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冒死奏谏
關燈
小
中
大
蘇東二與司馬如龍回到文昌洞身前,就聽文昌洞歎息一聲,道:“唉,可惜!”
蘇東二道:“大人,你是……”
文昌洞道:“沒有把這兩個黑道惡人擒住實在可惜,他們應當是最有力的佐證。
” 司馬如龍立刻跺腳,道:“剛才怎麼沒想到,否則說什麼也會留下一個來。
” 蘇東二道:“隻顧得大人的安全了。
” 文昌洞指着地上兩個東廠番子與那頂小轎,道:“這已經不錯了,明日早朝,且看魏老奸如何說詞。
” 柳青青取下一件毛毯為文昌洞披在身上,道:“舅,咱們就在這冷霜下,你不能受凍,病了就不好了。
” 文昌洞不回絕,他也叫他們三人各自披一件毛毯,隻不過文昌洞仍要在地上長跪不起。
他真的豁出去了。
四更過去不久,景陽鐘響起。
隻見自午朝門兩邊順序地文武百官分列兩旁,禦林軍排隊守八方。
朝堂上鼓聲又響了十二下,有個太監老遠地開了腔。
“天寒地凍,有本早奏哇。
” 這一聲叫喊剛落,就聽午朝門石碑坊下一聲大叫:“臣,開封府太守文昌洞兼程冒死,有本當廷上呈,萬望吾皇恩準。
” 文昌洞隻是一個外方太守,他這自開封前來上奏朝廷,還說是冒死前來,朝廷當然十分重視,這種遠道而來的外放武官,不能不見。
于是,一隊禦林軍匆匆地過來。
“你是文昌洞文太守?” 一個禦林軍官直趨文昌洞,文昌洞雙手舉着官帽與一疊狀子大叫:“正是。
” “随我上朝。
” “謝主龍恩。
”文昌洞已落淚了。
柳青青也流淚了。
文昌洞對柳青青、司馬如龍、蘇東二三人道:“就在附近等着,不論死活,你們都等我。
” 柳青青道:“舅,我們不走。
” 司馬如龍道:“咱們還要同大人一同回開封呢。
” 蘇東二不說話,他向朝房的遠方遙看過去。
蘇東二心中想着,真奇怪,是什麼人定的規矩,這麼冷的大清早,把這些文武大員自熱被窩裡拉出來上朝,能辦些什麼事? 何不睡足了再上朝。
他當然不懂這些,他隻知道刀與笛。
蘇東二走在司馬如龍與柳青青二人的前面,直往街那邊走着。
蘇東二又取出他的笛子吹起來了,當然吹的是無聲曲子,可也挺用勁的。
大清早他是不會吹出聲音的,他也知道司馬如龍不喜歡他吹笛子。
三個人木然地站在街邊上,真冷啊。
蘇東二等三人各自與他們的馬匹靠得近,至少可以在馬身上沾上些暖意。
天亮了。
天色大亮之後,午朝門那面仍然是一片鴉雀無聲。
柳青青就十分着急,她幾乎與司馬如龍擁抱在一起了。
蘇東二也覺心焦,他不時地撫摸着他的笛子。
又是一個時辰過去了,北京城中傳來各樣的吆喝聲,蘇東二等三人還未喝一口水啊。
柳青青已哭了,她抱住司馬如龍哭道:“怎麼辦?舅他隻怕是……會不會……” 司馬如龍道:“如果皇上聖明,應該不會。
” 蘇東二道:“魏老奸能把持大權胡作非為,他也必然有所恃,萬一不幸,咱們就……”他還是未說下去,因為這兒不是山林荒野,這兒乃是北京的内城——紫禁城外啊。
這時候枯等總是令人痛苦又焦急的,司馬如龍也有些急了。
司馬如龍道:“咱們又不能接近去瞧瞧。
” 蘇凍二道:“不如你們二位先去吃些東西再回來,我一人守在此地等大人。
” 柳青青拭淚道“我……我吃不下呀。
” 司馬如龍道:“青青,别擔心,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至少咱們同大人一樣,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了。
