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大鬧荔枝宴
關燈
小
中
大
福州鳳山因山形如飛鳳落坡而得名,南梁時有仙人在此修道,唐時建“沖虛觀”,後有高僧來此宣講佛法,改名“清禅寺”,以後又稱“長慶寺”,唐時四方都有禅寺,長慶寺位于城西,故俗稱“西禅寺”。
這樣古老而又著名的古刹,香火十分興旺,各地挂單的遊方僧就有許多來此取經。
更有些謀取功名的讀書子弟,喜歡到寺院賃屋讀書。
肖勁秋回福州後聽荀雲娘、甘蕊二女說,程瑞彩兩日後要宴請府中高手和一些親信官員到西禅寺擺設荔枝宴,便動了趁機行刺的念頭。
但二女說,府中高手甚多,隻怕不易得手,她二人雖可助一臂之力,但雙拳難敵四手。
肖勁秋卻說,謀刺不成也可攪他一個一蹋糊塗,挫挫狗太監氣焰。
于是,他提早兩天到西禅寺,看看能否找個托身之處。
來到西禅寺山門前,就見一些讀書人模樣的莘莘學子,一個個帶着包裹往外走,不禁感到奇怪,便攔住一人問道: “這位兄台,你們這是……” 他不知道該說什麼,隻好說一半。
書生道:“怎麼,兄台也想在此讀書麼?” “讀書?在廟裡讀書?這……” “我等在寺中賃屋讀書,以圖清靜,在下以為兄台也是來賃屋的,故有此一問。
” “啊,是的是的,在下正有此意。
” “兄台,那你就趁早走吧,你不見我們大家都離去了麼?” “這又為何?廟裡太吵鬧嗎?” “非也,是和尚趕我們走,說是稅監大人下了禁令,凡借寺讀書的遊客和挂單的行腳僧今日内必須離寺,違者重處,你想,我等還留下嗎?隻好卷鋪……” “這就慘了,稅監大人又不入寺當和尚,管此閑事作甚?” “兄台乃外地人,自然不知其中底蘊,這西禅寺外有古荔樹百餘株,每年荔枝成熟時,寺中和尚便要舉行一次盛會,大啖新果,吟詩作畫。
宋代李綱罷相回閩,曾在此題詩,曆代騷人墨客也少不了來此助興的人。
今年稅監大人要來此風光一番,你我黎民百姓,就隻有退避三舍的份。
在下在此賃屋讀書,也為的是參加這高雅的盛會,哪知……好啦,不再贅言,就此辭别,兄台你另找清靜地方去吧!” “多謝兄台賜教,在下賃屋不成,就隻好遊玩一番作罷。
” 兩人分别,肖勁秋心想,住不成也不打緊,在林子裡找個栖身地方就成。
邊想邊走,過了三道山門,迎面就是天王大殿。
一進門,就被和尚擋了道。
“施主請止步,敝寺奉稅監府命,封寺三日,請施主暫移他寺上香吧。
”和尚打個問訊說。
“聽說稅監大人并非今日來寺,貴寺又何必封寺三天,阻礙香客上香呢?” “情非得已,請施主鑒諒。
” “禅門普度衆生,又何苦偏重豪門,畏官如虎而視平民為草芥耶?” 和尚說不過他,臉都急紅了,道:“奉命而為,請施主鑒諒是幸!” “在下并不想打擾貴寺,隻想進去走一圈,瞻仰瞻仰佛祖寶相,和尚就通融通融吧。
” “并非小僧有意刁難,隻是官命難違……” “今日既無官在,進去瞧瞧何妨?” 這時一個中年僧人來到,問和尚怎麼回事,和尚道: “這位施主不聽勸阻,強行入寺……”肖勁秋笑道:“我這不是站在門外麼?哪裡強行入了寺,阿彌陀佛。
出家人不打诳語。
” 和尚氣得直翻白眼,一時語塞。
