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武當劫

關燈
經上山,離玄嶽門還有五六裡。

     太虛道長當即道:“各位,敵方已至,請各位随貧道前往。

    貧道奉掌門師兄之命,轉谕各位,今日由我武當對敵,非至必要,各位千萬不能出手。

    ” 老秀才道:“好說好說,這就走吧。

    ” 太虛道長又道:“敝掌門還說,敵勢太強,若武當不敵,請各位迅即退出,至玉虛宮暫避,以免發生意夕蔔。

    ” 老秀才一笑:“遵命遵命,還有吩咐麼?” 太虛道長道:“沒有了,各位請!” 這番話,大家都聽得十分意外,這不是要大家袖手旁觀麼?隻有老秀才心中明白,武當隻把他看作高手,其餘皆不在眼内。

    掌門人曾婉轉地暗示,隻需老秀才一人助拳就可,其餘人即使武功高強,也超不過武當太字輩高手,所以來了也白搭,反誤了性命,老秀才偏偏裝聽不懂,就是要把人都帶上山來。

    為武林大計,這點顔面争不争無所謂,等到人派上用場時,牛鼻子自會明白,讓老道們驚奇去吧! 一行人來到遇真宮,被引到偏殿安置。

     掌門道長告訴宇文浩,決定在遇真宮外一決勝負,玄嶽門無遮攔之觀室,不便救助傷者,也不宜隐藏實力。

    話音剛落,小道來報,天靈教不下三百人,已過了玄嶽門。

     太和真人不慌不忙請大家稍坐,自己出殿而去。

    衆俠心中焦急,坐立不安。

     駱貞娘小聲問邊小龍:“喂,狐狸,我問你,今日勝敗之局如何?” 邊小龍道:“穩操勝券!” “你是說,武當高手衆多……” 邊小龍截住她的話道:“我說了麼?” “那你的意思?” “自然是靠爺們了。

    ” “說大話不怕閃了舌頭,天靈教可不比亡靈堂,你别以為我不知道!” 兩人說話,引動了梁英荷、丁豔姑、孟瓊玉、楊浩、齊隆、張合都圍了過來。

     笑狐翻翻眼道:“你們女人頭發長見識短,亡靈堂什麼玩意兒,值得一提麼?” 駱貞娘秀目一瞪:“咦,你瞧不起姑奶奶?我看你才是傻頭呆腦的,隻知瞎吹!” “哼,你知道什麼,爺們這一夥人中,有高手中的高手,天靈教三個卦主全出也不在乎!” “老秀才算一個,還有那位梁爺爺算一個,肖大哥能掌斃牛老魔,自然算一個高手……” “慢着慢着,肖老弟怎麼隻算個高手?我告訴你,這世上隻怕難找能勝過他的人!” “真的?肖大哥年齡不大……” “年齡不大又怎的?自古英雄出少年!” 孟瓊玉道:“狐大爺,你說肖大哥能勝過天靈教的卦主麼?” “那自然了,還有咱們的溫老弟……” “你說胖和尚?” “不是他還有誰?” “他從未露過武功,年齡不大,怎會……,狐哥,你騙人!” “咦,什麼話!我說你們女人就是頭發長見識短,這叫真人不露相,懂麼?” 駱貞娘嗔道:“你看不起女的麼?待我告訴荀姐姐甘姐姐去!”說着就要動身。

     笑狐慌了,連忙攔阻道:“這是幹什麼?我不說就行了吧,何必驚動她們?” 駱貞娘嗤地一笑:“欺軟怕硬,不害羞!” 梁英荷道:“狐哥,溫兄真的厲害麼?” “我狐爺說的話哪一句有假?” 齊隆道:“放心,這一仗我們赢定了!” 張合也道:“過一會你們等着瞧吧!” 衆女聽他們這麼說,心裡稍稍安定下來,天靈教雖出現于江湖不到一年,但威勢咄咄逼人,武林人談虎色變,也難怪她們惶惶不安。

     就在此時,隻聽“咣、咣、咣”三聲鑼響,玄和道人匆忙走了過來道:“各位,天靈教人已到,請随貧道來!” 衆人深出了口氣,這一刻總算等到,遂魚貫跟着玄和道人從偏殿穿院落,來到大門外。

