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怒劍逐鹿
關燈
小
中
大
綠袍老者傲然道:“你隻要知道老夫自稱陸地神仙即可,其他不問也罷。
” 這綠袍老者自稱“陸地神仙”當真狂上了天,隻是場中的人,見了他武功,心情沉重,無人加以讪嘲。
卻聽蔡薇薇櫻唇一撇,道:“哼!陸地神仙,憑你這糟老頭子也配?” 綠袍老者置之罔聞,道:“元清,你以為老夫武功,當得此稱麼?” 元清大師略一沉吟,道:“以老施主神功絕藝,那是足夠當得此稱了,隻是貧僧有一事不解,尚祈施主開示?” 綠袍老者道:“你說。
” 元清大師肅然道:“貧僧愚昧,竊以神仙生活,乃是優遊林泉,與物無營,賞那清風明月,花草煙霞之趣……” 那綠袍老者不待他說完,冷然截口道:“老夫壽逾二甲子,曆盡滄桑,這些道理,還要你來說麼?” 元清大師雙手合十,道:“施主明察。
” 綠袍老者冷冷說道:“閑話休提,老夫久聞武聖絕學,恨未得見,今朝可以一償夙願了。
” 微微一頓,喝道:“小心了。
” 右掌一揮,緩緩拍出。
這一招平淡無奇,元清大師卻面色凝重,大袖一排,身形陡然倒退三丈,道:“施主之壽,天下少見,何苦以餘年再入紅塵泅,介身血腥。
” 綠袍老者原式不變,也未見他有何動作,如影随形,蹑蹤而上,道:“有什麼話,接了老夫十招再講。
” 元清大師身形再退,沉聲道:“施主……” 綠袍老者不耐截口道:“武聖之後,竟是懦弱之人麼?何不還手?” 蔡薇薇忍不住叫道:“公公,給他一點顔色看啊!” 那綠袍老者武功縱高,元清大師豈能便懼,他胸襟雖然恬淡,綠袍老者如此咄咄逼人,也不由暗道:“争強鬥勝,智者不為,隻是事關先人威名,自不容一味忍讓。
” 忖念中,穩然卓立,道:“恕貧僧反攻了。
” 說話中,右掌豎立當胸,右手食中二指,遙遙指向那綠袍老者眉心生死要穴。
綠袍老者但覺這一招攻守兼俱,無懈可擊,當真若銅牆鐵壁一般,不禁笑喝道:“看來你與華天虹二人,尚能接下老夫幾招。
” 右掌拍出,未及一半,倏地收回,左手捏訣,右掌一骈,斜斜下劈。
隻聽裂帛之聲,尖銳刺耳,招式未出,已有石破天驚的威勢,殺機彌漫,氣勢淩人。
元清大師一聲佛号,右手原式不改,左掌一翻,霍然攻出。
這兩人武功,登峰造極,舉世并無二三人可及,所有的人,無不聚精會神觀看,想獲些益處。
隻見兩人出手,并不似一般高手,快如閃電,簡直象初學喂招,且含精蓄銳,不見威勢,那些武功抵的,大失所望,覺得平淡的很。
隻有少數高手,始知兩人武功,早至返樸歸真的境界,化絢爛為平淡,寄神奇于腐朽,故一招一式,簡簡單單,樸實無奇。
那武功弱的,自是難窺奧妙,其實如此搏鬥,一方面須測出敵人下面招式變化,嚴密防守。
一方面須尋出對方破綻,伺暇攻擊,心神偶分,推測有誤,立有喪身之危,那是既鬥武學見識,又鬥功力機智之事,端的兇險。
九招之數,卻曆時盞茶在久。
忽見那綠袍老者虛出一掌,幌身後退。
衆人睜目暗惑,不知他十招未竟,何以便收招而退? 忽聽元清大師道:“素無怨仇,施主何必妄生嗔念?” 但見那綠袍老者冷然不語,身形若嶽峙淵亭,一身毛發、衣袍,卻無風自動,漸漸竟似膨脹起來。
