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專吃癟拾怪老頭
關燈
小
中
大
金陵。
農曆正月十五。
這一天正是傳統的元宵佳節。
也不知從何時傳下來這一天要鬧花燈的習俗,所以一大清早,這座古城就開始喧鬧起來。
城南的一條叫錦紗坊的小巷中,随着“吱”的一聲,從一座華宅的門裡滾出一個“皮球”來。
這隻“皮球”要比普通的皮球大三四倍,緊跟其後蹦出的是兩個十三四歲的孩子。
“皮球”在前面滾,兩個孩子推、踢、拉的跟着,這大概是最原始的一場“足球賽”了。
“小肥、洗涕,快點走,别讓我爹發現了,否則今天這麼熱鬧的燈會又泡湯了,又得在那該死的書房裡挨上一天了。
” 說話的孩子眉清目秀,一身綢緞,富家子弟打扮。
此人名叫蕭明遠,是當時金陵頭号大财主也是大善人蕭友财的心肝寶貝,獨生兒子。
“明遠哥。
”一個書童打扮,長得精瘦的孩子一指“皮球”說道:“有這皮球在,誰想走快也不可能呀!” 皮球慢悠悠地說着:“要不,你們先走,我在後面慢慢跟着。
” 咦?怎麼“皮球”也會說話? 原來“皮球”并不是真的皮球,而是一個胖得早該去“美容中心”減肥的小胖子。
小胖子由于“豐滿”,身體各部分的輪廓部分不太清楚,一動起來,全身的肉都在“搬家”,好似一個大“皮球”,說是皮球,一點也不為過。
“皮球”也是一身書童打扮,他和“小綠豆眼”一樣都是蕭明遠少爺的小跟班,也是從小一起玩大的小夥伴,感情甚笃。
“皮球”名叫吾肥,“小綠豆眼”名叫洗飛。
小少爺出門時喊的“小肥”、“洗弟”就是這兩位活寶。
由于今天是燈會,苦讀多天的蕭明遠決定今天“公休,放假一天”,帶着洗飛、吾肥,瞞着爹爹蕭友财,前去夫子廟觀燈。
夫子廟,本來是科舉的考場,什麼貢院街,狀元境,考棚加上供舉子們玩樂的河坊、南院、北院,就在夫子廟的四周。
不過這些年來,由于盛行買官賣官,十年寒窗的人太少了,有真學問的人太少了,夫子廟也逐漸變成一個民間集會的場所,也相當一個“商業中心”。
好似北京的天橋、上海的城隍廟一樣,三教九流什麼人都來這裡混飯吃,甚是熱鬧。
三小一路打鬧,轉眼已來到夫子廟。
今天夫子廟的元宵節,各路劄燈師傳大顯其能,萬燈聚會,可真成了“萬燈廟”。
洗飛叫道:“哇塞!那麼多的燈,那麼多的人,操他奶奶的,真是好大的場面。
” “皮球”吾肥見解獨到,慢慢地說道:“如果在高處往這場地方看呢,肯定會覺得這是一個螞蟻窩。
” 洗飛贊道:“呆頭鵝,看不出來,你還蠻有想像力的嘛!” 吾肥沖他叫道:“那當然,别看我胖,我的腦子可不是豆腐渣。
這叫大智若愚,不像你,就會出馊主意。
” 明遠說道:“好了,你們兩個别鬧了,都十幾歲的人了,還像幼兒園裡的小朋友一樣,動不動就吵鬧。
今天少爺我可是帶你們來看花燈的,要想擡杠就回去再說。
” 說完,帶着這一胖一瘦兩人,随着人潮走了夫子廟的燈海裡。
今年的燈會,荟萃了江南各地劄制彩燈的民間高手,所以彩燈也格外的漂亮。
三個家夥中那出籠的小鳥,一路賞燈,一路品嘗着各色的風味小吃,好不開心。
這時,突然路邊傳來一陣叱喝聲,吸引了許多的遊客,大有不約而同地圍了過去。
明遠、吾肥、洗飛也擠進了人牆中。
隻見一個“穿紅戴綠”就差塗抹胭脂口紅的大約六旬的小老頭,手上拎着一隻精巧的金魚燈,正用滑稽的動作在招攬着過往的行人。
“各位,各位,看一看,瞧一瞧,看一看,瞧一瞧,我手中的金魚燈,多好的金魚燈呀!你想要的話,就請猜這則謎語。
猜中了,就白送這精制的金魚燈給你。
” 一聽說猜謎語,三人可來了精神,因為他們都自稱為“謎界高手”。
三人伸長了脖子,想看看這老頭到底出了什麼樣的謎語。
