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軍壓境
關燈
小
中
大
武侯出師之時,點兵到左右二軍,再找不出什麼強兵了,勉強弄了些還看得過去的人湊成後軍。
不少人都有這等看法,口齒輕薄之輩還在背後稱羅經緯為“羅競尾”,說後軍樣樣都落在最後。
現在後軍這一番苦戰,卻讓最為自負的龍鱗軍也有點贊歎了。
羅經緯的擔架擡上了城頭。
我走過去,将傘遞給擡擔架的人,跪在擔架前道:“禀羅将軍,龍鱗軍統領楚休紅助戰來遲,死罪。
” 羅經緯在擔架上擡起身子,道:“楚将軍請起。
經緯敗下陣來,讓楚将軍齒冷了。
” 他的話中,滿是蕭索之意。
我也不好說什麼。
羅經緯本是與陸經漁、沈西平他們同一批的勇将,當初平定翰羅海賊,同樣的立功甚大,但他一直沒能封爵。
這次平叛,他統的也是後軍,一般隻做些打掃戰場的事,仍立不了什麼功。
羅經緯心頭,一定有股不平之氣,尤其是沈西平戰死,陸經漁出走,讓他覺得自己未必不會出頭。
可當真一戰,卻讓他雄心頓消了。
我道:“羅将軍,你好好養傷,不必多想了。
” 羅經緯在擔架上道:“胡中軍。
” 邊上的一個中軍官跪了下來,道:“胡仕安在。
” 羅經緯道:“胡中軍,你協助楚将軍,定要守住北門。
” 胡仕安道:“遵命。
” 他話音方落,門外又是一陣響。
剛才似乎還在二裡外,這回的響動已不到一裡了。
那是路恭行在且戰且退吧。
以不滿兩千之寡,獨擋蛇人,即使是借助火藥之力,路恭行足可當得名将之稱了。
我也不禁羨慕路恭行。
有張龍友在武侯幕府,他當然更可以立功吧。
這時,門外已發出了一陣響動,極目望去,北門外半裡已是人頭攢動,前面一支軍馬正急速後退。
大雨中,馬蹄聲仍似激越的鼓點,響個不住。
聽那聲息,每近一些,我的心頭也沉重一些。
路恭行的前鋒營也補充了一些人員,經此一戰,不知又要損折多少了。
盡管我已不是前鋒營成員,但心底,仍是很關切這支部隊。
這時,退下來的前鋒營已近了。
看過去,他們的戰甲被雨打得透濕,閃閃發亮。
這麼大的雨,他們怎麼還能用火藥?我不禁有點詫異,道:此時已沒時間多想了,一個騎士沖在最前,喝道:“小心了,蛇人追過來了。
” 那是前鋒營第十六營的百夫長邢鐵風。
他是清寬伯邢曆的兒子,邢曆本是文官,官拜戶部尚書,邢鐵風是他第三個兒子,卻自幼好武,十九歲軍校畢業便投入了武侯軍中。
他也是蒲安禮一黨,本與我不甚相得,此時我看到他,卻隻覺一陣欣喜。
金千石已到了吊橋邊,隻等前鋒營入城便拉起吊橋來。
前鋒營如風一般沖入城中。
讓我有點欣慰的是,看來前鋒營沒有減多少人。
他們身後不過二三十丈遠,便有一批蛇人尾随而至。
夜雨中看不清,卻覺這批蛇人秩序井然,隐隐的與以前的蛇人大不相同。
蛇人還是第一次夜襲。
夜晚的蛇人看來,比白天要危險百倍。
等前鋒營一入城,我一揚手,金千石和幾個士兵拼命拉着吊橋。
吊橋才拉得一半,蛇人的先頭部隊已到。
那批蛇人排成一個方陣,最前一排已到了護城河邊,一個蛇人一長身,上半身已搭在吊橋上。
它手中握着柄短刀,一刀紮入吊橋的木闆,下半身一縮,一個身體已趴在吊橋上了。
吊橋頭上一下增大了那麼大份量,拉起的速度一下慢了起來。
若是讓它砍斷吊橋的繩索,那便難辦了。
我正想呼喝,龍鱗軍中忽然飛出一箭,直取那蛇人。
