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屈志事仇

關燈
天一道長尚未答話,宮天甯地笑道:“無字真經精華所在,端在‘玄門散罡法’一篇,常人都說道家煉氣,功在使人體内四周散布隐形罡氣,可避刀劍,擋拳掌,即如桃花島自認絕學的‘血氣氣功’,亦不脫煉氣範疇,豈知張三豐祖師所見絕非僅此,無字真經中所載,護身罡氣若練于體外,猶屬下等,上乘功夫,應隐罡于體,散氣于百骸之中,周而複始,平時與呼吸同生同息,一遇強敵,自生反應,才能使混身俱與罡氣揉合,任是刀劈斧砍,無處着力,毫發無傷,方為大成,這也就是武當‘柔’字功夫絕頂境界。

    ” 他一口氣說到這裡,笑着轉面問天一道長道:“宮某這些話,班門弄斧,道長及武當嫡系,看看宮某說得可對麼?” 誰知天一道長聽了這話,三人臉上竟一齊變色。

     天罡道長拂袖而起,既驚又駭地望了宮天甯一眼,嘴唇張了幾張,似有許多話,卻沒有吐出一絲聲音。

     宮天甯揚眉問道:“道長有何指正?” 天一道長忙使個眼色,笑道:“師弟一下是覺得奇怪,為何宮大俠竟對武當秘學,如數家珍,闡述得如此貼切切實,是不是?” 天罡道長猛可省悟過來,忙也接口笑道:“正是,貧道身為武當弟子,論起師門絕技,竟不如宮大俠遠甚,怎不驚異?” 宮天甯詭笑道:“道長僅隻驚異而已麼?” 天風道長突然搶先說道:“宮大俠學究夭人,胸藏各家之長,原無足驚怪,但貧道卻有一事不明,欲向宮大俠請教。

    ” 宮天甯道:“不敢,道長請問。

    ” 天一道長心知師弟要問的是什麼話?當此情勢,卻十分不願他沖口出來,但待阻止已自不及,隻得急忙頻頻以目示意,要他慎言! 然而,天風道長卻故作不見,朗聲道:“所謂無字真經,世人雖知其中蘊藏着曠世絕學,但真經既名‘無字’,經冊中并無字迹,貧道忝為武當弟子,對此自是素所深知。

    宮大俠适才闡述經中武學,曆曆如繪,殊令貧道迷惑,” 這話沖口而出,在天一道長和天罡道想來,必然引起宮天甯不快,或許一語不投,立即翻臉,全部在暗中捏了一把冷汗。

     殊不料宮天甯聽了,竟全無忤逆之色,反而仰面大笑道:“道長此問,正在宮某意中,不瞞三位說,貴派無字真經,正在宮某手中,經中妙谛,也經營某窮三月之久,予以參透了。

    ” 三位道長聞言一震,饒是天一道長再能忍受,也不禁泛現出羞怒之容。

     師門屈辱,天玄慘死,武當聲譽……他身為一派掌門,刹時間,許許多多舊恨新仇,都向他迫壓過來,論理說,仇人當前,除了奮起一戰,哪還有其他抉擇。

     但是,轉念之間,又忍不住暗暗告誡自己:不能!不能!老賊武功通玄,冒然一戰,徒招滅亡,四十年含辛忍辱,萬不能毀于一旦,何況,此行任務重大,臨離少林,明塵大師是怎樣付托于我的…… 一想到武當派四十年埋頭忍辱那段日子,天一道長滿腔怒火,盡化作辛酸的淚珠,眼中淚光隐隐,直欲傾瀉而下。

     可是,他不能讓眼淚流出來,不但不能流眼淚,更連悲戚忿恨之情,也不能流露出一分,否則,師兄弟三人,當場便将血濺崆峒。

     權衡輕重,天一道長終于強忍悲憤,凄然一笑,輕輕道:“武當無字真經,聞遭奸人仿制,前些時,江湖曾疊連出現了三部之多,惟因該經既無字迹,孰真孰假,委實難辨,宮大俠所得,難保必非赝品。

    ” 宮天甯嘿嘿笑道:“真經可以假,武當不傳秘學‘玄門散罡法’,總該不會虛假吧!” 天一道長淡淡一笑,道:“貧道從師五十餘年,對本門武學,均涉獵一二,竟未聞‘玄門散罡之法’。

    ” 語聲微頓,又道:“不過,宮大俠既從經中參悟妙谛,姑無論是否無字真經,都是值得恭賀之事,過些時,貧道返觀,再将敝觀中存放的那一部祖傳‘無字真經’取來,一并奉獻宮大俠,那時宮大俠不難舉目評定孰真孰假了。

    ” 宮天甯聽了這話,一時語塞,愣了片刻,方自幹笑道:“說得極是,宮某定當拜閱。

    ” 二場兇險,總算被天-道長鎮靜地化解下來,約略談了片刻,宮天甯尚須接見其餘投效的武林人物,親自起身,送天一道長等出廳,并囑接待之人,好好安頓食宿之處。

     天一道長等一走,“百丈翁”宋英立即趨前低語道:“山主看這三個雜毛,來意有詐嗎?” 宮天甯反問道:“依你看呢?” 宋英沉吟片刻,道:“若依宋某直覺,他們必是詐降無疑,但經過山主一番試探,如今又覺得不象詐了。

    ” 宮天甯笑道:“何以見得?” 宋英道:“他們初來之時,忍辱吞聲,大非一派掌門之尊所應有的氣慨,宋某故疑其有詐,但适才山主提及無字真經,天風道人竟脫口問起山主從何而知經中秘學,他們若是詐降,焉能出些頂撞之言?” 宮天甯冷笑道:“錯了,正是因無字真經的事,宮某已試出,這三個雜毛,必是詐降。

    ” 宋英駭然-驚,忙問:“山主從何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