再看元清大師,也是神色肅穆,但身如行雲流水,腳踏伏義六十四卦方位,愈走愈快,到最後連人影也看不清楚,隻見一條灰龍,盤旋不已,一動一靜,與那綠袍老者,互異其趣。
衆人心知兩人如此,是在傾畢生修為,孤注一擲,無不屏息以俟,蔡家母女一顆心,更幾乎提到了胸口。
讵料,相持半晌,那綠袍老者突然長長一聲歎息,渾身衣袍,恢複原狀,歎息未已,忽又哈哈大笑起來。
元清大師身形倏止,合什一禮,道:“老施主懸崖勒馬,貧僧多謝了。
” 綠袍老者冷然道:“你不必謝,老夫是因一擊之下,難以斃爾,故而停手。
” 語音一頓,道:“看你能接老夫十招份上,你有什麼話說,說吧!” 元清大師暗暗想道:“谷世表有此人助陣,毋怪敢向華家挑畔,唉!老衲也制他不住,隻有另想他法了……” 心念一轉,緩緩說道:“老施主再出江湖,到底為了何事?” 綠袍老者笑道:“老夫此出,專門對付華家,如今又加上你們蔡家,小和尚,滿意了吧?” 元清大師壽眉微蹩,道:“華家及蔡家,與施主何仇何恨?” 綠袍老者哈哈笑道:“老夫是受人之恩,受托而來,你說破嘴唇,也是無用。
” 元清大師無可如何,心念忽然一動,道:“這事不提,貧僧倒想一猜施主來曆。
” 綠袍老者哈哈一笑,道:“你能猜出,老夫倒不相信。
” 元清大師道:“施主何妨姑妄聽之。
” 那綠袍老者曬然一笑,道:“好,你說,老夫聽。
” 元清大師沉吟道:“施主第一招似由茅山“拿雲手”蛻變而來,卻益形奧妙。
” 綠袍老者颔首道:“你能看出本源,果然有些眼力。
” 元清大師微微一笑,道:“次式是“金剛訣印”,第三招則是……” 綠袍老者截口道:“你能認出,理所當然,隻是想由此識出老夫出身,卻是夢想。
” 元清大師微微一笑,道:“施主所施多是各門派中最厲害的秘技,由此固不可斷定施主身份,不過……” 綠袍老者道:“不過怎樣?” 元清大師面容一整,道:“隻是第一招蛻變後,已屬九曲宮武學,第七招更完完全全是九曲一脈所新創的了。
” 綠袍老者聞言,雙目精光,陡然暴射,緊盯在元清大師面上,道:“還有麼?” 元清大師道:“貧僧眼拙,其餘便認不出了。
” 綠袍老者暗暗忖道:“九曲武學,從未流傳世間,這秃驢可以得知,雖則第九招他未識出,也已彌足驚奇了。
” 心中在想,口中笑道:“武聖之後,果能未讓老夫失望。
” 元清大師道:“如此說來,施主當真出身九曲宮了。
” 綠袍老者敞聲一笑,道:“小和尚,算你眼利。
” 微微一頓,道:“可是,你道老夫是誰?” 這一問,倒問住了元清大師,他之所以識出綠袍老者武功路數,是因見過華雲龍所呈那九曲宮藏經齋的碧玉書簽,雖僅略一測覽,但以他武學造詣,以窺一二,至于當年九曲宮内情形,卻是不谙,自無法猜出那綠袍老者來曆。
綠袍老者見元清大師啞口無言,哈哈一笑,方待出語。
忽聽階下慈雲大師揚聲道:“貧僧二十年前,曾聞蘿山四皓叙述前代九曲神君颠末,問及九曲宮情形,聽得那九曲宮奇珍異寶無數,屬下數百,盡為功力高強,能征慣戰之土……” 綠袍老者目光一轉,望向慈雲大師,聽他叙說至此,突然說道:“正确人數,當是五百七十三人。
