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風起青萍
關燈
小
中
大
然而最終的勝利依然十分遙遠,遠得望不到影子。
一轉眼,就是三年了。
這三年裡發生了很多事。
奪回東平城是天保二十八年年初。
這一年的好消息僅僅這一次而已,正當我們挾餘勝之威,躊躇滿志,準備一路南下,掃平蛇人,這年的四月就遭到了一次大挫,石虎城被蛇人攻破,全城兵民被斬殺迨盡。
石虎城是名将褚聞中鎮守。
褚聞中的兩萬狼兵頗負盛名,我在随畢炜赴援東平城時,曾有一支狼兵臨時編入我麾下,對他們的戰鬥力我是深有體會。
加上蛇人攻擊符敦城失利,人人都以為,比符敦城更堅實的石虎城自無問題,褚聞中自保有餘。
沒想到大約有一萬餘蛇人如同天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破了城池,狼兵居然沒能組織起有效的防禦。
石虎城位于大江上遊南岸,是上遊的門戶,此城一失,中遊符敦城、下遊東平城這兩道門戶就形同虛設,蛇人可以從石虎城繞道渡過大江這道天塹,一路殺來。
文侯聽得這個消息時,正召集我與鄧滄瀾、畢炜和邵風觀四人舉行家宴,報事人遞上羽書,文侯驚得失箸更色,不語竟日。
第二天,他立刻命令鄧滄瀾與畢炜兩軍火速沿江而上,務必要阻住蛇人北渡。
當時新軍訓練依然不足,反攻東平,損兵不少,新訓練出來的士兵大多補充入諸軍中,東平城甫奪回,也需要大兵鎮守,實在派不出更多的部隊了。
幸好鄧滄瀾與畢炜的水火兩軍團不負重托,在石虎城與蛇人鏖戰二月,纏鬥之下,雖然未能擊潰蛇人,但蛇人也被他們拖住了,未能大舉北上,結果到了六月,文侯調發狄騎一萬,加上調拔的青月公援軍二萬,共三萬人赴援,八月告捷,蛇人終于退卻,石虎又被奪回,但諸軍傷亡慘重,據說連畢炜的神龍炮也失落了兩門。
而這時,蛇人又向東平發動了進攻。
此時駐守東平的隻有地軍團。
雖然屠方指揮得力,我們橫野、折沖、鎮威、揚威四部算是力戰不止,可是水火兩軍團已被調走,地軍團孤掌難鳴,死守到八月,正是石虎奪回的捷報傳來時,東平城再度易手,地軍團退守東陽城。
幸好東平城經過接連兩番戰役,已是殘破不堪,蛇人又缺乏船隻,一時不能渡江攻擊,而此時五羊城終于出擊了,一舉收複了周邊幾個城池,蛇人大概覺得後院起火,加上天氣又轉冷,于十月底全軍退卻,我們才算僥幸奪回東平城。
天保二十八年十一月一直到天保二十九年夏,帝國與蛇人沒什麼戰事,文侯也舒了口氣,帝國軍算是有了個難得的喘息機會,但是五羊城卻陷入了危機,蛇人惱怒何從景突然發難,派兵圍困五羊城。
我們離得太遠,加上自顧不暇,隻能盼望上天護佑,讓五羊城脫得此劫。
說來好笑,五羊城是共和軍的大本營,以前帝國視之為若仇雠,恨不得他們早早毀滅,現在卻從上到下都盼着他們撐過去,連重病在身的帝君,也破天荒地率監國太子一同以太牢祭天,為五羊城祈福。
誰都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五羊城一旦覆滅,蛇人下一輪的攻勢會極其淩厲,就算文侯自己,也沒有再一次勝利的信心了。
沒想到的是,五羊城的守禦強得超出我們意料。
從這年七月一直到年底,雖然謠言滿天飛,說是蛇人已經攻破五羊城,馬上就會北上,但事後都被證實隻是謠言而已,五羊城守得固若金湯。
可是南疆不比帝都,冬天也不是太冷,蛇人又下了狠心,定要破城而後已,這一戰曠日持久,一直持續到次年七月,蛇人終于知道啃不下這塊硬骨頭,廢然而退。
