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關燈
小
中
大
于一時,緻把大好機會錯過。
呂曼音遊興一起,當即在西湖邊上找了一家長發客店寄寓,次日絕早起身,騎了健騾,徜徉幹裡外西湖,蘇堤白堤一帶。
裡西湖邊上的嶽王墳,乃是宋朝古迹所在,墳側更有鐵鑄秦桧、王氏像,長跪墳前,遺臭萬年,足為出賣國家民族漢奸戒。
墳左更有嶽王廟,金碧輝煌,香火不絕,一代忠臣,永處名山勝地,亦可大慰于九泉之下。
江南之地,河流甚多,出門人全都依靠船舶,牲口坐騎卻是少見,這呂曼音騎着一匹健騾,身穿紫袍,腳踏芒鞋,露出一段白晶晶的小腿,在江南人的眼裡的确是少見多怪,呂曼音每到一處,都圍着一群人看她,嘴上啧啧稱奇不止。
呂曼音性格剛強,自幼就有男子風,那裡把這些閑事放在心上,還是慢慢騎着騾,自悠自在,到了嶽王墳前,慢吞吞的跨下騾背,就在墳前樹木上把騾子一拴,然後迳自往廟内走去。
呂曼音剛跨上廟門前石級,蓦地見廟門内走出四個僧人年齡都在三十上下,身披黃麻僧袍,裸着兩臂,身軀高大,顯然是西藏喇嘛。
呂曼音心裡一動,早已料到了對方來龍去脈,卻因約定時間未到,亦不欲多去惹事,想不到那四個喇嘛,竟相互一打眼色,沖着呂曼音前來。
呂曼音藝高膽大,豈把來人放在眼裡,要是動手的話,那呂曼音真是求之不得。
那四個喇嘛雖然沖着呂曼音前來,臉上神色卻仍是滿含善意,為首一個操着濃重川邊口音,施了一個合什道:“女菩薩敢是峨嵋呂姑娘,貧僧問訊了。
” 目曼音仰着臉兒,愛理不理地答道:“我正是目曼音,與大和尚素昧平生,不知有何見教?” 喇嘛哈哈一笑,見呂曼音大模大樣,心裡并不動氣,說道:“靜因老師太真信人也,呂姑娘想為金鳳幡之事而來,三月之約,瞬間即到,未悉呂姑娘定在何日何地?敝派門人亦好如期赴會。
” 呂曼音微微一笑,冷聲道:“你是何人?膽敢如此問我。
” 為首喇嘛和顔悅色,又作一問訊道:“貧僧嘉巴摩,此是貧僧三位師弟,嘉裡珠,嘉喀,嘉邱。
” 呂曼音又問道:“黃教中的雷迅是你何人?” 嘉巴摩微一稽首,答道:“雷迅上人正是家師,有勞姑娘動問了。
” 此時呂曼音與喇嘛一問一答,早哄動了西湖邊上的遊客,見四個異域番僧,跟一位天仙般的女孩子拉上了交情,早把呂曼音等團團圍住,像着把戲似地瞧熱鬧。
曼音一聽四個喇嘛乃是雷迅的徒弟,心裡更是有氣。
正待露些顔色給他們瞧瞧,卻見對方和顔悅色,抓不到絲毫錯處。
那嘉巴摩乃是雷迅開山門的弟子,不但在武學上盡得了雷迅真傳,并且為人乖巧,心計多端,雷迅特地派他率領三個同門,先下江南,打聽呂曼音的動靜。
臨行時,雷迅還嚴加告誡道:呂曼音武學出類拔蘋,超人一等,爾等隻可軟來,絕不得貿然動手,為師在三月初趕抵西湖靈隐寺,如有任何消息,即可禀我知悉,我自有布置。
曼音眼珠一轉,便問道:“雷迅大師可曾到了杭州?” 嘉巴摩還未及答言,身後的四師弟嘉邱卻有些神色不對,雖然乃師雷迅曾諄諄告誡,不可輕敵,他卻有點不信,眼看呂曼音生得皮嬌肉嫩,弱不禁風的女孩兒家,哪有如斯驚人武功,心念一動,神色已露。
