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風流債
關燈
小
中
大
,焦急之情,形于言表,但卻強捺心神,柔聲說道:“餘爺急人之急,奴家早有耳聞,年來對奴家照拂備至,奴家也深感恩德。
隻是……隻是奴家另有苦衷,實不足與外人道,務請餘爺恕我方命。
” 餘昭南不為軟語所動,冷聲一哼,道:“姑娘知我急人之急,當也知我嫉惡如仇。
你身懷絕技,隐迹風塵,如非别有苦衷,定屬另有陰謀,如不加以說明,那是逼我用強了?” 賈嫣心神一凜,柔聲軟求道:“餘爺何必與奴家為難,那對餘爺又有什麼好處?” 餘昭南哂然接口道:“在下作事由來不計利害,但問該是不該……” 賈媽道:“餘爺強人所難,這算應該麼?” 餘昭南眉頭一揚,道:“巧辯無用,爽直的講吧,免得傷了和氣。
” 賈嫣察顔觀色,心知無法善了,當下臉色一沉,道:“餘爺定要多管閑事,這和氣是傷定了。
” 餘昭南目光一梭,哈哈一笑,道:“我道你為何帶個男人回來,看來在下判斷不錯,那是别有陰謀了。
” 賈嫣目挾寒霜,峻聲喝道:“餘爺,快将那人還我,如若不然,可别怪我心狠手辣。
” 餘昭南敞聲大笑,不予置理,笑聲一落,轉身問道:“逸楓兄,那人可是吾道中人?可是被封閉了穴道?” “逸楓兄”朗聲應道:“此人臉善得很,好象在那裡見過,兄弟已解開他的穴道,但他仍舊昏迷不醒。
” 餘昭南微微一怔,道:“那定是另外被做了手腳,逸楓兄先帶他回去,請家父診斷一下。
” 那被稱“逸楓”之人尚未有所行動,賈嫣已自急聲叫道:“郝老爹,雲兒,截住他,不能讓他走,不能讓他将人帶走。
” 雲兒與駕車的老者應聲而動,截住了四騎的歸路,那身法,快若向電,竟然不亞于一流高手。
餘昭南觸目心驚,轉身喝道:“賈姑娘,在下未明真象以前,不願得罪你,你講那人是誰?為何将他擄來? 此刻的賈嫣,媚态盡收,目光攏煞,冷冰冰宛若名匠雕成的美豔塑像,不複是騷媚入骨的青樓妓女了。
隻見她神芒電射,煞氣騰騰,一字一頓道:“餘爺,妾身容或非你之敵,但你定要管妾身的閑事,妾身就顧不得許多了。
” 伸手一探衣襟,一柄寒光閃閃,冷氣逼人的盈尺匕首,已經握在手中。
餘昭南暗暗吃驚,但仍哂然道:“賤名在外,你幾時聽過餘某人作事半途而廢……” 話猶未畢,賈嫣已自冷然接口道:“閑話少講,妾身不敵,人你帶走……” 忽聽“逸楓兄”高聲叫道:“昭南兄,我想起來了,這人酷似雲中山的華大俠……” 餘昭南大吃一驚,駭然旋身道:“什麼?你說是華大俠?” “逸楓兄”道:“不!是華大俠的公子。
” 餘昭南身子一轉,威淩逼人,峻聲道:“你講,那人可是華公子?” 賈嫣冷然道:“妾身講過,我如不敵,人你帶走,何須再問?” 餘昭南心念電轉,強耐怒火,道:“華大俠德披萬方,予咱們餘家恩德再造,他的子侄,在下不容任何人動他一根毫毛,你一個女流之輩,惡迹未彰,我也不願與你動手,你走吧!” 賈嫣冷冷一笑道:“走?留下人來。
” 匕首一揮,“刷”的一聲平掃過去。
