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最舒服的逃亡

關燈
三月十六日,暮春,江南 雨,春雨,春雨綿綿,細細的雨絲就像枕上輕柔的發梢一樣。

     湖岸旁幾棵垂柳,已開着楊花,纖細的雨絲打落了楊花一地,楊花點點浮在水面上,順着水流,飄進湖裡。

    輕水載着楊花,就像是浮萍般的沉浮不定。

     湖上有灰色的煙,煙是煙雨,煙雨朦朦。

     朦朦的煙雨中,有條船,船是木制小舟,舟上有人,人就躺在小舟裡。

     四面青山,一碧新洗,小舟蕩漾湖心,一波波漣漪蕩向湖心小舟處。

     潘小君伸了個懶腰,打了個大哈欠,望着眼前一片灰朦朦的天空。

     他知道,很少有人能懂得享受春雨的輕柔、多情和妩媚。

     潘小君一向是個懂得享受的人。

    有車可坐,他絕不騎馬;有馬可騎,他絕走路;有客棧可睡,他絕不會睡破廟;有椅子可坐,他也絕不會站着。

     所以現在的他就是“躺”在小舟甲闆上。

     一般若處在潘小君現在情況的人,是很少有人還能夠舒舒服服的躺在船闆上享受的。

     因為他和很多犯了錯的人一樣,正在做一件事—— 逃亡。

     現在潘小君正在逃亡。

     一個做了壞事的人,大緻上有四種逃亡路徑—— 買舟入海—— 出關入沙漠—— 混迹于鬧市—— 流竄于窮山惡水之中。

     但我們的潘小君并不是神,也不是魔,更不是精靈,也非鬼怪。

     他是人,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和你我一樣普通的人。

     所以潘小君和一般人一樣,也當然選擇了其中的一種逃亡路徑。

     至于他會選擇以哪一種方式來逃亡? 潘小君當然有他自己的一套獨特看法。

    他的看法一向很獨特,應該說是很絕。

     買舟入海—— 既然要花錢買船,又要付碼頭渡海費,實在是傷财又費事,也可以說是吃力不讨好。

    況且茫茫大海中,什麼都沒有,就連最基本的水也沒得喝,一些其他吃的食物更不用說了。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對捕魚似乎不怎麼精通,在大海捕魚對他來說,就像是大海撈針一樣的困難。

     出關入沙漠—— 黃沙滾滾,風吹烈烈,烈日當頂。

    這個地方,不但缺水,食物更是缺的厲害,唯一不缺的東西就是遍地的死人骨頭,潘小君并不吃死人骨頭。

     混迹于鬧市—— 鬧市,有吃有喝有睡有躺,人來人往,形形色色,可說熱鬧極了。

    潘小君一向是個熱鬧的人,更重要的是,還有“女人”在你的面前走來走去。

     流竄于窮山惡水之中—— 窮山?潘小君一想到這二個字就頭大。

    惡水?潘小君聽到這二字就吐舌頭。

     所以他當然選擇了他認為最滿意,也最舒服的逃亡路徑。

     他總認為一個逃亡的人,已經是夠苦的,夠背後的,怎麼還能再委屈自己做更苦的,更背的事。

     他自己當然也對自己的決定很滿意,也很得意。

     所以到現在他還能一直舒舒服服的躺在船闆上。

     潘小君像個死人般的躺在船闆上,他的身邊也有一樣東西像個死東西般的躺在他身旁,那就是“酒”。

     酒有三壇,其有二壇已拍碎了泥封,當然也是見底了。

     潘小君還是像個死人一樣的閉着雙眼,隻不過他的手還在動。

     他的手摸住了最後一壇酒,輕輕的拍了拍,壇上的泥封便掉在甲闆上打轉。

     他的手再輕輕朝木闆上一拍,打轉的泥封便停住,靜止的像塊釘入木闆的闆塊。

     他再輕輕一拍灑壺,壺裡的酒就像水花般的濺出瓶口,眼看着就要灑滿一地,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濺出來的酒,就好像是會聽話的風筝一樣,竟然全部飛進了他的嘴裡。

     潘小君還是閉着雙眼,當然嘴巴是張開的,也喝了飛下來的酒。

     他就像是會變魔術的魔術師,但是他絕對不是魔師,隻不過他會玩上幾手雜耍的功夫而已。

     *** 春雨來的快,去的也快。

     細細的小雨的湖面上隻剩下薄薄的水煙。

     煙雨朦朦,水朦朦,人已在煙水朦胧間。

     小湖的岸上,是一大片的商家,有賣酒的,賣魚的,賣肉的,賣鴨的,賣饅頭的,也有賣面的。

     他們都在春雨來的時候,搭好了棚帳,等到來去瞬間的春雨一過,他們就可以開張,做起買賣來。

     隻要雨一停,這個地方又會開始像個菜市場般的熱鬧可愛起來。

     潘小君當然知道這一點。

     所以潘小君的小船也就停泊到這家面鋪前。

     面鋪裡有二個人,一個是老闆,另外一個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