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關燈
剛在這時,小善小信兩隻猴子卻縱躍着跑來,拉住玉燕遼比又叫,吱吱吵個不已。

     玉燕聽出是靜因師太已經打坐完畢,正召玉燕入見。

    便對曼音道:“曼姐,師尊傳我,我就先去啦。

    ” 曼音道:“好的,你趁空兒就回師父一聲,西藏黃教的雷迅和喀沁巴兩位大師來見師父,看她老人家怎麼說。

    ”說着話,一面順手将寒潭劍還繪玉燕。

    玉燕插劍入鞘,随着兩隻猴子,向紫雲庵走去。

     剛到庵門,小善拉住玉燕的衣襟扯了扯,用手向左邊指了指,又吱吱叫幾聲。

     玉燕道:“你說師父仍在地藏靜室中等我,不曾回庵,是麼?” 小善雙手抱住頭,連連彎腰,玉燕不禁笑了。

    她摸着猴兒腦袋,笑道:“看來你比人還懂事些呢,隻差不會說話罷了。

    ” 玉燕牽着小善的手,來到一座石洞前,那石洞上有橫額,寫着“地藏靜室”四字。

     玉燕整了整衣襟,恭恭敬敬地走了進去。

     這石室是靜因師太靜打坐之處,故而布置得甚是樸素清雅。

    石室頂上有窗,光線能夠透入。

    玉燕轉過一道烏木屏風,便見靜因師太垂眉合目,端坐在石床之上。

    案幾上一座石香爐内,香煙燎繞,滿室俱是檀香氣味。

    玉燕忙上前拜倒。

     靜因微啟雙目,說道:“燕兒回來了,你且站起來說話。

    ” 玉燕拜了幾拜,方垂手站在一旁。

     靜因對玉燕上下看了半晌,複又閉目靜坐一陣,方舒腿下床,坐在床前太師椅上。

     玉燕趕緊将案上白玉拂塵遞給靜因手中,又洗淨了茶杯,盛了一杯香茶,恭恭敬敬地遞了過去,靜因接過手來,呷了一口放下,說道:“你坐下來。

    ” 玉燕應了一聲,方坐在旁邊一張凳上。

    靜因問道:“才月餘不見,你怎的如此消瘦?” 玉燕陪笑道:“想是徒兒連日忙于趕路,睡眠未足,飲食不定,有以緻之。

    ” 靜因皺眉道:“睡眠和飲食,乃是人生世上的根本,豈是可以馬虎得的,年輕人不顧惜身體,日後才知道後悔呢。

    ” 玉燕諾諾連聲,不敢申辯。

     靜因又道:“你兩位兄長,今番自然是見着的了,他們向你說什麼沒有?” 玉燕忙道:“兩位家兄均命徒兒代他們向師父請安問好。

    ” 靜因搖頭道:“我不是問你這個,我是說昆侖方氏姊弟打算到碧雲莊複仇之事,你兩位哥哥到底有何打算了你又管與不管呢?” 玉燕正苦于無法開口,今見乃師追問,便趁勢說道:“這事前因後果,徒兒本不知悉,但此次據兩個哥哥說來,似乎當初雙方都有錯處,并不能單怪家兄二人。

    ” 靜困聞言隻皺了一皺眉。

     玉燕又道:“不過大哥二哥對此事也時常心中不安,這多年來,他們皆常時引咎自責。

    ” 靜因攔住她的話,說道:“玉燕,我是問你二位哥哥對今日之事作何打算,你說這些話作什麼?” 玉燕漲紅了臉,頓了頓,方又說道:“二位哥哥已知道了昆侖方氏姊弟即将到來尋仇之事,但他們的想法卻不一樣哩。

    ” 靜因微笑道:“你大哥素來忠厚,想來他是不願與方氏姊弟為敵的了,可是不是?” 玉燕道:“師尊慧眼洞燭。

    大哥确是打算束手任從對方處治。

    二哥卻不肯。

    ” 靜因點頭道:“你二哥鋒芒較露,況且又機智過人,自然不肯瞑目受死的。

    那麼,你自己對這事有無主見呢?你天性純厚,總是不肯袖手的罷?” 玉燕登時離座跪下,含淚道:“師尊明鑒,徒兒在這世上的親人隻有這兩個哥哥,要徒兒袖手旁觀,這是決不能夠的。

    ” 靜因拉她起來道:“你休悲痛,有話慢慢說,我也沒不許你管這件事啊!聽你之言,你二哥是打算與方氏姊弟鬥一鬥的了?小小碧雲莊,要想與昆侖派為敵,隻怕勝算不多吧!” 玉燕道:“二哥也沒有說要與昆侖作對,他的意思隻是想求個公道。