” 慈雲大師暗暗想道:“他既稔熟九曲宮内事如此,無疑必是其中的人了。
”忖念中,朗聲說道:“當年的九曲神君,收有三十六名弟子,其中三十五人,聯手做出弑……” 忽聽那綠袍老者厲聲喝道:“住口!” 這綠袍老者何等功力,暴然一喝,直如迅雷貫頂,晴空霹靂,場中武功低的,固是耳鼓如鳴,半晌聽聲不得,武功高的也十分難受。
衆人都知下面必是“弑師滅倫之事”六字,綠袍老者為九曲宮出來之人,那是毫無疑問了,隻是除了少數深谙内情的人,隐約猜出這綠袍老者可能是誰,餘人依然莫名其妙。
慈雲大師淡淡一笑,話鋒一轉,道:“百年之後,九曲宮現,始知九曲宮上下皆死,隻不見三十六名弟子中最末的曹天化,但那曹天化,聞說二十來歲即死……” 那綠袍老者嘿嘿冷笑一聲,道:“好秃驢,竟敢當面咒老夫!” 慈雲大師雖隐隐猜出,聞言仍心一震,道:“老施主真是曹天化?” 那綠袍老者傲然一笑,道:“天下的人,皆道老夫夭死,哈哈!豈料老夫的命,比誰都長。
” 除了玄冥教,自星宿派、九陰教以至俠義道等人,無不震驚非凡! 要知那曹天化,在整個武林心目中,乃是早死之人,而今出現衆人面前,自是不免有突兀之感,這還是次要之事,主要是當年東郭壽,就因得到曹天化所遺“天化紮記”,揚威一時,其本人在此,在場的人,那疑真疑幻之心,自是掩抑不住。
梅素若忽以“傳音入密”,朝身畔一個虬髯老者道:“溫護法,谷世表将玄冥教實力,隐藏大半,聯盟分明沒有誠意。
” 那虬髯老者正是九陰四絕之首的溫永超,四絕以下是杜子宇、康雲、石萬铨,其中杜子宇卻未現身。
那溫永超雙眉一皺,也傳音道:“教主之意如何?” 梅素若道:“本座以為,不可不防他一手。
” 溫永超道:“二弟已率人守在谷外,魔教亦與咱們,暗存默契,谷世表縱有詭計,料也無從施展。
” 梅素若冷冷說道:“魔教的人,少信寡義,患難不能相持,危急難以共濟,杜護法在外,又豈能防得許多。
” 溫永超道:“教主似是胸有成竹,還請示下。
” 梅素若剪水雙瞳,一直打量着群俠方面,始終未見華雲龍,芳心暗道:“這開壇大典,無疑關系着此後數十年,正邪盛衰關鍵,他身負重任,斷無不來之理,莫不是有了危險?” 心念連轉,忘了回答,溫永超怔了一怔,再問一句,她才突然警覺,一定心神,冷冷說道:“你們候令動手便是。
”頓了一頓,又道:“如無我令,任何情況,不可出手。
” 溫永超惑然道:“按約行事,則咱們三教當先聯手滅了那批自命俠義的,餘人可降則降,可殺則殺,再将整個江湖,控扼在手,孤立華家,教主之意,似說本教等一下做壁上觀不成?” 梅素若淡然道:“自然不是,反正你們聽令行事便了。
” 他們暗暗已有決定,星宿派的申屠主與令狐兄弟等,也正在低聲計議。
令狐祺面龐一轉,道:“大師兄,谷世表那王八羔子有此靠山,難怪他氣焰萬丈,敢有并吞天下之志了。
” 申屠主目光一轉,瞥了九陰四絕一眼,道:“何隻玄冥教,九陰教自那婆娘引退後,我本以為已是最弱一環,讵料另有強硬後盾,這樣看來,最弱的反是本派了。
