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人為财死
關燈
小
中
大
“那……你準備怎樣?”
華雲龍道:“還是讓我一個人去吧!”
蔡昌義聽說他要單獨赴約,頓時叫道:“那不行,一個人去決不行,萬一……”
華雲龍微微一笑,截口說道:“請聽我講嘛!我去赴約,目的是見阮姑娘,看看阮姑娘究竟知道些什麼秘密?這種約會,總以不發生沖突為原則。
人去多了,反而容易洩露行藏,多生是非,那就有違阮姑娘暗中相邀的本旨了。
” 蔡昌義固執地道:“不行!我說不行就是不行!萬一是個圈套,萬一發生沖突,那時怎麼辦?” 華雲龍道:“萬一發生沖突,我一個人脫身較易。
至于說那是圈套,阮姑娘與他們串通一氣,那是絕不可能的,昌義兄盡可放心。
” 蔡昌義眼睛一瞪,道:“我放心什麼?女人心,海底針,焉知她不會出賣你?” 華雲龍搖一搖頭,還想再加解說,忽聽李博生接口說道:“回頭再講吧!前面已是定遠縣城,咱們進城投宿,索性徹底商量一下。
” 衆人聽他一講,不覺擡目望去,果見近處一塔聳立,八九裡外,赫然是一座偌大的城池。
原來他們邊走邊談,已經奔行四五十裡了。
蓦地,一個熟悉的人影映入眼簾,衆人不覺齊齊一怔。
那人影是個青衣壯漢,伏在馬背之上策馬狂奔,正向這邊沖來。
須臾,人馬漸近,隻聽餘昭南一聲驚“噫”,道:“是餘茂?” 話聲剛落,蔡昌義已經竄了出去,迎向奔馬,峻聲喝道:“快停下,餘茂,你是怎……” 奔馬疾馳,瞬息已到眼前,蔡昌義來不及往下喝問,猿臂疾探,一把抓住奔馬的辔頭,那奔馬“唏聿聿”一聲長嘶,人立而起,竟将馬上的餘茂颠離馬鞍,摔了出去。
李博生騰身撲出,将餘茂接在手中。
衆人圍了過來,但見餘茂雙目緊閉,牙關打顫,臉色蒼白,一身汗濕,顯然乃是負傷趕路,此刻正與死神搏鬥,已經兇多吉少了。
餘茂乃是“江南儒醫”的家仆。
名醫的家仆身負重傷,不加治療卻自策馬狂奔,朝這條路上趕來,其中的緣故,不言亦知大概了。
餘昭南心神俱震,抓起餘茂的手臂,不斷搖幌道:“餘茂,餘茂!醒一醒,你醒一醒。
” 餘茂受了震撼,萬分痛楚地咧一咧嘴,徐徐睜開了雙目。
餘昭南見他蘇醒,立即急聲道:“怎麼回事?餘茂,你認得我麼?” 餘茂無力的點一點頭,嚅嚅地道:“公……公子……快……” 話未達意,頭顱一側,雙目一閉,人又昏厥過去了。
餘昭南大為着急,又待将餘茂搖醒,華雲龍急忙搶前一步,抓住他的手臂,道:“昭南兄,你鎮靜一點,尊介内傷極重,禁不起一再震撼的。
” 目光一擡,又向李博生道:“請将餘茂放在地上,小弟看一看他的傷勢。
” 李博生如言将餘茂平放地上,華雲龍俯下身子,一手把脈,一手去解餘茂的胸衣。
胸衣解開,十幾雙眼睛,頓時神芒電射,齊向餘茂前胸投去,但見餘茂左胸之上,赫然是一個紫紅色的掌印。
那掌印墳起三分,紫紅色的印痕,脈絡可鑒,竟是掌背所傷。
華雲龍暗暗吃驚,忖道:掌背傷人,當是信手一揮,餘茂傷在左胸,心脈卻已震斷,信手一揮之力如此強大,倒也駭人聽聞,唉!看來禍患疊起,已是無可遏阻了。
