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初鬥百毒精

關燈
東野焜把人召到船上後,揭下面巾,忍不住吐出了一口鮮血,吓得衆人忙問他傷勢重不重,他搖搖頭,道:“劃船,離開此地。

    ” 吳小東道:“咦,紫星紅梅就在島上,正好與她結識,怎麼就不辭而别呢?” 侯三娘道:“這話不錯,大家結識了才能同心協力對付金龍會,何況少俠身負内傷,在總舵将息兩日不好麼?” 馮二狗道:“在總舵有吃有喝,我們辛苦了這麼多天,也該去補補身子。

    ” 東野焜道:“那就請牛兄、張兄劃船送在下到荒島,各位去總舵吧,不知牛兄張兄可願辛苦一趟?若不願,在下自己劃船試試看。

    ” 侯三娘詫道:“少俠不願去總舵麼?” “是的,在下要自行療傷,不想去人多處。

    ” “既如此,我陪着少俠,小東二狗去吧。

    ” 二狗道:“東野兄不去,我還去幹什麼?小東,你自己請吧!” 吳小東親自目睹了東野焜的武功,早已佩服得五體投地。

     三個蒙面人頭領以車輪戰擊傷楊忍老爺子,而東野焜力拼六掌把三個蒙面人驚退,這份功力實在是匪夷所思。

    這樣的高手,點着燈籠也找不着,跟着他你還會吃虧麼? 他兩眼一翻:“誰說我要去總舵?東野兄既然無興緻,我小東也就沒那個雅興了。

    ” 沈志武笑道:“什麼話都是你們說的,那就快解纜繩走吧!” 牛安罵道:“就數你這一猴一狗事多!” 船行湖中,又商議去何處,東野焜說随便,他要去調息治傷。

     他入艙後,衆人決定把船駛向縣城方向。

     吳小東讓把風帆扯起,也不用劃槳,大家圍坐在艙闆上閑聊,今日一戰,實在是有許多話要說,便規定每人輪流講述上岸後厮殺情形。

     于是一個個順序講來,半個時辰才說完。

     他們的經曆大同小異,上岸後蒙面人都把他們當自己人,他們通行無阻,隻要看見總寨的人有危險,便上前抽冷子出招,可謂百發百中,這樣做雖然不光明正大,但情勢危急,賊勢太強,還講什麼江湖規矩?因此他們傷了對方不少高手,把總寨陷于危境中的人救了出來。

     沈志武道:“今日一仗可以看出,金龍會高手如雲,怪不得敢如此張狂,今日雖然受挫,但未傷其元氣,異日必卷土重來。

    ” 吳小東道:“金龍令已威懾江湖,當今武林門派,無一是其對手,我們區區幾人卻偏要鬥他一鬥,足見我等豪氣幹雲,震古爍今,傳至江湖定是人人稱頌,為武林留下一段佳話!” 侯四姑白了他一眼,道:“你少得意,刀劍舔血的日子還在後頭哩,到危難時,你小子準是頭一個溜之大吉!” 吳小東叫屈道:“啊喲,我吳小東是這号人麼?二狗兄你來說句公道話!” 馮二狗笑道:“我自然和四姑唱一個調,她說什麼我就跟着說什麼,别指望我幫你!” 四姑大怒:“呸!誰要和你唱一個調來,真是狗嘴裡吐不出象牙!” 三娘笑道:“好啦好啦,該做飯了,東野賢侄要是練完功,肚子保準餓了。

    ” 忽聽身後有人道:“不餓不餓,前輩不必操勞,大家且坐下說話吧。

    ” 衆人見東野焜精神奕奕,神采煥發,俱都十分高興,忙問他傷勢好了沒有。

     東野焜道:“有勞各位挂牽,在下内傷已愈,與在下對掌的三人,掌功甚是奇特,說出來請教各位,可知其來曆?” 沈志武道:“老夫早疑心那三人是東嶽三君子,王斯平掌有熱毒,稱火沙掌,柳南秋掌有寒毒,稱寒冰掌,丁善掌勁猛烈,開碑裂石,稱金吾掌,賢侄對掌時是否有冷熱……” 東野焜接嘴道:“正是正是,三人掌功十分厲害,小侄起初不知,吃了虧。

    ” 沈志武歎道:“東嶽三君子據說這些年不輕易下山,此次不僅遣徒送金龍令,而且親自率人到石龍島,可見他們是金龍會的主腦人物,這金龍會中,藏龍卧虎,不知還有些什麼厲害人物隐于其中。