這一式看來甚慢,其實快到極端,但見寒芒電閃,一股淩厲無比的劍氣,霍然襲到了餘昭南側後。
餘昭南剛剛轉過身子,突覺劍氣逼體,他頭也不回,反手揮出一鞭,腳下一頓,運朝前方射去,敞聲叫道:“逸楓兄,咱們快走。
” 他那身法宛如天馬行空,快速已極,揮出的一鞭。
勁氣洶湧,威猛絕淪。
賈嫣彼那勁氣擋得一擋,他已穩座雕鞍,驅馬狂奔,直向城内地去。
其餘四人不再遲疑,各自揮動馬鞭,同聲叱喝,随後奔去。
他五人馬術高超,動作太快,雲兒與那姓郝的老爹警覺出掌,也不過徒自揚起地上的塵土,已自截他不住了。
小雲兒心猶未甘,尚拟縱身去追,隻聽賈嫣頹然一歎,道:“雲兒止步,想不到一個花花公子,身手竟如此了得!” 雲兒忿然道:“咱們難道罷了不成?” 賈嫣道:“不作罷又待如何?上車走吧!咱們尚得防他前來生事哩!” 浩歎聲中,登上了馬車,郝老爹揚鞭馭馬,急急馳向金陵城中。
金陵,又稱江甯,乃六朝金粉之地。
眼前的金陵,其繁榮較往昔為猶甚,名勝古迹,為江南名地之冠。
秦淮河畔,夫子廟旁,白晝遊人如織,入夜笙歌頻傳,燈紅酒綠,通宵達旦,當真是龍蛇雜處,翠袖留香,涉足其間,既使人提心吊膽,也使人流連忘返。
就在這消金之窟的秦淮河時,有一座背河面街的宅第,離夫子廟不過一箭之地。
這座宅第,紅牆碧瓦,樓高院深,屋後的河面,停歇着幾艘小巧精緻的畫肪,寬闊名門首,高挂着兩隻借大的燈龍,那燈龍如今仍然燃着紅燭,燭光搖曳,照耀得門媚上,“怡心院”三個金字,耀眼生輝,光芒四射。
這“怡心院”正是金陵城中人一數二的妓院,院中聘有名廚,備有畫舫,更擁有無數絕色美女,以供狎客們吃喝遊樂,金陵城的富商大豪,墨史污紳,提起秦淮河畔的“怡心妓院”,那是無有不知其名者。
賈嫣的馬車馳入城中,七轉八轉,來到了秦淮河畔,進入了“怡心院”中。
她自稱金陵妓女,看去倒也不假。
可是,馬車馳入院中,院中頓時起了一陣不安的騷動,良久始歸于平靜,這又是什麼緣故呢? 由于牆高院深,此刻亦非押客鼎盛之時,其中的道理,就非外人可知了。
賈嫣如此,那餘昭南奔馳入城,心情可是緊張之極。
大街之上,不便策馬,他們一行五人,盡走背街僻巷,越鼓樓,出玄武門,兀自狂奔不歇,直朝湖濱一座廣袤深盈的莊院馳去。
人未到,那餘昭南已自峻聲高呼道:“該誰輪值?快請老太爺!” 院門内閃出一名壯漢,躬身應道:“禀公子,餘茂輪值。
” 餘昭南遠遠一揮手,峻聲喝道:“快!請老太爺,就說雲中山華公子到。
” 那餘茂微微一怔,旋即應一聲“是”,轉身飛奔而去。
餘昭南等馬不停蹄。
直到大廳之前,始才丢鞍下馬。
這一陣奔馳,人人汗出如漿,但餘昭南心中焦急,那有心腸理會沿腮而下的臭汗,下馬之後,轉身問道:“逸楓兄,華公子可有變化?” 這位“逸風兄”也是弱冠少年,長得目如朗星,虎背熊腰,渾身英氣朗朗,飄逸至極,他雙手平托華雲龍,舉步登上台階,道:“華公子昏迷如故,這一陣奔波,居然仍是不醒。