” 令狐祺冷冷一哼,道:“本派還能
” 這綠袍老者自稱“陸地神仙”當真狂上了天,隻是場中的人,見了他武功,心情沉重,無人加以讪嘲。
卻聽蔡薇薇櫻唇一撇,道:“哼!陸地神仙,憑你這糟老頭子也配?” 綠袍老者置之罔聞,道:“元清,你以為老夫武功,當得此稱麼?” 元清大師略一沉吟,道:“以老施主神功絕藝,那是足夠當得此稱了,隻是貧僧有一事不解,尚祈施主開示?” 綠袍老者道:“你說。
” 元清大師肅然道:“貧僧愚昧,竊以神仙生活,乃是優遊林泉,與物無營,賞那清風明月,花草煙霞之趣……” 那綠袍老者不待他說完,冷然截口道:“老夫壽逾二甲子,曆盡滄桑,這些道理,還要你來說麼?” 元清大師雙手合十,道:“施主明察。
” 綠袍老者冷冷說道:“閑話休提,老夫久聞武聖絕學,恨未得見,今朝可以一償夙願了。
” 微微一頓,喝道:“小心了。
” 右掌一揮,緩緩拍出。
這一招平淡無奇,元清大師卻面色凝重,大袖一排,身形陡然倒退三丈,道:“施主之壽,天下少見,何苦以餘年再入紅塵泅,介身血腥。
” 綠袍老者原式不變,也未見他有何動作,如影随形,蹑蹤而上,道:“有什麼話,接了老夫十招再講。
” 元清大師身形再退,沉聲道:“施主……” 綠袍老者不耐截口道:“武聖之後,竟是懦弱之人麼?何不還手?” 蔡薇薇忍不住叫道:“公公,給他一點顔色看啊!” 那綠袍老者武功縱高,元清大師豈能便懼,他胸襟雖然恬淡,綠袍老者如此咄咄逼人,也不由暗道:“争強鬥勝,智者不為,隻是事關先人威名,自不容一味忍讓。
” 忖念中,穩然卓立,道:“恕貧僧反攻了。
” 說話中,右掌豎立當胸,右手食中二指,遙遙指向那綠袍老者眉心生死要穴。
綠袍老者但覺這一招攻守兼俱,無懈可擊,當真若銅牆鐵壁一般,不禁笑喝道:“看來你與華天虹二人,尚能接下老夫幾招。
” 右掌拍出,未及一半,倏地收回,左手捏訣,右掌一骈,斜斜下劈。
隻聽裂帛之聲,尖銳刺耳,招式未出,已有石破天驚的威勢,殺機彌漫,氣勢淩人。
元清大師一聲佛号,右手原式不改,左掌一翻,霍然攻出。
這兩人武功,登峰造極,舉世并無二三人可及,所有的人,無不聚精會神觀看,想獲些益處。
隻見兩人出手,并不似一般高手,快如閃電,簡直象初學喂招,且含精蓄銳,不見威勢,那些武功抵的,大失所望,覺得平淡的很。
隻有少數高手,始知兩人武功,早至返樸歸真的境界,化絢爛為平淡,寄神奇于腐朽,故一招一式,簡簡單單,樸實無奇。
那武功弱的,自是難窺奧妙,其實如此搏鬥,一方面須測出敵人下面招式變化,嚴密防守。
一方面須尋出對方破綻,伺暇攻擊,心神偶分,推測有誤,立有喪身之危,那是既鬥武學見識,又鬥功力機智之事,端的兇險。
九招之數,卻曆時盞茶在久。
忽見那綠袍老者虛出一掌,幌身後退。
衆人睜目暗惑,不知他十招未竟,何以便收招而退? 忽聽元清大師道:“素無怨仇,施主何必妄生嗔念?” 但見那綠袍老者冷然不語,身形若嶽峙淵亭,一身毛發、衣袍,卻無風自動,漸漸竟似膨脹起來。