    ” 侯三娘道:“先夫任會主時,所知也不多,秘密全在相府裡的護衛堂中。

    ” 吳小東吐了吐舌道:“我的天,東野兄你居然占了東嶽三君子的上風,你老兄的武功是怎麼練的?老兄你是神還是仙?” 馮二狗也大搖其頭:“當真是匪夷所思,武林中能和這三個老怪物打成平手的能有幾人? 你老兄年歲輕輕,就能打敗他們,當真是邪門得很,叫人難以相信?” 四姑道:“你不相信?莫非狗眼瞎了!”東野焜忙道:“我哪裡能打敗他們,楊老前輩先就和他們對了一掌,耗去他們不少功力我不過揀了便宜而已,哪像你們說的那樣神,要是個神仙,還會受傷麼?” 四姑道:“你怎麼能用臂肘去擋刀劍,莫非肘臂套着牛皮麼?” 馮二狗自作聰明,道:“那自然了,不是皮革那就是天蠶絲之類的寶貝,否則怎能拿胳膊去擋刀劍?” 吳小東道:“是鲛皮制的吧?天蠶絲隻聽說過,有誰又見過了?” 東野焜道:“什麼皮也沒有,要有,也是我自己的皮,你說的天蠶絲,我從未聽過。

    ” 四姑不信:“小兄弟,你哄人,看你老老實實,怎麼也學了二狗和那隻猴子?” 東野焜卷起衣袖,可不,除了淺棕色的皮膚,什麼皮套也沒有。

     四姑笑道:“不與人動手,你自然早把皮套藏在懷中,這把戲一戳就穿!” 三娘道:“你别冤枉了他…” 話未完,馮二狗搶先道:“拿刀來試試不就成了?小兄弟你敢不敢?” 四姑罵道:“你一肚子壞水,人家和小兄弟說着玩,幹你甚事,要你來多嘴?” 張逸鵬也想看個究竟,道:“東野兄,你真的不用皮套麼?演示一回讓我們開開眼界!” 大牛道:“東野老兄說着玩,當什麼真?” 東野焜道:“我練的就是這功夫,也沒什麼稀罕的,師傅說就用臂肘當兵刃,方便。

    ” 二狗道:“你與秦玉雄那小子動手時,我看得心焦,你怎麼連還手之力都沒有呢?看你一件好好的衣服被劃成這樣,要是以後再碰上他,被他捅兩刀進去怎麼辦?” “風火刀法當真厲害,不愧是天下第一刀法,變幻之巧之狠,真叫人佩服!” “什麼?你還佩服?差點就要了你的命!” “趙師傅大智大慧,創出的刀法舉世無雙!” 二狗歎道:“你那趙師傅又沒把刀法傳你,卻傳給了秦玉雄那小子來害人!” “秦師兄一時糊塗,等找機會勸勸他。

    ” “啊喲,瞧你說的,秦玉雄是相爺的義子,如今已身價百倍,在金龍會中定是個重要人物,他還會聽你的勸麼?” 沈志武道:“這話不錯,秦玉雄春風得意,那裡會聽人勸,就是他師傅下山也無濟于事,須知他已攀上權貴,套上了名缰利鎖,要他回頭,難上加難。

    ” 侯三娘見東野焜不作聲,知他囿于師兄弟之情,便換個話題岔開:“賢侄,我這樣稱呼你可以吧?快把衣服換下來,三姨替你縫補。

    ” 東野焜道:“多謝三姨!” 四姑道:“我可不要你稱四姨,那是早說好了的,你叫我四姑,聽見了麼?” 二狗道:“聽見了聽見了,叫四姑又好聽又親切,又……” 四姑罵道:“誰又問你了?快閉上狗嘴!” 小東笑道:“這叫烏鴉落房頭,開口是禍,真是活該,笑煞人也!” 四姑瞅他一眼,到船尾做飯去。