隻見小老頭從懷中掏出一張白紙,上面寫着一些字。
隻聽小老頭清了清嗓子,大聲念道:“三個人,一姓高,一姓孫,一姓陳,他們同娶了同一個女人做他們共同的妻子,生下了一個不知父親是誰的孩子。
請問這孩子叫什麼名字?” “缺德,真缺德,怎麼出這樣的謎語………”老頭剛讀完,人群中就發出一陣厭惡之聲。
可是這小老頭卻一副悠然自得,大有“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的神态。
人群中一個“皮球”尖叫道:“這還不簡單,連幼兒園的小孩都會。
” 這人不是别人,正是吾肥也。
大家一看這位年紀不大,卻胖得可以的小“仁兄”,居然能猜這個謎語,頓時來了興趣。
“小肥,你别出洋相了,待會兒你怎麼收場。
” “呆頭鵝,幫幫忙,你就别叫我們丢臉了。
” 明遠和洗飛一起勸着,因為他們知道,小肥的大腦絕不會比别人轉得快。
吾肥裝着沒聽見,繼續說道:“這孩子有三個爸爸,那麼他就有三個姓。
這樣吧,他一個禮拜姓孫,一個禮拜姓陳,一個禮拜姓高。
名字可以用個‘三’字,大号就叫孫三,陳三,高三,一個禮拜換一個。
哈哈,這就是标準答案啦!” 吾肥晃頭晃腦,一副自我陶醉的樣子,就好像天下最聰明的人就是他一樣。
“哈哈,小胖子,大概你連幼兒園還沒畢業吧?啊?哈哈……”那老頭一陣嬉笑,引得人群中也發出一陣哄笑。
小肥登時鬧了個大紅臉,感到極不自在,有意無意地朝明遠身後躲。
明遠趕緊打圓場,說道:“嗯,這個嘛……我的這位兄弟說得還有點道理的嘛,隻不過拐了點彎,逗大家笑笑而已。
其實這孫高陳三姓合起來,嗯,合起來嘛……啊應該姓‘郭’,對不對?” 小老頭用手在掌心刮了幾下,“高”字取頭,“孫陳”三字各取左邊偏旁,合起來正是一個“郭”字,忙一拍腦袋瓜大叫一聲:“對啊!”驚喜地看看明遠。
其實蕭明遠的機靈應變早已是天下第一,如果讓他參加任何一場“智力競賽”,肯定可以奪冠的。
“至于這個名字嘛,讓我再想想。
”蕭明遠拍拍腦門,在原地踱了幾步,又道:“既然這孩子是這三個人的共同老婆生的,也就是三人同日所生,這三,人,日,三字加起來,不就是春天的‘春’字嗎?對,孩子的名字肯定叫‘春’。
” 怪老頭大叫一聲,興奮的道:“啊呀,太對了,小兄弟,你總算幫了我的大忙了,我又可以去吃癟拾啦!哈哈……” 話一說完,忙把金魚燈的杆子往明遠手裡一塞,掉頭撥開人群,發足狂奔而去。
不約而同,三人緊跟老頭也擠出了人群。
越是奇怪的事,越是要搞清楚,這就是三人共同的嗜好。
好在人太多,老頭跑不快,三人緊緊跟在怪老頭後面,倒也相距不遠。
隻見前面的怪老頭,九拐十八彎,終于在一座大院門前停了下來。
原來這座大院正是明遠他爹蕭友财開的金陵頭号賭場“好來賭院”。
三人都認識看門的張福,他是平時教舞刀弄槍的護院武師,年紀約莫三十開外。
隻見怪老頭和張福說幾句話,又點頭哈腰了一陣,張福便揮揮手,無可奈何地放了老頭進去了。
明遠忙上前問道:“張叔,剛才進去的那怪老頭你認識?” 張福一看是少爺,趕緊答道:“少爺,是這麼回事,咱這‘好來賭院’不是規定最少身上有五兩銀子不才進的,這老頭身上隻帶了四兩,所以一開始,我沒讓他進……” 明遠追問道:“那剛才你怎麼又讓他進去呢?” 張福答道:“那老頭在這兒求了半天,求得我心都軟了,可又不能壞了賭場的規矩,于是我就想了一個辦法去難難他,讓他猜個謎語,猜對了就讓他進去,其實我想他絕對是猜不出來的。
沒想到他上了趟茅房,謎語就猜出來了。
所以隻好讓他進去了。
” 洗飛叫道:“哇塞,操他奶奶我們上當了,好狡猾的一雙老狐狸。
” 張福一聽,心中納悶,剛想問是怎麼回事,明遠已帶着洗飛、吾肥
