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經”,再加上師父臨行之時,曾再三告誡,他們不可擅離洞府。
因而他們三人不敢同時下山。
藍世玉父仇在身,師父事前亦曾允準,由他下山。
既順情理,又不違師命。
徐彩霞雖然心裡不願意,但是玉哥哥父仇不共戴天,而恩師又行蹤不明,論情論理。
她都無法提出異議。
女孩子的心眼兒比較狹窄,徐彩霞當然亦不例外。
自從如此決定之後,她無時無刻不在祈禱恩師早日歸來。
她徹夜失眠,淚落枕邊,花容消瘦,愁鎖眉間。
她已經無法再離開玉哥哥了。
這一年多,兩人朝夕相處,形影不離,愛苗油然而生。
玉哥哥已經十八歲了,由一個略帶稚氣的半大孩子,變成了一個風度翩翩的美少年。
她願意和玉哥哥終老在深山裡,永不再曆人間。
如今 玉哥哥就要走了,但願師父能趕年前歸來,她好和玉哥哥同下華山。
在藍世玉還沒下山之前,她竭力試着疏遠他。
因為她知道,藍世玉下山之後,她的生活将是枯躁、空虛、寂寞、孤單。
雖然- 還有個憨厚純樸,讨人喜歡的牛弟弟伴在她身邊,而她也非常疼愛這個小師弟,但是在她的芳心感受上,則迎然不同。
尤其令她忐忑不安,難放寬懷的是另外一位絕美少女崔小倩。
每當她談到崔小倩的時候,玉哥哥的俊面上,總是閃過一絲向往的光彩,神色之間有敬也有愛。
這一年多,她發現玉哥哥對于崔小倩,從沒有片刻忘懷,這令她心中又妒、又氣、又不安。
她一想到玉哥哥和崔小倩就要重逢了,他們相見之後會怎麼樣呢?一定會…… 她不敢再想下去了,每念及此,她便心跳臉紅,徹夜失眠。
藍世玉看到霞妹妹終日怅然若失,花容淡消,心中便萬分不安。
可是 他不知道拿什麼話來安慰她。
他這次藝成下山,追訪親仇,雖然自知誅兇有望,但亦難關重重。
他也希望恩師安然歸來,免卻他遠赴海外。
雖然他也想到根波姑姑和倩姐姐,但是他卻念念不忘親仇、師難。
終于到了,依然是大雪天,一片銀色。
香客像往年一樣,絡繹不絕…… 華山也像往年一樣,熱鬧非凡…… 隻有藍世玉、徐彩霞、邬鐵牛三個人的心情,都有了巨大改變。
離愁、師難籠罩在三人之間。
年初三,藍世玉決心下山了。
徐彩霞在廚房裡懷着悲痛愁苦的心情,準備酒菜為玉哥哥餞行。
邬鐵牛幫着玉哥哥默默的整理着行裝。
藍世玉已經換上倩姐姐為他縫制的新衣,腰内暗系“精金剛柔錐”,父親成名暗器“亮銀彈”,也挂在衫内胯邊。
在為藍世玉舉行的餞行筵上。
為求吉利,邬鐵牛高興的倒酒,徐彩霞亦強展歡顔。
藍世玉對他能否手刃親仇,也表示的極為樂觀。
夜幕深垂。
藍世玉為了便于施展輕功,特别選擇夜間起程。
最後 藍世玉終于鼓足勇氣,緩緩站起身來,以平靜的聲調說:“霞妹妹、牛弟,愚兄該啟程了。
” 徐彩霞、邬鐵牛黯然點了點頭,同時起身相送。
三人走出屋外,默默的向竹林陣走去,心情特别沉重。
邬鐵牛虔誠的暗祝玉哥哥下山之後,訪得師父行蹤,盡速手刃親仇。
徐彩霞鳳目噙淚,除了希望玉哥哥一切順利,芳心尚有千言萬語和離愁。
在這一刹那。
她又想到玉哥哥一人在外,獨行獨宿,不知道他可否知道照顧自己…… 藍世玉再度嘗到離愁。
而父仇和師難,沉重的壓在他的心頭。
但,他不敢多說,竭力保持鎮靜,是以在他俊面上神色靜谥,内心卻是郁悶愁苦。
徐彩霞噙淚的鳳目,不時望着藍世玉的側面,她發覺玉哥哥看也不看他一眼,不禁悲從中起,一種被遺棄感覺,直上心頭,兩行熱淚,簌簌滾了下來。
