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少婦尋仇
關燈
小
中
大
一絲不祥預感。
邋遢和尚在旁提醒說:“隻怕到時候,你小子想和他同歸于盡,他還不願和你死在一起呢!” 六人在祠堂上,飲酒計議,四位老人俱都以六七十年的江湖經驗閱曆,提出各自不同的情況,讓淩壯志假設處置,待到四老認為完全滿意,萬無一失時,紅日已落西山了。
于是,六人略事整頓,抱着滿懷信心,匆匆走出神堂大門,展開輕功,直向黃山南麓馳去。
這時,晚霞已殘,天色已經暗下來,巍峨的黃山,已有些模糊不清,原野和官道上,再看不到一個人影。
六人展開輕功,越野飛行,身法之快,宛如六縷輕煙。
到達山前,空氣陰冷,勁風襲面,光線愈加黑暗。
黃山路徑,以跛足道人最為熟悉,大袖一揮,直向一道山口縱去。
六人輕功以飄萍女略遜一籌,但她也跟了個不即不離。
登崖越峰,飄縱如飛,漸漸,山勢崎岖,危崖峭壁,愈前進愈驚險了。
這時,殘月尚未升起,山區一片黑暗,周圍數十丈内,看不到飛行人影,也聽不到衣袂飄風聲。
參觀盛會的人,想必早已去了蓮花谷。
由于山勢崎岖,一片漆黑,加之黃飛燕體力和輕功均遜一籌,是以,六人到達蓮花谷下,已是三更過半,四更将至了。
這時,一鈎彎月已升自東方,給整個黑暗的山區,灑上一線蒙蒙光輝。
繞過峰角,再登上橫嶺,便可看到蓮花谷了。
四老并肩先頭飛馳,神色逐漸凝重,淩壯志飄灑地跟在身後,心情極為焦急,黃飛燕勉力跟在淩壯志身邊,她已對淩弟弟的安危而感到不安。
六人默默飛行,繞過峰角,齊向橫嶺上馳去。
就在六人剛剛登上橫嶺的同時,嶺下蓮花谷中,突然暴起一陣聲撼谷峰直上夜空的如雷烈彩。
但更多的是感慨歎息,隻是被暴雷似的彩聲掩沒了。
邋遢和尚四人一聽,面色立變,脫口一聲驚啊。
淩壯志雙目一亮,白影電閃,飛身前射十丈,騰空躍落在一座大石上。
舉目一看,心頭猛然一震,隻見嶺下谷中,目光閃閃,人頭晃動,議論人聲,嗡嗡不絕,乍看之下,至少兩千餘人。
緊跟飛上大石的邋遢和尚四老和飄萍女黃飛燕,五人看了這等情形也不禁驚呆了。
隻見兩千人衆,圍繞成一個馬蹄凹形,正西無人的一面,是一道突出絕刃的崎形懸崖,崖上細草如茵,極為平坦,似是經過人工修整。
崖下絕壁,寬約三十丈,雲霧彌漫,深不見底,對面恰是一座高出蓮花谷數十丈的絕險峭壁,崖上俱是臨時虬枝橫生的千年古樹。
西面無人的懸崖上,已用紅白小旗,圍成一個方圓十餘丈的空地,想必就是鬥場。
這時,西南角邊的人群,正紛紛後退,讓出一道狹小通路,一行十數人,迳由通道内走向谷中,全谷的各路英雄,再度暴起一陣如雷呼聲。
應呼聲暴起的同時,人群中蓦然響起一聲悲戚嬌叱:“烏鶴惡道,快還我父親的命來。
” 嬌叱聲中,細影閃動,挾着一道耀眼寒光,直向突崖空地上射去。
這淩壯志凝目一看,脫口一聲驚啊,頓時呆了。
淩壯志聽了那聲悲戚嬌叱,心頭不由猛然一震,疑是金陵待産的嬌妻宮紫雲,聞訊趕來了蓮花谷。
繼而凝目一看,隻見從人群中,仗劍飛向突崖空地上的女人,竟是一個年約二十六七歲的端莊少婦。
端莊少婦身材略小,生得柳眉杏目,櫻口瓊鼻,手持精鋼劍,一身天藍衣,身法輕靈,直向以紅白小旗圍繞的空地上落去。
淩壯志看得一愣,這個少婦好面熟,似在什麼地方見過,隻是一時想不起她。
蓦聞跛足道人,脫口一聲輕啊,驚疑地低聲說:“啊,這不是鐵鸠杖簡大娘的兒媳婦嗎?” 繼而一想,心中略感不安,不知簡大娘的小兒子,那個二十二一歲的藍衫英俊少年簡維英,是否也來了蓮花谷? 假設簡大娘和她的小兒子簡維英也來了蓮花谷,稍時定會為癡情而死的萬綠萍大費一番口舌,也許因而動武。
心念至此,胸間氣結郁悶,像是壓了一塊千斤大石頭。
由于少婦的厲聲嬌叱,頓時靜下來,數千道驚異的目光,一齊集中在端莊少婦的身上。
同時,由西南角走向場中十數人,也由人群夾道中走出來。
淩壯志凝目一看,當前一人,正是殘師仇人烏鶴惡道。
惡道穿着相貌和丐幫二老述說的一般無二,頭帶九梁道冠,身披白雪鶴氅,背插長劍,手持佛塵。
惡道年約五十餘歲,須發已灰,三角眼,掃把眉,尖嘴猴腮,一臉狡色,一望而知是個陰險好詐之輩。
緊緊跟在惡道身後的,是兩個身穿黑袍的中年老道。