農曆正月十五。
這一天正是傳統的元宵佳節。
也不知從何時傳下來這一天要鬧花燈的習俗,所以一大清早,這座古城就開始喧鬧起來。
城南的一條叫錦紗坊的小巷中,随着“吱”的一聲,從一座華宅的門裡滾出一個“皮球”來。
這隻“皮球”要比普通的皮球大三四倍,緊跟其後蹦出的是兩個十三四歲的孩子。
“皮球”在前面滾,兩個孩子推、踢、拉的跟着,這大概是最原始的一場“足球賽”了。
“小肥、洗涕,快點走,别讓我爹發現了,否則今天這麼熱鬧的燈會又泡湯了,又得在那該死的書房裡挨上一天了。
” 說話的孩子眉清目秀,一身綢緞,富家子弟打扮。
此人名叫蕭明遠,是當時金陵頭号大财主也是大善人蕭友财的心肝寶貝,獨生兒子。
“明遠哥。
”一個書童打扮,長得精瘦的孩子一指“皮球”說道:“有這皮球在,誰想走快也不可能呀!” 皮球慢悠悠地說着:“要不,你們先走,我在後面慢慢跟着。
” 咦?怎麼“皮球”也會說話? 原來“皮球”并不是真的皮球,而是一個胖得早該去“美容中心”減肥的小胖子。
小胖子由于“豐滿”,身體各部分的輪廓部分不太清楚,一動起來,全身的肉都在“搬家”,好似一個大“皮球”,說是皮球,一點也不為過。
“皮球”也是一身書童打扮,他和“小綠豆眼”一樣都是蕭明遠少爺的小跟班,也是從小一起玩大的小夥伴,感情甚笃。
“皮球”名叫吾肥,“小綠豆眼”名叫洗飛。
小少爺出門時喊的“小肥”、“洗弟”就是這兩位活寶。
由于今天是燈會,苦讀多天的蕭明遠決定今天“公休,放假一天”,帶着洗飛、吾肥,瞞着爹爹蕭友财,前去夫子廟觀燈。
夫子廟,本來是科舉的考場,什麼貢院街,狀元境,考棚加上供舉子們玩樂的河坊、南院、北院,就在夫子廟的四周。
不過這些年來,由于盛行買官賣官,十年寒窗的人太少了,有真學問的人太少了,夫子廟也逐漸變成一個民間集會的場所,也相當一個“商業中心”。
好似北京的天橋、上海的城隍廟一樣,三教九流什麼人都來這裡混飯吃,甚是熱鬧。
三小一路打鬧,轉眼已來到夫子廟。
今天夫子廟的元宵節,各路劄燈師傳大顯其能,萬燈聚會,可真成了“萬燈廟”。
洗飛叫道:“哇塞!那麼多的燈,那麼多的人,操他奶奶的,真是好大的場面。
” “皮球”吾肥見解獨到,慢慢地說道:“如果在高處往這場地方看呢,肯定會覺得這是一個螞蟻窩。
” 洗飛贊道:“呆頭鵝,看不出來,你還蠻有想像力的嘛!” 吾肥沖他叫道:“那當然,别看我胖,我的腦子可不是豆腐渣。
這叫大智若愚,不像你,就會出馊主意。
” 明遠說道:“好了,你們兩個别鬧了,都十幾歲的人了,還像幼兒園裡的小朋友一樣,動不動就吵鬧。
今天少爺我可是帶你們來看花燈的,要想擡杠就回去再說。
” 說完,帶着這一胖一瘦兩人,随着人潮走了夫子廟的燈海裡。
今年的燈會,荟萃了江南各地劄制彩燈的民間高手,所以彩燈也格外的漂亮。
三個家夥中那出籠的小鳥,一路賞燈,一路品嘗着各色的風味小吃,好不開心。
這時,突然路邊傳來一陣叱喝聲,吸引了許多的遊客,大有不約而同地圍了過去。
明遠、吾肥、洗飛也擠進了人牆中。
隻見一個“穿紅戴綠”就差塗抹胭脂口紅的大約六旬的小老頭,手上拎着一隻精巧的金魚燈,正用滑稽的動作在招攬着過往的行人。
“各位,各位,看一看,瞧一瞧,看一看,瞧一瞧,我手中的金魚燈,多好的金魚燈呀!你想要的話,就請猜這則謎語。
猜中了,就白送這精制的金魚燈給你。
” 一聽說猜謎語,三人可來了精神,因為他們都自稱為“謎界高手”。
三人伸長了脖子,想看看這老頭到底出了什麼樣的謎語。
隻見小老頭從懷中掏出一張白紙,上面寫着一些字。
隻聽小老頭清了清嗓子,大聲念道:“三個人,一姓高,一姓孫,一姓陳,他們同娶了同一個女人做他們共同的妻子,生下了一個不知父親是誰的孩子。
