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糾衆尋釁

關燈
宮紫雲,芳心輕跳,嬌靥微紅,也半推半就的依著淩弟弟飛行。

     來至西南絕壁前,兩人同時一長身形,騰空而起,一個如穿雲紫燕,一個似銀鶴升空,瞬間已達崖上。

     宮紫雲停身一看,立即發現了谷中的淩霄庵,不由脫口嬌呼:「啊,原來淩霄庵在那裡,規模好大嘛!」 淩壯志舉手一指蜿蜒下伸的輝煌房舍佛殿,說:「在此尚看不出淩霄庵的巍峨氣勢,到達庵前,你才知道淩霄庵建築工程的宏偉浩大。

    」 宮紫雲立即感歎地說:「這也許是引起那些佛門敗類心生觊觎的原因。

    」 淩壯志輕哼了聲,立即忿忿地說:「師父一生嫉惡如仇,小弟誓死繼承遺志,今後定要蕩清群魔,除惡務盡……」 話未說完,一陣隐約可聞的蒼勁大笑,迳由淩霄庵前劃空傳來。

     淩壯志雙目二是,眉宇間立透煞氣,忿然說聲「走」,立即沿著絕崖邊沿,當先馳去! 宮紫雲知道淩壯志已動了殺機,想起他殺盡阮自芳和卧虎莊二十馀名莊漢,以及金豔娘羨仙宮數十高手的事,不由芳心一凜,飛身追了上去,同時焦急惶聲說:「弟弟,你在此佛門淨地,可千萬不能任性殺人,那樣我母親一定會不喜歡你。

    」 淩壯志看來儒雅潇灑,實則秉性剛烈無比,這時一聽,立即倨強的說:「三位師太終日誦經拜佛,至今已數十年,尚且主張世間惡人應即早代佛超度,何況師母尚未正式削發,自是不會過份嚴格。