中年僧人道:“今日封寺,奉官命而行,稅監府官爺今日要來巡視,若被撞見,不唯施主遭殃,敝寺也脫不了關系,請施主回去吧!” 肖勁秋道:“大師法号可肯見示?” 中年僧人微微一笑:“貧僧知客悟雷,施主若無事,就請……” 言未了,肖勁秋忽然舉步欲跨,悟雷猝不及防,忙出手阻攔,橫臂擋駕,肖勁秋立即感到其臂如鐵,等閑人休想推得開去,便将提起的腳又縮了回來,裝出驚愕的樣子道: “啊喲,大師好氣力,既不讓進,在下就此告辭!” 悟雷雙目精光一閃,躬身道:“施主請。
” 肖勁秋試出知客僧有武功,心願已足,便在寺外轉圈,打量四周地形,然後又匆匆下山,買了些吃食,自然也少不了酒。
他打算在山上呆一天,觀察寺中情形。
東西買好後用布打成包,又返回寺院。
他在林中找了安靜處,正打算行氣煉功,忽聞喧嘩之聲,探頭窺望,隻見一夥帶兵刃的武林人,在離寺很近的古荔樹下巡遊,聽口氣還要到他藏身的林子中來,他隻好另找地方。
舉目四瞧,附近有株三四人合抱的菩提樹,樹葉茂密,冠蓋如雲,不禁大喜,這可是個好去處。
他提起包裹,提氣一躍,到了一根大橫杈上,然後再往樹梢上鑽,離地足有五六丈高。
他找個丫口舒舒服服坐下,長長籲了口氣,此處又陰涼又寬敞,是個乘涼好去處。
坐在濃蔭中人家不易發現你,你卻可以把下面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
“啊喲,好香好香,小施主把酒分一半來吃如何?小僧加倍付酒錢就是。
” 這突如其來的說話聲,把肖勁秋吓了一跳,擡頭一瞧,敢情他頭上丈餘,還有個人。
不錯,是個和尚。
一眼看上去,這和尚是圓的。
圓頭圓臉,圓身圓腿,周身上下,渾然成圓。
不過,他沒有彌勒這般肥胖,也沒有敞胸腆着個大肚皮。
公平地說,他比那些過胖的人顯得瘦了些,比正常體魄強壯的人無疑又算胖子。
總之,他胖得合适,圓得均勻。
看他年歲,至多二十一、二歲,這會兒他饞兮兮低頭瞧着自己,聰眉慧目,和藹可親,十分有趣。
肖勁秋笑道:“和尚老兄,你怎麼不在廟裡誦經,卻有雅興做梁上君子?” 和尚兩隻圓眼不離他的包裹,嘴裡歎口氣道: “一言難盡,施主老兄先把酒分來吃些,可憐和尚口幹舌燥,打熬不住了。
” 這小和尚爬得如此之高,在頂上自己居然沒發現,盡管上樹時枝葉弄得簌簌響,也沒想到有人捷足先登,因而疏忽大意,但這份功力足以驚世駭俗。
觀其外形特征,他隐約猜到這和尚是什麼人了。
他解開包裹,取出小酒壇,仰頭笑道: “和尚老兄,飲酒不怕犯戒麼?” 和尚笑嘻嘻說:“你隻管把酒給俺,俺自有妙法不犯禁。
” 勁秋道:“和尚,口下留情,别喝完了。
” 和尚一伸手,抓住他抛上來的酒壇,用一隻手捧着,另一隻手放在胸前,雙目一閉,禱祝道: “佛菩薩在上,弟子湛空因口渴太甚,性命堪憂,這位施主為救弟子一命,強行以酒代水迫弟子喝下,弟子實出無奈,被迫犯戒,望佛菩薩鑒諒是幸!” 說完,捧起酒壇就喝。
肖勁秋一聽,這是什麼話,他把罪過都推到自己頭上來了,便道: “好你個和尚,還我酒來,還我酒來,我何時迫你飲酒了?” 和尚此時早已嘟噜嘟噜喝下了幾大口,又把一對圓眼朝着肖勁秋: “施主還有雞肉饅頭之類的食物麼?救人救到底,和尚解了渴,又引起了饑火,快把那些拿來吃吧!” 說完,兩隻胖腿一伸,輕輕落在肖勁秋的旁邊,枝不搖,葉不動,輕功已達上乘境界。
肖勁秋笑道:“原來你這和尚不守清規,又飲酒又食葷腥。
” 湛空分辯道:“哪裡話來,小僧在寺中一向恪守清規,隻在外出時因肚腸無油熬不住,偶而食些雞鴨魚肉,并不犯大錯的。