再看元清大師,也是神色肅穆,但身如行雲流水,腳踏伏義六十四卦方位,愈走愈快,到最後連人影也看不清楚,隻見一條灰龍,盤旋不已,一動一靜,與那綠袍老者,互異其趣。
衆人心知兩人如此,是在傾畢生修為,孤注一擲,無不屏息以俟,蔡家母女一顆心,更幾乎提到了胸口。
讵料,相持半晌,那綠袍老者突然長長一聲歎息,渾身衣袍,恢複原狀,歎息未已,忽又哈哈大笑起來。
元清大師身形倏止,合什一禮,道:“老施主懸崖勒馬,貧僧多謝了。
” 綠袍老者冷然道:“你不必謝,老夫是因一擊之下,難以斃爾,故而停手。
” 語音一頓,道:“看你能接老夫十招份上,你有什麼話說,說吧!” 元清大師暗暗想道:“谷世表有此人助陣,毋怪敢向華家挑畔,唉!老衲也制他不住,隻有另想他法了……” 心念一轉,緩緩說道:“老施主再出江湖,到底為了何事?” 綠袍老者笑道:“老夫此出,專門對付華家,如今又加上你們蔡家,小和尚,滿意了吧?” 元清大師壽眉微蹩,道:“華家及蔡家,與施主何仇何恨?” 綠袍老者哈哈笑道:“老夫是受人之恩,受托而來,你說破嘴唇,也是無用。
” 元清大師無可如何,心念忽然一動,道:“這事不提,貧僧倒想一猜施主來曆。
” 綠袍老者哈哈一笑,道:“你能猜出,老夫倒不相信。
” 元清大師道:“施主何妨姑妄聽之。
” 那綠袍老者曬然一笑,道:“好,你說,老夫聽。
” 元清大師沉吟道:“施主第一招似由茅山“拿雲手”蛻變而來,卻益形奧妙。
” 綠袍老者颔首道:“你能看出本源,果然有些眼力。
” 元清大師微微一笑,道:“次式是“金剛訣印”,第三招則是……” 綠袍老者截口道:“你能認出,理所當然,隻是想由此識出老夫出身,卻是夢想。
” 元清大師微微一笑,道:“施主所施多是各門派中最厲害的秘技,由此固不可斷定施主身份,不過……” 綠袍老者道:“不過怎樣?” 元清大師面容一整,道:“隻是第一招蛻變後,已屬九曲宮武學,第七招更完完全全是九曲一脈所新創的了。
” 綠袍老者聞言,雙目精光,陡然暴射,緊盯在元清大師面上,道:“還有麼?” 元清大師道:“貧僧眼拙,其餘便認不出了。
” 綠袍老者暗暗忖道:“九曲武學,從未流傳世間,這秃驢可以得知,雖則第九招他未識出,也已彌足驚奇了。
” 心中在想,口中笑道:“武聖之後,果能未讓老夫失望。
” 元清大師道:“如此說來,施主當真出身九曲宮了。
” 綠袍老者敞聲一笑,道:“小和尚,算你眼利。
” 微微一頓,道:“可是,你道老夫是誰?” 這一問,倒問住了元清大師,他之所以識出綠袍老者武功路數,是因見過華雲龍所呈那九曲宮藏經齋的碧玉書簽,雖僅略一測覽,但以他武學造詣,以窺一二,至于當年九曲宮内情形,卻是不谙,自無法猜出那綠袍老者來曆。
綠袍老者見元清大師啞口無言,哈哈一笑,方待出語。
忽聽階下慈雲大師揚聲道:“貧僧二十年前,曾聞蘿山四皓叙述前代九曲神君颠末,問及九曲宮情形,聽得那九曲宮奇珍異寶無數,屬下數百,盡為功力高強,能征慣戰之土……” 綠袍老者目光一轉,望向慈雲大師,聽他叙說至此,突然說道:“正确人數,當是五百七十三人。
” 慈雲大師暗暗想道:“他既稔熟九曲宮内事如此,無疑必是其中的人了。
