也有了野心,自立為王又如何?無非換湯不換藥,讓百姓徒增一番苦難。
現在我能做的,就是早一天結束這戰争,讓這片土地真正有和平降臨。
丁亨利端起酒杯來,道:“今日就不說這些吧。
楚兄,丁某敬你一杯。
”他臉上露出一絲高深莫測的笑意,道:“若楚兄日後為我所俘,便請楚兄降我。
” 他說得十分無禮,但我卻并沒感到不快,也端起杯子來,微笑道:“好吧。
但丁兄若為我所俘,也請丁兄助我一臂之力。
” 我們現在還是同盟,但我們卻已在說些日後相争的事了。
看似玩笑,但我知道這并不是虛言。
丁亨利卻搖了搖頭,道:“我是不會投降的,隻求落到楚兄手上後,你給我一個好死,别折磨我。
” 我笑道:“五羊城七天将之首的丁亨利,難道還畏刀避劍不成?” 丁亨利也笑了笑,道:“當然怕,平時我拿刀子削水果都有點擔心會削破手。
不過,”他擡起頭,聲音也大了一些,道:“丁某是共和軍之将丁亨利。
” 我的心裡“咯噔”一下。
丁亨利這話是什麼意思?他是向我表明,
我剛起身要回去,鄧滄瀾走了過來,道:“楚将軍,明日發動總攻,還請楚将軍仔細。
” 他說得甚是含糊,但我明白他的意思,叫我防備共和軍的異動。
我道:“鄧将軍放心,地軍團定會随機應變。
” 他淡淡一笑,向我拱了拱手,帶着幾個随從走了出去。
我也走出門,剛到門外,丁亨利忽然過來道:“楚将軍,請留步。
” 聽得他的聲音,我的心中忽地一跳,扭過頭道:“丁将軍,有何指教?” 丁亨利滿面春風地走了過來,道:“楚兄,此番一會,尚無暇與楚兄杯酒言歡。
丁某略備薄酒,請楚兄小酌兩杯再走,可否?” 他與鄧滄瀾隐然暗鬥,但說的話卻幾乎一般無二。
我暗中想笑,道:“那多謝丁将軍了。
”現在這時候,我倒不擔心他會将我突然軟禁或者把我殺了,我更想看看他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丁亨利的酒席也擺在内室,居然和鄧滄瀾一樣,同樣隻有一壺酒,兩個菜而已。
我不禁暗自苦笑,坐下來道:“丁将軍,你太客氣了。
” 丁亨利給我倒了一杯,道:“楚兄,我們這是第幾次一塊兒喝酒了?” 我端起酒杯來一飲而盡,道:“如果是你做東的,那才是第二次。
” 我喝酒時,丁亨利拿着酒杯看着我,并沒有喝酒,見我喝了下去,他忽然道:“楚兄,你難道不怕我在酒中下毒麼?” 我心頭一跳,但仍是笑了笑,道:“豈有鸩人丁亨利。
” 丁亨利歎了口氣,也露出笑意,把杯中酒一飲而盡,道:“楚兄,我自認識人多矣,但楚兄這等人物當真少見。
” 我道:“是不是象我這麼笨的人太少了?” 丁亨利搖了搖頭,道:“你有時聰明得叫我害怕,有時又笨得叫我哭笑不得。
” 我在心底長歎一聲。
丁亨利說的,也正是我的毛病吧。
我不知道自己到底算什麼,有時謹慎到多疑,有時卻又會一頭撞進别人拙劣的圈套中。
我強笑了笑,掩飾住心底的悲哀,道:“丁将軍卻一直都是個聰明人。
” 丁亨利放下酒杯,道:“楚兄,此間已無六耳,我也不想再說别的,隻想最後問你一次,楚兄,你可能夠加入共和軍?” 我沒想到他會說得如此直接。
在五羊城,他已經向何從景提過一次建議,要把我留在五羊城,如果不同意就殺了我,但那一次他最後卻還是把我放了。
我道:“丁将軍,如果我說沒這個可能,你便要殺了我麼?” 丁亨利笑了笑,道:“要是我矢口否認,那便是看不起楚兄了。
不瞞你說,确曾有過此意。
” 他居然也直承有殺我之意,讓我大感意外。
我放下酒杯,正想說句硬話,丁亨利卻又倒了一杯喝下,道:“楚兄,你想必也看得出來,共和軍和帝國的聯盟,馬上就要走到盡頭了。
” 我盡疑了一下,道:“丁兄所言,我亦有同感。
”我不知道丁亨利到底是什麼用意,難道他有棄何從景之心麼?我小心地道:“丁兄,你的兵法都是陸經漁将軍所授,我極為佩服。
若能與我一殿稱臣,當更能一展所學。
” 丁亨利苦笑了一下,道:“陸先生都死在你手中了,我也未必是你的對手。