” 勁秋搖頭:“平日你見人就讨吃的麼?不守清規的和尚,誰會化緣給你?幸而我是個大大的好人,所以今天就請你吃一頓吧!” 湛空道:“施主你這話錯了,首先,小僧并不逢人化緣,懷裡有的是銀子,其次,小僧認識你,向熟人化頓齋飯并不為過。
” “什麼?你何時又認識我了?我可從未見過你這麼個吃葷腥的和尚。
” 湛空咧開厚嘴唇一笑:“你是頑石師伯的弟子肖勁秋,你說俺說得對不對?” 肖勁秋也猜中了他是誰,所以他說出師門并不吃驚,隻笑道: “你何從知道是我,難道我臉上刺有什麼記号不成?” “你上樹使的是頑石師伯的獨門輕功身法禦風飄絮,這身法俺也會,師伯教的。
” “不錯,你說對了,我早猜到你是溫金寶老兄,元心師叔的寶貝徒弟。
” 溫金寶笑道:“對極,你又是怎麼猜的?” “那還不容易,就憑你的長相就足夠了。
” 肖勁秋說着就遞了隻雞腿給他,自己也拿了一隻啃着,又道: “你鼻子還真靈,我的酒肉都被你聞出來了。
” 溫金寶忙着啃雞,無暇答話。
肖勁秋和他并沒見過面,隻聽師傅說過,有時師傅的至交元心上山來秦山月觀峰探訪師傅,師傅也曾去維屏山秘密岩去訪元心,相互都不帶弟子前往。
因此兩人隻聽說過對方,卻無見面機會。
元心曾授肖勁秋伏魔真氣杵,頑石老人則授溫金寶禦風飄絮輕功術。
下山時都囑咐要尋找對方,聯袂行道。
肖勁秋本想到山東昌邑縣府去找溫金寶,但天靈教成立引起他的興趣,去了三清山。
因此一直抽不出身去,沒想到這小子居然從家裡溜出來了,更沒想到的是他居然還未還俗。
溫金寶吃得香極,又是舔指頭又是吮咂雞骨,便把剩餘的都給了他。
盞茶時分,肖勁秋不禁傻了眼,他準備好夠兩天的吃食,被溫金寶掃了精光,一小壇酒也點滴不剩,好家夥,有吃福! “
這樣古老而又著名的古刹,香火十分興旺,各地挂單的遊方僧就有許多來此取經。
更有些謀取功名的讀書子弟,喜歡到寺院賃屋讀書。
肖勁秋回福州後聽荀雲娘、甘蕊二女說,程瑞彩兩日後要宴請府中高手和一些親信官員到西禅寺擺設荔枝宴,便動了趁機行刺的念頭。
但二女說,府中高手甚多,隻怕不易得手,她二人雖可助一臂之力,但雙拳難敵四手。
肖勁秋卻說,謀刺不成也可攪他一個一蹋糊塗,挫挫狗太監氣焰。
于是,他提早兩天到西禅寺,看看能否找個托身之處。
來到西禅寺山門前,就見一些讀書人模樣的莘莘學子,一個個帶着包裹往外走,不禁感到奇怪,便攔住一人問道: “這位兄台,你們這是……” 他不知道該說什麼,隻好說一半。
書生道:“怎麼,兄台也想在此讀書麼?” “讀書?在廟裡讀書?這……” “我等在寺中賃屋讀書,以圖清靜,在下以為兄台也是來賃屋的,故有此一問。
” “啊,是的是的,在下正有此意。
” “兄台,那你就趁早走吧,你不見我們大家都離去了麼?” “這又為何?廟裡太吵鬧嗎?” “非也,是和尚趕我們走,說是稅監大人下了禁令,凡借寺讀書的遊客和挂單的行腳僧今日内必須離寺,違者重處,你想,我等還留下嗎?隻好卷鋪……” “這就慘了,稅監大人又不入寺當和尚,管此閑事作甚?” “兄台乃外地人,自然不知其中底蘊,這西禅寺外有古荔樹百餘株,每年荔枝成熟時,寺中和尚便要舉行一次盛會,大啖新果,吟詩作畫。
宋代李綱罷相回閩,曾在此題詩,曆代騷人墨客也少不了來此助興的人。