消息傳來的這一天,帝都上下歡聲雷動,簡直就和當初帝國破圍成功時一般。
也因為五羊城苦戰整整一年終于守住了城池,而這一年天下大熟,糧草取得大豐收,尤其是句羅島,據說太倉粟米幾乎要滿溢出來,句羅王入貢的糧草馬匹比往常多了一倍,帝都的底氣也為之一振,人人都覺得勝利終于快要來了。
可是誰也沒想到,此時倭島又開始向句羅島發動進攻,句羅王以血書告急。
據說倭島此番進攻,竟然是受蛇人挑撥。
我不太相信蛇人竟能挑動倭王,但倭人進攻句羅島卻是事實。
文侯權衡之下,決定派李堯天率一萬水軍團,會同三萬句羅水軍遠征倭人,一舉解決倭王。
這一戰我不太贊成,鄧滄瀾的水軍團在石虎城損傷很大,此時補充了不少新軍,還有待訓練,但李堯天自己躍躍欲試。
倭人與句羅人是世仇,能有這個機會遠征倭人,他是求之不得。
這一年,薛文亦得子,張龍友則因為改良鐵甲車,加封為工部侍郎。
更因為與葉台一共獻上丹藥,帝君服用後病情大見起色,連帶着上清丹鼎派的地位都大見上升。
天保二十九年九月,李堯天率水軍團精兵一萬,會同三萬句羅水軍,戰船八百餘艘,開始遠征,鄧滄瀾則在帝都加緊訓練新軍。
水軍團因為元氣大傷,文侯決定是年大力扶持水軍團,從諸軍中抽調能手,這一年軍校畢業生中有不少便編入了水軍團。
唐開報了名,被水軍團收錄。
他是軍人,一直不甘于在軍校當教官,此時終于得償所願。
這一年畢業生中,有一班就是我當初教過一段時間的,其中有幾個也入了水軍團,成了唐開的同僚。
李堯天九月出發。
我對他極有信心,便是文侯也相信李堯天的能力,但不幸的是,李堯天一去便無消息。
直到第二年開春,有殘兵逃回帝都,我們才知道李堯天的結局。
當時水軍在海上曾遇到倭人攔截,被李堯天輕松擊敗,倭人惶惶不可終日,于是死守本島。
李堯天列隊待攻,哪知就在總攻的前一夜,飓風忽起,八百艘戰船全軍覆沒。
聽到這個消息,我不禁怔忡了半天。
李堯天是不世出的将才,我總以為他這一去,定能奏凱而還,做夢也想不到他居然會死在飓風之下!當初路恭行自盡前說是“天命有歸”,也許,冥冥中真的有天命在注定一切。
李堯天遠征軍的失利,使得共和軍越發重要起來。
以前文侯一直有的讓共和軍與蛇人去拼命,我們坐收漁人之利的念頭,直到這時才終于完全打消,帝國與共和軍的合作越發密切起來,甚至,文侯允許共和軍在帝都設立議事處,負責與五羊城之間的日常談判。
天保三十年,号稱太陽王的天保帝因為“積勞成疾”,國師玉馨子上疏保舉他的師弟玉清子為帝君向海外仙山取藥。
由于上清丹鼎派的丹藥立竿見影,清虛吐納派那些養生之道顯得難見成效,玉馨子一定盼望借這機會重獲寵信。
隻是要派人尋藥,花費不少,現在因為戰事,國庫空虛,禦史台右班禦史齊裕輝上疏辦谏。
因為在進谏時有些沖動,向來不問政事的帝君竟然破天荒地大發雷霆,對齊禦史動用廷杖,結果齊禦史被活活打死。
而齊裕輝正是地軍團折沖将軍齊雅輝的親哥哥,齊雅輝因此事連坐而斬首,地軍團進行整編。
這件事對地軍團震動很大,齊雅輝有功無罪,卻因為無妄之災而斬首,不僅是地軍團上下,全軍都為齊雅輝不平。
好在此時與蛇人的戰事不算激烈,否則因為此事,已漸漸成為主力的地軍團隻怕會因為軍心渙散而一蹶不振。
文侯也有鑒于此,對地軍團進行了一番大調整,我因為屬于文侯班底中的大将,被提拔為地軍團副都督,僅名列屠方之下,橫野軍由錢文義接手,折沖軍則交給了曹聞道。