     二狗歎息道:“這位姑奶奶真難侍候!” 東野焜換了衣服出來,三娘接過來上後艙去了。

     沈志武問東野焜,該往何處去。

     東野焜道:“上五台山找如澄如愚兩位師兄去,請他們下山助我們鬥金龍會。

    ” 吳小東道:“如澄大師不是失了功力麼?” “恩師早已助他恢複了功力,不必擔心。

    ” 二狗道:“好極好極,這就往西去,過安徽,走河南,到處耍耍,遠離金龍會。

    ” 吳小東道:“先回去取了馬匹,大牛你就劃船吧,我來挂帆。

    ” 于是大家動起手來,船向無錫方向駛去。

     飯後又行駛了一個時辰,回到東岸棄船,到村子裡牽回馬匹,立即向西行去。

    一路上曉行夜宿,倒也無事。

     這天到了廬州府,進城時已近黃昏,衆人找了家大客店住宿,漱洗一番後去酒樓用膳。

     才上樓,就有人招呼二狗和大牛,碰上熟人了,東野焜等人一瞧,離梯口不遠靠窗的一桌,坐着兩條魁偉漢子,武士打扮,氣宇軒昂。

     馮二狗和大牛頓時喜笑顔開,走了過去。

    東野焜等人則另找空桌坐下。

     侯四姑笑道:“看不出二狗還有兩個人模人樣的朋友,不知是哪條道上的。

    ” 吳小東道:“我和二狗都是義盜,交的江湖朋友自然是有名有姓的好漢,那些雞鳴狗盜之徒,想巴結我吳爺也巴不上!” 侯四姑嘴一撇:“你少吹,這裡沒人聽!” 東野焜見二狗和大牛正聽兩個大漢說什麼,似乎聽得十分專心,便道:“舊友重逢,說得高興,我們等不等他們二人吃飯?” 四姑道:“不等不等,都餓死人了,他們回來就吃剩菜吧!” 說話間小二已送來一壺酒,幾碟菜,大家便吃喝起來,不去注意二狗他們。

     東野焜喝了兩杯酒,叫小二送飯,不經意地撇了他們一眼,發覺二狗正滔滔不絕說着什麼,那兩個漢子卻把四隻眼睛對着他瞧,還搖晃着腦袋。

     他收回目光,不去理會,等飯一到,埋頭吃飯,但眼角裡卻瞟見二狗、大牛帶着兩條漢子過來了。

     二狗笑嘻嘻的,把兩個漢子為大家引薦。

     原來,這兩人一個叫孫彪,一個叫朱豐,江湖人稱豫南雙刀,是綠林道上的好漢。

     引薦完,大家共坐一桌,孫彪又要了一桌菜,幾壺酒,說他二人請客。

     二狗壓低了聲音道:“聽這兩位老兄說,集賢莊又有了動靜,如澄大師在那裡結廬而居,替死去的義士頌超渡經,并在那裡恭候金龍令再次光臨,你們說巧不巧,要是我們巴巴的趕到五台山去,豈不是撲了個空?” 東野焜道:“這是當真?” 孫彪道:“沒錯,咱們是聽熟人說的。

    如澄大師當年力鬥夜行魔失去功力的事人人知曉,他老人家一向受到江湖朋友的崇敬,有人親眼見到老人家的住屋,決不會亂說的。

    ” 東野焜大喜:“好極,明天就往山東去!” 朱豐道:“東野兄,咱是痛快人,有句話咱直說了,老兄如此年輕,怎會是如澄大師的師弟?這不是太離譜了麼?” 馮二狗忙道:“朱老二,你那腦袋瓜真是榆木做成的麼,我二狗什麼時候騙過你?” 東野焜笑道:“無妨無妨。

    在下本不配稱如澄大師是師兄的,奈何他老人家稱我師傅為師伯,我隻好稱其為師兄了。

    ” 孫彪搖頭:“憑如澄大師的修為,江湖上誰又配稱他老人家的師伯?咱不信!” 牛安惱道:“你不信俺信,你這人……” 東野焜怕引起争執,連忙岔話道:“兩位願不願去集賢莊?” 朱豐道:“咱弟兄倆久慕如澄大師俠名,如今大師為集賢莊的冤魂出頭,沒有了功力還有膽量向金龍會叫陣,這份膽氣叫咱弟兄佩服,咱們正是要去集賢莊,守候在大師左右,隻要咱倆活着,決不讓大師毫發受損!” 沈志武道:“金龍令驅使的全是高手,兩位人單勢孤,豈不危險?” 孫彪憤憤然道:“集賢莊收納願意歸隐的江湖人,不分黑道白道,一視同仁。