之後,是七八個青年力壯
邋遢和尚在旁提醒說:“隻怕到時候,你小子想和他同歸于盡,他還不願和你死在一起呢!” 六人在祠堂上,飲酒計議,四位老人俱都以六七十年的江湖經驗閱曆,提出各自不同的情況,讓淩壯志假設處置,待到四老認為完全滿意,萬無一失時,紅日已落西山了。
于是,六人略事整頓,抱着滿懷信心,匆匆走出神堂大門,展開輕功,直向黃山南麓馳去。
這時,晚霞已殘,天色已經暗下來,巍峨的黃山,已有些模糊不清,原野和官道上,再看不到一個人影。
六人展開輕功,越野飛行,身法之快,宛如六縷輕煙。
到達山前,空氣陰冷,勁風襲面,光線愈加黑暗。
黃山路徑,以跛足道人最為熟悉,大袖一揮,直向一道山口縱去。
六人輕功以飄萍女略遜一籌,但她也跟了個不即不離。
登崖越峰,飄縱如飛,漸漸,山勢崎岖,危崖峭壁,愈前進愈驚險了。
這時,殘月尚未升起,山區一片黑暗,周圍數十丈内,看不到飛行人影,也聽不到衣袂飄風聲。
參觀盛會的人,想必早已去了蓮花谷。
由于山勢崎岖,一片漆黑,加之黃飛燕體力和輕功均遜一籌,是以,六人到達蓮花谷下,已是三更過半,四更将至了。
這時,一鈎彎月已升自東方,給整個黑暗的山區,灑上一線蒙蒙光輝。
繞過峰角,再登上橫嶺,便可看到蓮花谷了。
四老并肩先頭飛馳,神色逐漸凝重,淩壯志飄灑地跟在身後,心情極為焦急,黃飛燕勉力跟在淩壯志身邊,她已對淩弟弟的安危而感到不安。
六人默默飛行,繞過峰角,齊向橫嶺上馳去。
就在六人剛剛登上橫嶺的同時,嶺下蓮花谷中,突然暴起一陣聲撼谷峰直上夜空的如雷烈彩。
但更多的是感慨歎息,隻是被暴雷似的彩聲掩沒了。
邋遢和尚四人一聽,面色立變,脫口一聲驚啊。
淩壯志雙目一亮,白影電閃,飛身前射十丈,騰空躍落在一座大石上。
舉目一看,心頭猛然一震,隻見嶺下谷中,目光閃閃,人頭晃動,議論人聲,嗡嗡不絕,乍看之下,至少兩千餘人。
緊跟飛上大石的邋遢和尚四老和飄萍女黃飛燕,五人看了這等情形也不禁驚呆了。
隻見兩千人衆,圍繞成一個馬蹄凹形,正西無人的一面,是一道突出絕刃的崎形懸崖,崖上細草如茵,極為平坦,似是經過人工修整。
崖下絕壁,寬約三十丈,雲霧彌漫,深不見底,對面恰是一座高出蓮花谷數十丈的絕險峭壁,崖上俱是臨時虬枝橫生的千年古樹。
西面無人的懸崖上,已用紅白小旗,圍成一個方圓十餘丈的空地,想必就是鬥場。
這時,西南角邊的人群,正紛紛後退,讓出一道狹小通路,一行十數人,迳由通道内走向谷中,全谷的各路英雄,再度暴起一陣如雷呼聲。
應呼聲暴起的同時,人群中蓦然響起一聲悲戚嬌叱:“烏鶴惡道,快還我父親的命來。
” 嬌叱聲中,細影閃動,挾着一道耀眼寒光,直向突崖空地上射去。
這淩壯志凝目一看,脫口一聲驚啊,頓時呆了。
淩壯志聽了那聲悲戚嬌叱,心頭不由猛然一震,疑是金陵待産的嬌妻宮紫雲,聞訊趕來了蓮花谷。
繼而凝目一看,隻見從人群中,仗劍飛向突崖空地上的女人,竟是一個年約二十六七歲的端莊少婦。
端莊少婦身材略小,生得柳眉杏目,櫻口瓊鼻,手持精鋼劍,一身天藍衣,身法輕靈,直向以紅白小旗圍繞的空地上落去。
淩壯志看得一愣,這個少婦好面熟,似在什麼地方見過,隻是一時想不起她。
蓦聞跛足道人,脫口一聲輕啊,驚疑地低聲說:“啊,這不是鐵鸠杖簡大娘的兒媳婦嗎?” 繼而一想,心中略感不安,不知簡大娘的小兒子,那個二十二一歲的藍衫英俊少年簡維英,是否也來了蓮花谷? 假設簡大娘和她的小兒子簡維英也來了蓮花谷,稍時定會為癡情而死的萬綠萍大費一番口舌,也許因而動武。
心念至此,胸間氣結郁悶,像是壓了一塊千斤大石頭。
由于少婦的厲聲嬌叱,頓時靜下來,數千道驚異的目光,一齊集中在端莊少婦的身上。
同時,由西南角走向場中十數人,也由人群夾道中走出來。
淩壯志凝目一看,當前一人,正是殘師仇人烏鶴惡道。
惡道穿着相貌和丐幫二老述說的一般無二,頭帶九梁道冠,身披白雪鶴氅,背插長劍,手持佛塵。
惡道年約五十餘歲,須發已灰,三角眼,掃把眉,尖嘴猴腮,一臉狡色,一望而知是個陰險好詐之輩。
緊緊跟在惡道身後的,是兩個身穿黑袍的中年老道。
之後,是七八個青年力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