雖然我也很想升官,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升官,我實在并不高興。
天保三十年,玉清子率衆如期入海求藥,唐開被選中成為護衛的兩個百夫長之一,結果一去再無消息。
十二月,帝君駕崩。
天保三十年的冬天,是二十年不遇的寒天,天氣極為寒冷。
雖然因為寒冷,與蛇人沒有太多戰事,可是因為連年戰争,無家可歸的貧民日益增多,這年冬天因為凍餒而死的貧民極多,屍首狼藉于道。
就在這樣一個寒冷的季節裡,太子登基為帝,改元自新。
自新元年二月,春雪連綿。
這一年是因為“帝都之亂”而載入史冊的。
起因是天保三十年年底太陽王終于病重不治,去世前遺诏命江妃自缢以殉。
遺诏下到江妃所居靜婉宮,江妃不從,說這是太子矯诏,命宮中衛士斬殺傳旨黃門,緊閉宮門不讓人出入。
太子針鋒相對,命文侯率軍進攻。
文侯調火軍團炮轟宮門,畢炜率人殺入江妃所居靜婉宮,将裡面一幹人等斬盡殺絕,江妃因絕望而自缢。
路翔是江妃表兄,這些年他這個兵部尚書被文侯架空,根本不得過問軍事,等如閑職,但他一直随遇而安,似乎根本不以為意,此時終于再也按耐不住,與文侯發生了正面沖突。
帝都的變亂發生前,我因為對事态的處理上與文侯相左,被文侯調到前線。
後來聽說,帝都之變,死傷上千,而事後文侯大肆搜捕路翔餘黨,刑罰極為殘酷,單是刑法上被折磨而死的就不下三千人,因連坐獲罪的超過兩萬,以緻這一年帝都的棺材價格大漲,人們背後傳說“自新”這年号不好,“自”是如傾盆血,“新”則是斤斧加所親。
然而這一年對蛇人的戰事卻捷報頻傳,地軍團與風軍團、水軍團會同八千共和軍在東平城下與來犯的五萬蛇人野戰,取得大勝,但地軍團同樣損失慘重。
可是這一戰使得地軍團名噪一時,勇名之盛,一時無兩。
以往我們不敢與
一轉眼,就是三年了。
這三年裡發生了很多事。
奪回東平城是天保二十八年年初。
這一年的好消息僅僅這一次而已,正當我們挾餘勝之威,躊躇滿志,準備一路南下,掃平蛇人,這年的四月就遭到了一次大挫,石虎城被蛇人攻破,全城兵民被斬殺迨盡。
石虎城是名将褚聞中鎮守。
褚聞中的兩萬狼兵頗負盛名,我在随畢炜赴援東平城時,曾有一支狼兵臨時編入我麾下,對他們的戰鬥力我是深有體會。
加上蛇人攻擊符敦城失利,人人都以為,比符敦城更堅實的石虎城自無問題,褚聞中自保有餘。
沒想到大約有一萬餘蛇人如同天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破了城池,狼兵居然沒能組織起有效的防禦。
石虎城位于大江上遊南岸,是上遊的門戶,此城一失,中遊符敦城、下遊東平城這兩道門戶就形同虛設,蛇人可以從石虎城繞道渡過大江這道天塹,一路殺來。
文侯聽得這個消息時,正召集我與鄧滄瀾、畢炜和邵風觀四人舉行家宴,報事人遞上羽書,文侯驚得失箸更色,不語竟日。
第二天,他立刻命令鄧滄瀾與畢炜兩軍火速沿江而上,務必要阻住蛇人北渡。
當時新軍訓練依然不足,反攻東平,損兵不少,新訓練出來的士兵大多補充入諸軍中,東平城甫奪回,也需要大兵鎮守,實在派不出更多的部隊了。
幸好鄧滄瀾與畢炜的水火兩軍團不負重托,在石虎城與蛇人鏖戰二月,纏鬥之下,雖然未能擊潰蛇人,但蛇人也被他們拖住了,未能大舉北上,結果到了六月,文侯調發狄騎一萬,加上調拔的青月公援軍二萬,共三萬人赴援,八月告捷,蛇人終于退卻,石虎又被奪回,但諸軍傷亡慘重,據說連畢炜的神龍炮也失落了兩門。
而這時,蛇人又向東平發動了進攻。