” 随後一位濃眉巨目,粗壯結實的少年道:“莫不是受了内傷,因之昏迷不醒?” 另一位身形颀長,鳳目雙瞳的少年道:“華公子氣色平穩,不像負傷的樣子。
” 旁邊一位,寬額隆準,方方臉龐的少年道:“那是另有穴道被制了,逸楓兄,你将華公子放下,再仔細檢查一下看看。
” 幾人七嘴八舌,擁着“逸楓兄”進入大廳,“逸楓兄”将華雲龍平放在正中一張八仙桌上,擡起右臂,用衣袖拭去額上的汗珠,道:“以小弟看來,華公子恐伯是服下某種藥物……” 那粗壯結實的少年蓦一擊掌,高聲叫道:“有道理,咱們五人,以逸楓兄武功最高,若是另有穴道被制,逸楓兄定能看出,這華公子八成是服了毒藥。
” 餘昭南眉頭一皺,道:“昌義弟,你别嚷嚷,反正家父片刻就到,家父一到,問題也就解決了。
” 這時,一個家人轉了出來,手裡奉着茶盤,盤中盛着幾杯熱茶。
餘昭南揮一揮手,道:“将茶放下,快去禀告老太爺,說‘落霞山莊’的華公子昏迷不醒,現在前廳,請老太爺速一來,要快!” 那家人應一聲“是”,放下茶盤,撒腿奔去。
餘昭南向華雲龍凝視一眼,忽然喟歎一聲,道:“兄弟好友,落得一個‘賽孟嘗’的别号,如今看來,縱然無傷大雅,卻也太不崇實了。
” 被稱“昌義弟”的粗壯少年濃眉一軒,惑然道:“昭南兄為何突興浩歎?咱們金陵五公子意氣相投,誰不知道咱們好友,所謂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朋友是多多益善,那有什麼不對?” “昌義弟”姓蔡,“逸楓兄”姓袁,身形颀長的少年叫做李博生,方方臉龐的少年名叫高頌平,加上一個餘昭南,人稱“金陵五公子刀”。
原來他們五人都是世家子弟,由于年齡相若。
氣味相投,任俠好友,仗義疏财。
平日同出同進,共遊共止,花街柳巷,名勝古迹,興之所至,無不涉足,加上每人均有一身尚好的武功,不但廣結朋友,有時也管管閑事,愛抱不平。
因之“金陵五公子”之名無人不知,少年人好名行勝,往日也頗為自得。
但此刻餘昭南忽生感慨,那不僅“昌義弟”一人惑然發一問,其餘諸人,也同樣深感不解,目光移注,不約而同的也朝餘昭南望去。
餘昭南淡淡一笑,道:“不怪昌義弟會感到意外,兄弟自己也感到有,點莫稿其妙。
不過,我在想,我平日太不務實,以緻事到臨頭,束手無策,仍得依賴家父,實在太不應該了。
” 身形颀長形的李博生皺眉問道:“昭南兄是講,以往荒廢了時日,未能繼承餘伯父的衣缽麼?” 餘昭南緩緩颔首道:“家父的醫學與辨毒解毒之能,除了苗疆九毒仙姬一脈,據說天下無出其右,但兄弟僅僅學到家父武功方面的點滴皮毛,心中怎能沒有感慨?” 蔡昌義無疑不太肯用腦筋,聞言敞聲道:“那也不用感慨,昭南兄年紀不大,決心要學,現在還來得及。
” 餘昭南苦苦一笑道:“現在想學,果然也不算遲,但華公子若有三長兩短,醫道縱能通玄,又有何用?兄弟我怕要遺憾終身了。
” 蔡昌義巨目一睜,愕然急聲道:“什麼?你講華公子……” 餘昭南苦笑截口道:“你可以看,華公子負傷不像負傷,中毒不像中毒,若說穴道被制,卻又不知被制的穴道在那裡,耽誤了救治的時機,這遺憾如何彌補,我如果習成了家父的醫道,即便束手無策,内心總要好受一點。