請問這孩子叫什麼名字?” “缺德,真缺德,怎麼出這樣的謎語………”老頭剛讀完,人群中就發出一陣厭惡之聲。
可是這小老頭卻一副悠然自得,大有“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的神态。
人群中一個“皮球”尖叫道:“這還不簡單,連幼兒園的小孩都會。
” 這人不是别人,正是吾肥也。
大家一看這位年紀不大,卻胖得可以的小“仁兄”,居然能猜這個謎語,頓時來了興趣。
“小肥,你别出洋相了,待會兒你怎麼收場。
” “呆頭鵝,幫幫忙,你就别叫我們丢臉了。
” 明遠和洗飛一起勸着,因為他們知道,小肥的大腦絕不會比别人轉得快。
吾肥裝着沒聽見,繼續說道:“這孩子有三個爸爸,那麼他就有三個姓。
這樣吧,他一個禮拜姓孫,一個禮拜姓陳,一個禮拜姓高。
名字可以用個‘三’字,大号就叫孫三,陳三,高三,一個禮拜換一個。
哈哈,這就是标準答案啦!” 吾肥晃頭晃腦,一副自我陶醉的樣子,就好像天下最聰明的人就是他一樣。
“哈哈,小胖子,大概你連幼兒園還沒畢業吧?啊?哈哈……”那老頭一陣嬉笑,引得人群中也發出一陣哄笑。
小肥登時鬧了個大紅臉,感到極不自在,有意無意地朝明遠身後躲。
明遠趕緊打圓場,說道:“嗯,這個嘛……我的這位兄弟說得還有點道理的嘛,隻不過拐了點彎,逗大家笑笑而已。
其實這孫高陳三姓合起來,嗯,合起來嘛……啊應該姓‘郭’,對不對?” 小老頭用手在掌心刮了幾下,“高”字取頭,“孫陳”三字各取左邊偏旁,合起來正是一個“郭”字,忙一拍腦袋瓜大叫一聲:“對啊!”驚喜地看看明遠。
其實蕭明遠的機靈應變早已是天下第一,如果讓他參加任何一場“智力競賽”,肯定可以奪冠的。
“至于這個名字嘛,讓我再想想。
”蕭明遠拍拍腦門,在原地踱了幾步,又道:“既然這孩子是這三個人的共同老婆生的,也就是三人同日所生,這三,人,日,三字加起來,不就是春天的‘春’字嗎?對,孩子的名字肯定叫‘春’。
” 怪老頭大叫一聲,興奮的道:“啊呀,太對了,小兄弟,你總算幫了我的大忙了,我又可以去吃癟拾啦!哈哈……” 話一說完,忙把金魚燈的杆子往明遠手裡一塞,掉頭撥開人群,發足狂奔而去。
不約而同,三人緊跟老頭也擠出了人群。
越是奇怪的事,越是要搞清楚,這就是三人共同的嗜好。
好在人太多,老頭跑不快,三人緊緊跟在怪老頭後面,倒也相距不遠。
隻見前面的怪老頭,九拐十八彎,終于在一座大院門前停了下來。
原來這座大院正是明遠他爹蕭友财開的金陵頭号賭場“好來賭院”。
三人都認識看門的張福,他是平時教舞刀弄槍的護院武師,年紀約莫三十開外。
隻見怪老頭和張福說幾句話,又點頭哈腰了一陣,張福便揮揮手,無可奈何地放了老頭進去了。
明遠忙上前問道:“張叔,剛才進去的那怪老頭你認識?” 張福一看是少爺,趕緊答道:“少爺,是這麼回事,咱這‘好來賭院’不是規定最少身上有五兩銀子不才進的,這老頭身上隻帶了四兩,所以一開始,我沒讓他進……” 明遠追問道:“那剛才你怎麼又讓他進去呢?” 張福答道:“那老頭在這兒求了半天,求得我心都軟了,可又不能壞了賭場的規矩,于是我就想了一個辦法去難難他,讓他猜個謎語,猜對了就讓他進去,其實我想他絕對是猜不出來的。
沒想到他上了趟茅房,謎語就猜出來了。
所以隻好讓他進去了。
” 洗飛叫道:“哇塞,操他奶奶我們上當了,好狡猾的一雙老狐狸。
” 張福一聽,心中納悶,剛想問是怎麼回事,明遠已帶着洗飛、吾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