”忖念中,朗聲說道:“當年的九曲神君,收有三十六名弟子,其中三十五人,聯手做出弑……” 忽聽那綠袍老者厲聲喝道:“住口!” 這綠袍老者何等功力,暴然一喝,直如迅雷貫頂,晴空霹靂,場中武功低的,固是耳鼓如鳴,半晌聽聲不得,武功高的也十分難受。
衆人都知下面必是“弑師滅倫之事”六字,綠袍老者為九曲宮出來之人,那是毫無疑問了,隻是除了少數深谙内情的人,隐約猜出這綠袍老者可能是誰,餘人依然莫名其妙。
慈雲大師淡淡一笑,話鋒一轉,道:“百年之後,九曲宮現,始知九曲宮上下皆死,隻不見三十六名弟子中最末的曹天化,但那曹天化,聞說二十來歲即死……” 那綠袍老者嘿嘿冷笑一聲,道:“好秃驢,竟敢當面咒老夫!” 慈雲大師雖隐隐猜出,聞言仍心一震,道:“老施主真是曹天化?” 那綠袍老者傲然一笑,道:“天下的人,皆道老夫夭死,哈哈!豈料老夫的命,比誰都長。
” 除了玄冥教,自星宿派、九陰教以至俠義道等人,無不震驚非凡! 要知那曹天化,在整個武林心目中,乃是早死之人,而今出現衆人面前,自是不免有突兀之感,這還是次要之事,主要是當年東郭壽,就因得到曹天化所遺“天化紮記”,揚威一時,其本人在此,在場的人,那疑真疑幻之心,自是掩抑不住。
梅素若忽以“傳音入密”,朝身畔一個虬髯老者道:“溫護法,谷世表将玄冥教實力,隐藏大半,聯盟分明沒有誠意。
” 那虬髯老者正是九陰四絕之首的溫永超,四絕以下是杜子宇、康雲、石萬铨,其中杜子宇卻未現身。
那溫永超雙眉一皺,也傳音道:“教主之意如何?” 梅素若道:“本座以為,不可不防他一手。
” 溫永超道:“二弟已率人守在谷外,魔教亦與咱們,暗存默契,谷世表縱有詭計,料也無從施展。
” 梅素若冷冷說道:“魔教的人,少信寡義,患難不能相持,危急難以共濟,杜護法在外,又豈能防得許多。
” 溫永超道:“教主似是胸有成竹,還請示下。
” 梅素若剪水雙瞳,一直打量着群俠方面,始終未見華雲龍,芳心暗道:“這開壇大典,無疑關系着此後數十年,正邪盛衰關鍵,他身負重任,斷無不來之理,莫不是有了危險?” 心念連轉,忘了回答,溫永超怔了一怔,再問一句,她才突然警覺,一定心神,冷冷說道:“你們候令動手便是。
”頓了一頓,又道:“如無我令,任何情況,不可出手。
” 溫永超惑然道:“按約行事,則咱們三教當先聯手滅了那批自命俠義的,餘人可降則降,可殺則殺,再将整個江湖,控扼在手,孤立華家,教主之意,似說本教等一下做壁上觀不成?” 梅素若淡然道:“自然不是,反正你們聽令行事便了。
” 他們暗暗已有決定,星宿派的申屠主與令狐兄弟等,也正在低聲計議。
令狐祺面龐一轉,道:“大師兄,谷世表那王八羔子有此靠山,難怪他氣焰萬丈,敢有并吞天下之志了。
” 申屠主目光一轉,瞥了九陰四絕一眼,道:“何隻玄冥教,九陰教自那婆娘引退後,我本以為已是最弱一環,讵料另有強硬後盾,這樣看來,最弱的反是本派了。
” 令狐祺冷冷一哼,道:“本派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