三個人默默前進,終于走出松林陣,舉目一看,整個華山一片銀白,在雪來映照下,谷峰分明,清晰可見。
藍世玉停身止步,望着愁苦的邬鐵牛,和淚滿香腮的霞妹妹,出然說:“霞妹妹,牛弟,諸多保重,愚兄事畢,立刻火速回山。
” 邬鐵牛眨着一雙淚光閃閃的大眼睛,連連點頭,竭力不讓眼淚掉下來。
徐彩霞強自壓抑的情感、熱淚和千言萬語,再也控制不住了,她仰起淚痕斑斑,憔悴清瘦的粉面,望着藍世玉顫聲說:“玉哥哥……” 但,她僅喚了一聲“玉哥哥”,嬌軀驟然顫抖,玉手突然掩面,喉間哽咽的再也說不出話來了。
藍世玉和這位終日形影不離的小師妹,乍然分别,心中又何嘗不如絞如割?隻是他一想到肩上的兩副重擔,便不敢再想這些了。
他看了霞妹妹痛楚欲絕的神情,心中一陣激動,伸手握住徐彩霞的玉臂,黯然說:“霞妹妹,你有話請盡情的說……” 徐彩霞再也顧不了身邊的牛弟,“哇”的一聲,撲進藍世玉的懷裡哭了,同時萬分委屈的說:“我要說的話,你心裡都知道……” 藍世玉絕頂聰明,豈能不知霞妹妹的心情,恩師行蹤不明,而他下山尋仇安危難蔔,當然更怕他日久變異…… 一念至此。
心中不禁一陣難過,霞妹妹心靈上的負荷,實在比自己還多,于是立即安慰她說:“霞妹妹,你不要過份自苦,愚兄事畢會盡速回來!” 徐彩霞知道他不可能盡速回來,他既要追查真兇,又要暗訪師蹤,更可能和崔小倩結伴同行,俪影雙雙,情話綿綿,他還會火速趕回華山來。
藍世玉見徐彩霞不語,知道絕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解開她心中的凄苦、憂郁。
于是,他毅然說:“霞妹妹、牛弟珍重,愚兄要走了!” 徐彩霞一聽,立即擡起頭來,幽幽怨怨的望着藍世玉,淚流滿面,颔首說:“玉哥哥,你走吧!希
因而他們三人不敢同時下山。
藍世玉父仇在身,師父事前亦曾允準,由他下山。
既順情理,又不違師命。
徐彩霞雖然心裡不願意,但是玉哥哥父仇不共戴天,而恩師又行蹤不明,論情論理。
她都無法提出異議。
女孩子的心眼兒比較狹窄,徐彩霞當然亦不例外。
自從如此決定之後,她無時無刻不在祈禱恩師早日歸來。
她徹夜失眠,淚落枕邊,花容消瘦,愁鎖眉間。
她已經無法再離開玉哥哥了。
這一年多,兩人朝夕相處,形影不離,愛苗油然而生。
玉哥哥已經十八歲了,由一個略帶稚氣的半大孩子,變成了一個風度翩翩的美少年。
她願意和玉哥哥終老在深山裡,永不再曆人間。
如今 玉哥哥就要走了,但願師父能趕年前歸來,她好和玉哥哥同下華山。
在藍世玉還沒下山之前,她竭力試着疏遠他。
因為她知道,藍世玉下山之後,她的生活将是枯躁、空虛、寂寞、孤單。
雖然- 還有個憨厚純樸,讨人喜歡的牛弟弟伴在她身邊,而她也非常疼愛這個小師弟,但是在她的芳心感受上,則迎然不同。
尤其令她忐忑不安,難放寬懷的是另外一位絕美少女崔小倩。
每當她談到崔小倩的時候,玉哥哥的俊面上,總是閃過一絲向往的光彩,神色之間有敬也有愛。
這一年多,她發現玉哥哥對于崔小倩,從沒有片刻忘懷,這令她心中又妒、又氣、又不安。
她一想到玉哥哥和崔小倩就要重逢了,他們相見之後會怎麼樣呢?一定會…… 她不敢再想下去了,每念及此,她便心跳臉紅,徹夜失眠。
藍世玉看到霞妹妹終日怅然若失,花容淡消,心中便萬分不安。
可是 他不知道拿什麼話來安慰她。
他這次藝成下山,追訪親仇,雖然自知誅兇有望,但亦難關重重。
他也希望恩師安然歸來,免卻他遠赴海外。