” 蘇東二道:“朝中出奸人,亂世啊,這時代若提良心,那是不符合時宜的。
” 司馬如龍道:“你這話……”。
蘇東二一聲冷笑道:“這時代隻有刀,刀才是正義,我隻相信刀。
” 司馬如龍道:“你也相信笛子。
” 蘇東二笑了……笑得十分凄涼,因為他心中在想一個人,那個人是他的珍珠。
突然,一隊近百名的禦林軍奔過來了。
一隊禦林軍過去不久,忽又有一隊守城軍士怕不有五百人,由三名軍官率領,也飛奔過去了。
蘇東二對司馬如龍道:“情況必有變。
” 司馬如龍道:“我看得出來。
” 柳青青道:“不會是為我舅出動的吧?” 三人正等候,有人在歡叫了:“前門大街東廠番子們完蛋了。
” “好也。
” “被大軍包圍正在抄收證據呢。
” 柳青青落淚了:“如龍啊,我舅成功了。
” 司馬如龍道:“是的,文大人成功了,也立了不世的功勳了。
” 忽地,蘇東二坐在他的馬上微微笑了。
柳青青急問:“蘇壯士,你上哪兒?” 司馬如龍也愣然,道:“兄弟,你想撒鴨子?” 蘇東二笑笑,道:“柳姑娘,司馬兄,我祝你們白首偕老,哈哈……” 司馬如龍伸手攔住蘇東二,道:“你不能走。
” 柳青青也上前,道:“蘇壯士,你若走了,我怎麼向我舅交代?” 蘇東二道:“東廠番子們完了,我再留下來便多餘了,是不是?” 司馬如龍道:“這是為什麼呢?” 柳青青道:“你留下來,我舅隻有高興。
” 蘇東二一笑,道:“二位,你們真是自私呀。
” 司馬如龍道:“我自私?” 蘇東二道:“還不自私呀,你怎麼不為我蘇東二想一想呀。
” “怎麼說?” 蘇凍二道:“司馬兄,如今你已有了心上人,而我蘇東二卻又淪為單身漢,我能留下來嗎?” 司馬如龍一怔,他轉而看看柳青青。
蘇東二道:“其實你們也不用為我難過,我也有心上人,我的心上人在關外,我現在就打算出關去找我的珍珠了。
哈……” 他抖着絲缰,越過柳青青與司馬如龍二人,然後又自馬上回過頭來露齒一笑,道:“再見了,哈……” 司馬如龍還有什麼理由留住蘇東二?柳青青也無話可說了。
就在二人怔忡中,忽地傳來笛聲,蘇東二就在大街上馳馬吹起笛子來了。
他的笛子吹得好凄涼,引得不少人跟在他後面聽,好像大夥忘了前門大街東邊的東廠番子被一個個上了綁押往天牢的大事了。
蘇東二并未發覺他的後面跟了大群的人,他甚至已忘了身在何處。
他隻是吹着笛子,把自己帶向關外的鏡泊湖。
他好想念他的珍珠啊。
蘇東二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如果想再找到珍珠姑娘,他隻有再去鏡泊湖去找,他相信必然會找到的。
就快出城了,蘇東二仍然吹着曲子——好凄涼的曲子,令不少人都失去了笑容。
跟在他後面的人,一開始還有笑容,因為他們感到新鮮,也奇怪,但當人們仔細聽了他的笛曲後,仿佛這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歡樂的事情了。
已經到了城門,蘇東二大概覺得餓了吧,他在城外的一家酒館門前勒住坐騎,這才回頭發覺跟來了不少人,不由一緊眉頭。
跟來了上百人,當蘇東二走人酒館中時,這些人好像聽醉了似的并未立即散去。
蘇東二卻笑了。
他也不能坐下來吃喝了,他買了兩包吃的與一袋酒,抛下一塊銀子便騎馬走了。
他不再吹笛子了,他在馬上吃喝起來。
蘇東二騎馬并不往西,他出北京城往北去,往北乃是出關的路,八達嶺繞過去便是古北口了。
他真的又要去找他的珍珠了。
蘇東二漸漸地不再吹那悲傷懷念的曲子,他吹起較為輕快的曲子。