這一箭勢若奔雷,就算是我用貫日弓射出的也不過如此。
我不禁吃了一驚,龍鱗軍中竟還有這等人才! 不等我驚歎,那一箭已到。
那蛇人正在吊橋橋闆上搖搖晃晃,準備直起身子,這一箭已到它跟前。
它的動作極快,刀扁着一擋,“當”一聲,那箭竟然刺入刀身,白色的箭羽還在顫顫。
不等那蛇人再有什麼動作,另一支箭又已飛到。
這一箭幾乎緊接着前一支,那個蛇人在吊橋上本已站不穩,哪裡還能阻擋,一箭入腦,它身體一仰,摔下吊橋來。
趁這吊橋一輕,金千石已大力搖動辘轳,将吊橋拉起。
城外的蛇人已立定了。
在城頭上看下去,黑壓壓一片,竟不知有多少。
德洋說有好幾萬,看來是毫不誇張,看上去,起碼也有兩三萬。
以前蛇人攻南門,不過五六千個。
武侯有五萬人在守南門,現在北門隻剩下不到兩萬,真正還能一戰的隻怕還不到此數的一半,還能守得住麼? 我心頭也有了懼意。
這時,隻聽得路恭行道:“楚将軍!楚将軍!” 我回頭一看,路恭行已帶着前鋒營上城來。
我行了一禮,道:“路将軍。
” 他看了看我道:“此番蛇人與以前大不相同,要小心了。
” 他隻說了這一句話,便沒再理我,在城頭上已将分派前鋒諸營。
前鋒營現在也有一千七八百人了,他重整此軍比我有成效得多。
不知他是什麼意思,龍鱗軍放在四營和五營之間。
也許,是讓我和祈烈好照應些吧。
在城頭布防已畢,祈烈過來向我行了一禮,道:“楚将軍。
” 他升上了百夫長,人也成熟了許多。
我笑了笑,道:“小心點。
” 他道:“将軍你也要小心。
” 他說了一句也轉身走了。
不知為什麼,我總覺得他這話裡有話。
難道,前鋒營中有想對我不利的人麼?我掃視了一眼四周,前鋒營的人都全神貫注地注視城下。
城門這一段就由前鋒營和龍鱗軍守衛,羅經緯帶回的後軍也軍心已定,胡仕安正在四處巡視打氣。
那是我多疑吧。
我搖搖頭,蛇人已集結在城下,黑壓壓的一片。
這批蛇人與以前最大的不同就是紀律嚴明。
以前的蛇人各自為戰,野戰時這等戰法如疾風驟雨,勢不可擋,攻城時卻相互掣肘,可眼前這些蛇人竟似一支訓練有素的強兵,它們攻城時的攻擊力不知有多大? 雨落下來,把我的頭發也打得濕了,臉上也滿是雨水。
我捋了一把,道:“金将軍。
” 金千石過來道:“統領,怎麼?” 我道:“剛才放箭那人是誰?請他過來。
” 金千石道:“他叫江在軒,是龍鱗軍第一神箭手,大概也是全軍第一吧。
” 全軍第一?我不禁有點失笑。
他們并不認識譚青,譚青絕對也有他那樣的箭法,而譚青告訴我,他曾經在軍中與文侯手下的一個小軍官比試過箭法,五百步外射遊靶,他一般是一百箭八十五六中,那人卻至少能九十多中。
那等箭法,才庶幾可稱“百發百中”。
可能,龍鱗軍雖不能說第一強兵,卻可以說是第一自負吧。
我沒說什麼,道:“請他來吧。
” 金千石大聲道:“江在軒,江在軒!” 一個身材不高的年輕人走了過來,在我跟前跪下道:“江在軒叩見統領。
” 我道:“江将軍請起。
” 我隻有右手可以動,伸出一隻手扶起他。
這江在軒年紀也隻有二十出頭,身材雖不高,卻十分壯實。
他背後背着一張短弓,隻有一肘長。
這等短弓,也能射出如此大力的箭來麼?我自己慣用那張貫日弓,譚青曾跟我說,弓力太強,準頭就極難把握,用力不當,反而不如軟弓得力。
可我用慣了那等硬弓,對射術實在也難以再有寸進,心知這等射術的高妙處是體會不到了。
