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關燈
這脫身一走,碧雲莊以後的情形,你自然是不知道的了?” 白鶴道:“弟子走到白象坡時,遙望碧雲莊火光沖天,似已被昆侖弟子放火焚毀。

    ” 卧雲聽到這裡,卻微微皺了皺眉。

     尚真人便道:“赤陽子向來對門人極嚴,他門下弟子豈能如此乖謬,想來這方吳二家,一定仇深似海,所以這方氏姊弟才會在報仇之後,還焚莊洩恨,師兄可知道這黔邊吳氏弟兄,早年到底是何等樣人?他兩家結仇的經過如何麼?” 卧雲歎息一聲,方道:“這事詳情我倒也不大清楚,不過吳氏弟兄自從息影苗疆以後,人緣聲譽都還不差,猶其吳壁為人本份老實,真沒想到他會遭這樣的慘報。

    ”說着又搖頭歎息。

     尚真人又道:“依小弟看來,師兄這次派一清去調解這場冤孽,事前未免稍嫌疏忽了。

     我是怕那吳氏弟兄早年品行不端,才惹下這場大禍,在真相未明之前,師兄便派人調處,固然師兄是一片慈心,但恐外人不知,反以為我們武當動不動便以聲威相壓,這可不大好。

    ” 卧雲道:“師弟這話極是。

    先時我也不肯應承這事,奈何江南金葉丐俠苦苦糾纏,還有那吳璧之子戒惡也跪地苦求,我念在孺子何辜,也受這些孽債牽連?所以如說這事我為助黔邊吳氏員仲,還不如說我看着這一老一小不忍的為是。

    ” 尚真人笑道:“金葉丐俠是古之朱家郭解一流人物,熱心好義,為朋友不惜兩肋插刀,原是極可佩的,但江湖中人大抵隻講私人交情恩怨。

    金葉丐俠向來交遊不擇,對誰都一樣熱心,有時難免失分寸。

    ” 卧雲笑道:“師弟這話也太過慮了。

    吳氏弟兄早年為人如何,我雖不敢說,但他們有一幼妹,卻是峨嵋靜因師太入室弟子,師弟請想,靜因老尼為人之孤僻嚴厲,較之赤陽子如何?” 卧雲與吳氏昆仲訂交,乃在他二人退出江湖,歸隐苗疆以後,吳氏弟兄有一長時期随南海島主方繼祖在海外,在江湖上露面的時候本來不多,“萬兒”也并不太響亮,加以卧雲為人向抱“君子坦蕩蕩”之旨,吳氏弟兄又一向以晚輩自居,卧雲自然不便追問他們身世,因此他并不知悉吳氏弟兄早年曆史。

     尚真人早年和昆侖四子皆有交情,他深知赤陽子為人方正。

    他既能允許門人下山尋仇,想來仇家定有可死之道,所以才如此說。

     吳氏弟兄在武林中的聲名和地位,可不能和昆侖掌教相比較。

    尚真人如此一說,卧雲也不好替他們辯護,所以才提出吳玉燕和峨嵋靜因師太的關系來。

     尚真人一聽這話,便詫異道:“靜因師太的傳人,不是那姓呂的小姑娘麼?幾時有個姓吳的?” 卧雲笑道:“靜因師太的弟子共有兩人,師弟說的是她大弟子呂曼音,這姓吳的是她第二個徒弟。

    ” 峨嵋靜因師太共有兩個徒弟,大弟子呂曼音出道較早,在武林中頗有名氣。

    尚真人是想吳氏弟兄皆已年到花甲,他們的妹妹至少總有三四十歲了,那呂曼音也不過三十左右,那麼這姓吳的姑娘如在靜因門下,總該是呂曼音師姐才是。

    他卻不料吳玉燕隻有二十多歲年紀。

     經過卧雲解釋以後,尚真人不覺笑了起來。

    又适:“在江湖上是非恩怨極為麻煩,我們總以少理會為是。

    不過赤陽子門下弟子見了師兄手書,尚且如此妄為,也有些出人意料。

    ” 在卧雲和尚真入議論之時,白鶴一直在旁侍立,這時便禀道:“當時因為徐霜盾一開口便迫弟子退出碧雲莊,弟子忍無可忍,才在内五行功夫上和她一較長短,弟子一時大意中了她的詭計,當時無顔再在碧雲莊上逗留,故此弟子還沒來得及呈出師尊的書信。

