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風魔劍法

關燈
這天中午時分,一行人到了湖北境内的均州城,笑狐找了家大旅店,把一個四合小院全包了下來。

    店小二見他其貌不揚出手豪闊,便加意奉承巴結。

    這小院共十五間客房,笑狐等一行十五人,剛好每人一間。

    小二跟着笑狐進屋,笑狐問他:“小二,上武當山朝聖的人多不多?”小二邊抹桌子邊答:“回大爺,往年一年四季朝聖香客不少。

    ” 這話似乎留有餘地,笑狐道:“今年呢?” “今年一年也不少……”小二突然壓低了聲音道:“不瞞你大爺,這兩個月無人朝山。

    ” 笑狐心中一動:“這又是為何?莫不是年關将至,香客都要在家中過年?” “你老一行人帶着兵刃,想必是武林豪客,小的奉勸大爺,及早離開均州,武當山萬萬去不得!” 笑狐伸手從懷中摸出一小錠碎銀往店小二手中一擱:“小二,大爺我最愛聽江湖逸聞,你坐下來慢慢講,可是武當山有什麼奇聞?” 小二忙将銀子揣進袋裡,笑呵呵道:“大爺要聽武當山奇聞,找小的打聽算是找對人了,小的對近兩月發生的事知曉不少。

    ” “快講快講,你坐下說。

    ” “小的先把各位的茶水沏好,再來侍奉大爺,免得掌櫃的要責罵小的。

    ” 笑狐心中火起,無奈也隻好等他。

     不多時,小二提了壺水來,挨次往各房裡沖茶,最後才來到他房裡。

     “快說快說,大爺等得急了。

    ” “是是,小的這就給大爺說樁奇事。

    小的在這均州城裡長大,這均州城裡有不少子弟都跟着武當派的人習武,不瞞大爺,小的也曾習得一些拳棒,等閑人不在小的眼中……” “失敬失敬,小二哥,原來是位武林高手!” “不敢不敢,讓你大爺見笑,小的哪配稱什麼高手,隻是跟着大夥兒習練幾手拳棒,健體防身而已。

    這均州城内,年歲輕的大都如此,因而盜賊強人,從不敢在均州地面作案……” “你是說,武當山的老道在城内傳藝?” “不是,不是,城裡有幾位武當派的俗家弟子,為保均州百姓平安,開館傳授武功,城裡各家子弟,願來的都來,不收一分酬勞。

    ” “啊喲,照你這麼說,他們的徒弟豈不是太多了麼?這事倒滿新鮮。

    ” “錯了錯了,凡是去習藝的年青子弟,都不能列入門牆,隻有資質好的,才蒙幾位師傅垂青。

    不過,這可不是容易的事,幾位師傅百中挑一,千中挑一,能被幾位爺收為徒弟的,不過二三十人而已。

    ” “這幾位爺的姓名說來聽聽。

    ” “這均州城内授徒的師傅不下三十幾位……” “你把最有名的說幾個就成。

    ” “輩份名頭最高的有三位。

    一位叫烏正光老爺子,人稱紫面叟;一位叫劉公建,人稱如意劍;一位叫楊淼天,人稱赤龍刀……” “唔,這三位在江湖上名頭不弱。

    ” “這三位都是武當派掌門人的師弟,早年行走江湖,聽說頗受人敬重。

    他們在均州歸隐後,各自教了幾個徒弟,徒弟們又收了徒弟。

    教授地方子民武功的,大多是三四代弟子。

    不過,這三位雖同屬武當,平常并不怎麼來住,大概是性情不怎麼投合吧,但也沒有什麼糾紛。

     這七八年來,均州地面從無盜賊光顧,就因為害怕這三位爺。

    哪知上個月不知從什麼地方來了三個人,二男一女,一老二少,他們來後就住在小店,三個人就把爺台住的這個院子包下了。

    那位年青姑娘問小的說:‘店家,你認識烏正光老兒麼?’小的忙道:‘認識認識,均州地面有誰不認識他老人家呢?’姑娘說:‘還有劉公建、楊淼天你都認識麼?’小的道: ‘這三位爺台在均州無人不曉,小的也都認識。