原來他從脈象中察知,餘茂的心脈已斷,業已回天乏術,但他并未形之于色,一面暗運真氣,由腕脈之中緩緩輸入餘茂體内,一面默默地察看掌印,希望從那紫紅色的掌印之中,找出一點蛛絲馬迹,以為來日緝兇的依據。
過了片刻,蔡昌義首先忍耐不住,低聲問道:“華兄弟,餘茂不要緊吧?” 華雲龍搖一搖頭,目光一擡,卻向餘昭南道:“昭南兄,餘茂的性命怕是保不住了。
” 這片刻間,餘昭南的心情最為緊張,他已預感到家中必有重大的變故,所以能夠強捺心神,閉口不語,完全是因華雲龍神色鎮定的緣故,此刻聽華雲龍這樣一講,話聲頓時沖口而出,道:“千萬救他,華兄弟,千萬救他。
” 華雲龍搖一搖頭,道:“如無靈芝仙草,救他怕是不容易了。
” 餘昭南六神無主,道:“那……設法讓他清醒片刻,我要問他。
” 華雲龍道:“好吧!小弟盡力而為,不過……” 話聲一頓,忽又肅容道:“昭南兄,府上若有不幸,你千萬要沉住氣。
” 餘昭南心亂如麻,但求餘茂從速蘇醒,聞言将頭一點,道:“兄弟理會的。
” 華雲龍還是不放心,一面示意李博生與蔡昌義侍候在餘昭南身旁,以防不測,一面加強真氣内力,輸入餘茂體内。
餘茂被那驟然增強的真氣内力一逼,果然長長的籲了一口悶氣,悠悠醒來。
餘昭南一見餘茂蘇醒,急忙俯下身子,柔聲道:“餘茂,餘茂,你眼下感覺如何?支撐得住麼?” 餘茂無力的轉動眼珠,注視餘昭南道:“公……公子……快……回去……” 餘昭南心頭一緊,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老爺與夫人不要緊麼?” 餘茂有氣無力地道:“昨夜……來了……來了一批……來曆……來曆不明……的人…… 放……放了……一把火……” 真氣不繼,話聲時斷時續,至此雙目一阖,說不下去了。
餘昭南焦急萬分,頻頻搖幌着他的臂膀,急聲道:“老爺呢?老爺與夫人怎樣了?” 餘茂想要睜開眼睛,掙紮了一忽,卻是力不從心。
隻見他臉上筋肉抽搐,嘴唇微微啟動,聲音低得不能再低,道:“老……爺……被…… 被……” 他本是油燈幹涸,離死不遠的人,如今被外來之力一逼,掙紮着說了這幾句話,終于逆氣上湧,喉頭咕噜了一陣,接着兩腿一伸,頭顱一歪,便自與世長辭了! 可是,餘尚德夫婦怎麼樣了?他仍是未能說出。
餘昭南心頭大恸,不覺将餘茂的屍體抱在懷中,嘶聲叫道:“餘茂,餘茂,你醒一醒,你不能去,不能去啊!” 華雲龍急急接過餘茂的屍體,道:“昭南兄,你要節哀,伯父母的狀況未明,眼前最緊要的,莫過于速返金陵,看個究竟。
” 李博生與蔡昌義雙雙将餘昭南扶了起來,也道:“對!昭南兄,徒亂心神,于事無補,咱們速返金陵,再作計議。
” 餘昭南淚珠滾滾,默默無言。
馬世傑走了過來,道:“華公子,請将餘茂的屍體交給我。
” 華雲龍想了一下,将屍體橫遞過去,道:“也好!你們先走一步,在定遠購買一具棺木,将屍體收殓起來,不必等候了。
” 馬世傑應一聲“是”,接過屍體,便待轉身離去,忽聽餘昭南沉聲喝道:“慢着!我看看他的傷痕。
” 華雲龍道:“不必了,他那傷痕我已了然于胸,死者入土為安,讓他們先走一步。
” 這片刻間,餘昭南的心念千回百轉,終是耽心父母已經遭難,因之想從餘茂的傷痕之上,找出一點線索,不料華雲龍心思敏捷,早已注意及此了。