呂曼音早已看在眼裡,心裡想道:“這是你自己找死,别怪我手下無情。
” 說時遲,那時快,隻見嘉邱越衆而出,迎面合什問訊,狀似施禮,暗中卻已使出了黃教中的獨門秘傳“有相神魔掌”,嘴上還笑答道:“家師定于三月初趕抵杭州,呂姑娘有什麼話吩咐,盡管說與貧僧代為轉達好了。
” “有相神魔掌”系由印度傳來,黃教中世代相傳,輕易不露,外人更無法學習,故此中土人人均知黃教武功不弱,尚不悉其底蘊。
昔年黃教派曾因金鳳幡之事,派出教中再傳弟子六名,連袂東下江南,均都傷在呂曼音手裡,這都因為雷迅自視太高,所派弟子均系新進,經此一番挫折以後,黃教派才猛下苦功,不敢輕視中原武學,這才有後來雷迅親上峨嵋,拜會靜因師太之事。
這四名弟子中,武學以嘉邱最高,隻見他雙掌合什,掌心已透出一股罡力,猶如排山倒海般的直向前面推去。
呂曼音心裡早已有數,隻因昔年那黃教中六名弟子勝得忒容易,心中不免輕敵,暗想道:“雷迅也不能奈何我,何況是他的弟子。
”左臂一揮,飽袖迎風轉起,單掌微作稽首,暗中早已使出了峨嵋佛門正傳“金剛般若大力”。
“有相神魔掌”雖系威力驚人,到底不是正道,專為學佛之人驅獸降怪而用,怎敵得過佛門正宗“金剛般若大力”。
然呂曼音一念輕敵,隻用出了五成功力,那嘉邱喇嘛卻以獅搏兔,使盡全力,隻兩隻掌一抵,那嘉邱喇嘛絲毫未動,呂曼音的飽袖卻已倒翻回去,恍若暴風急雨,迎面襲來,直吹得長發衣角往後飄動不止。
呂曼音豈曾被人如此戲弄過,微一動怒,右掌合力一推,嘴上還低聲道:“大和尚何必如此大禮,請免了吧。
” 嘉邱喇嘛正以為自己一招得手,呂曼音不過虛名欺世,暗自興高采烈,嘴上還謙虛道: “承讓,承讓。
”哪曉得呂曼音右掌反擊,一招“觀音問訊”,使出了金剛般若無上大力。
那嘉巴摩在旁看得清楚,嘴上忙道:“師弟不得胡鬧,”正欲出手阻攔,那呂曼音早已全力反擊,隻見掌風微交嘉邱喇嘛恍若斷了線的風筝,往後直翻出去。
金剛般若大力能隔山打牛,洞穿鐵壁,那嘉邱喇嘛武功再高,豈能躲此一掌之危,好在他眼明手快,一見呂曼音右掌椎出,頓覺勁風刺面,銳不可當,掌力來到,掌風已如此利害,自知取勝無望,然尚欲強自掙紮,期能稍稍挽回面子。
嘉邱喇嘛雙掌倏地分開,改攻為守,掌心并排着向前一接,一招“行者翻鬥”,竟欲借着呂曼音的罡力淩空倒翻出去。
呂曼音本意亦不欲傷人,隻是嘉邱欺人太甚,這才動了真怒,一見嘉邱臨死不悟,尚欲賣弄本領,不覺冷笑道:“大和尚,小心了。
” 那嘉邱喇嘛正欲借勢倒翻出去,身體剛一淩空,隻見呂曼音右掌倏地一收,左掌又橫地推出,一招“順水推舟”,用的是隔山打牛手法,掌力抵身時尚傷害不大,不過身軀落地,必被摔成肉醬無疑。
嘉巴摩一見師弟已瀕險境,欲救無力,急得大叫道:“呂姑娘,女菩薩,請你手下留情。
” 嘉邱身懸半空,以為自己接了呂曼音一掌,雖然落了下風,隻要自己倒翻出去,身形一定,再直竄回來,面子上還不緻于太下不來台。
想不到呂曼音嫉惡如仇,竟然二次換氣遞掌,這一招真是欲避無從,隻見掌風過處,自身恍如一片殘葉,随着激蕩的掌風裡,竟無法自行作主。