    ’那姑娘—笑道:‘怎麼,他們在均州很有名氣,是不是?’小的道:‘嘿嘿,不瞞姑娘,這三位爺豈止是在均州,在江湖上也大大有名!’她笑嘻嘻道:‘小二哥,你對江湖上的事知道得不少啊!’小的忙道:‘小的是聽人說的,想來不假。

    怎麼,姑娘要拜訪三位爺台?’姑娘突然把臉一闆:‘胡說八道!他們配麼?’小的吓了一跳,心想,這女娃兒好大口氣,三位爺台是何等身份,你小小年紀就目空一切,也不照照鏡子,你要是上門三位爺台也不會理睬你!’但小的嘴上不敢說出,她又問我:‘你不服氣是麼?明天就等着看熱鬧吧!’小的甚是奇怪,看什麼熱鬧呢?本想問問她,她卻揮手叫小的出去。

    小的走到門口,就聽那位公子打扮的人道:‘燕妹,跟這等無知之徒有什麼好說的?’姑娘笑道:‘這三個老家夥在均州果然有點名氣,找上他們最合适不過……’後面再說些什麼,小的就沒有聽見了。

    小的心想,這二男一女要找三位爺台幹什麼呢?瞧他們的穿扮像是有錢人家,莫非是要請三位爺去保镖護院麼了但三位爺台何等身份,他們休想請得動。

    但那姑娘說明天有熱鬧看,口氣十分不善,哪像是請護院的東家了後來小的也未把這些話放在心上。

    第二天剛到中午,街上就傳來了驚人的消息,說是三位爺台今早被人打傷了。

    與三位爺台動手的是一個年青姑娘和一位公子爺。

    他們先找上烏大爺家,由那位年青姑娘與烏大爺動手,把烏大爺打得吐血,然後又找到劉大爺家,由那位年青公子與劉大爺比劍,結果把劉大爺一劍刺傷。

    最後又找到楊大爺家,這次又是那位姑娘動手,和楊老爺子比試。

    結果不用說,楊大爺吃了一劍,幸好未丢命。

    小的哪裡相信這些話,三位爺武藝高強,這一男一女加起來也不到人家一位爺的歲數,怎能把三位爺給比了下去。

    後來,整個均州城都如此說,小的這才相信。

    大爺你說這事奇也不奇?按說三位爺……” 邊小龍聽得入神,心想這三位武當名家雖未朝過相,但他們确實是響當當的人兒,怎麼會被兩個年青人給折辱了呢?這兩個年青人究竟是何門派出身,居然有這麼大的本事。

     小二見他陷入沉思,便把話打住。

     邊小龍問:“這老少三人是何來路?” 小二道:“不知道,沒有人知道他們的來曆。

    大爺你聽了這消息一定感到驚奇吧?其實,這還不算什麼,還有更驚人的事在後頭哩!” “那你還不趕快說!” “是,是,那一老二少那天下午才回到小店,小的提水去為他們沏茶。

    那位公子爺吩咐小的道:‘小二,天黑以後有幾位爺要來這兒住,你在店門前照應,幾位爺一到就請他們進來!’小的連聲答應,沏好茶就走。

    那位姑娘去喚小的停下,問道:‘小二哥,早上的事聽說了麼?’小的應道:‘聽說了。

    ’她笑道:“怎麼樣?你說那三位爺台如何如何了不得,可是被我和師兄不費吹灰之力就放倒了,你聽見街上的人說這件事了麼?’小的道:‘聽說了,人人都說姑娘和公子爺那麼年青,想不到竟會有這麼高的武功,真叫人仰慕。

