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劫後餘生

關燈
秦佑再要攔他,陶羽已迳自沖出石壁,低頭涉水,很快地向沙灘上奔去。

     兩人一先一後,奔到那人身邊,隻見那土人俯伏而卧,整個面孔,陷在泥中,一柄蠻刀,抛棄在五六尺外,頭頂附近,灑着一大片鮮血,左肩頭,卻留着清晰的一隻漆黑掌印。

     秦佑跪在沙地上,用力扳起他的面部,一看之下,駭然驚呼:“呀!是辛弟?” 陶羽伸手探了一下鼻息,發覺辛弟尚有一絲餘息未斷,忙道:“他還沒有斷氣,我們拖他回洞裡再說。

    ” 秦佑插回短劍,又擡了沙灘上的蠻刀,兩個一左一右,合力拖着辛弟健壯而沉重的身體,急急又回到洞穴裡。

     辛弟嘴角挂着血痕,臉色黯淡,氣着遊絲,已是奄奄一息,秦佑撕下衣襟,去洞外浸濕了海水,替他敷在額上,兩人焦急地在旁邊守候。

     過了很久,辛弟的氣息,反而越來越弱,眼見将死。

    陶羽猛然記起方才看見秘冊上,有一段叙述“閉穴止傷”的方法,連忙又從懷裡掏了那本書來,照着書上所說的穴道部位,胡亂地拳敲指戳了一番。

     也是辛弟命不該絕,一陣敲打,竟被他摸中了療傷的門路,片刻之後,辛弟竟悠悠醒轉過來。

     他吃力地睜開眼睛,望望陶秦二人,嘴角牽動,用一種低微而幽緩的聲音說道:“死…… 了……死……了……” 秦佑急問:“誰死了,你說誰死了?” “谷……谷老……爺…子……和全村……全村的人……” “你說師父和村裡的人,都被那海天四醜殺害了麼?” 辛弟微微點頭道:“是的……就是……那四個……壞……蛋……” 秦佑一陣酸楚,擡頭向陽羽說道:“他們好狠,殺了師父,還放不過全村的人。

    ” 陶羽黯然歎道:“辛弟一定是想來給我們送訊,被四醜發覺,追殺在海邊,唉!如今島上,就隻剩下我們三個活人了。

    ” 秦佑悲憤地站起身來,嗆地拔出短劍,奮力一劍砍在石壁上,沉痛切齒說道:“等我武功練成,一定要尋海天四醜,替師父和阿圖拉報仇!” 陶羽點點頭,眼裡含着淚水,喃喃說道:“對,一定要找海天四醜報仇,海天四醜…… 海天四醜……” 念着,念着,他忽又記起在山頂廢墟前山石上看到的詩句,那是:“一劍鎮河朔,雙鈴護桃花,三環連秦楚,四醜霸天涯。

    ” 他心中似有所悟,又似有無限朦胧,這時,洞外日影已西,暮色正冉冉而合,腳下的潮水,又開始慢慢上漲了…… 口口口 在洞中蜷伏潛匿了整整三天,辛弟的傷勢,居然在陶羽和秦佑的細心照撫之下,漸漸痊愈起來。