     肖勁秋見門外站了幾排道士,玄和道人請衆人藏身于列隊道士之後,囑咐老秀才道: “前輩不要輕易露面,算一支伏兵吧。

    ” 老秀才點頭道:“好,我老秀才聽候吩咐,何時上陣聽命行事就是了!” 玄和道人道:“不敢不敢,貧道要随掌門上陣……” 說話間,隻見大路已有一隊黑衣人出現,玄和道人連忙回觀報信。

     肖勁秋從擋在前面道士們的肩胛處看去,隻見黑衣人手持雁翅刀,雙人一列,不疾不徐直朝遇真宮走來。

    數了數,黑衣人不下百人之衆。

    他們到達觀前七八丈外,自動成雁行排在兩邊。

    黑衣武士之後,是一隊白衣劍手,不下五十之衆。

    他們之後,是青衣侍從,這些人年齡不一,不像黑衣白衣武士都是年青壯漢。

    青衣侍從不下四十人,再後來是一夥雜色衣服的人群,這夥人也有三四十人之多。

    上列多種人,均分成雁行分列兩邊。

    緊接雜色衣服人衆之後,是二十名紫衣侍衛,他們兩人一排,彼此相隔丈餘,前後也相隔丈餘,五頂藍色小轎,就夾在他們的行列之中。

    紫衣侍衛之後,又是一隊黑衣刀手。

     老秀才喃喃說道:“好大的排場,不知轎中坐的都是些什麼人?” 公良品小聲道:“他們既然公開拜山,想必認為自己頗有把握,不來幾個頭面人物如何能壓服得了武當?” 這時,又聽遇真宮中鑼聲咣咣,遂見一列列手持長劍的道士列隊而出,分列到原先站在大門外兩側的道士之前,不下百餘人。

    武當掌門在太字輩、玄字輩道長簇擁下,身後緊跟三位年近古稀的老道,由大門緩緩走出,直到離天靈教隊列前三丈餘處停住。

     天靈教的五乘轎子中,有三人從轎中掀簾而下,其餘兩乘轎子内的人不見動靜。

     肖勁秋認出轎中出來的三人中,有矮怪長孫榮,另外兩人是一僧一俗,這一俗竟是個白發蒼蒼的老妪,手拄龍頭拐杖。

    那一僧個頭高大,面孔黝黑,貌相十分兇惡。

     老秀才一見那一僧一妪,不禁“啊”了一聲,似乎十分驚詫,低聲問公良品:“梁兄,認識這黑臉和尚和老太婆麼?” 公良品道:“黑煞僧法玄,追魂婆婆彭川秀,想不到這兩個兇神也被天靈教收羅去。

    ” “嘿嘿,還有兩個魔頭未露面,今日這場戲夠熱鬧的了,難怪他們敢明目張膽而來!” 此時,長孫榮居中,老和尚和老太婆一左一右與他并肩而立。

    走到武當掌門不遠處停下,也不行禮,便大聲道:“武當掌門不順天運,不以武林安泰為重,妄自尊大,屢屢冒犯天靈教,實犯天靈教之大忌。

    但本座念爾武當成名不易,基業難建,不忍一旦被毀,故再寬限一刻,是戰是降當深思熟慮,以免玉石俱焚、後悔莫及!”說至此稍停一停,雙目精光暴射,盯在武當掌門臉上,續道:“今日本座率部至此,必克武當,識時務者為俊傑,是死是活全在一念之間,望掌門以上天好生之德,勿使武當基業毀于汝手,隻要聽命天靈教,武當仍保自立,否則,殺人滅派,決無幸存!” 他以内力把聲音送出,聲音雖不高,但滿場人衆聽得清清楚楚,這份内功,先聲奪人。

     武當掌門太和道長不愠不火,沉聲答道:“武當派自張三豐祖師開派以來,數百年受武林人衆尊崇,從無向異教俯首聽命受制于人的先例。

    貧道既掌武當門戶,當為天下蒼生祈福,今天靈教自立派以來,咄咄逼人,大有君臨天下武林之勢,威迫武當屈從他人意志,為邪道張目,妄圖以邪壓正,我武當甯願橫屍山前,血濺草木,也決不退縮屈膝,此志當衆亮明,就請貴派動手吧!” 這番話不愠不火,但措詞十分強硬,掌門人決心甯為玉碎,不為瓦全。