這江在軒,也許會是個和譚青一樣得力的人吧。
人盡其才。
軍校中
不少人都有這等看法,口齒輕薄之輩還在背後稱羅經緯為“羅競尾”,說後軍樣樣都落在最後。
現在後軍這一番苦戰,卻讓最為自負的龍鱗軍也有點贊歎了。
羅經緯的擔架擡上了城頭。
我走過去,将傘遞給擡擔架的人,跪在擔架前道:“禀羅将軍,龍鱗軍統領楚休紅助戰來遲,死罪。
” 羅經緯在擔架上擡起身子,道:“楚将軍請起。
經緯敗下陣來,讓楚将軍齒冷了。
” 他的話中,滿是蕭索之意。
我也不好說什麼。
羅經緯本是與陸經漁、沈西平他們同一批的勇将,當初平定翰羅海賊,同樣的立功甚大,但他一直沒能封爵。
這次平叛,他統的也是後軍,一般隻做些打掃戰場的事,仍立不了什麼功。
羅經緯心頭,一定有股不平之氣,尤其是沈西平戰死,陸經漁出走,讓他覺得自己未必不會出頭。
可當真一戰,卻讓他雄心頓消了。
我道:“羅将軍,你好好養傷,不必多想了。
” 羅經緯在擔架上道:“胡中軍。
” 邊上的一個中軍官跪了下來,道:“胡仕安在。
” 羅經緯道:“胡中軍,你協助楚将軍,定要守住北門。
” 胡仕安道:“遵命。
” 他話音方落,門外又是一陣響。
剛才似乎還在二裡外,這回的響動已不到一裡了。
那是路恭行在且戰且退吧。
以不滿兩千之寡,獨擋蛇人,即使是借助火藥之力,路恭行足可當得名将之稱了。
我也不禁羨慕路恭行。
有張龍友在武侯幕府,他當然更可以立功吧。
這時,門外已發出了一陣響動,極目望去,北門外半裡已是人頭攢動,前面一支軍馬正急速後退。
大雨中,馬蹄聲仍似激越的鼓點,響個不住。
聽那聲息,每近一些,我的心頭也沉重一些。
路恭行的前鋒營也補充了一些人員,經此一戰,不知又要損折多少了。
盡管我已不是前鋒營成員,但心底,仍是很關切這支部隊。
這時,退下來的前鋒營已近了。
看過去,他們的戰甲被雨打得透濕,閃閃發亮。
這麼大的雨,他們怎麼還能用火藥?我不禁有點詫異,道:此時已沒時間多想了,一個騎士沖在最前,喝道:“小心了,蛇人追過來了。
” 那是前鋒營第十六營的百夫長邢鐵風。
他是清寬伯邢曆的兒子,邢曆本是文官,官拜戶部尚書,邢鐵風是他第三個兒子,卻自幼好武,十九歲軍校畢業便投入了武侯軍中。
他也是蒲安禮一黨,本與我不甚相得,此時我看到他,卻隻覺一陣欣喜。
金千石已到了吊橋邊,隻等前鋒營入城便拉起吊橋來。
前鋒營如風一般沖入城中。
讓我有點欣慰的是,看來前鋒營沒有減多少人。
他們身後不過二三十丈遠,便有一批蛇人尾随而至。
夜雨中看不清,卻覺這批蛇人秩序井然,隐隐的與以前的蛇人大不相同。
蛇人還是第一次夜襲。
夜晚的蛇人看來,比白天要危險百倍。
等前鋒營一入城,我一揚手,金千石和幾個士兵拼命拉着吊橋。
吊橋才拉得一半,蛇人的先頭部隊已到。
那批蛇人排成一個方陣,最前一排已到了護城河邊,一個蛇人一長身,上半身已搭在吊橋上。
它手中握着柄短刀,一刀紮入吊橋的木闆,下半身一縮,一個身體已趴在吊橋上了。
吊橋頭上一下增大了那麼大份量,拉起的速度一下慢了起來。
若是讓它砍斷吊橋的繩索,那便難辦了。
我正想呼喝,龍鱗軍中忽然飛出一箭,直取那蛇人。
這一箭勢若奔雷,就算是我用貫日弓射出的也不過如此。
我不禁吃了一驚,龍鱗軍中竟還有這等人才! 不等我驚歎,那一箭已到。
那蛇人正在吊橋橋闆上搖搖晃晃,準備直起身子,這一箭已到它跟前。