蘇東二忘不了關外一片好風光,有支曲子便是寫的“長城外,大道邊,芳草碧連天”。
他想着躍馬草原上藍天白雲悠然的美境,便也忘掉了
” 司馬如龍立刻跺腳,道:“剛才怎麼沒想到,否則說什麼也會留下一個來。
” 蘇東二道:“隻顧得大人的安全了。
” 文昌洞指着地上兩個東廠番子與那頂小轎,道:“這已經不錯了,明日早朝,且看魏老奸如何說詞。
” 柳青青取下一件毛毯為文昌洞披在身上,道:“舅,咱們就在這冷霜下,你不能受凍,病了就不好了。
” 文昌洞不回絕,他也叫他們三人各自披一件毛毯,隻不過文昌洞仍要在地上長跪不起。
他真的豁出去了。
四更過去不久,景陽鐘響起。
隻見自午朝門兩邊順序地文武百官分列兩旁,禦林軍排隊守八方。
朝堂上鼓聲又響了十二下,有個太監老遠地開了腔。
“天寒地凍,有本早奏哇。
” 這一聲叫喊剛落,就聽午朝門石碑坊下一聲大叫:“臣,開封府太守文昌洞兼程冒死,有本當廷上呈,萬望吾皇恩準。
” 文昌洞隻是一個外方太守,他這自開封前來上奏朝廷,還說是冒死前來,朝廷當然十分重視,這種遠道而來的外放武官,不能不見。
于是,一隊禦林軍匆匆地過來。
“你是文昌洞文太守?” 一個禦林軍官直趨文昌洞,文昌洞雙手舉着官帽與一疊狀子大叫:“正是。
” “随我上朝。
” “謝主龍恩。
”文昌洞已落淚了。
柳青青也流淚了。
文昌洞對柳青青、司馬如龍、蘇東二三人道:“就在附近等着,不論死活,你們都等我。
” 柳青青道:“舅,我們不走。
” 司馬如龍道:“咱們還要同大人一同回開封呢。
” 蘇東二不說話,他向朝房的遠方遙看過去。
蘇東二心中想着,真奇怪,是什麼人定的規矩,這麼冷的大清早,把這些文武大員自熱被窩裡拉出來上朝,能辦些什麼事? 何不睡足了再上朝。
他當然不懂這些,他隻知道刀與笛。
蘇東二走在司馬如龍與柳青青二人的前面,直往街那邊走着。
蘇東二又取出他的笛子吹起來了,當然吹的是無聲曲子,可也挺用勁的。
大清早他是不會吹出聲音的,他也知道司馬如龍不喜歡他吹笛子。
三個人木然地站在街邊上,真冷啊。
蘇東二等三人各自與他們的馬匹靠得近,至少可以在馬身上沾上些暖意。
天亮了。
天色大亮之後,午朝門那面仍然是一片鴉雀無聲。
柳青青就十分着急,她幾乎與司馬如龍擁抱在一起了。
蘇東二也覺心焦,他不時地撫摸着他的笛子。
又是一個時辰過去了,北京城中傳來各樣的吆喝聲,蘇東二等三人還未喝一口水啊。
柳青青已哭了,她抱住司馬如龍哭道:“怎麼辦?舅他隻怕是……會不會……” 司馬如龍道:“如果皇上聖明,應該不會。
” 蘇東二道:“魏老奸能把持大權胡作非為,他也必然有所恃,萬一不幸,咱們就……”他還是未說下去,因為這兒不是山林荒野,這兒乃是北京的内城——紫禁城外啊。
這時候枯等總是令人痛苦又焦急的,司馬如龍也有些急了。
司馬如龍道:“咱們又不能接近去瞧瞧。
” 蘇凍二道:“不如你們二位先去吃些東西再回來,我一人守在此地等大人。
” 柳青青拭淚道“我……我吃不下呀。
” 司馬如龍道:“青青,别擔心,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至少咱們同大人一樣,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了。
” 蘇東二道:“朝中出奸人,亂世啊,這時代若提良心,那是不符合時宜的。
” 司馬如龍道:“你這話……”。
蘇東二一聲冷笑道:“這時代隻有刀,刀才是正義,我隻相信刀。
” 司馬如龍道:“你也相信笛子。