他微微一頓,轉臉問道:“那傷痕可有特别之處?” 華雲龍道:“傷痕是掌背所傷,在那拇指的邊緣,另有兩個圓形的紫痕。
” 李博生接口說道:“我也注意了,那紫痕一大一小,不知是何物所傷?” 華雲龍道:“我已仔細想過,那紫痕小者在前,大者緊靠拇指頭的印痕。
” 餘昭南拭去淚珠,道:“指頭的印痕?那是六個指頭了?” 華雲龍點一點頭,道:“想來該是如此,但不知右掌還是左掌。
” 蔡昌義忽然接道:“管他右掌左掌,現在趕回金陵要緊。
” 華雲龍擡頭一望,隻見馬世傑等一幹人業已遠去,于是将頭一點,道:“說得是,伯父母狀況未明,讨論傷痕無用,咱們走吧!” 餘昭南頓了一下,卻道:“你不要去。
” 華雲龍微微一怔,道:“你說什麼?我不要去?” 餘昭南靜靜地道:“嗯!你要去岘山赴約,一來一往,來不及了。
” 這一刻,華雲龍全将心思放在眼前的變故之上,幾乎将岘山之約忘得一幹二淨,此刻聽餘昭南這樣一講,頓感左右為難,不覺目瞪口呆,發起愣來。
餘昭南見他發愣,忙又接道:“你聽我說,舍下縱有變故,那變故也已形成,此刻趕去,不過是善後緝兇而已,阮姑娘終日伴虎,情勢堪憐,又有機密大事相告,若是誤了時間,說不定便是終身遺憾,你去吧,我在金陵等你。
” 他講這話氣定神穩,絲毫不見激動牽強之色。
乍聞變故,尚不知父母的狀況如何,竟能于片刻之間,冷靜若此,其對華雲龍關顧之情,自也可見一斑了。
隻聽蔡昌義道:“有道理,咱們分頭行事,博生兄陪昭南兄回金陵,我陪華兄弟去岘山。
” 華雲龍急道:“這不行,你們都回金陵。
” 蔡昌義眼睛一瞪,華雲龍忙又接道:“昌義兄,眼下金陵的情況不明,人手定感不足,小弟乃是情非得已,你怎能丢下昭南兄的事情不管,陪我去岘山赴約呢?” 此話出口,蔡昌義心頭一窒,口齒啟動,卻是無話可講。
說得也是,同樣是知交契友,怎可偏頗?這一招,算是擊中蔡昌義的要害了。
隻聽李博生道:“雲龍兄說得有理,金陵的情況不明,正需人手。
昌義弟,咱們走。
” 蔡昌義頓了一頓,道:“好吧!我在金陵等你。
岘山事了,速速趕來。
” 華雲龍連連颔首道:“小弟記下了。
” 于是,四人拱手為禮,匆匆告别。
伫望餘昭南等遠去的背影,華雲龍不覺感慨叢生,暗暗忖道:餘昭南冷靜練達,李博生和順穩健,蔡昌義縱然不免感情用事,卻也是個深明大義的血性漢子,交友若此,總算不虛江南之行了。
可是,那放火之人是誰,掌傷餘茂之人又是誰?餘老前輩乃是享譽金陵的大善人,何人會去找他的麻煩?莫非……莫非事出一轍,又是沖着我華老二來的麼? 他不是多愁善感的人,更沒有心猿意馬、舉棋不定的弊病,此刻雖已感到事非無因,也許與他自已有關,但也僅是感觸而已,并未再加深思。
因之,隻聽他自言自語地道:“管他哩!一件一件地來,餘老倘有三長兩短,我華老二定不幹休。
” 自語聲中,步子一邁,也向那定遠繞城行去。
去岘山,出城南行,赴金陵,則須折奔東南。
華雲龍在那定遠城中寄宿一宵,次日天色未明,他已出城往南馳去。
岘山有兩處,其一在鄂北襄陽境内,地近隆中。
由于隆中山乃是諸葛武侯當年的寓所,名氣太大,小小一座岘山,也就鮮為人知了。