    金龍令無端尋釁,斬盡殺絕,人神共憤。

    如今如澄大師義薄雲天,以傷殘之軀尚敢向金龍令叫陣,我等血性漢子,豈能為保性命做那縮頭烏龜?” 東野焜心中暗贊這兩人是好漢,對二人印象極佳。

     三娘四姑對他們也頗為稱許。

     張逸鵬激動地舉起酒杯:“兩位豪氣幹雲,叫小弟好生佩服,小弟敬兩位一杯!” 孫彪朱豐連說不敢,舉起杯一飲而盡。

     東野焜道:“兩位要去集賢莊,大家正好一路,如澄大師真要在那裡,小弟的話就可以得到證實,二位以為如何?” 孫朱二人應道:“好,一言為定!” 四姑對着三娘咬耳朵道:“這兩人犟得就像兩頭牛,不到黃河心不死!” 三娘輕笑道:“直性人,眼見為實。

    ” 吃完飯,馮二狗和孫朱二人約定,第二天一早在東門外會齊上路。

     衆人回到旅舍,早早安歇。

    第二天清早出城,孫朱二人已等在那裡,于是一同上道,往山東去。

     在路上,一行人整整走了二十天,才來到濟南府。

     天色已晚,找家旅舍安頓下來。

     第二天一早,奔向城西集賢莊。

     五十多裡路程,一個時辰便到。

     衆人見到的是一片廢墟,斷壁殘垣,焦木碎瓦,滿目凄涼。

     大家翻身下馬,緩緩進莊。

     忽聽一陣木魚聲傳來,循聲尋去,隻見莊後有幾間未被燒毀的平房,其中一間門敞開着,有兩個和尚盤腳坐在兩張太師椅上,相對閉目頌經。

     敲木魚的和尚身材枯瘦,年近六旬,另一和尚不足五旬,身材高大。

     東野焜五年前與他們隻處過一個晚上,第二天他們就離開,所以對二人形貌已認不真切。

     當下便試探着道:“是如愚、如澄師兄麼?” 兩個和尚雙目一睜,把衆人打量了一番,然後注視着東野焜,也不說話。

     “我是東野焜呀,兩位師兄不認識了麼?’’兩個和尚聞言頓現喜色,倏地站了起來。

     如愚道:“阿彌陀佛,原來是小師弟!愚師兄曾在五台山大顯通寺等候小師弟,後聞集賢莊慘遭橫禍,隻好先到此探查,沒想到小師弟卻找到這裡來了!” 如澄道:“寂空師伯走了麼?小師弟何時下山?怎麼到這裡來了?” 東野焜還未及答言,孫彪、朱豐推開衆人進來,朝如澄大師行禮:“孫彪、朱奉參見大師!”又立即向東野焜行禮:“我等無知,冒犯了大俠,請大俠恕罪!” 東野焜連忙還禮:“兩位不必如此,沒有兩位指引,在下還要跑到五台山去呢。

    ” 如愚請大家入室就坐,東野焜把衆人一一引薦給兩個和尚,并簡略講了下山經過,隻略去淩曉玉一節。

     兩個和尚聽了十分震驚,原來金龍令系金龍會所發,連東嶽三君子也是會中人物,怪不得集賢莊難逃此劫。

     東野焜又說孫彪、朱奉兩位,要到此守護失了功力的如澄,願與他生死與共。

     如澄道:“阿彌陀佛,兩位義薄雲天,不畏邪魔,老衲多謝了!”說着合掌行禮。

     孫彪、朱豐慌忙回禮,連說不敢。

     東野焜道:“師兄到此有幾天了?” 如愚道:“集賢莊三位莊主與如澄師兄交好,貧僧随師兄于前兩年到過此地。

    如愚師兄勸告三位莊主接納黑道上改邪歸正的人,三位施主欣然采納。

    未料集賢莊兩年後會遭此劫,為探查行兇之人,貧僧與師兄商議來此頌經超渡亡魂,并将此訊傳出江湖,這樣做一可引來敵人,二可招來虎口餘生的莊丁,以明了當日的情形,以便追查兇手。

    在此地我們已住了半月有餘,迄今還未有人上門。

    ” 孫彪道:“二位大師來集賢莊的消息已經在江湖上傳出,我兄弟二人是在江西境内聽說的,隻要再等些時候,定有人上門投奔。

    ” 如愚道:“金龍會勢力那樣強大,非貧僧始料所及,好在小師弟終于出山,今後降魔衛道,全仗小師弟了!” 衆人聞言十分驚詫,老和尚竟這般看重東野焜,尤其是孫彪朱豐,更是驚詫無比。

     東野焜道:“師兄怎會這般說,愚師弟雖跟從師傅五年,但資質愚魯,功夫練不好,哪裡及得兩位師兄,今後要靠兩位……” 如澄道:“小師弟,你是師伯唯一傳人,愚師兄怎及得上你,千萬莫這般說!” 如愚道:“當年師伯囑咐愚師兄和小師弟一同行道,此地事畢,就随小師弟上京師。