昌義弟,如今我不啻感慨而已,簡直是在後悔。
” 這話出口,衆人不覺都向華雲龍望去,隻見他臉色依舊,呼吸平穩,果然不像中毒或是負傷的模樣,因之人人都皺起眉頭。
頓了一下,蔡昌義突然亢聲道:“昭南兄,這是你的錯,你為何不向那賈嫣問個明白?” 餘昭南道:“一來賈嫣不會講,二來我心中着急。
” 蔡昌義目光一淩,道:“她憑什麼不講?哼!我去問她。
” 撒開步子,便朝廳外走去。
高頌平橫跨一步,擋住了他的去路,道:“不必去啦!咱們搶她的人,雙方已成敵對之局,她自然不會講了。
” 蔡昌義一聲冷哼,道:“怕她不講!” 他想越過高頌平,但步子剛剛邁出,已聽一個蒼勁的聲音由廳後傳出,急聲道:“南兒,華公子怎樣了?” 話音甫落,屏門之後,已經傳出一位白發銀髯的老人,身後跟着一個手提藥包的童子。
這老人号稱“江南儒醫”正是昭南的父親,金陵著名的大善人。
蔡昌義止住腳步,與餘昭南等連忙迎去。
餘昭南道:“此人酷似華大俠,孩兒認為當是華大俠的公子……” “江南儒醫”已經見到華雲龍躺在桌上,當下揮一揮手,舉步走去,道:“是不是都該救治。
他一直昏迷麼?” 餘昭南道:“是的,一直昏迷不醒。
” “江南儒醫”走到桌邊,皺起眉頭,瞧了一陣,自語道:“臉貌輪廓酷似華大俠,眉目口鼻酷似白夫人,他是華家的二公子。
” 俯下身子,檢視舌苔與眼神,然後扣住脈門,凝神查察華雲龍的氣機脈息。
老人的臉色越來越凝重,約莫過了半盞茶
隻是……隻是奴家另有苦衷,實不足與外人道,務請餘爺恕我方命。
” 餘昭南不為軟語所動,冷聲一哼,道:“姑娘知我急人之急,當也知我嫉惡如仇。
你身懷絕技,隐迹風塵,如非别有苦衷,定屬另有陰謀,如不加以說明,那是逼我用強了?” 賈嫣心神一凜,柔聲軟求道:“餘爺何必與奴家為難,那對餘爺又有什麼好處?” 餘昭南哂然接口道:“在下作事由來不計利害,但問該是不該……” 賈媽道:“餘爺強人所難,這算應該麼?” 餘昭南眉頭一揚,道:“巧辯無用,爽直的講吧,免得傷了和氣。
” 賈嫣察顔觀色,心知無法善了,當下臉色一沉,道:“餘爺定要多管閑事,這和氣是傷定了。
” 餘昭南目光一梭,哈哈一笑,道:“我道你為何帶個男人回來,看來在下判斷不錯,那是别有陰謀了。
” 賈嫣目挾寒霜,峻聲喝道:“餘爺,快将那人還我,如若不然,可别怪我心狠手辣。
” 餘昭南敞聲大笑,不予置理,笑聲一落,轉身問道:“逸楓兄,那人可是吾道中人?可是被封閉了穴道?” “逸楓兄”朗聲應道:“此人臉善得很,好象在那裡見過,兄弟已解開他的穴道,但他仍舊昏迷不醒。
” 餘昭南微微一怔,道:“那定是另外被做了手腳,逸楓兄先帶他回去,請家父診斷一下。
” 那被稱“逸楓”之人尚未有所行動,賈嫣已自急聲叫道:“郝老爹,雲兒,截住他,不能讓他走,不能讓他将人帶走。
” 雲兒與駕車的老者應聲而動,截住了四騎的歸路,那身法,快若向電,竟然不亞于一流高手。