此處所述之岘山,乃是皖境北峽山餘脈,地當全椒以南、烏江鎮以西,山雖小,形勢卻也險峻,那嶙峋的山石,巍峨的峻嶺,越半山腰,那便令人卻步了。
華雲龍逶迤南行,一路不忘打聽房興等人的行迹,因之走得不快,直到第三日未牌
人去多了,反而容易洩露行藏,多生是非,那就有違阮姑娘暗中相邀的本旨了。
” 蔡昌義固執地道:“不行!我說不行就是不行!萬一是個圈套,萬一發生沖突,那時怎麼辦?” 華雲龍道:“萬一發生沖突,我一個人脫身較易。
至于說那是圈套,阮姑娘與他們串通一氣,那是絕不可能的,昌義兄盡可放心。
” 蔡昌義眼睛一瞪,道:“我放心什麼?女人心,海底針,焉知她不會出賣你?” 華雲龍搖一搖頭,還想再加解說,忽聽李博生接口說道:“回頭再講吧!前面已是定遠縣城,咱們進城投宿,索性徹底商量一下。
” 衆人聽他一講,不覺擡目望去,果見近處一塔聳立,八九裡外,赫然是一座偌大的城池。
原來他們邊走邊談,已經奔行四五十裡了。
蓦地,一個熟悉的人影映入眼簾,衆人不覺齊齊一怔。
那人影是個青衣壯漢,伏在馬背之上策馬狂奔,正向這邊沖來。
須臾,人馬漸近,隻聽餘昭南一聲驚“噫”,道:“是餘茂?” 話聲剛落,蔡昌義已經竄了出去,迎向奔馬,峻聲喝道:“快停下,餘茂,你是怎……” 奔馬疾馳,瞬息已到眼前,蔡昌義來不及往下喝問,猿臂疾探,一把抓住奔馬的辔頭,那奔馬“唏聿聿”一聲長嘶,人立而起,竟将馬上的餘茂颠離馬鞍,摔了出去。
李博生騰身撲出,将餘茂接在手中。
衆人圍了過來,但見餘茂雙目緊閉,牙關打顫,臉色蒼白,一身汗濕,顯然乃是負傷趕路,此刻正與死神搏鬥,已經兇多吉少了。
餘茂乃是“江南儒醫”的家仆。
名醫的家仆身負重傷,不加治療卻自策馬狂奔,朝這條路上趕來,其中的緣故,不言亦知大概了。
餘昭南心神俱震,抓起餘茂的手臂,不斷搖幌道:“餘茂,餘茂!醒一醒,你醒一醒。
” 餘茂受了震撼,萬分痛楚地咧一咧嘴,徐徐睜開了雙目。
餘昭南見他蘇醒,立即急聲道:“怎麼回事?餘茂,你認得我麼?” 餘茂無力的點一點頭,嚅嚅地道:“公……公子……快……” 話未達意,頭顱一側,雙目一閉,人又昏厥過去了。
餘昭南大為着急,又待将餘茂搖醒,華雲龍急忙搶前一步,抓住他的手臂,道:“昭南兄,你鎮靜一點,尊介内傷極重,禁不起一再震撼的。
” 目光一擡,又向李博生道:“請将餘茂放在地上,小弟看一看他的傷勢。
” 李博生如言将餘茂平放地上,華雲龍俯下身子,一手把脈,一手去解餘茂的胸衣。
胸衣解開,十幾雙眼睛,頓時神芒電射,齊向餘茂前胸投去,但見餘茂左胸之上,赫然是一個紫紅色的掌印。
那掌印墳起三分,紫紅色的印痕,脈絡可鑒,竟是掌背所傷。
華雲龍暗暗吃驚,忖道:掌背傷人,當是信手一揮,餘茂傷在左胸,心脈卻已震斷,信手一揮之力如此強大,倒也駭人聽聞,唉!看來禍患疊起,已是無可遏阻了。
原來他從脈象中察知,餘茂的心脈已斷,業已回天乏術,但他并未形之于色,一面暗運真氣,由腕脈之中緩緩輸入餘茂體内,一面默默地察看掌印,希望從那紫紅色的掌印之中,找出一點蛛絲馬迹,以為來日緝兇的依據。
過了片刻,蔡昌義首先忍耐不住,低聲問道:“華兄弟,餘茂不要緊吧?” 華雲龍搖一搖頭,目光一擡,卻向餘昭南道:“昭南兄,餘茂的性命怕是保不住了。