此時駐守東平的隻有地軍團。
雖然屠方指揮得力,我們橫野、折沖、鎮威、揚威四部算是力戰不止,可是水火兩軍團已被調走,地軍團孤掌難鳴,死守到八月,正是石虎奪回的捷報傳來時,東平城再度易手,地軍團退守東陽城。
幸好東平城經過接連兩番戰役,已是殘破不堪,蛇人又缺乏船隻,一時不能渡江攻擊,而此時五羊城終于出擊了,一舉收複了周邊幾個城池,蛇人大概覺得後院起火,加上天氣又轉冷,于十月底全軍退卻,我們才算僥幸奪回東平城。
天保二十八年十一月一直到天保二十九年夏,帝國與蛇人沒什麼戰事,文侯也舒了口氣,帝國軍算是有了個難得的喘息機會,但是五羊城卻陷入了危機,蛇人惱怒何從景突然發難,派兵圍困五羊城。
我們離得太遠,加上自顧不暇,隻能盼望上天護佑,讓五羊城脫得此劫。
說來好笑,五羊城是共和軍的大本營,以前帝國視之為若仇雠,恨不得他們早早毀滅,現在卻從上到下都盼着他們撐過去,連重病在身的帝君,也破天荒地率監國太子一同以太牢祭天,為五羊城祈福。
誰都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五羊城一旦覆滅,蛇人下一輪的攻勢會極其淩厲,就算文侯自己,也沒有再一次勝利的信心了。
沒想到的是,五羊城的守禦強得超出我們意料。
從這年七月一直到年底,雖然謠言滿天飛,說是蛇人已經攻破五羊城,馬上就會北上,但事後都被證實隻是謠言而已,五羊城守得固若金湯。
可是南疆不比帝都,冬天也不是太冷,蛇人又下了狠心,定要破城而後已,這一戰曠日持久,一直持續到次年七月,蛇人終于知道啃不下這塊硬骨頭,廢然而退。
消息傳來的這一天,帝都上下歡聲雷動,簡直就和當初帝國破圍成功時一般。
也因為五羊城苦戰整整一年終于守住了城池,而這一年天下大熟,糧草取得大豐收,尤其是句羅島,據說太倉粟米幾乎要滿溢出來,句羅王入貢的糧草馬匹比往常多了一倍,帝都的底氣也為之一振,人人都覺得勝利終于快要來了。
可是誰也沒想到,此時倭島又開始向句羅島發動進攻,句羅王以血書告急。
據說倭島此番進攻,竟然是受蛇人挑撥。
我不太相信蛇人竟能挑動倭王,但倭人進攻句羅島卻是事實。
文侯權衡之下,決定派李堯天率一萬水軍團,會同三萬句羅水軍遠征倭人,一舉解決倭王。
這一戰我不太贊成,鄧滄瀾的水軍團在石虎城損傷很大,此時補充了不少新軍,還有待訓練,但李堯天自己躍躍欲試。
倭人與句羅人是世仇,能有這個機會遠征倭人,他是求之不得。
這一年,薛文亦得子,張龍友則因為改良鐵甲車,加封為工部侍郎。
更因為與葉台一共獻上丹藥,帝君服用後病情大見起色,連帶着上清丹鼎派的地位都大見上升。
天保二十九年九月,李堯天率水軍團精兵一萬,會同三萬句羅水軍,戰船八百餘艘,開始遠征,鄧滄瀾則在帝都加緊訓練新軍。
水軍團因為元氣大傷,文侯決定是年大力扶持水軍團,從諸軍中抽調能手,這一年軍校畢業生中有不少便編入了水軍團。
唐開報了名,被水軍團收錄。
他是軍人,一直不甘于在軍校當教官,此時終于得償所願。
這一年畢業生中,有一班就是我當初教過一段時間的,其中有幾個也入了水軍團,成了唐開的同僚。
李堯天九月出發。
我對他極有信心,便是文侯也相信李堯天的能力,但不幸的是,李堯天一去便無消息。
直到第二年開春,有殘兵逃回帝都,我們才知道李堯天的結局。
當時水軍在海上曾遇到倭人攔截,被李堯天輕松擊敗,倭人惶惶不可終日,于是死守本島。
李堯天列隊待攻,哪知就在總攻的前一夜,飓風忽起,八百艘戰船全軍覆沒。