餘昭南觸目心驚,轉身喝道:“賈姑娘,在下未明真象以前,不願得罪你,你講那人是誰?為何将他擄來? 此刻的賈嫣,媚态盡收,目光攏煞,冷冰冰宛若名匠雕成的美豔塑像,不複是騷媚入骨的青樓妓女了。
隻見她神芒電射,煞氣騰騰,一字一頓道:“餘爺,妾身容或非你之敵,但你定要管妾身的閑事,妾身就顧不得許多了。
” 伸手一探衣襟,一柄寒光閃閃,冷氣逼人的盈尺匕首,已經握在手中。
餘昭南暗暗吃驚,但仍哂然道:“賤名在外,你幾時聽過餘某人作事半途而廢……” 話猶未畢,賈嫣已自冷然接口道:“閑話少講,妾身不敵,人你帶走……” 忽聽“逸楓兄”高聲叫道:“昭南兄,我想起來了,這人酷似雲中山的華大俠……” 餘昭南大吃一驚,駭然旋身道:“什麼?你說是華大俠?” “逸楓兄”道:“不!是華大俠的公子。
” 餘昭南身子一轉,威淩逼人,峻聲道:“你講,那人可是華公子?” 賈嫣冷然道:“妾身講過,我如不敵,人你帶走,何須再問?” 餘昭南心念電轉,強耐怒火,道:“華大俠德披萬方,予咱們餘家恩德再造,他的子侄,在下不容任何人動他一根毫毛,你一個女流之輩,惡迹未彰,我也不願與你動手,你走吧!” 賈嫣冷冷一笑道:“走?留下人來。
” 匕首一揮,“刷”的一聲平掃過去。
這一式看來甚慢,其實快到極端,但見寒芒電閃,一股淩厲無比的劍氣,霍然襲到了餘昭南側後。
餘昭南剛剛轉過身子,突覺劍氣逼體,他頭也不回,反手揮出一鞭,腳下一頓,運朝前方射去,敞聲叫道:“逸楓兄,咱們快走。
” 他那身法宛如天馬行空,快速已極,揮出的一鞭。
勁氣洶湧,威猛絕淪。
賈嫣彼那勁氣擋得一擋,他已穩座雕鞍,驅馬狂奔,直向城内地去。
其餘四人不再遲疑,各自揮動馬鞭,同聲叱喝,随後奔去。
他五人馬術高超,動作太快,雲兒與那姓郝的老爹警覺出掌,也不過徒自揚起地上的塵土,已自截他不住了。
小雲兒心猶未甘,尚拟縱身去追,隻聽賈嫣頹然一歎,道:“雲兒止步,想不到一個花花公子,身手竟如此了得!” 雲兒忿然道:“咱們難道罷了不成?” 賈嫣道:“不作罷又待如何?上車走吧!咱們尚得防他前來生事哩!” 浩歎聲中,登上了馬車,郝老爹揚鞭馭馬,急急馳向金陵城中。
金陵,又稱江甯,乃六朝金粉之地。
眼前的金陵,其繁榮較往昔為猶甚,名勝古迹,為江南名地之冠。
秦淮河畔,夫子廟旁,白晝遊人如織,入夜笙歌頻傳,燈紅酒綠,通宵達旦,當真是龍蛇雜處,翠袖留香,涉足其間,既使人提心吊膽,也使人流連忘返。
就在這消金之窟的秦淮河時,有一座背河面街的宅第,離夫子廟不過一箭之地。
這座宅第,紅牆碧瓦,樓高院深,屋後的河面,停歇着幾艘小巧精緻的畫肪,寬闊名門首,高挂着兩隻借大的燈龍,那燈龍如今仍然燃着紅燭,燭光搖曳,照耀得門媚上,“怡心院”三個金字,耀眼生輝,光芒四射。
這“怡心院”正是金陵城中人一數二的妓院,院中聘有名廚,備有畫舫,更擁有無數絕色美女,以供狎客們吃喝遊樂,金陵城的富商大豪,墨史污紳,提起秦淮河畔的“怡心妓院”,那是無有不知其名者。