    他們實在悶不住,便留辛弟在洞中養傷,陶羽與秦佑,趁着黃昏,偷偷出了石洞,到村中探着究竟。

     事實正如辛弟所說的,未抵蠻村,沿途已見到随處倒斃的土人屍體。

    當他們踏進村子,更是遍地死屍,觸目酸鼻,整個蠻村無一活口,泥壁蕭索,雞犬無聲,變成了死寂的世界。

     死屍中,有土人酋長阿圖拉,也有辛弟的母親玲子,秦佑在死屍中探索細辨,終于在毒潭邊上,找到了谷騰的屍體。

     他渾身盡是血污,手足都被利刃砍斷,背心一個掌印,骨骼盡碎,死狀慘不忍睹。

    但是,陶羽卻發現他死後竟挂着一絲淡淡的微笑,仿佛在臨死之際,肉體雖然遭受着無邊痛苦,心靈上卻是滿足而安詳的。

     秦佑跪倒地上,抱屍放聲大哭,其聲凄切,如喪父母,而陶羽在傷感悲憤之餘,卻暗地懷着一層迷惘。

    他猜不透,谷騰自知不免一死,甘願舍命而拯救全村土人,可是,他雖然如願死了,卻并沒有救了阿圖拉村人的性命。

    那麼他為什麼在臨死的時候不怒不悲,反而露着笑容?他滿足的是什麼?是因為得到了“達摩洗髓經補述”秘冊?還是因為得到了秦佑這樣一個可喜可期的徒兒呢? 四醜已遠揚他去,留下遍島死屍,和陶羽秦佑的心底深處的滿腔悲憤。

     夜風蕭蕭,枭鳴聲聲,月影陰暗,叢林寂寂,仿佛都為這海島上所發生的一切,默默表示哀吊和歎息。

     毒潭邊沿,十餘石人仍然挺立在那兒,其中一個,便是伴同他們激流到島上來的家人陶興。

    如今再拿陶興和谷騰相較,則陽興的中毒化石,竟又比谷騰的際遇,不知要幸運多少了。

     他們合力替谷騰造了一座小墳,也替阿圖拉和玲子另築一座,其他村中土人的屍體,或三五人,或七八人,隻好用大坑掩埋。

     因為死屍實在太多,這件工作,自是十分艱苦,陶羽和秦佑整整忙了一夜,也才不過掩埋了一半。

     第二天,他們清理村中一間較好的茅屋,把辛弟也從海邊石洞接回村裡來。

    從此,秦佑就開始苦練武功劍術,日以繼夜,孜孜不倦,辛弟傷愈之後,便擔負了覓食舉炊的工作。

     陶羽遵從母命,不願習武,終日在島上閑逛遊覽,寄情山水,吟詩用句。

    偶爾,秦佑悟不透劍招或武功上的訣要,陶羽便取出秘冊,照冊上所載,念給他聽。

     也不知是秦佑天賦太差,或者達摩秘冊上的武功太奧妙,秦佑竟常常弄不懂,要陶羽把書上句子念給他聽,有時一天要問上六七遍。

    不到一個月,秦佑劍術才剛剛步上佳境,陶羽卻已把整本秘冊,念得滾瓜爛熟,背誦自如了。

     因此,他偶爾也忍不住照書上所述打坐調息之法,試着靜心運氣。

    誰知一試之下,竟發覺這些口訣竅要,果真一通百通,常常一場靜坐之後,精神陡然煥發無比,腦清神凝,暢美難言。

     他想這方法或者對曾經受傷的人很有用處,于是便一面教導辛弟也練習内功靜坐的方法,一面自己竟習以為常。

    每日晨昏,必定尋一個僻靜的地方,盤膝而坐,凝神禦氣,遍曆生死亡關,十二重樓。

     島上生活,雖然枯燥而單調,但秦佑專志于劍術武功;陶羽也被那種靜坐調運的方法,吸引得忘了時日的飛逝;辛弟生性渾厚,忠心耿耿,照顧陶羽的起居飲食,比奴仆對主人更有過之。

    三個年青人,生活得融洽無間,幾乎忘了世上還有其他人類和事物的存在。

     春去秋逝,轉眼過了一年。

     秦佑的劍術,業已小成,其他幾種較深的内家功夫,也略具幾分火候。

    後半年,他已經不需要再請陶羽念秘冊給他聽,武功卻突飛猛進,大有一日千裡之勢。

     這一天,陶羽正斜靠在一株樹幹上,含笑看秦佑練劍。

     見他劍動之際,如銀蛇飛舞,匹練繞空,彌漫四周,恍如在身邊布上一層無形的牆壁,當真是潑水難透,不覺意動,含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