    ” 說着從懷中摸出卧雲緻赤陽子的書信,雙手捧着呈與卧雲,卧雲接過手來,順手放在桌上。

     尚真人深知白鶴性格剛強,便猜到此番多半因他不肯讓人,持技相壓,尚未取出書信,雙方便已經說僵,這都怪他平時自視太高,方有此失,但當着卧雲,也不便多說他。

     白鶴又禀道:“弟子回山之時,途中遇見天台盧老前輩,他命弟子代為問候師尊師叔。

    ” 剛說到此處,松月捧着一卷圖走了進來,白鶴便未再說下去。

     松月将圖呈給尚真人,又回身向卧雲禀道:“吳戒惡小俠在堂外求見掌教真人。

    ” 卧雲點一點頭,松月便退了出去。

    這裡尚真人又問白鶴道:“你是在回山時碰見盧大俠的嗎?” 白鶴道:“正是,盧老前輩和黔邊吳氏弟兄也相識,方氏姊弟到碧雲莊尋仇之事,他也知道。

    ” 白鶴說到這裡,卧雲和尚真人兩人也都留了意,正要再問,門簾掀處,吳戒惡已經跨進門來。

     卧雲尚未開言,吳戒惡已經跪在地上,說道:“白鶴道長在此時歸來,晚輩父叔想來已遭仇家毒手。

    ……”說到此處,他已氣噎咽喉,以下的話,再也說不下去了。

    隻跪在地上渾身顫抖。

     尚真人雖然嚴肅方正,心腸也是極軟的,見戒惡如此,他也頗覺慘然。

     白鶴便急忙道:“吳小哥且别傷心,碧雲莊雖被焚毀,令尊令叔卻也未必便難定遭了毒手。

    ” 尚真人便接口道:“是啊!我想昆侖派戒律極嚴,除了門下弟子身負重冤深恨,準其報複而外,放火焚房卻是萬萬不許的,想是那昆侖弟子未能擒獲仇家,一口惡氣難出,盛怒之下,才不擇手段,放火洩憤,如果我這推斷屬實,可能令尊令叔已逃出了仇家掌握,在真像未明之前,且先别苦壞了身體。

    ” 吳戒惡隻當尚真人這番話是說來安慰他的。

    照他想來,連莊房尚且被焚毀,父親叔父豈能免禍?但他此刻已較方才鎮定了許多,便跪着哭道:“這次俞道長萬裡奔波,雖然未能救得晚輩父叔之命,晚輩仍是始終感激的,隻要晚輩活在世上一天,此恩此德,決不會忘。

    ” 卧雲擺手道:“這些話且不必講,你先起來,有話慢慢說。

    ” 戒惡也不肯起來,仍然跪着道:“但昆侖弟子這筆殺父燒莊之仇,晚輩也沒齒難忘,隻要晚輩活在世上一天,此仇必報,晚輩隻求掌教真人大發慈悲,準許晚輩歸列武當門牆,學好武功,好替父叔報仇。

    ”說罷連連以頭碰地,淚如雨下。

     白鶴在旁看見,也覺心酸,他巴不得卧雲能準許戒惡歸入武當門下。

     卧雲長歎一聲,說道:“冤冤相報,如何是了?吳小哥且先起來,再從長計議,此事不是片言可決的。

    ” 戒惡已聽出卧雲口氣是不肯收留,心想昆侖門下何等厲害,卧雲又不肯收錄,父叔之仇,何時得報?這樣一想,頓覺無望,不禁伏地大哭起來。

     卧雲雖也覺戒惡太可憐,但一想此事可能後患無窮,便不敢輕于答允,隻命松月扶戒惡回房去休息。

     待松月将吳成惡送走後,卧雲才想起白鶴适才的話尚未說完,便又問道:“天台盧兄對碧雲莊之事如何說法?” 白鶴道:“盧大俠一知曉此事,便先派他門下甘明馳赴碧雲莊示警。

    後來盧大俠在赴碧雲莊途中又遇見了别事,延誤了時間。

    不過弟子在碧雲莊卻未見到天台門人,不知是何緣故?” 卧雲又問了些别的事,白鶴方才返了出來。

    卻見石少陽和米重光站在院落裡,卻不見了謝青峰。

     石少陽道:“謝師兄和那吳姓少年一起走了,臨走時他命小弟轉告師兄,請到他眉峰小館一叙,他有話要和大師兄談哩。

    ” 這時松月又出來傳米重光進内,白鶴便道:“米師弟在谒見了掌教師尊以後,我們在謝師弟那裡會面吧。

    ”說罷各人分手。

    ” 白鶴出了通虛堂,先回到自己住處沐浴更衣,又到守虛堂察看了煉藥丹爐,方到眉峰小館來。

    剛一跨進院落,便聽見好些人在大聲議論。

     原來金鼎道人,米重光,石少陽這些人都聚在謝青峰房内,一見白鶴到來,俱都起立讓座。

     白鶴首先問起自己走後,守虛堂煉丹之事如何? 謝青峰笑答道:“師兄走後第三日上頭,丹藥便已出爐,第十日上頭便已全部配制妥當,掌教真人和尚師叔皆已親自驗看,現在通虛堂由五師弟保管。

    ” 石少陽便笑問道:“大師兄此刻可要看一看?” 白鶴擺手道:“不必了,愚兄不過問問而已。

    那位吳小哥到那裡去了?” 謝青峰歎息一聲道:“那孩子也真可憐,年紀隻有一點點,人卻那麼懂事。

    方才我陪他回來,開導了他一陣,此時他獨自到後山散悶去了。

    ” 米重光不知就裡,便向謝青峰進問吳戒惡的來曆。

    謝青峰将吳戒惡身世大略叙述一遍,米重光和石少陽皆歎息了一陣,又問白鶴此去碧雲莊詳情。

     石少陽笑道:“方才我入内遲了一步,隻聽到個結尾,金鼎師兄也未聽到,大師兄何不再說一遍?” 白鶴“咳!”了一聲,搖頭道:“石師弟再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