今年稅監大人要來此風光一番,你我黎民百姓,就隻有退避三舍的份。
在下在此賃屋讀書,也為的是參加這高雅的盛會,哪知……好啦,不再贅言,就此辭别,兄台你另找清靜地方去吧!” “多謝兄台賜教,在下賃屋不成,就隻好遊玩一番作罷。
” 兩人分别,肖勁秋心想,住不成也不打緊,在林子裡找個栖身地方就成。
邊想邊走,過了三道山門,迎面就是天王大殿。
一進門,就被和尚擋了道。
“施主請止步,敝寺奉稅監府命,封寺三日,請施主暫移他寺上香吧。
”和尚打個問訊說。
“聽說稅監大人并非今日來寺,貴寺又何必封寺三天,阻礙香客上香呢?” “情非得已,請施主鑒諒。
” “禅門普度衆生,又何苦偏重豪門,畏官如虎而視平民為草芥耶?” 和尚說不過他,臉都急紅了,道:“奉命而為,請施主鑒諒是幸!” “在下并不想打擾貴寺,隻想進去走一圈,瞻仰瞻仰佛祖寶相,和尚就通融通融吧。
” “并非小僧有意刁難,隻是官命難違……” “今日既無官在,進去瞧瞧何妨?” 這時一個中年僧人來到,問和尚怎麼回事,和尚道: “這位施主不聽勸阻,強行入寺……”肖勁秋笑道:“我這不是站在門外麼?哪裡強行入了寺,阿彌陀佛。
出家人不打诳語。
” 和尚氣得直翻白眼,一時語塞。
中年僧人道:“今日封寺,奉官命而行,稅監府官爺今日要來巡視,若被撞見,不唯施主遭殃,敝寺也脫不了關系,請施主回去吧!” 肖勁秋道:“大師法号可肯見示?” 中年僧人微微一笑:“貧僧知客悟雷,施主若無事,就請……” 言未了,肖勁秋忽然舉步欲跨,悟雷猝不及防,忙出手阻攔,橫臂擋駕,肖勁秋立即感到其臂如鐵,等閑人休想推得開去,便将提起的腳又縮了回來,裝出驚愕的樣子道: “啊喲,大師好氣力,既不讓進,在下就此告辭!” 悟雷雙目精光一閃,躬身道:“施主請。
” 肖勁秋試出知客僧有武功,心願已足,便在寺外轉圈,打量四周地形,然後又匆匆下山,買了些吃食,自然也少不了酒。
他打算在山上呆一天,觀察寺中情形。
東西買好後用布打成包,又返回寺院。
他在林中找了安靜處,正打算行氣煉功,忽聞喧嘩之聲,探頭窺望,隻見一夥帶兵刃的武林人,在離寺很近的古荔樹下巡遊,聽口氣還要到他藏身的林子中來,他隻好另找地方。
舉目四瞧,附近有株三四人合抱的菩提樹,樹葉茂密,冠蓋如雲,不禁大喜,這可是個好去處。
他提起包裹,提氣一躍,到了一根大橫杈上,然後再往樹梢上鑽,離地足有五六丈高。
他找個丫口舒舒服服坐下,長長籲了口氣,此處又陰涼又寬敞,是個乘涼好去處。
坐在濃蔭中人家不易發現你,你卻可以把下面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
“啊喲,好香好香,小施主把酒分一半來吃如何?小僧加倍付酒錢就是。
” 這突如其來的說話聲,把肖勁秋吓了一跳,擡頭一瞧,敢情他頭上丈餘,還有個人。
不錯,是個和尚。
一眼看上去,這和尚是圓的。
圓頭圓臉,圓身圓腿,周身上下,渾然成圓。
不過,他沒有彌勒這般肥胖,也沒有敞胸腆着個大肚皮。
公平地說,他比那些過胖的人顯得瘦了些,比正常體魄強壯的人無疑又算胖子。
總之,他胖得合适,圓得均勻。
看他年歲,至多二十一、二歲,這會兒他饞兮兮低頭瞧着自己,聰眉慧目,和藹可親,十分有趣。