” 這片刻間,餘昭南的心情最為緊張,他已預感到家中必有重大的變故,所以能夠強捺心神,閉口不語,完全是因華雲龍神色鎮定的緣故,此刻聽華雲龍這樣一講,話聲頓時沖口而出,道:“千萬救他,華兄弟,千萬救他。
” 華雲龍搖一搖頭,道:“如無靈芝仙草,救他怕是不容易了。
” 餘昭南六神無主,道:“那……設法讓他清醒片刻,我要問他。
” 華雲龍道:“好吧!小弟盡力而為,不過……” 話聲一頓,忽又肅容道:“昭南兄,府上若有不幸,你千萬要沉住氣。
” 餘昭南心亂如麻,但求餘茂從速蘇醒,聞言将頭一點,道:“兄弟理會的。
” 華雲龍還是不放心,一面示意李博生與蔡昌義侍候在餘昭南身旁,以防不測,一面加強真氣内力,輸入餘茂體内。
餘茂被那驟然增強的真氣内力一逼,果然長長的籲了一口悶氣,悠悠醒來。
餘昭南一見餘茂蘇醒,急忙俯下身子,柔聲道:“餘茂,餘茂,你眼下感覺如何?支撐得住麼?” 餘茂無力的轉動眼珠,注視餘昭南道:“公……公子……快……回去……” 餘昭南心頭一緊,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老爺與夫人不要緊麼?” 餘茂有氣無力地道:“昨夜……來了……來了一批……來曆……來曆不明……的人…… 放……放了……一把火……” 真氣不繼,話聲時斷時續,至此雙目一阖,說不下去了。
餘昭南焦急萬分,頻頻搖幌着他的臂膀,急聲道:“老爺呢?老爺與夫人怎樣了?” 餘茂想要睜開眼睛,掙紮了一忽,卻是力不從心。
隻見他臉上筋肉抽搐,嘴唇微微啟動,聲音低得不能再低,道:“老……爺……被…… 被……” 他本是油燈幹涸,離死不遠的人,如今被外來之力一逼,掙紮着說了這幾句話,終于逆氣上湧,喉頭咕噜了一陣,接着兩腿一伸,頭顱一歪,便自與世長辭了! 可是,餘尚德夫婦怎麼樣了?他仍是未能說出。
餘昭南心頭大恸,不覺将餘茂的屍體抱在懷中,嘶聲叫道:“餘茂,餘茂,你醒一醒,你不能去,不能去啊!” 華雲龍急急接過餘茂的屍體,道:“昭南兄,你要節哀,伯父母的狀況未明,眼前最緊要的,莫過于速返金陵,看個究竟。
” 李博生與蔡昌義雙雙将餘昭南扶了起來,也道:“對!昭南兄,徒亂心神,于事無補,咱們速返金陵,再作計議。
” 餘昭南淚珠滾滾,默默無言。
馬世傑走了過來,道:“華公子,請将餘茂的屍體交給我。
” 華雲龍想了一下,将屍體橫遞過去,道:“也好!你們先走一步,在定遠購買一具棺木,将屍體收殓起來,不必等候了。
” 馬世傑應一聲“是”,接過屍體,便待轉身離去,忽聽餘昭南沉聲喝道:“慢着!我看看他的傷痕。
” 華雲龍道:“不必了,他那傷痕我已了然于胸,死者入土為安,讓他們先走一步。
” 這片刻間,餘昭南的心念千回百轉,終是耽心父母已經遭難,因之想從餘茂的傷痕之上,找出一點線索,不料華雲龍心思敏捷,早已注意及此了。
他微微一頓,轉臉問道:“那傷痕可有特别之處?” 華雲龍道:“傷痕是掌背所傷,在那拇指的邊緣,另有兩個圓形的紫痕。
” 李博生接口說道:“我也注意了,那紫痕一大一小,不知是何物所傷?” 華雲龍道:“我已仔細想過,那紫痕小者在前,大者緊靠拇指頭的印痕。