那風力猶若含有一股吸力,把嘉邱身軀緊緊吸住,像彈丸似的,向場外飛射。
嘉邱喇嘛幾次三番欲用大力千斤墜的手法,拼得墜地受傷之辱,也要掙脫出這一股波浪洶湧的掌風。
想不到自身功力竟軟綿綿地無法施展絲毫,這才不由急得大叫道:“吾命休矣!” 說時遲,那時快,隻見場外笑吟吟跑過來兩個小孩子,天真地道:“大和尚,不必發急,誰讓你在青天白日之下與大姑娘胡鬧呢?”說時兩個小孩子竟不知天高地厚,想把嘉邱喇嘛憑空接住。
呂曼音遠遠望見那粉裝玉琢般的兩個小孩子,死在自己掌力之下,心中實有不忍,頓時左掌罡力一收,嘴上還大聲道:“小孩子,快點走開,這不是可以當要子玩的。
” 呂曼音掌力雖收,然而去勢已疾,直沖那兩個小童飛去。
隻見那兩小童嘻嘻一笑,竟然一個接頭,一個拉足,把去如飛矢般的嘉邱身軀硬接下來,還開着玩笑道:“還不趕快向人家賠罪去。
”說時兩小童雙臂一揮,那嘉邱喇嘛又猶如皮球似的直向場中飛回。
呂曼音見兩小童身手恁地矯捷,使的功夫竟是昆侖門中“大六陽手”。
心頭不由一動,暗思道:“莫非這兩小童正是方氏姊弟,可是看上去年齡最多也不過十歲上下,相差太遠,當然不是。
”又想道:“剛才我掌力雖然收住,可是能接得住罡力餘勁,武學上的根底已是不差,不知道又是昆侖門下何人弟子?” 呂曼音心念起伏,正欲飛身追問,卻聽到遠處傳來一個清朗的女子聲音道:“阿芝,阿蘭,又在到處惹事了,還不快回來。
” 語聲剛歇,隻見馬路邊上奔過來一匹健騾,騾
呂曼音遊興一起,當即在西湖邊上找了一家長發客店寄寓,次日絕早起身,騎了健騾,徜徉幹裡外西湖,蘇堤白堤一帶。
裡西湖邊上的嶽王墳,乃是宋朝古迹所在,墳側更有鐵鑄秦桧、王氏像,長跪墳前,遺臭萬年,足為出賣國家民族漢奸戒。
墳左更有嶽王廟,金碧輝煌,香火不絕,一代忠臣,永處名山勝地,亦可大慰于九泉之下。
江南之地,河流甚多,出門人全都依靠船舶,牲口坐騎卻是少見,這呂曼音騎着一匹健騾,身穿紫袍,腳踏芒鞋,露出一段白晶晶的小腿,在江南人的眼裡的确是少見多怪,呂曼音每到一處,都圍着一群人看她,嘴上啧啧稱奇不止。
呂曼音性格剛強,自幼就有男子風,那裡把這些閑事放在心上,還是慢慢騎着騾,自悠自在,到了嶽王墳前,慢吞吞的跨下騾背,就在墳前樹木上把騾子一拴,然後迳自往廟内走去。
呂曼音剛跨上廟門前石級,蓦地見廟門内走出四個僧人年齡都在三十上下,身披黃麻僧袍,裸着兩臂,身軀高大,顯然是西藏喇嘛。
呂曼音心裡一動,早已料到了對方來龍去脈,卻因約定時間未到,亦不欲多去惹事,想不到那四個喇嘛,竟相互一打眼色,沖着呂曼音前來。
呂曼音藝高膽大,豈把來人放在眼裡,要是動手的話,那呂曼音真是求之不得。
那四個喇嘛雖然沖着呂曼音前來,臉上神色卻仍是滿含善意,為首一個操着濃重川邊口音,施了一個合什道:“女菩薩敢是峨嵋呂姑娘,貧僧問訊了。