    ” 吳小東、馮二狗、侯三娘、侯四姑見如愚大師如此尊敬東野焜,足見其武功之高明,不由對東野焜更增一分敬意。

    聽老和尚今後随東野焜上京師,一個個歡欣無比。

     朱豐道:“大師,晚輩有一言,不知當說不當說,若有得罪,請大師原宥!” “施主但說無妨。

    ” “當年如澄大師失去功力,如今……” 如愚笑道:“我師兄功力早複,隻是江湖上尚不知曉,施主但請放心就是。

    ” 孫彪、朱豐大喜:“恭賀大師!” 如愚道:“這一幢房屋不知何因未被燒毀,共有六間居室,一間廚房,這附近有幾個村莊,可買米糧,各位自行安排吧。

    ” 吳小東道:“生活瑣事有在下張羅,炊飯嘛不敢擅專,自有二位巾帼操勞。

    ” 三娘笑道:“好,你去買菜來,我和四姑這就下廚,兩位大師的素餐也由我們操辦。

    ” 如澄如愚連忙向侯三娘緻謝。

     一行人就在集賢莊安頓下來。

     飯後,如澄如愚帶大家到後莊繞行,尚有兩幢房屋未被火焚,離衆人所居之處有十多丈遠,房屋後邊是莊中人自耕自食開出的田畝,直延伸到一片林子之前。

    如愚說很可能有人逃進了樹林,但林子延綿數裡,他二人無法尋找。

     在後莊破損的馬廄裡,吳小東找到了一輛運貨的馬車,他說可到城裡買應用之物了,無須再雇車,明天就可套馬進城。

     衆人又轉了一圈回來,在如澄房中坐下,三娘四姑又替大家斟了茶水。

     如澄道:“好好一個集賢莊,竟被毀成這等模樣,其行為極是殘暴。

    貧僧以為,金龍會的頭領人物,必是黑道上的大魔頭,對付這等兇殘之徒,小師弟萬不能心慈手軟!” 馮二狗道:“東野老兄從來都是高擡貴手,就連惡頭陀普濟、黑衣女妖彭桂蘭之流,他也隻把他們驚走完事。

    ” 如澄道:“小師弟宅心仁厚,這自然是好的,但對兇徒起仁慈之念,卻不能使彼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集賢莊向不與江湖黑白兩道結怨,卻依然脫不了一劫!惡人不除,後患無窮,小師弟今後務必除惡務盡!” 東野焜道:“愚師弟受教了,今後還望師兄多多指教才是。

    ” 如澄道:“江湖傳聞,有一使風火刀法的蒙面人,在集賢莊殺了鐵判官翁梓,貧僧推斷此人必是秦玉雄。

    他與小師弟曾有同門之誼,但他若是與金龍令有淵源,小師弟當如何處置? 這也是師伯當年牽挂之事。

    ” 沈志武道:“秦玉雄恃技淩人,攀龍附鳳,已入名利場中而不能自拔。

    太湖之役有他,足見他已成為金龍會中之頭目。

    ” 吳小東道:“東野兄與秦玉雄已交過手,隻不過東野兄蒙着臉他不知道罷了。

    ” 如澄忙問:“誰占了上風?”旋又道:“秦玉雄豈是小師弟的對手,隻是囿于舊情,小師弟不傷他罷了,對麼?” 二狗搖頭道:“恕我直言,東野兄能把東嶽三君子驚走,卻被秦玉雄用刀劃破了衣服。

    ” 如澄大驚:“咦,風火刀法真這般厲害?” 如愚一笑:“如澄師兄,你不必擔憂,小師弟必是未曾還手,隻是招架躲閃而已;” 如澄問東野焜:“小師弟,是這樣麼?” 東野焜不願撒謊,紅着臉呐呐道:“是的,他總是做了小弟幾年師兄,所以……” 二狗大喜,嚷道:“啊喲我的小祖宗,原來如此,不然我好生着急,對付不了秦玉雄,又怎能對付金龍會呀!’’ 東野焜道:“秦師兄施出的風火刀法,前四十九招我見過,後三十二招大約是趙師傅新創的,十分厲害,尤以最後一招威力最大,一氣攻出八刀,變化極其奧妙,我的衣服被劃了兩次,就是第七刀第八刀劃破的。

    ” 如愚道:“以小師弟之能,該不難對付。

    ” 東野焜道:“小弟愚笨,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