” 蘇東二笑了……笑得十分凄涼,因為他心中在想一個人,那個人是他的珍珠。
突然,一隊近百名的禦林軍奔過來了。
一隊禦林軍過去不久,忽又有一隊守城軍士怕不有五百人,由三名軍官率領,也飛奔過去了。
蘇東二對司馬如龍道:“情況必有變。
” 司馬如龍道:“我看得出來。
” 柳青青道:“不會是為我舅出動的吧?” 三人正等候,有人在歡叫了:“前門大街東廠番子們完蛋了。
” “好也。
” “被大軍包圍正在抄收證據呢。
” 柳青青落淚了:“如龍啊,我舅成功了。
” 司馬如龍道:“是的,文大人成功了,也立了不世的功勳了。
” 忽地,蘇東二坐在他的馬上微微笑了。
柳青青急問:“蘇壯士,你上哪兒?” 司馬如龍也愣然,道:“兄弟,你想撒鴨子?” 蘇東二笑笑,道:“柳姑娘,司馬兄,我祝你們白首偕老,哈哈……” 司馬如龍伸手攔住蘇東二,道:“你不能走。
” 柳青青也上前,道:“蘇壯士,你若走了,我怎麼向我舅交代?” 蘇東二道:“東廠番子們完了,我再留下來便多餘了,是不是?” 司馬如龍道:“這是為什麼呢?” 柳青青道:“你留下來,我舅隻有高興。
” 蘇東二一笑,道:“二位,你們真是自私呀。
” 司馬如龍道:“我自私?” 蘇東二道:“還不自私呀,你怎麼不為我蘇東二想一想呀。
” “怎麼說?” 蘇凍二道:“司馬兄,如今你已有了心上人,而我蘇東二卻又淪為單身漢,我能留下來嗎?” 司馬如龍一怔,他轉而看看柳青青。
蘇東二道:“其實你們也不用為我難過,我也有心上人,我的心上人在關外,我現在就打算出關去找我的珍珠了。
哈……” 他抖着絲缰,越過柳青青與司馬如龍二人,然後又自馬上回過頭來露齒一笑,道:“再見了,哈……” 司馬如龍還有什麼理由留住蘇東二?柳青青也無話可說了。
就在二人怔忡中,忽地傳來笛聲,蘇東二就在大街上馳馬吹起笛子來了。
他的笛子吹得好凄涼,引得不少人跟在他後面聽,好像大夥忘了前門大街東邊的東廠番子被一個個上了綁押往天牢的大事了。
蘇東二并未發覺他的後面跟了大群的人,他甚至已忘了身在何處。
他隻是吹着笛子,把自己帶向關外的鏡泊湖。
他好想念他的珍珠啊。
蘇東二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如果想再找到珍珠姑娘,他隻有再去鏡泊湖去找,他相信必然會找到的。
就快出城了,蘇東二仍然吹着曲子——好凄涼的曲子,令不少人都失去了笑容。
跟在他後面的人,一開始還有笑容,因為他們感到新鮮,也奇怪,但當人們仔細聽了他的笛曲後,仿佛這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歡樂的事情了。
已經到了城門,蘇東二大概覺得餓了吧,他在城外的一家酒館門前勒住坐騎,這才回頭發覺跟來了不少人,不由一緊眉頭。
跟來了上百人,當蘇東二走人酒館中時,這些人好像聽醉了似的并未立即散去。
蘇東二卻笑了。
他也不能坐下來吃喝了,他買了兩包吃的與一袋酒,抛下一塊銀子便騎馬走了。
他不再吹笛子了,他在馬上吃喝起來。
蘇東二騎馬并不往西,他出北京城往北去,往北乃是出關的路,八達嶺繞過去便是古北口了。
他真的又要去找他的珍珠了。
蘇東二漸漸地不再吹那悲傷懷念的曲子,他吹起較為輕快的曲子。
蘇東二忘不了關外一片好風光,有支曲子便是寫的“長城外,大道邊,芳草碧連天”。
他想着躍馬草原上藍天白雲悠然的美境,便也忘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