雖然他也想到根波姑姑和倩姐姐,但是他卻念念不忘親仇、師難。
終于到了,依然是大雪天,一片銀色。
香客像往年一樣,絡繹不絕…… 華山也像往年一樣,熱鬧非凡…… 隻有藍世玉、徐彩霞、邬鐵牛三個人的心情,都有了巨大改變。
離愁、師難籠罩在三人之間。
年初三,藍世玉決心下山了。
徐彩霞在廚房裡懷着悲痛愁苦的心情,準備酒菜為玉哥哥餞行。
邬鐵牛幫着玉哥哥默默的整理着行裝。
藍世玉已經換上倩姐姐為他縫制的新衣,腰内暗系“精金剛柔錐”,父親成名暗器“亮銀彈”,也挂在衫内胯邊。
在為藍世玉舉行的餞行筵上。
為求吉利,邬鐵牛高興的倒酒,徐彩霞亦強展歡顔。
藍世玉對他能否手刃親仇,也表示的極為樂觀。
夜幕深垂。
藍世玉為了便于施展輕功,特别選擇夜間起程。
最後 藍世玉終于鼓足勇氣,緩緩站起身來,以平靜的聲調說:“霞妹妹、牛弟,愚兄該啟程了。
” 徐彩霞、邬鐵牛黯然點了點頭,同時起身相送。
三人走出屋外,默默的向竹林陣走去,心情特别沉重。
邬鐵牛虔誠的暗祝玉哥哥下山之後,訪得師父行蹤,盡速手刃親仇。
徐彩霞鳳目噙淚,除了希望玉哥哥一切順利,芳心尚有千言萬語和離愁。
在這一刹那。
她又想到玉哥哥一人在外,獨行獨宿,不知道他可否知道照顧自己…… 藍世玉再度嘗到離愁。
而父仇和師難,沉重的壓在他的心頭。
但,他不敢多說,竭力保持鎮靜,是以在他俊面上神色靜谥,内心卻是郁悶愁苦。
徐彩霞噙淚的鳳目,不時望着藍世玉的側面,她發覺玉哥哥看也不看他一眼,不禁悲從中起,一種被遺棄感覺,直上心頭,兩行熱淚,簌簌滾了下來。
三個人默默前進,終于走出松林陣,舉目一看,整個華山一片銀白,在雪來映照下,谷峰分明,清晰可見。
藍世玉停身止步,望着愁苦的邬鐵牛,和淚滿香腮的霞妹妹,出然說:“霞妹妹,牛弟,諸多保重,愚兄事畢,立刻火速回山。
” 邬鐵牛眨着一雙淚光閃閃的大眼睛,連連點頭,竭力不讓眼淚掉下來。
徐彩霞強自壓抑的情感、熱淚和千言萬語,再也控制不住了,她仰起淚痕斑斑,憔悴清瘦的粉面,望着藍世玉顫聲說:“玉哥哥……” 但,她僅喚了一聲“玉哥哥”,嬌軀驟然顫抖,玉手突然掩面,喉間哽咽的再也說不出話來了。
藍世玉和這位終日形影不離的小師妹,乍然分别,心中又何嘗不如絞如割?隻是他一想到肩上的兩副重擔,便不敢再想這些了。
他看了霞妹妹痛楚欲絕的神情,心中一陣激動,伸手握住徐彩霞的玉臂,黯然說:“霞妹妹,你有話請盡情的說……” 徐彩霞再也顧不了身邊的牛弟,“哇”的一聲,撲進藍世玉的懷裡哭了,同時萬分委屈的說:“我要說的話,你心裡都知道……” 藍世玉絕頂聰明,豈能不知霞妹妹的心情,恩師行蹤不明,而他下山尋仇安危難蔔,當然更怕他日久變異…… 一念至此。
心中不禁一陣難過,霞妹妹心靈上的負荷,實在比自己還多,于是立即安慰她說:“霞妹妹,你不要過份自苦,愚兄事畢會盡速回來!” 徐彩霞知道他不可能盡速回來,他既要追查真兇,又要暗訪師蹤,更可能和崔小倩結伴同行,俪影雙雙,情話綿綿,他還會火速趕回華山來。
藍世玉見徐彩霞不語,知道絕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解開她心中的凄苦、憂郁。
于是,他毅然說:“霞妹妹、牛弟珍重,愚兄要走了!” 徐彩霞一聽,立即擡起頭來,幽幽怨怨的望着藍世玉,淚流滿面,颔首說:“玉哥哥,你走吧!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