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師門之故

關燈
神的劍嘯。

     三個惡漢被迫得同時舞筆相迎,隻覺森森劍氣,寒光逼人,不知劍勢虛實,立被逼得手忙腳亂,紛紛向後急退。

     淩壯志停身橫劍,左手指着飛胡子判官,厲聲說:“你身為師兄,恣意胡為,在下本應殺你三人除害,為免血污佛門淨地,暫饒爾等一條活命,趕快滾吧!” 飛胡子判官三人橫行黑道多年,仗着青面紅袍釘心判的一點惡毒聲名,多年來尚未栽過如此大的跟頭。

     如今,釘心判已死,正是他們三人的天下,今天的事如被傳揚開去,三人哪還能在山陝一帶道上混。

     心念至此,拼了老命也要争回這個面子。

     淩壯志見三人神色遲疑,知他們有意再拚,于是冷冷一笑說:“你三人休想再施滾地龍那種難登大雅之堂的雕蟲小技,在下昨夜在峰嶺破殿前,已領教過爾等惡師的這項絕技了,隻可惜,他的銀筆擋不住在下穹漢寶劍的鋒利。

    ” 說着,将手中的穹漢寶劍,虛空揮了兩揮,刷刷兩聲中,幻起兩片耀眼銀弧,暴起一陣嗡然嘯聲。

     飛胡子判官三人一聽,俱都驚得面色大變,冷汗油然。

     了塵師太等人,雖然感激淩壯志路見不平,拔劍相肋,但她們也深怕淩壯志年輕任性,暴怒殺人,染污了這塊佛門靜地。

     因而了塵師太想趁機開導三惡,合什宣了聲佛号,慢慢地說道:“三位已入歧途,希望及時悔悟,速速退出本庵,自今以後,改面革新,從良向善,不難成為完美之人……” 飛胡子判官三人哪裡聽得進耳去,不由同時暴喝一聲:“老尼婆閉嘴,三位大爺和這小子拚了。

    ” 大喝聲中,飛眉瞪眼,各揮判官筆,向着淩壯志狂撲而來。

     淩壯志殺機早起,隻是不願在佛門殺人,既然三惡自己要找死,哪裡還想到其他,一聲冷笑,飛身向前。

     身形疾進中,默運青罡氣,功貫右臂,力透劍身,頓時青芒暴漲盈尺,光華耀眼刺目,大殿階上的所有尼姑,俱都不敢注目直視。

     三位師太一見,面色同時大變,驚得脫口宣了一聲佛号。

     佛号聲中,殿前暴起一聲震耳大喝,刺目光華翻滾處,青氣蒙蒙,絲絲懾人劍嘯中,幻起無數飛旋白影。

     就在這時,右側殿脊上,蓦然響起一聲焦急沉喝:“志兒不可殺人!” 但淩壯志殺機已動,施展的是劍魔烏衣狂徒橫霸武林的太虛九劍,連環三劍揮出,六支鐵筆齊飛半空,他想再收勢已來不及了。

     劍光過處,暴起數聲凄厲刺耳的驚心慘叫,鮮血激射,人頭橫飛,飛胡子判官三人的屍體,旋即栽倒在大殿階前,頓時灑滿了鮮紅血漬。

     淩壯志停身橫劍,轉首一看,頓時驚呆了,急忙一定心神,雙手把劍,也惶急地跪在地上。

     淩壯志的确看呆了,隻見大殿階上除了三位年高師太,雙手合什,微躬前身,恭謹站立外,其餘所有尼姑,俱都伏跪在地上。

     白發道姑手持拂塵,立在右側殿脊上,似為淩壯志在大佛寶殿前殺人,而感到憂急不安。

     淩壯志殺了飛胡子判官三人,自然是應該,隻是不該讓他們的血流在這塊佛門靜地上。

     這時突見白發道姑立在殿脊上,久久不知下來,立即惶愧地伏在地上,靜待受責。

     蓦聞三位師太同時恭聲高呼:“恭請庵主駕莅大殿,俾全庵弟子參拜。

    ” 淩壯志伏在地上不敢擡頭,但他心裡感到非常迷惑,他鬧不清這是怎麼回事,庵主蓄發,所有尼姑光頭。

     尤其令他不解的是,白發道姑年歲不比三位師太高,而居然擔任了淩霄庵主? 心念間,蓦聞白發道姑沉聲說:“三位師太不必多禮,即命全庵子弟起立,速将屍體運走,沖洗血漬,并押淩壯志至後殿聽候公審。

    ” 話聲甫落,三位師太恭聲宣呼:“恭領庵主法谕。

    ” 一陣衣袂輕響,淩壯志擡頭再看,側殿脊上已沒有了白發道姑的影子。

     這時跪在三位師太身後的十數中年尼姑,和跪在大殿上的年輕尼姑們,在了塵師太的揮手下,紛紛立起身來。

     三位師太轉首看了跪在地上的淩壯志一眼,三人低聲一陣計議,即對一名中年尼姑,叮囑說:“先請那位小施主至靜齋待茶,再聽候庵主發落。

    ” 中年尼姑合什應是,即向淩壯志走來。

     淩壯志聽白發道姑前輩說公審,三位師太又說聽候發落,他确沒想到懲治三個惡人,竟為自己找來這麼多的麻煩。

     他望着向他走來的那位中年尼姑,一襲月白僧袍,斜披橙黃袈裟,邁着輕快的步子,神色端莊中透着和善。

     中年尼姑來至淩壯志身前,雙手合什,謙和的說:“庵主已去,請小施主随貧尼至靜齋待茶。

    ” 淩壯志颔首應是,即由地上立起來,迷惑的随在中年尼姑身後,直向左側殿的左角門走去。

     這時,三位師太已進入大殿,幾個中年尼姑正指揮着一群年輕尼姑,搬運三具屍體,沖洗血漬。

     淩壯志默默地跟在中年尼姑身後,心中一直在想着,不知白發道姑前輩拿他如何公審,如何處置這件事。

     心念間,已進入側殿角門,繞過一道回廊,即是一排精舍,想必就是招待香客的靜齋了。

     中年尼姑将淩壯志引至最先頭一間精舍門前,側身肅客,單掌立什,說:“小施主請!” 淩壯志謙和地颔首為禮,當即走進門内。

     室内通明三間,俱是桌椅高幾,淩壯志不再謙遜,就在客位上坐下來,即有一名年輕尼姑送來一杯松子茶。

     中年尼姑肅手一指茶杯,恭聲說:“小施主請用茶。

    ” 說罷,當即坐在右側最末一張主位的方凳上。

     淩壯志一俟那年輕尼姑退出,即向中年尼姑拱手謙和地問道:“請問大師法号是……” 中年尼姑立即欠身合什,謙虛地說:“貧尼明慧。

    ” 淩壯志見明慧尼姑舉止端正,言語和氣,立即動了向她探聽白發道姑身世來曆的決心,因而謙和地拱手說:“原來是明慧大師,失敬,失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