” 目曼音仰着臉兒,愛理不理地答道:“我正是目曼音,與大和尚素昧平生,不知有何見教?” 喇嘛哈哈一笑,見呂曼音大模大樣,心裡并不動氣,說道:“靜因老師太真信人也,呂姑娘想為金鳳幡之事而來,三月之約,瞬間即到,未悉呂姑娘定在何日何地?敝派門人亦好如期赴會。
” 呂曼音微微一笑,冷聲道:“你是何人?膽敢如此問我。
” 為首喇嘛和顔悅色,又作一問訊道:“貧僧嘉巴摩,此是貧僧三位師弟,嘉裡珠,嘉喀,嘉邱。
” 呂曼音又問道:“黃教中的雷迅是你何人?” 嘉巴摩微一稽首,答道:“雷迅上人正是家師,有勞姑娘動問了。
” 此時呂曼音與喇嘛一問一答,早哄動了西湖邊上的遊客,見四個異域番僧,跟一位天仙般的女孩子拉上了交情,早把呂曼音等團團圍住,像着把戲似地瞧熱鬧。
曼音一聽四個喇嘛乃是雷迅的徒弟,心裡更是有氣。
正待露些顔色給他們瞧瞧,卻見對方和顔悅色,抓不到絲毫錯處。
那嘉巴摩乃是雷迅開山門的弟子,不但在武學上盡得了雷迅真傳,并且為人乖巧,心計多端,雷迅特地派他率領三個同門,先下江南,打聽呂曼音的動靜。
臨行時,雷迅還嚴加告誡道:呂曼音武學出類拔蘋,超人一等,爾等隻可軟來,絕不得貿然動手,為師在三月初趕抵西湖靈隐寺,如有任何消息,即可禀我知悉,我自有布置。
曼音眼珠一轉,便問道:“雷迅大師可曾到了杭州?” 嘉巴摩還未及答言,身後的四師弟嘉邱卻有些神色不對,雖然乃師雷迅曾諄諄告誡,不可輕敵,他卻有點不信,眼看呂曼音生得皮嬌肉嫩,弱不禁風的女孩兒家,哪有如斯驚人武功,心念一動,神色已露。
呂曼音早已看在眼裡,心裡想道:“這是你自己找死,别怪我手下無情。
” 說時遲,那時快,隻見嘉邱越衆而出,迎面合什問訊,狀似施禮,暗中卻已使出了黃教中的獨門秘傳“有相神魔掌”,嘴上還笑答道:“家師定于三月初趕抵杭州,呂姑娘有什麼話吩咐,盡管說與貧僧代為轉達好了。
” “有相神魔掌”系由印度傳來,黃教中世代相傳,輕易不露,外人更無法學習,故此中土人人均知黃教武功不弱,尚不悉其底蘊。
昔年黃教派曾因金鳳幡之事,派出教中再傳弟子六名,連袂東下江南,均都傷在呂曼音手裡,這都因為雷迅自視太高,所派弟子均系新進,經此一番挫折以後,黃教派才猛下苦功,不敢輕視中原武學,這才有後來雷迅親上峨嵋,拜會靜因師太之事。
這四名弟子中,武學以嘉邱最高,隻見他雙掌合什,掌心已透出一股罡力,猶如排山倒海般的直向前面推去。
呂曼音心裡早已有數,隻因昔年那黃教中六名弟子勝得忒容易,心中不免輕敵,暗想道:“雷迅也不能奈何我,何況是他的弟子。
”左臂一揮,飽袖迎風轉起,單掌微作稽首,暗中早已使出了峨嵋佛門正傳“金剛般若大力”。
“有相神魔掌”雖系威力驚人,到底不是正道,專為學佛之人驅獸降怪而用,怎敵得過佛門正宗“金剛般若大力”。
然呂曼音一念輕敵,隻用出了五成功力,那嘉邱喇嘛卻以獅搏兔,使盡全力,隻兩隻掌一抵,那嘉邱喇嘛絲毫未動,呂曼音的飽袖卻已倒翻回去,恍若暴風急雨,迎面襲來,直吹得長發衣角往後飄動不止。
呂曼音豈曾被人如此戲弄過,微一動怒,右掌合力一推,嘴上還低聲道:“大和尚何必如此大禮,請免了吧。
” 嘉邱喇嘛正以為自己一招得手,呂曼音不過虛名欺世,暗自興高采烈,嘴上還謙虛道: “承讓,承讓。