    ’姑娘吃吃吃笑了一陣,道:‘明日還有大戲要開場哩,你等着瞧吧!’小的不勝驚異,這大戲是指什麼呢?均州城最強的三位爺台已經栽了跟頭,他們還要找誰比試呢?難不成還要鬧到武當山去?恐怕沒這個膽量吧!天黑以後,果然有十個人進了小院。

    這十人五男五女,年歲看上去都很輕,神态高傲,不過對那一男一女兩個年青人卻十分恭敬,稱女的小姐,稱男的公子,稱那老者為管家。

    到房間後早早就關了門,不言不吭,小的給他們上了一次茶水後就不準再進院子。

    第二天一大早,便離開了小店。

    過了兩天,突然聽人說,武當派封山,不讓百姓朝聖上香,這其中究系何因,都無人說得清楚明白,直到最近,才傳出風聲,武當派受了挫辱,上山鬧事的人,就是在城裡傷了烏大爺他們的那一夥年青男女。

    聽說遇真宮幾位高手都受了傷,元和觀幾位道長也阻止不了他們,一直闖到了紫霄宮,武當掌門的幾位師弟親自出陣,一個個都傷在來人劍下。

    情非得已,隻好結成劍陣,但也無法困住來。

    人,讓他們直闖到了太和宮。

    武當掌門再三詢問來意,最後雙方不知說了些什麼,那一班年青人才退去。

    你老想想,這不是太叫人吃驚了麼?幾個年青人竟敢……” 笑狐聽得半信半疑,問道:“那些年青人是什麼來曆?” 小二搖頭:“不知道,沒人說起過。

    ” “那為首的一男一女和那老者是何形貌?” “呀,小的還忘了說了,那位小姐嘛,美如天仙,美得小的也不知要如何說。

    那後來的五男五女,男的着青衣,女的着白裳,一個個也都是花容月貌,哦,對了,男的衣服胸前繡着一條墨龍,女的衣服胸前繡有一頭紅鳳……” “那個管家呢?什麼模樣?” “管家嘛,年約五十上下,相貌威嚴,上唇留着兩撇八字胡,……别的就記不清啦。

    ” 笑狐道:“多謝多謝,小二哥還有什麼奇聞逸事要講的?” 小二笑道:“沒有了,多謝大爺的賞賜!” 小二走後,笑狐忙把肖勁秋等人叫到天井裡,一五一十把小二的話說了一遍。

     老秀才道:“當真是天下奇聞,武當派的老牛鼻子竟然栽了這麼大的跟鬥!” 惠耘武道:“真是叫人難以相信,幾個年青人竟把武當山攪個天翻地覆。

    ” 雲娘道:“這一夥人是什麼來曆,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

    ” 笑狐道:“明日一早往武當山探探消息,這夥人會不會是天靈教的人?” 老秀才道:“不像吧?天靈教九星三卦主都是江湖上有名頭的人,這些人年歲如此輕輕,身手又這般高……這樣吧,與其在這裡胡猜,不如明日瞧瞧去。