楚兄,我實在不願有你這樣一個對手。
” 當初陸經漁隐居在五羊城,當何從景與帝國聯盟已成,陸經漁覺得在五羊城再難呆下去,便從五羊城出走,集結舊部占山為王,劫掠帝國軍糧草,那次卻正好是我押送糧草。
當時鐵甲車初成,陸經漁的鐵騎軍戰力極強,但兵力不足,仍然敵不過鐵甲車,結果舊部傷亡殆盡。
當我知道是陸經漁時,曾想放他一條生路,但陸經漁卻拒絕了,甯可與部下同生共死,結果自盡而亡。
在死前,他要我千萬不要太相信文侯,這也是後來我同意效忠帝君的原因。
隻是陸經漁之死除了地軍團少數幾人以外,根本無人知曉,卻不知丁亨利是從哪裡得來的消息。
我哼了一聲,道:“丁兄的耳目當真靈通,你不會要替師報仇吧?” 丁亨利目光大是茫然,半晌,方道:“楚兄,你仍在猜疑我了。
唉,陸先生走前曾要我随他同去,但被我拒絕了。
也許你會以為我是貪圖富貴,但我隻想跟你說,我痛恨帝制,絕對不會為一家一姓賣命。
陸先生也有平息天下幹戈之心,但他想的仍是換個帝國而已,亨利雖深感師恩,終究不能為他出力。
” 我沉默不語。
丁亨利現在說的是他心底話吧,他說得那麼坦率,讓我不禁有些感動。
但感動歸感動,我也不會被他說服的。
我道:“丁兄,當初你曾問過我,帝制與共和制哪個對百姓更有利些,我也承認共和制應該更能讓萬民安居樂業。
但現在你們共和軍其實也是奉何城主為主,與帝國隻不過相差了個名頭而已,我看不出共和制到底有多少。
所謂帝制與共和,隻不過是不同的名字而已,共和能做到的,帝制未必也做不到。
” 這番話其實就是當初郡主對我說過的。
當時郡主和我說過許多設想,像開文武校之禁、開言路、整頓吏治之類,有些我也記不住。
這些事有不少在南宮聞禮主持下已經得到開展,有些卻因為種種反對未能實現,但我相信,隻消一步步走下去,未必就不能實現郡主的理想。
丁亨利點了點頭,道:“的确,帝制若是君明臣賢,一樣可以國家大治。
但你想過沒有,帝制之下,帝君一言九鼎,若遇明君還好,就算君王昏庸,但臣下賢德,尚可支撐;隻是若君不明,臣不賢,帝制之下,軍為帝君之君,國為帝君之國,普天之下,莫非王臣,又有何人可以制約?” 我一陣語塞。
的确,當郡主和我說,共和能做到的,帝國一樣也能做到,我就覺得這話很有道理,但郡主也沒想到丁亨利說的這些,或者她根本不願去想。
我怔了半天,歎了口氣,道:“我隻是個軍人,這些就讓别人去頭痛吧,我隻知道,不管帝制還是共和,隻消天下蒼生能太平度日,那就足夠了。
一片樂土說得再美好,如果是要建築在萬千屍骨上的,那就不值得。
” 丁亨利看着我,目光灼灼,半晌,才道:“楚兄,在這個時代,我們都已經走得太遠了,不能回頭了吧。
” 我一陣鼻酸。
他的語中極是悲哀,我低聲道:“是,太遠了,太遠了。
” 我們都走得太遠了。
我已經陷身在這個漩渦之中,難以自拔,就算我也有了野心,自立為王又如何?無非換湯不換藥,讓百姓徒增一番苦難。
現在我能做的,就是早一天結束這戰争,讓這片土地真正有和平降臨。
丁亨利端起酒杯來,道:“今日就不說這些吧。
楚兄,丁某敬你一杯。
”他臉上露出一絲高深莫測的笑意,道:“若楚兄日後為我所俘,便請楚兄降我。
” 他說得十分無禮,但我卻并沒感到不快,也端起杯子來,微笑道:“好吧。
但丁兄若為我所俘,也請丁兄助我一臂之力。
” 我們現在還是同盟,但我們卻已在說些日後相争的事了。
看似玩笑,但我知道這并不是虛言。
丁亨利卻搖了搖頭,道:“我是不會投降的,隻求落到楚兄手上後,你給我一個好死,别折磨我。
” 我笑道:“五羊城七天将之首的丁亨利,難道還畏刀避劍不成?” 丁亨利也笑了笑,道:“當然怕,平時我拿刀子削水果都有點擔心會削破手。
不過,”他擡起頭,聲音也大了一些,道:“丁某是共和軍之将丁亨利。
” 我的心裡“咯噔”一下。
丁亨利這話是什麼意思?他是向我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