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禍從天降

關燈
興興走了。

     鐘瑩瑩剛坐下,公子爺又道: “萍水相逢,也算有緣,敢問小姐芳名?” 鐘瑩瑩從未和陌生男人講過話,臉紅紅的低下頭答道: “彼此不和識,吃過飯各走各的道,問姓名作甚?” “請恕在下唐突,因見姑娘攜帶兵刃,同屬武林兒女,當不拘小節,故有一問。

    ” 鐘瑩瑩和陌生人同桌奉覺尴尬,但對方這話很得體,自己不是武林中人麼?又何必小氣? 女俠客豈能是這樣的? 這樣一想,便大着膽擡起頭來,正和對方四目相對,不覺臉又一紅,趕緊低下頭去,想說的話也說不出來了。

     這位書生年青英俊,斯文中帶英武之氣,隻聽他又道: “在下黃浩,自幼投在羅浮山飛雲頂寶華掌門道長門下學藝,家住連江縣府城南福民巷,年初藝成歸來,今日欲往福州府訪友,不料得以在此與小姐相識,實乃三生有幸!” 羅浮山乃道家第七洞天,羅浮派在江湖上雖不能與少林武當等大派相比,但也遐迩聞名,鐘瑩瑩自是聽說過的。

     心想人家是名門正派出身,又是羅浮派掌門寶華道長的弟子,不搭理人家未免過份,便答道: “我叫鐘瑩瑩,家住福州府。

    ” 黃浩又試探着問:“神龍劍鐘震坤前輩,與小姐是否有淵源?” “那是家父,你怎會知道?” 黃浩大喜:“原來是鐘前輩的千金,失敬失敬!對鐘前輩在下心敬已久矣!” “你與家父相識?” “神龍劍名滿江湖,閩省武林人誰不知曉?在下隻是聞名,并未有緣結識令尊,今日與小姐結識,便可向鐘前輩讨教了,幸甚幸甚!” 聽人家贊譽自己的父親,鐘瑩瑩不禁芳心竊喜,嫣然一笑,心中早沒了顧忌,道: “我爹爹早已歸隐,平日不見客的。

    ” 這時店小二端來飯菜,兩人又客氣一番,吃喝起來。

     黃浩又問:“小姐為何到此,莫非要去連江縣府嗎?” “唉,一言難盡,不說了吧。

    ” 黃浩聽她似有難言之隐,不免十分奇怪,想問出個究竟又有些不敢,但若是不問出緣由,飯後便各自東西,豈不失之交臂?那可是後悔八輩子的事。

     想了想,婉言道:“小姐有事不妨告訴在下,因為正道武林,當效犬馬之勞。

    ” “這事非同小可,你幫不上忙的。

    ” “在下盡力而為……” “不行不行,你莫問了吧。

    ” 黃浩見她不肯說,又打了幾個主意,道: “那在下送小姐前往連江縣城吧,此地在下頗熟,可以當小姐向導……” “咦,我去連江縣作甚?不是的,我隻是迷路,才走到這兒來的。

    ” “啊,小姐在何處迷路?” “我也說不清,昨夜在福州西郊路上與家父家母等人失散,我被秦川三枭三個大壞蛋追趕,糊裡糊塗便迷失了方向。

    ” “秦川三枭?這是三個惡名昭著的綠林大盜,怎麼會跑到福州來了?又怎會和小姐動手?”黃浩越聽越不明白。

     “我怎會知道他們為何來福州,反正他們那一夥人都是狗太監程瑞彩的爪牙?” “啊喲,小姐,你是說程稅監程公公?” “不錯,正是這狗官!” “噓——小姐,輕聲,讓人聽見可不是鬧着玩的,閩省地面都是他的暗探!” 鐘瑩瑩不作聲了,黃浩又問: “令尊因何事招惹了這位稅監大人?” “誰招惹他了,是他來招惹我們……” 鐘瑩瑩遂把事情經過全都講了。

     本來,她沒打算講,但人年青,心無城府,被黃浩三言兩語就把底翻出來了。

     黃浩聽罷,緊皺眉頭,半晌沒出聲。

     心想這事兒太棘手了,這個忙當真是幫不上,在閩省得罪了程稅監,還能有立足之地嗎,自己要是牽連進去,必然禍及家庭,後患無窮。

     可就此與她分手,又上哪兒去找這樣的絕色女子? 在羅浮山學藝時,同門師姐妹雖也有面貌姣好者,但與鐘瑩瑩相比可就差了許多,這機會萬萬不能失去。

     因問道:“小姐打算何往?” 瑩瑩道:“先往福州看看能不能找到爹娘,要是找不到就去江陵惠叔叔家,也許他們在那兒等我。

    ” 黃浩心想,去福州城未免太兇險,同時鐘震坤等人也必不敢再回原地,這無異于自投羅網,不如陪她到江陵一行,又安全又可與她親近。

     主意打定,便說了到江陵的理由。

     鐘瑩瑩本不通世故,想想也覺有理,便決定前往江陵。

     黃浩大喜,連忙叫來小二付了賬,又拿銀兩叫小二替瑩瑩買匹座騎。

     小二心中奇怪,這不是沒見過面的生人呢?怎麼一頓飯就熟了,再一想,這小姐生得太美,人見人愛,這位公子爺動了心也在所難免,笑嘻嘻接過銀子,下樓辦事去。

     鐘瑩瑩要還銀子給黃浩,不然她就不要座騎,黃浩說什麼她也不幹,隻好接了她的銀票,苦笑着揣進懷裡。

     不多一會,馬已買到,黃浩給了賞銀,二人便下得樓來,各牽一匹座騎。

     鐘瑩瑩道:“黃大俠,就此别過……” 黃浩忙道:“小姐孤身一人行千裡路,須知江湖兇險,讓在下陪送,有事也可照應。

    ” “不成不成,孤男寡女,十分不便,我自己一路上小心,不會出事的,你的好意心領。

    ” “小姐,你我都是武林兒女,豈能拘此小節?小姐從未遠行過,路途又不熟,由在下相送照應要方便得多,否則今後見到令尊,叫在下羞愧難堪。

    再說在下謹遵師訓,下山後行俠義道,今小姐一家遭變故,我既已知道,又怎能袖手旁觀?以後見了師傅,又怎向老人家交代,望小姐以大局為重,答應了在下的請求吧!” 他一向能言善道,在羅浮山頗得師姐妹們的歡心,鐘瑩瑩聽了他一番大道理,想想也對,何況确如他所言,自己從未出過遠門,一個人上路未免心虛,就讓他帶個路也好。

     于是點頭答應,并向他緻謝。

     黃浩心花怒放,立即上馬,與鐘瑩瑩并辔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