” 餘昭南拭去淚珠,道:“指頭的印痕?那是六個指頭了?” 華雲龍點一點頭,道:“想來該是如此,但不知右掌還是左掌。
” 蔡昌義忽然接道:“管他右掌左掌,現在趕回金陵要緊。
” 華雲龍擡頭一望,隻見馬世傑等一幹人業已遠去,于是将頭一點,道:“說得是,伯父母狀況未明,讨論傷痕無用,咱們走吧!” 餘昭南頓了一下,卻道:“你不要去。
” 華雲龍微微一怔,道:“你說什麼?我不要去?” 餘昭南靜靜地道:“嗯!你要去岘山赴約,一來一往,來不及了。
” 這一刻,華雲龍全将心思放在眼前的變故之上,幾乎将岘山之約忘得一幹二淨,此刻聽餘昭南這樣一講,頓感左右為難,不覺目瞪口呆,發起愣來。
餘昭南見他發愣,忙又接道:“你聽我說,舍下縱有變故,那變故也已形成,此刻趕去,不過是善後緝兇而已,阮姑娘終日伴虎,情勢堪憐,又有機密大事相告,若是誤了時間,說不定便是終身遺憾,你去吧,我在金陵等你。
” 他講這話氣定神穩,絲毫不見激動牽強之色。
乍聞變故,尚不知父母的狀況如何,竟能于片刻之間,冷靜若此,其對華雲龍關顧之情,自也可見一斑了。
隻聽蔡昌義道:“有道理,咱們分頭行事,博生兄陪昭南兄回金陵,我陪華兄弟去岘山。
” 華雲龍急道:“這不行,你們都回金陵。
” 蔡昌義眼睛一瞪,華雲龍忙又接道:“昌義兄,眼下金陵的情況不明,人手定感不足,小弟乃是情非得已,你怎能丢下昭南兄的事情不管,陪我去岘山赴約呢?” 此話出口,蔡昌義心頭一窒,口齒啟動,卻是無話可講。
說得也是,同樣是知交契友,怎可偏頗?這一招,算是擊中蔡昌義的要害了。
隻聽李博生道:“雲龍兄說得有理,金陵的情況不明,正需人手。
昌義弟,咱們走。
” 蔡昌義頓了一頓,道:“好吧!我在金陵等你。
岘山事了,速速趕來。
” 華雲龍連連颔首道:“小弟記下了。
” 于是,四人拱手為禮,匆匆告别。
伫望餘昭南等遠去的背影,華雲龍不覺感慨叢生,暗暗忖道:餘昭南冷靜練達,李博生和順穩健,蔡昌義縱然不免感情用事,卻也是個深明大義的血性漢子,交友若此,總算不虛江南之行了。
可是,那放火之人是誰,掌傷餘茂之人又是誰?餘老前輩乃是享譽金陵的大善人,何人會去找他的麻煩?莫非……莫非事出一轍,又是沖着我華老二來的麼? 他不是多愁善感的人,更沒有心猿意馬、舉棋不定的弊病,此刻雖已感到事非無因,也許與他自已有關,但也僅是感觸而已,并未再加深思。
因之,隻聽他自言自語地道:“管他哩!一件一件地來,餘老倘有三長兩短,我華老二定不幹休。
” 自語聲中,步子一邁,也向那定遠繞城行去。
去岘山,出城南行,赴金陵,則須折奔東南。
華雲龍在那定遠城中寄宿一宵,次日天色未明,他已出城往南馳去。
岘山有兩處,其一在鄂北襄陽境内,地近隆中。
由于隆中山乃是諸葛武侯當年的寓所,名氣太大,小小一座岘山,也就鮮為人知了。
此處所述之岘山,乃是皖境北峽山餘脈,地當全椒以南、烏江鎮以西,山雖小,形勢卻也險峻,那嶙峋的山石,巍峨的峻嶺,越半山腰,那便令人卻步了。
華雲龍逶迤南行,一路不忘打聽房興等人的行迹,因之走得不快,直到第三日未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