    ” 接着玉燕便将吳璞打算邀請各派長老前輩出面,對這事作一公平處置的想法說了一遍,又提到打算請靜因師太也出面作一調人。

     玉燕說完以後,靜因默然半晌,方搖頭道:“燕兒,不是為師說你,你們年輕,做事總是一廂情願,不肯仔細思索,你想想邀請各派長老要需多少時日,那方氏姊弟複仇之舉如箭在弦,他們豈能等待?照我推想,在你尚未回山以前,隻怕人家已去了碧雲莊上了。

    ” 玉燕聽靜因如此說,先是一驚,但轉念一想,又道:“碧雲莊上還有我哥哥的許多朋友,華山點蒼泰山各派的好手俱在,料想方氏姊弟也未必能那麼容易得了手去呢。

    ” 靜因師太道:“你道赤陽子就想不到這些麼?你想方氏姊弟小小年紀,赤陽子居然敢允許他們下山複仇,豈無幾分布置麼?便是赤陽子不親來,也必有昆侖高手暗中接應,萬無讓兩個乳臭未幹的小孩輕易去涉險之理。

    ” 靜因如此一說,玉燕才有些着慌起來,不禁坐立不安,不知如何才好。

     過了半晌,靜因又道:“姑勿論他們得手與否,隻要雙方一動了手,便又結了新仇。

    你想舊怨還未能了,再加上新仇,這事還能化解麼?” 玉燕聽了靜因這樣一說,深感此事絕望,人坐在椅上,已自呆了。

     靜因本來還有許多話對她說,今見她如此,深恐她身體柔弱,受不住刺激,便忍住不說下去,隻向外叫了聲:“小信!” 原來小信小善皆深通人性,都知道偷閑躲懶,每逢靜因打坐時,小信小善知道偷懶無妨,便結伴出外玩耍,一到靜因功課做完,兩隻猴兒又在洞外侍候着了,再不會誤時的。

    這時一聞靜因呼喚,小信小善便應聲跳了進來,跪在地上。

     靜因問道:“你們見着曼音沒有?” 小信吱吱叫了幾聲。

     靜因搖手道:“你别和我多說,去給我喚她來。

    ” 小信拜了拜,返身出去。

    少時曼音走了進來,靜因道:“你領燕兒去休息一陣罷,她心緒不好,你多陪陪她。

    ” 曼音躬身道:“弟子知道。

    ” 靜因見她們站着不走,不禁奇怪,便問道:“你還有話麼?” 曼音道:“西藏黃教中的雷迅和喀沁巴兩位師父在外候着谒見,候師尊示下。

    ” 靜因忙問道:“來了多時了?” 曼音道:“好一陣啦。

    ” 靜因橫了她一眼,說道:“人家遠來不易,怎的不及早通報?” 曼音不敢做聲。

     靜因又問道:“你難為了人家沒有?” 曼音那裡敢提和雲茂居比劍的話,隻得含糊應道:“善行師兄在外陪着他們呢。

    ” 靜因聽說善行在外陪客,隻當雷迅和喀沁巴是打從前山來的,便叫曼音:“快與我請進來。

    ” 曼音答應一聲,返身走了出去,少時雷迅喀沁巴二人在前,善行和曼音在後,走了進來,靜因站起身來相迎。

    玉燕也跟着師父起立。

     雷迅見了靜因,搶前一步,雙手合什道:“阿彌陀佛,在下雷迅,久聞師太大名,所以不遠萬裡朝參寶山,蒙師太賞面賜見,感激不盡。

    ” 靜因道:“雷師父太客氣了,荒山陋室,無物款待,還祈恕過。

    ” 說罷舉手肅客,要與雷進喀沁巴二人分賓主相坐,雷喀二人執意不肯,最後仍是靜因師太在石床上坐了,雷迅喀沁巴坐在下首賓位上,善行晉見了靜因以後,坐在雷迅對面,曼音和玉燕卻侍立在靜因身後。

     靜因見善行随身攜帶着兵刃,甚覺詫異,但當着外人在此,也不便多問。

     靜因問了問黃教中的情形,又叙了些閑話,方道:“兩位師父遠來,想是為了那金鳳幡之事了?不知是與不是?” 雷迅欠身道:“師太明鑒,去年呂姑娘在六盤山下,單劍擊敗敝教中六名弟子,奪去金鳳幡,敝教衆同門引為奇恥大辱,都恨不能報此仇。

    是我再三阻擋,因我深知師太德高望重,領袖西南武林,江湖上無人不贊服。

    據我想:黃教和峨嵋派雖無關聯,但同是崇敬我佛至尊,隻有相敬相親,那有相仇相恨之理。

    如今隻求師太賜還此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