它的動作極快,刀扁着一擋,“當”一聲,那箭竟然刺入刀身,白色的箭羽還在顫顫。
不等那蛇人再有什麼動作,另一支箭又已飛到。
這一箭幾乎緊接着前一支,那個蛇人在吊橋上本已站不穩,哪裡還能阻擋,一箭入腦,它身體一仰,摔下吊橋來。
趁這吊橋一輕,金千石已大力搖動辘轳,将吊橋拉起。
城外的蛇人已立定了。
在城頭上看下去,黑壓壓一片,竟不知有多少。
德洋說有好幾萬,看來是毫不誇張,看上去,起碼也有兩三萬。
以前蛇人攻南門,不過五六千個。
武侯有五萬人在守南門,現在北門隻剩下不到兩萬,真正還能一戰的隻怕還不到此數的一半,還能守得住麼? 我心頭也有了懼意。
這時,隻聽得路恭行道:“楚将軍!楚将軍!” 我回頭一看,路恭行已帶着前鋒營上城來。
我行了一禮,道:“路将軍。
” 他看了看我道:“此番蛇人與以前大不相同,要小心了。
” 他隻說了這一句話,便沒再理我,在城頭上已将分派前鋒諸營。
前鋒營現在也有一千七八百人了,他重整此軍比我有成效得多。
不知他是什麼意思,龍鱗軍放在四營和五營之間。
也許,是讓我和祈烈好照應些吧。
在城頭布防已畢,祈烈過來向我行了一禮,道:“楚将軍。
” 他升上了百夫長,人也成熟了許多。
我笑了笑,道:“小心點。
” 他道:“将軍你也要小心。
” 他說了一句也轉身走了。
不知為什麼,我總覺得他這話裡有話。
難道,前鋒營中有想對我不利的人麼?我掃視了一眼四周,前鋒營的人都全神貫注地注視城下。
城門這一段就由前鋒營和龍鱗軍守衛,羅經緯帶回的後軍也軍心已定,胡仕安正在四處巡視打氣。
那是我多疑吧。
我搖搖頭,蛇人已集結在城下,黑壓壓的一片。
這批蛇人與以前最大的不同就是紀律嚴明。
以前的蛇人各自為戰,野戰時這等戰法如疾風驟雨,勢不可擋,攻城時卻相互掣肘,可眼前這些蛇人竟似一支訓練有素的強兵,它們攻城時的攻擊力不知有多大? 雨落下來,把我的頭發也打得濕了,臉上也滿是雨水。
我捋了一把,道:“金将軍。
” 金千石過來道:“統領,怎麼?” 我道:“剛才放箭那人是誰?請他過來。
” 金千石道:“他叫江在軒,是龍鱗軍第一神箭手,大概也是全軍第一吧。
” 全軍第一?我不禁有點失笑。
他們并不認識譚青,譚青絕對也有他那樣的箭法,而譚青告訴我,他曾經在軍中與文侯手下的一個小軍官比試過箭法,五百步外射遊靶,他一般是一百箭八十五六中,那人卻至少能九十多中。
那等箭法,才庶幾可稱“百發百中”。
可能,龍鱗軍雖不能說第一強兵,卻可以說是第一自負吧。
我沒說什麼,道:“請他來吧。
” 金千石大聲道:“江在軒,江在軒!” 一個身材不高的年輕人走了過來,在我跟前跪下道:“江在軒叩見統領。
” 我道:“江将軍請起。
” 我隻有右手可以動,伸出一隻手扶起他。
這江在軒年紀也隻有二十出頭,身材雖不高,卻十分壯實。
他背後背着一張短弓,隻有一肘長。
這等短弓,也能射出如此大力的箭來麼?我自己慣用那張貫日弓,譚青曾跟我說,弓力太強,準頭就極難把握,用力不當,反而不如軟弓得力。
可我用慣了那等硬弓,對射術實在也難以再有寸進,心知這等射術的高妙處是體會不到了。
這江在軒,也許會是個和譚青一樣得力的人吧。
人盡其才。
軍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