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小姐臨危助英雄 行善救民乃不幸

關燈
一個多月,兩月到的身孕,所以那時不易看出……” 淩鶴實在無法容忍,他和麥俐在一起時,幾乎什麼都作了,就是沒作那件事,而他也絕對不信她會另有男人。

     如果說是麥俐在被擄之後被污而有了身孕,也未超過兩個月,那麼餘大彩說的和畫的都是四個月的身孕,他怎麼不火? 他的攻勢淩曆,餘大彩似乎不敢硬接臧者無意硬接,此人的身手,應該和八大家掌門人不相上下,甚至高些。

     “淩老弟,你越是不信,越表示你是個正人君子,但是,越是你這種君子越容易上當,君子可以欺以方嘛!” 淩鶴自信可以收拾此人,可是十招以後,手又顫抖,渾身乏力,而且逆脈上沖起來,長此下去,非但收拾不了别人,還會被人所收拾。

     “姓餘的,你不說出侮蔑她的原因,咱們就沒有完。

    ” 餘大彩道:“淩老弟,有些事目前在下不便多言,卻又不能不适時忠告,老弟身在極端危險之中而不自覺,切勿大信任接近你的人。

    至于敝人所畫之像,日後如有不驗之處,餘某項上人頭可自取去……” “大言不慚,荒謬無恥,即使你工于丹青,又怎知未謀面之人已經懷孕了?” “淩老弟,在下如果沒有别走溪徑的玩意兒,這‘鬼手丹青’之名豈非浪得?” 淩鶴越發怒就越是不濟,空有精良招式,施出來卻無威力,而餘大彩也不和他硬于,如果此刻餘大彩真打的話,淩鶴自信讨不了便宜。

     “老弟,你想想看,我為人畫像,收取費用,目的已達,你我無冤無仇,我為什麼要侮辱别人?” “你必然受了奸人的誘惑。

    ” “老弟,你不妨打聽打聽,我餘大彩在武林中雖不敢自诩為正人君子,一絲不苟,可曾有人說餘某是個無恥的小人嗎?” 不錯,淩鶴聽說過“鬼手丹青”之名,風評不惡,想他這麼作必有原因。

     “照你這麼說,這女人對我不貞了?” “老弟,古人說:‘十邑之内必有忠信,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大丈夫何患無妻,而我們素日經常會有先人為主的固執,好在不久便知。

    隻是餘某必須再次提示老弟,世道人心險惡,千萬别把餘某的話當作耳邊風,這道理和老弟不信這位姑娘已經懷孕一樣,一個人在你身邊造成了良好的形象,要毀掉這形象是很難的。

    ” “我憑什麼相信你的話?” “如果我所言不實,這頂上人頭願為你保留……” “餘大彩,你還知道些什麼?” “我當然也聽說過巨書的事。

    ”餘大彩道:“我相信所謂巨書就是那秘貧的第九本,我也相信當年入洞的三人,令尊光明磊落,他絕不會藏匿了第九本。

    東海漁樵粗直,也不是貪婪之輩,唯有麥老大麥遇春,為人狡狯,城府極深,那本書必在他的手中,而藏書之法,必然出乎任何人意料之外……” 淩鶴想想也對,但麥俐在他心目中絕不是那種人,還是忿忿不已,道:“如果以後證明你是一派胡言,别忘了你欠我一顆人頭……”說完掉頭就走。