    」 宮紫雲聽得心中一驚,知道今天不适時制止,淩壯志勢必要放手殺人,也許為淩霄庵的後世埋下禍源。

     這時見淩壯志身形如飛,疾如奔電,朗目閃閃生輝,不時注視著淩霄庵門前的那片空地上。

    在這一刹那,宮紫雲才發覺淩壯志嫉惡之心,實不亞於父親,而他的武功卻尤勝過父母…… 心念未畢,隻見淩壯志身形一閃,疾向崖下谷中瀉去。

     宮紫雲定眼一看,崖下綠谷一片茂盛雪松,深入将近二裡,直達金碧輝煌的淩霄庵前。

     在淩霄庵并列的三座巍峨庵門前,立著無數白色小點,一望而知,那是人。

     略微一看,緊跟而下,但,就在這一遲疑間,淩壯志已達崖下林前,隻見一點白影,疾如流星,踏枝向東馳去。

     宮紫雲看得暗暗心驚,這時她才看到淩壯志駭人聽聞的輕身功夫,尤遠勝她的「百丈咫尺」。

     心念間,已達崖下,滿谷盡是松濤聲,於是展開「百丈咫尺」身法,騰空飛上林端,踏枝向前追去。

     舉目再看,芳心不禁一戰,隻見百丈外的淩壯志,由於身法奇快,竟幻出一道十數白色垂直身影,令她看來,驚心眩目。

     宮紫雲有心高呼弟弟,又怕驚動庵前的高手,如不制止,又怕他真的為淩霄庵惹下是非。

     正在焦急之際,前面白影一閃,淩壯志頓時不見 宮紫雲見淩壯志躍下林内的位置,距離淩霄庵前,至少尚有百數十丈,斷定他是避免被庵前的高手聽到衣袂破風聲。

     因而,也斷定他雖然在盛怒之下,尚不緻冒然行事,於是,來至淩壯志躍下的位置,也飄然進入林内。

     林内清涼如洗,山風徐吹,松濤如咽如訴,她遊目一看,根本沒有淩壯志的影子,斷定他已馳向庵前,繼續向前追去。

     宮紫雲對淩壯志沒有等她,芳心不禁暗暗生氣,但她也知道,這不是撒嬌鬧氣的時候。

     飛馳中,蓦見前面林隙間,現出一點白點,凝目一看,正是隐身在一方大石後的淩壯志,同時已能聽到傳自庵前的議論人聲。

     再前進七八丈,蓦見淩壯志突然回頭看來,同時向她機警的連連揮手。

     宮紫雲知道必是距離庵前不遠了,因而立即将身形慢下來。

     來至石後,粉面一沉,正待輕聲叱責淩壯志幾句出出氣,但被淩壯志那副謹慎的神情震住了。

     淩壯志望著宮紫雲,首先作了一個「禁聲」的作勢,接著,悄悄的指了指大石的那面。

     宮紫雲面色一變,颔首會意,悄悄探首向外一看,芳心不由一震,黛眉立即蹙在一起了。

     隻見高大巍峨的山門階前石地上,分别立滿了四五十人之多。

     這些人中有僧,有道,有俗,有尼,共分六組,距離庵門七丈處,面向庵門站立,形成一個半圓弧形。

     右起的第一組,共有五人,俱是勁裝錦衣,佩帶兵器。

    當前一人,是一個四十馀歲的中年人,一身灰段勁衣,濃眉,環眼,獅子鼻,闊嘴唇上蓋著一撮小胡子,一臉的兇煞氣。

     第二組,是七個老道。

    立在最前面的老道,已有五旬年紀,頭戴金頂道冠,身穿紫紅道袍,三角眼,掃把眉,兩頰無肉,胡髯幾根,目光炯炯有神,右臂托著一柄玉如意,閃閃生輝,一望而知,老道是個陰鸷狡猾之輩。

    其馀六道,均著灰衣,一律背插長劍,俱都是獐頭貓腦,尖嘴猴腮,真可所謂物以類聚。

     第三組是十個頭戴黑僧帽,身著黑僧衣的尼姑。

    當前兩個尼姑,俱都六七十歲,右立者,身材矮小,骨細如柴,小眼,無眉,削薄嘴唇,十足的刁陰人物。

    左立者,身胖臉肥,腫眼秃眉,榻鼻子,吹火嘴,眉目間隐隐透著一股怨毒兇狠的暴戾之氣。

    兩個老尼姑,俱都手持拂塵,正在陰沉著臉,竊竊私議。

     第四組,是十個勁裝大漢,擁立著一個七旬老人。

    老人一身麻布衫褲,手持一根齊眉鐵棍,看來十分沉重,老人仰首看天,右手撫著短髯,一副傲氣淩人之勢。

     第五組,是四個頭大身肥的胖大和尚,有的持方便鏟,有的握鐵禅杖,當前一人是個彪悍威猛生像怕人的兇僧。

     兇僧一身寬大黑衣,挺著如鼓大肚皮,貓頭、環眼、大盆口,手橫鐵禅杖,粗如兒臂,可知兇僧的臂力驚人。

     第六組,僅有三人,一個細骨老者持鈎,一個虎背熊腰的壯漢橫刀,另一人是五十馀歲的老婦持短戟。

     宮紫雲看罷,環立的六組人,深深佩服母親的判斷能力,這些人一望而知即是當年六魁惡的弟子門人或師兄師弟。

     但有一點令宮紫雲不明白,就是淩霄庵的門階上,僅立著一個身披鵝黃袈娑的中年尼姑,和兩個十三四歲的小沙尼。

     中年尼姑立在正中山門中央階上,雖然力持鎮靜,但眉宇間仍籠罩著憂急,似是看出今日事态的嚴重。

     兩個小沙尼恭謹地立在中年尼姑身後,瞪著四隻小眼睛,望著環立七八丈外的六組高手,顯得無比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