賈嫣的馬車馳入城中,七轉八轉,來到了秦淮河畔,進入了“怡心院”中。
她自稱金陵妓女,看去倒也不假。
可是,馬車馳入院中,院中頓時起了一陣不安的騷動,良久始歸于平靜,這又是什麼緣故呢? 由于牆高院深,此刻亦非押客鼎盛之時,其中的道理,就非外人可知了。
賈嫣如此,那餘昭南奔馳入城,心情可是緊張之極。
大街之上,不便策馬,他們一行五人,盡走背街僻巷,越鼓樓,出玄武門,兀自狂奔不歇,直朝湖濱一座廣袤深盈的莊院馳去。
人未到,那餘昭南已自峻聲高呼道:“該誰輪值?快請老太爺!” 院門内閃出一名壯漢,躬身應道:“禀公子,餘茂輪值。
” 餘昭南遠遠一揮手,峻聲喝道:“快!請老太爺,就說雲中山華公子到。
” 那餘茂微微一怔,旋即應一聲“是”,轉身飛奔而去。
餘昭南等馬不停蹄。
直到大廳之前,始才丢鞍下馬。
這一陣奔馳,人人汗出如漿,但餘昭南心中焦急,那有心腸理會沿腮而下的臭汗,下馬之後,轉身問道:“逸楓兄,華公子可有變化?” 這位“逸風兄”也是弱冠少年,長得目如朗星,虎背熊腰,渾身英氣朗朗,飄逸至極,他雙手平托華雲龍,舉步登上台階,道:“華公子昏迷如故,這一陣奔波,居然仍是不醒。
” 随後一位濃眉巨目,粗壯結實的少年道:“莫不是受了内傷,因之昏迷不醒?” 另一位身形颀長,鳳目雙瞳的少年道:“華公子氣色平穩,不像負傷的樣子。
” 旁邊一位,寬額隆準,方方臉龐的少年道:“那是另有穴道被制了,逸楓兄,你将華公子放下,再仔細檢查一下看看。
” 幾人七嘴八舌,擁着“逸楓兄”進入大廳,“逸楓兄”将華雲龍平放在正中一張八仙桌上,擡起右臂,用衣袖拭去額上的汗珠,道:“以小弟看來,華公子恐伯是服下某種藥物……” 那粗壯結實的少年蓦一擊掌,高聲叫道:“有道理,咱們五人,以逸楓兄武功最高,若是另有穴道被制,逸楓兄定能看出,這華公子八成是服了毒藥。
” 餘昭南眉頭一皺,道:“昌義弟,你别嚷嚷,反正家父片刻就到,家父一到,問題也就解決了。
” 這時,一個家人轉了出來,手裡奉着茶盤,盤中盛着幾杯熱茶。
餘昭南揮一揮手,道:“将茶放下,快去禀告老太爺,說‘落霞山莊’的華公子昏迷不醒,現在前廳,請老太爺速一來,要快!” 那家人應一聲“是”,放下茶盤,撒腿奔去。
餘昭南向華雲龍凝視一眼,忽然喟歎一聲,道:“兄弟好友,落得一個‘賽孟嘗’的别号,如今看來,縱然無傷大雅,卻也太不崇實了。
” 被稱“昌義弟”的粗壯少年濃眉一軒,惑然道:“昭南兄為何突興浩歎?咱們金陵五公子意氣相投,誰不知道咱們好友,所謂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朋友是多多益善,那有什麼不對?” “昌義弟”姓蔡,“逸楓兄”姓袁,身形颀長的少年叫做李博生,方方臉龐的少年名叫高頌平,加上一個餘昭南,人稱“金陵五公子刀”。
原來他們五人都是世家子弟,由于年齡相若。
氣味相投,任俠好友,仗義疏财。
