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關燈
雲,藍影過處,林中枝顫葉動…… 芙蓉仙子和翻江蒼龍深深體會到藍世玉這時的心情,如早讓他盡展輕功前去,這時恐怕早已到了。

     於是,衆人加速前進,希望能盡快追上藍世玉,以免他在心智混亂之際,造成意外事件。

     但竟,藍世玉的身影,卻越去越遠了,已消失在那片濃綠茂林中的金色琉璃瓦之間。

     藍世玉一聲嘯罷,距離觀音庵已不足百丈了。

     “當當”的鐘聲,一下接一下的撞看……。

     “咚咚”的巨鼓一記接一記的擊著……。

     深沉、緩慢、有力,先滿了無上莊肅氣氛。

     在“咚咚當當”的洪鐘巨鼓聲中,尚隐約挾雜着梵鈴、誦經、金磬和木魚聲,令人聽來,不由躁念頓消。

     藍世玉心中的熾烈怒火,被這種莊嚴、肅穆,混合而成的聖樂,也幾乎淹熄了。

     他電掣飛馳中,舉目前看,觀音庵在巨松環繞之中,建築的确是雄壯,庵前是三座相連的黑漆金杯大山門,左右各有一對青石大獅子,門柱雕龍,朱梁畫棟,門前六尊高大猙獰的駭人大門神。

     這時,三座黑漆大門,俱都敞開,在正中山門的門樓下,懸著一方黑漆大匾,上書三個金漆大字觀音庵。

     藍世玉來到庵前,飄然進入庵内,但,他卻不由自主的停立在直通正中大殿階前的甬道上。

     正中的大殿,雄偉巍峨,在藍世玉的平生記憶中,這是他看到的最大最宏偉的一座大殿。

     大殿距山門約十丈,左右各有兩座側殿,皆有高出地面的巨石甬道相連,工程極為浩大。

     這時,大殿上香煙缭繞,巨燭高燃,正中龐大神翕的黃幔中,供奉着一尊高約一丈有馀的“南海大士觀世音” 大殿神翕的左右兩邊各自盤膝坐著十名身披紅袈裟,手拿法器,微合雙目,朗聲誦經的中年尼姑。

     紅袈裟尼姑的身後,是百數十名身披黃袈裟的尼姑,再後是一片約兩百名的身穿灰僧衣的尼姑,總數約三百馀人。

     在龐大神翕的正前方,一個高大的黃绫蒲團上,端坐著一個盤膝閉眼,雙手合什,秀發直垂胸前肩後的灰袍女子,但看不清她的面目。

     垂發女子的左右,各自肅立若一名年約十三四歲的小沙尼,兩人俱都雙手托著一隻晶瑩玉盤。

     左邊玉盤中,是一個紫色玉缽,似是盛滿了法水,右邊玉盤中,端正的放著一把金光閃閃的剃刀。

     所有的尼姑,僅都微合雙目,悠揚有韻的誦着佛經,對藍世玉的來臨和那聲響徹林野的震耳長嘯,似是如同未覺。

     藍世玉癡呆的立在甬道上,目光呆滞的望着大殿正中坐著的垂發女子,由於她穿着灰色寬大僧袍,秀發遮臉,看不清她是不是胡麗珠。

     這等隆重莊嚴的大典場面,藍世玉雖然心急,但也不敢冒然闖進大殿,掀開垂發女子的前發,一看她究竟是誰? 他靜靜的立着,耐心的等着媛姑姑他們到來。

     就在這時,一聲悠揚的金磬響起,全殿的誦經聲,立即緩慢的停止了,所有的尼姑,這時才驚異的向藍世玉望來。

     正中蒲上閉目盤坐的垂發女子,略微擡起頭來,似是也在望着神情憂急,兀自呆立的藍世玉。

     一聲清脆佛号,迳由殿後傳來。

     大殿上所有的尼姑,聞聲同時合什閉目,垂發女子也低下頭去。

     龐大神廟的後面,分由左右,緩步走出八個手提香爐的小沙尼來。

     提爐金光閃閃,耀眼發亮,冉冉香煙缭繞飄出。

     八個小沙尼身後,是三個身披金紅袈裟的中年尼姑,有的持梵鈴,有的托如意,俱都神色肅穆,微合雙目。

     最後,金華一閃,緩步走出一個姿色絕美,身披全金袈裟的青年尼姑來。

     青年尼姑,頭戴一頂縷金僧帽,上綴一顆極大的紅寶石,渾身金光閃閃,修眉下的那雙鳳目,威淩的看了立在殿外甬道上的藍世玉一眼,直向正中盤坐的垂發女子走去。

     這時,八個提爐小沙尼,分立兩邊,三個身披織金紅袈裟的中年尼姑,肅立在垂發女子的身後,青年尼姑停身在垂發女子的身邊。

     藍世玉知道身披金袈裟的青年尼姑,卻是昔年以輕功冠絕武林的雪幼娘,也正是媛姑姑昔年的朋友,這時,想到她勸媛姑姑落發入庵的事,心中便不禁升起一絲怒火。

     一想到媛姑姑,心中不由感到奇怪,這樣久了,他們為何還沒來? 同頭一看,芙蓉仙子和翻江蒼龍等人,早已靜悄悄的立在山門外面,俱都神色肅穆的望著大殿上。

     就在這時,大殿上蓦然響起一聲清脆佛号。

     藍世玉聞聲轉過頭來,隻見青年尼姑雪幼娘,已走至手托玉缽的小沙尼身前,春蔥似的纖纖玉手,在玉缽内一點,沾了一些法水。

     之後,走至垂發女子身前,右手高舉,五指齊彈,無數的雨水,射向垂發女子的頭上和胸前。

     這時,法器齊嗚,梵鈴搖得叮當直響。

     藍世玉知道,那個垂發女子,轉瞬間就要除去三千煩絲,就此終身伴佛了。

     由於芙蓉仙子等人沒有進來,藍世玉愈加斷定垂發女子不是胡麗珠,因而,他也想退出庵去,等這個大典過後,再向雪幼娘交涉。

     一聲悠揚清脆的金磬響起。

    誦經聲,緩緩的停下來,接著,整個大殿上,靜得鴉雀無聲。

     藍世玉一見,不由将後退的步子又停下來。

     隻見青年尼姑雪幼娘,又走至玉盤中托着純金剃刀的小沙尼身前,伸手将剃刀取在手中,面向垂發女子和聲說:“落發以後,終身為尼,吃齋拜佛,恪守清規,世間恩怨從此忘卻,榮華富貴視如過往雲煙。

    ” 說此一頓,又鄭重嚴肅的問:“自此以後,必須心如止水,終身不得蓄落還俗,你可心願?” 垂發女子,立即深沉緩慢的點了點頭。

     青年尼姑雪幼娘,略微一颔首,繼續說:“現在允你在剃度前,再與塵間見上一面,你盡可睜開眼睛一看,如果你此刻又有悔意,仍可離庵為俗!” 說著,伸出左手,即将垂發女子的額前垂發掀起來。

     藍世玉凝目一看,渾身不禁一戰,面色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