     餘大彩道:“老弟,至少我也把這位姑娘的面貌畫得很像了,那五兩金子你不該照付嗎?” 淩鶴擲出五兩金子,出館而去。

     餘大彩掂着手心的黃金道:“這小子和他死去的老子一樣,光明正大,隻是有點剛愎自用……” 在華容縣住了三天,每天深夜二人都到破廟去研究武功。

     第四天北上,當他們來到河南境内,知道黃河水患,實情到處可見。

     淩鶴道:“江兄,人溺已溺,好歹咱們也要盡點心意。

    ” “當然,當然,不過淩兄你大仇未報,巨書尚無下落,而且強敵環伺,明哲保身,咱也們要留點盤纏。

    ” “少留點就成了,咱們去看看有沒有赈災的……” 走出不遠,發現牆頭上貼着招貼,大竟是黃河水災,僅山東及河南即有災民數百萬,朝廷已決定赈災,但赈銀還在押運來此途中,遠水難救近火,今有無名氏善人二人出赈銀各十萬兩預赈,在此孟津縣城東西關外即日發放,每口五錢,有一口算一口…… 淩鶴道:“十萬兩銀子可以救二十萬人,可見為富未必不仁了……” 江涵道:“的确,世上好人還是不少的,看來我們也不必操這份心了……” “不,江兄,既然來了,反正不遠,咱們也去看看,是哪一位大善人人?” 江涵道:“那告示上不是寫明是兩位不具名的大善人嗎?咱們怎麼會認識?” 淩鶴道:“善欲人知不是真善,這樣的善行才是難得哩……” 二人來到東關外,果見災民排成三行,迤逦一裡之外,領取赈銀,發放赈銀的有五六個漢子,其中一個漢子看來頗熟。

     搭了個臨時的小帳篷,裡面有位姑娘坐在桌邊撥算盤,淩鶴望着那個面熟的漢子,想了一會兒,突然想起,那不就是洞庭居士蕭辰的船夫嗎? 因而他向帳篷内望去,這才發現這姑娘正是蕭娟娟。

     “怎麼會是他?難道吝啬刻薄的茹辰會……不,不,絕對不會……”他立刻進入帳篷,小江搖搖頭,似乎不同意他這種不顧自己專管别人“閑事”的行為。

     “蕭姑娘……” 蕭娟娟微微一震,他的父親交代過,不可暴露身分,怎麼會有人認識她呢?擡頭一看,原來是淩鶴。

     “淩大哥,真巧,居然又遇上了……” “是啊!尤其是在這種情況之下,蕭姑娘,這預赈的大善人是……” “淩大哥……我們是代人效勞的……” “誰呀?” “淩大哥,何必多問!” “莫非是蕭前輩?” “淩大哥……小聲點,家父交代不要宣揚……” “真是蕭前輩?這……這……”他實在不願相信,但娟娟在此綜理預赈,這善人還會有誰?看來“八臂嫫母”高麗花對蕭辰的看法是對的,這個人不拘小節、緊要關頭作善事絕不後人。

     “淩大哥,其實西關外也有人大開善囊預赈哪!” “蕭姑娘,令尊真正作到了‘直躬不畏人忌,無惡不懼人毀’的境界,在下佩服之至哩。

    ” “淩大哥,家父每年都有這類赈濟,隻是希望你不要說出去。

    ” “當然……”他取出二兩金子道:“蕭姑娘,我是借花獻佛,也捐二兩吧!” “不,淩大哥,我知道你并不寬裕,還是留着用吧!如果十萬兩不足,家父說可以再加五萬到十萬……” 淩鶴還是留下二兩金子離去。

     “淩兄,捐了多少呀?” “二兩。

    ” “二兩。

    ” “淩兄,盤纏用完,再去找送十兩金子的人可就難了!” “金錢為身外之物,何必介意,咱們去看看西關外的預赈者……” 哪知來到西關外一看,這主事人也似曾相識。

     四個漢子也好像在哪裡見過,而這主持人居然也是一位年輕的姑娘,他猛然想起,這少女正是張不幸身邊的小翠,而那四個漢子,不正是四個轎夫嗎? “小翠姑娘,想不到你是一位大善人哩!” “噢,是淩少俠,這可不敢當,善人不是我……” “是張小姐吧?” “本來小姐是絕對不許我說的。

    ” “有你們這些善人,災民有福了,也是十萬兩嗎?” “小姐說,赈災嘛!雖然我們不是富可敵國的人,但如果尚有少數災民未得到赈濟,小姐會考慮酌加五到十萬兩的。

    ” 淩鶴心想:“兩個為善不欲人知的大善人的意向完全相同。

    ”這時想起小江,回頭望去,不知到哪裡去了。

     “淩少俠,我們小姐希望見你一面。

    ” “張小姐在何處?” “在興隆客棧的最後左跨院中……”—— 幻想時代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