”哪曉得呂曼音右掌反擊,一招“觀音問訊”,使出了金剛般若無上大力。
那嘉巴摩在旁看得清楚,嘴上忙道:“師弟不得胡鬧,”正欲出手阻攔,那呂曼音早已全力反擊,隻見掌風微交嘉邱喇嘛恍若斷了線的風筝,往後直翻出去。
金剛般若大力能隔山打牛,洞穿鐵壁,那嘉邱喇嘛武功再高,豈能躲此一掌之危,好在他眼明手快,一見呂曼音右掌椎出,頓覺勁風刺面,銳不可當,掌力來到,掌風已如此利害,自知取勝無望,然尚欲強自掙紮,期能稍稍挽回面子。
嘉邱喇嘛雙掌倏地分開,改攻為守,掌心并排着向前一接,一招“行者翻鬥”,竟欲借着呂曼音的罡力淩空倒翻出去。
呂曼音本意亦不欲傷人,隻是嘉邱欺人太甚,這才動了真怒,一見嘉邱臨死不悟,尚欲賣弄本領,不覺冷笑道:“大和尚,小心了。
” 那嘉邱喇嘛正欲借勢倒翻出去,身體剛一淩空,隻見呂曼音右掌倏地一收,左掌又橫地推出,一招“順水推舟”,用的是隔山打牛手法,掌力抵身時尚傷害不大,不過身軀落地,必被摔成肉醬無疑。
嘉巴摩一見師弟已瀕險境,欲救無力,急得大叫道:“呂姑娘,女菩薩,請你手下留情。
” 嘉邱身懸半空,以為自己接了呂曼音一掌,雖然落了下風,隻要自己倒翻出去,身形一定,再直竄回來,面子上還不緻于太下不來台。
想不到呂曼音嫉惡如仇,竟然二次換氣遞掌,這一招真是欲避無從,隻見掌風過處,自身恍如一片殘葉,随着激蕩的掌風裡,竟無法自行作主。
那風力猶若含有一股吸力,把嘉邱身軀緊緊吸住,像彈丸似的,向場外飛射。
嘉邱喇嘛幾次三番欲用大力千斤墜的手法,拼得墜地受傷之辱,也要掙脫出這一股波浪洶湧的掌風。
想不到自身功力竟軟綿綿地無法施展絲毫,這才不由急得大叫道:“吾命休矣!” 說時遲,那時快,隻見場外笑吟吟跑過來兩個小孩子,天真地道:“大和尚,不必發急,誰讓你在青天白日之下與大姑娘胡鬧呢?”說時兩個小孩子竟不知天高地厚,想把嘉邱喇嘛憑空接住。
呂曼音遠遠望見那粉裝玉琢般的兩個小孩子,死在自己掌力之下,心中實有不忍,頓時左掌罡力一收,嘴上還大聲道:“小孩子,快點走開,這不是可以當要子玩的。
” 呂曼音掌力雖收,然而去勢已疾,直沖那兩個小童飛去。
隻見那兩小童嘻嘻一笑,竟然一個接頭,一個拉足,把去如飛矢般的嘉邱身軀硬接下來,還開着玩笑道:“還不趕快向人家賠罪去。
”說時兩小童雙臂一揮,那嘉邱喇嘛又猶如皮球似的直向場中飛回。
呂曼音見兩小童身手恁地矯捷,使的功夫竟是昆侖門中“大六陽手”。
心頭不由一動,暗思道:“莫非這兩小童正是方氏姊弟,可是看上去年齡最多也不過十歲上下,相差太遠,當然不是。
”又想道:“剛才我掌力雖然收住,可是能接得住罡力餘勁,武學上的根底已是不差,不知道又是昆侖門下何人弟子?” 呂曼音心念起伏,正欲飛身追問,卻聽到遠處傳來一個清朗的女子聲音道:“阿芝,阿蘭,又在到處惹事了,還不快回來。
” 語聲剛歇,隻見馬路邊上奔過來一匹健騾,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