平日同出同進,共遊共止,花街柳巷,名勝古迹,興之所至,無不涉足,加上每人均有一身尚好的武功,不但廣結朋友,有時也管管閑事,愛抱不平。
因之“金陵五公子”之名無人不知,少年人好名行勝,往日也頗為自得。
但此刻餘昭南忽生感慨,那不僅“昌義弟”一人惑然發一問,其餘諸人,也同樣深感不解,目光移注,不約而同的也朝餘昭南望去。
餘昭南淡淡一笑,道:“不怪昌義弟會感到意外,兄弟自己也感到有,點莫稿其妙。
不過,我在想,我平日太不務實,以緻事到臨頭,束手無策,仍得依賴家父,實在太不應該了。
” 身形颀長形的李博生皺眉問道:“昭南兄是講,以往荒廢了時日,未能繼承餘伯父的衣缽麼?” 餘昭南緩緩颔首道:“家父的醫學與辨毒解毒之能,除了苗疆九毒仙姬一脈,據說天下無出其右,但兄弟僅僅學到家父武功方面的點滴皮毛,心中怎能沒有感慨?” 蔡昌義無疑不太肯用腦筋,聞言敞聲道:“那也不用感慨,昭南兄年紀不大,決心要學,現在還來得及。
” 餘昭南苦苦一笑道:“現在想學,果然也不算遲,但華公子若有三長兩短,醫道縱能通玄,又有何用?兄弟我怕要遺憾終身了。
” 蔡昌義巨目一睜,愕然急聲道:“什麼?你講華公子……” 餘昭南苦笑截口道:“你可以看,華公子負傷不像負傷,中毒不像中毒,若說穴道被制,卻又不知被制的穴道在那裡,耽誤了救治的時機,這遺憾如何彌補,我如果習成了家父的醫道,即便束手無策,内心總要好受一點。
昌義弟,如今我不啻感慨而已,簡直是在後悔。
” 這話出口,衆人不覺都向華雲龍望去,隻見他臉色依舊,呼吸平穩,果然不像中毒或是負傷的模樣,因之人人都皺起眉頭。
頓了一下,蔡昌義突然亢聲道:“昭南兄,這是你的錯,你為何不向那賈嫣問個明白?” 餘昭南道:“一來賈嫣不會講,二來我心中着急。
” 蔡昌義目光一淩,道:“她憑什麼不講?哼!我去問她。
” 撒開步子,便朝廳外走去。
高頌平橫跨一步,擋住了他的去路,道:“不必去啦!咱們搶她的人,雙方已成敵對之局,她自然不會講了。
” 蔡昌義一聲冷哼,道:“怕她不講!” 他想越過高頌平,但步子剛剛邁出,已聽一個蒼勁的聲音由廳後傳出,急聲道:“南兒,華公子怎樣了?” 話音甫落,屏門之後,已經傳出一位白發銀髯的老人,身後跟着一個手提藥包的童子。
這老人号稱“江南儒醫”正是昭南的父親,金陵著名的大善人。
蔡昌義止住腳步,與餘昭南等連忙迎去。
餘昭南道:“此人酷似華大俠,孩兒認為當是華大俠的公子……” “江南儒醫”已經見到華雲龍躺在桌上,當下揮一揮手,舉步走去,道:“是不是都該救治。
他一直昏迷麼?” 餘昭南道:“是的,一直昏迷不醒。
” “江南儒醫”走到桌邊,皺起眉頭,瞧了一陣,自語道:“臉貌輪廓酷似華大俠,眉目口鼻酷似白夫人,他是華家的二公子。
” 俯下身子,檢視舌苔與眼神,然後扣住脈門,凝神查察華雲龍的氣機脈息。
老人的臉色越來越凝重,約莫過了半盞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