    ” 笑狐道:“前輩認識武當掌門元清道長?” “那自然認識了,明日叨擾一頓素餐去!” 當下議定,笑狐讓小二擡酒菜到院中午膳,飯後各自歇息。

     第二天一早,衆人沿城邊登山大道前往武當山。

    登山大道與山上神道相連接,可以直達山巅。

    武當山早在西周時,淨樂國五太子真武奉玉清聖祖紫元君之命在此修煉,當時山名太和。

    四十二年後,真武修成仙,被玉帝冊封為玄武,後世奉為真武大帝,山也改名武當。

    之後,周之屍善、唐之呂洞賓、明之張三豐等等均在此山修道。

    山上道觀庵堂的大規模修建始于唐代。

    宋代元代都有增擴,元末時大部分道觀毀于兵火。

    明初成祖将武當山列為五嶽之首,敕封為“太嶽太和山”,以十年光陰修建了數以百計的道觀庵堂,成為道教第—名山。

    皇家代代入山朝聖,在均州修建了登山大道,并駐跸于城内淨樂宮和迎恩宮。

     肖勁秋一行人騎馬出城,西行五十裡,便到了山腳之玄嶽門。

    此門高三丈餘,門坊額上镌有“治世玄嶽”四個大字,門坊下站有八個背劍道士,十六隻眼睛直盯着來人。

     肖勁秋等男女老少皆有,還夾着個和尚,幾個女镖師又帶着兵刃,這使道士們越看越覺得可疑。

    領頭的中年道士大步走了出來,其餘七個道士立即抽出了長劍。

     “無量壽佛,施主們來此何意?” 肖勁秋一抱拳:“我等朝山上香,望道長給予方便。

    ” “對不住,敝山寺觀修繕,暫停上香!” 老秀才走上來道:“你去通報遇真觀主持,說我老秀才來了!” 領頭的道士三十上下,從未行走江湖,老秀才是何許人,他并不知道。

     “請老施主原宥,敝宮不見外客。

    ” “咦,你這是對什麼人說話?”笑狐湊上來道:“須知秀才爺和你們掌門人平輩論交,得罪了秀才爺,你小道士吃罪不起!” 道士聽了心中吃驚,但表面上并無絲毫顯露:“敢問這位前輩高姓?” 秀才道:“遇真宮玄和老道認得我老人家,你告訴他,喝酒的秀才來了!” 道士心中存疑,便道:“請各位稍候!”說完轉身回到門内,低聲吩咐了幾句,飛步向山上跑去。

    頓飯功夫,隻見三人飛奔而來。

    片刻便到了玄嶽門下。

     老秀才對三人中的一個四旬老道笑道:“玄和,認不得我老秀才了麼?” 玄和連忙行禮:“原來是老前輩,快請入宮,貧道正有話禀告!” 老秀才笑嘻嘻道:“你師傅可好?” “掌門人無恙,勞前輩動問。

    ” 遇真宮離玄嶽門不過二裡,衆人行走甚速,片刻就到。

     遇真宮供奉的是張三豐神像,大小殿宇數十間,規模宏大。

     一行人被請到了後院偏殿奉茶。

     坐下後,老秀才開門見山問道:“聽說有一夥人到武當山放肆,直鬧到太和宮,有無此事?這夥人什麼來曆?” 玄和歎了口氣道:“太和宮在山頂,他們隻到了紫霄宮。

    ” “真有這回事,能說給我們聽聽麼?” “對前輩自不敢隐瞞,隻是貧道至今不明這些人的來曆,隻知他們十三人,個個武功高強!” “從武功路數也看不出來曆麼?” “他們出手狠辣,招數奇詭,卻不知源于哪—門派,隻是猜測過而已,并無真憑實據。

    ” “他們到武當山有何企圖?” “這個……”玄和道人苦笑了一笑,“說來不怕各位見笑,貧道也不知他們有何意圖。

    ” “這就怪了,莫非他們來胡鬧一陣麼?” “大約半月前,有十三個男女到了遇真宮,他們指名要見貧道,貧道出來後,那為首的一個女子道:‘你就是遇真宮住持麼?’貧道回答:‘正是小道,女施主有何見教?’她問: ‘你和武當掌門太和是不是師兄弟?’貧道又回答說:‘不是,太和掌門是小道師伯。

    ’那姑娘道:‘很好很好,你找把劍出來吧!’貧道問她:‘女施主要貧道做什麼。

    ’她一笑: ‘稱量稱量你的武功!’貧道說:‘女施主說笑了,貧道有事,失陪!’說完轉身就走。

    那姑娘喝道:‘站住,你若不拿劍出來,姑奶奶就把你這座宮觀燒了!’貧道聽出她這一夥人是存心鬧事的了,當下問道:‘敢問女施主高姓大名,是何人指使前來武當滋事?’她哈哈一笑:‘姑奶奶芳名是你配問的麼?快去拿劍,姑奶奶在大殿外等候片刻,你不出來包你後悔莫及!’貧道想今日事隻怕不能善了,便命宮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