     長孫榮冷笑一聲:“掌門人既然不識時務,不為武當上千弟子性命擔憂,那就莫怪本座手狠心辣。

    動手之前,本座再次昭告武當弟子,願降者速速投奔過來,若被掌門花言巧語蒙騙,枉自誤了性命。

    本座聲言,一旦動起手來,不留活口,斬盡殺絕,武當一脈,從此在武林中除名,望各位三思而後行,為保留武當一脈,最為上策之舉,便是與天靈教攜手組盟,共商武林大計。

    除此别無他途可走,須知天靈教已網絡黑白兩道之精英,除江湖四霸主之三為天靈教卦主外,許多位舉世聞名的高手榮任本教護法。

    與本座并肩而立的兩位,報出大号名位一定不陌生。

    這位大和尚便是黑煞僧法玄,這位老婆婆便是追魂婆婆彭川秀。

    除他們二位,還有數十位當今武林頗有聲望的高人,本座随口舉出幾位便可略窺一斑。

    陰山三毒枭為本教三位星座座主,疤臉鬼判龐震、獨臂熊封如龍、大漠秃鷹申屠雄之記名弟子柯元霞,這三位也素居本教星座座主……”說到這裡略頓一頓,朝身後一指:“轎中還有兩位高人,乃當今武林泰鬥,一位為本教四聖中的一位,另一位為金座護法,地位崇高,輕易不露本來面目。

    本座言盡于此,各位休要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矮怪長孫榮這一番話,宛如支支利箭射出,聽者無不感到悚懼,人人意識到這番話不光是恐吓之言,這一仗真是兇多吉少。

     宇文浩小聲問公良品:“公良兄猜得出矮怪說的四聖是什麼人物麼?聽口氣身份猶在矮怪等人之上,這就令人莫測高深了!” 公良品搖搖頭:“老夫也想不出當今還有什麼人的身份能在江湖四霸主之上。

    ” 此時,武當掌門太和道長回答道:“施主就不必再誘惑人心了,武當為武林大義背水一戰,施主就劃下道來吧!” 長孫榮冷笑一聲:“掌門人既然不為武當存亡着想,那就休怪本座不留餘地了。

    ”略頓一頓,大聲喝道:“武當弟子願與本教攜手,共商武林大計者,速速走出,切勿遲延,以免玉石俱焚,悔之莫及!” 就在這時,紫面叟烏正光、如意劍劉公建走出行列,從長孫榮一側走過幾步停下來。

     烏正光道:“武當弟子聽老朽一言,武當掌門不顧大局,昏庸糊塗,閉眼不看武林大勢,居然不為武當基業着想,輕易言戰。

    試問,武當弟子于今日葬身此地,這世上哪裡還有武當派?” 劉公建道:“老夫與烏師兄為保存武當一脈,歸順天靈教,望各位認清大勢,速速将太和逆賊拿下,武當派不能斷送在此人身上,各位再不省悟,丢了性命不說,武當派從此在武林除名,各位又怎能到陰間去見曆代祖師!” “無量壽佛!兩位師兄出于公義,為我武當基業着想,掌門師兄隻怕是不能再堅持一已之見了,天靈教之議,望掌門師兄三思!” 衆人聞聲看去,說話的是一個衣着褴褛的五旬道人,和他并肩而立的是個六旬道人。

     太和掌門一驚:“是你,湛明!”又對六旬道人責問道:“湛月,是你放了他!” 湛月稽首道:“禀掌門,武當危如累卵,湛明師弟是太字輩、湛字輩師兄弟中武功最高之人,湛明師弟的武功,隻怕不在你掌門師兄之下,所以弟子認為,武當正值用人之際,便自作主張放了湛明師弟,他已被囚十年,所犯過失早該抵罪,掌門師兄竟然不肯饒了他,未免過份!” 太和大怒,但沒有發作出來,沉聲道:“湛明十年前恃才傲物,謀奪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