肖勁秋笑道:“和尚老兄,你怎麼不在廟裡誦經,卻有雅興做梁上君子?” 和尚兩隻圓眼不離他的包裹,嘴裡歎口氣道: “一言難盡,施主老兄先把酒分來吃些,可憐和尚口幹舌燥,打熬不住了。
” 這小和尚爬得如此之高,在頂上自己居然沒發現,盡管上樹時枝葉弄得簌簌響,也沒想到有人捷足先登,因而疏忽大意,但這份功力足以驚世駭俗。
觀其外形特征,他隐約猜到這和尚是什麼人了。
他解開包裹,取出小酒壇,仰頭笑道: “和尚老兄,飲酒不怕犯戒麼?” 和尚笑嘻嘻說:“你隻管把酒給俺,俺自有妙法不犯禁。
” 勁秋道:“和尚,口下留情,别喝完了。
” 和尚一伸手,抓住他抛上來的酒壇,用一隻手捧着,另一隻手放在胸前,雙目一閉,禱祝道: “佛菩薩在上,弟子湛空因口渴太甚,性命堪憂,這位施主為救弟子一命,強行以酒代水迫弟子喝下,弟子實出無奈,被迫犯戒,望佛菩薩鑒諒是幸!” 說完,捧起酒壇就喝。
肖勁秋一聽,這是什麼話,他把罪過都推到自己頭上來了,便道: “好你個和尚,還我酒來,還我酒來,我何時迫你飲酒了?” 和尚此時早已嘟噜嘟噜喝下了幾大口,又把一對圓眼朝着肖勁秋: “施主還有雞肉饅頭之類的食物麼?救人救到底,和尚解了渴,又引起了饑火,快把那些拿來吃吧!” 說完,兩隻胖腿一伸,輕輕落在肖勁秋的旁邊,枝不搖,葉不動,輕功已達上乘境界。
肖勁秋笑道:“原來你這和尚不守清規,又飲酒又食葷腥。
” 湛空分辯道:“哪裡話來,小僧在寺中一向恪守清規,隻在外出時因肚腸無油熬不住,偶而食些雞鴨魚肉,并不犯大錯的。
” 勁秋搖頭:“平日你見人就讨吃的麼?不守清規的和尚,誰會化緣給你?幸而我是個大大的好人,所以今天就請你吃一頓吧!” 湛空道:“施主你這話錯了,首先,小僧并不逢人化緣,懷裡有的是銀子,其次,小僧認識你,向熟人化頓齋飯并不為過。
” “什麼?你何時又認識我了?我可從未見過你這麼個吃葷腥的和尚。
” 湛空咧開厚嘴唇一笑:“你是頑石師伯的弟子肖勁秋,你說俺說得對不對?” 肖勁秋也猜中了他是誰,所以他說出師門并不吃驚,隻笑道: “你何從知道是我,難道我臉上刺有什麼記号不成?” “你上樹使的是頑石師伯的獨門輕功身法禦風飄絮,這身法俺也會,師伯教的。
” “不錯,你說對了,我早猜到你是溫金寶老兄,元心師叔的寶貝徒弟。
” 溫金寶笑道:“對極,你又是怎麼猜的?” “那還不容易,就憑你的長相就足夠了。
” 肖勁秋說着就遞了隻雞腿給他,自己也拿了一隻啃着,又道: “你鼻子還真靈,我的酒肉都被你聞出來了。
” 溫金寶忙着啃雞,無暇答話。
肖勁秋和他并沒見過面,隻聽師傅說過,有時師傅的至交元心上山來秦山月觀峰探訪師傅,師傅也曾去維屏山秘密岩去訪元心,相互都不帶弟子前往。
因此兩人隻聽說過對方,卻無見面機會。
元心曾授肖勁秋伏魔真氣杵,頑石老人則授溫金寶禦風飄絮輕功術。
下山時都囑咐要尋找對方,聯袂行道。
肖勁秋本想到山東昌邑縣府去找溫金寶,但天靈教成立引起他的興趣,去了三清山。
因此一直抽不出身去,沒想到這小子居然從家裡溜出來了,更沒想到的是他居然還未還俗。
溫金寶吃得香極,又是舔指頭又是吮咂雞骨,便把剩餘的都給了他。
盞茶時分,肖勁秋不禁傻了眼,他準備好夠兩天的吃食,被溫金寶掃了精光,一小壇酒也點滴不剩,好家夥,有吃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