聽到這個消息,我不禁怔忡了半天。
李堯天是不世出的将才,我總以為他這一去,定能奏凱而還,做夢也想不到他居然會死在飓風之下!當初路恭行自盡前說是“天命有歸”,也許,冥冥中真的有天命在注定一切。
李堯天遠征軍的失利,使得共和軍越發重要起來。
以前文侯一直有的讓共和軍與蛇人去拼命,我們坐收漁人之利的念頭,直到這時才終于完全打消,帝國與共和軍的合作越發密切起來,甚至,文侯允許共和軍在帝都設立議事處,負責與五羊城之間的日常談判。
天保三十年,号稱太陽王的天保帝因為“積勞成疾”,國師玉馨子上疏保舉他的師弟玉清子為帝君向海外仙山取藥。
由于上清丹鼎派的丹藥立竿見影,清虛吐納派那些養生之道顯得難見成效,玉馨子一定盼望借這機會重獲寵信。
隻是要派人尋藥,花費不少,現在因為戰事,國庫空虛,禦史台右班禦史齊裕輝上疏辦谏。
因為在進谏時有些沖動,向來不問政事的帝君竟然破天荒地大發雷霆,對齊禦史動用廷杖,結果齊禦史被活活打死。
而齊裕輝正是地軍團折沖将軍齊雅輝的親哥哥,齊雅輝因此事連坐而斬首,地軍團進行整編。
這件事對地軍團震動很大,齊雅輝有功無罪,卻因為無妄之災而斬首,不僅是地軍團上下,全軍都為齊雅輝不平。
好在此時與蛇人的戰事不算激烈,否則因為此事,已漸漸成為主力的地軍團隻怕會因為軍心渙散而一蹶不振。
文侯也有鑒于此,對地軍團進行了一番大調整,我因為屬于文侯班底中的大将,被提拔為地軍團副都督,僅名列屠方之下,橫野軍由錢文義接手,折沖軍則交給了曹聞道。
雖然我也很想升官,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升官,我實在并不高興。
天保三十年,玉清子率衆如期入海求藥,唐開被選中成為護衛的兩個百夫長之一,結果一去再無消息。
十二月,帝君駕崩。
天保三十年的冬天,是二十年不遇的寒天,天氣極為寒冷。
雖然因為寒冷,與蛇人沒有太多戰事,可是因為連年戰争,無家可歸的貧民日益增多,這年冬天因為凍餒而死的貧民極多,屍首狼藉于道。
就在這樣一個寒冷的季節裡,太子登基為帝,改元自新。
自新元年二月,春雪連綿。
這一年是因為“帝都之亂”而載入史冊的。
起因是天保三十年年底太陽王終于病重不治,去世前遺诏命江妃自缢以殉。
遺诏下到江妃所居靜婉宮,江妃不從,說這是太子矯诏,命宮中衛士斬殺傳旨黃門,緊閉宮門不讓人出入。
太子針鋒相對,命文侯率軍進攻。
文侯調火軍團炮轟宮門,畢炜率人殺入江妃所居靜婉宮,将裡面一幹人等斬盡殺絕,江妃因絕望而自缢。
路翔是江妃表兄,這些年他這個兵部尚書被文侯架空,根本不得過問軍事,等如閑職,但他一直随遇而安,似乎根本不以為意,此時終于再也按耐不住,與文侯發生了正面沖突。
帝都的變亂發生前,我因為對事态的處理上與文侯相左,被文侯調到前線。
後來聽說,帝都之變,死傷上千,而事後文侯大肆搜捕路翔餘黨,刑罰極為殘酷,單是刑法上被折磨而死的就不下三千人,因連坐獲罪的超過兩萬,以緻這一年帝都的棺材價格大漲,人們背後傳說“自新”這年号不好,“自”是如傾盆血,“新”則是斤斧加所親。
然而這一年對蛇人的戰事卻捷報頻傳,地軍團與風軍團、水軍團會同八千共和軍在東平城下與來犯的五萬蛇人野戰,取得大勝,但地軍團同樣損失慘重。
可是這一戰使得地軍團名噪一時,勇名之盛,一時無兩。
以往我們不敢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