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 回

關燈
自然不須親往。

    這一封信便可救了吳氏弟兄性命,連帶着碧雲莊上幾十個人的性命;我先替他們道謝。

    ” 卧雲道長連說,“不敢,不敢。

    ”戒惡不消說又連連叩頭。

    卧雲道長要他起來。

    這回他應聲而起。

     道童取紙墨過來,卧雲道長一面寫信,一面沉吟着道誰去送信最妥。

    信寫完之後,他又想了一會兒,忽然喚道童過來說道:“到守虛堂喚你師伯白鶴來。

    ” 金葉丐在旁邊聽了,不覺心裡微微一動,暗想:久聞武當白鶴俞一清之名,倒要看看是什麼樣的人物。

    老丐一面想着,一面回頭對身後的吳戒惡施個眼色,低聲道;“卧雲道長召喚武當大弟子進來,你等會要多向人家讨些教益。

    ”戒惡會意,連連點頭。

     那卧雲道長盤膝而坐,似乎正在深深運思,對眼前這些都俨如不見不聞。

    金葉丐也不敢驚擾他,隻是靜靜坐着。

     不多一會兒,門外一陣腳步聲,那道童走進來躬身道:“白鶴師伯在外面等候法谕。

    ” 卧雲道人點點頭道:“喚他進來。

    ”道童急走兩步,在門口喚道:“師伯請進。

    ”接着便有一個中年道人徐步而入。

     金葉丐留神望去,這個人适才卻未在觀虛堂中見過;他身材甚高,瘦骨磷峋,目光卻朗朗通人,加上長眉高鼻,顧盼間别有一種冷峭威嚴之意。

     他進來向室中微一掃視,便到卧雲道長面前拜倒,口中說道:“弟子俞一清谒見掌教師尊。

    ” 卧雲道長一舉手道:“你先見過兩位遠客。

    ” 金葉丐連忙離座,和白鶴俞清見禮,俞一清向金葉丐及吳戒惡各打了一個稽首道;“适才在守虛堂中有事,聽說掌教師尊與本派師叔師弟一同在觀虛堂中接待客人,未能趕來,想必就是丐俠和這位小施主了。

    ” 金葉丐口中連連道謝,又略道傾仰之意,吳戒惡便向白鶴拜倒,白鶴連忙扶住,笑道: “施主不要多禮。

    ”吳戒惡方想說話,卧雲道長卻道:“吳小哥請坐下,白鶴過來。

    ” 白鶴又走到卧雲道長座前,卧雲道長指着案上那封剛寫好的信道:“我因金葉丐俠遠來,說起一事,所以要作書給昆侖赤陽子,此事所關甚大。

    我計算守虛堂中丹藥,再過兩三日便可制成;可令你三師弟守爐,你将此信送去。

    ” 白鶴躬身應聲:“是。

    ”接過書信,又問道:“弟子将此信可是送往昆侖嗎?” 卧雲道長尚未答言,金葉丐卻道:“道長可許我老花子插句嘴?”卧雲微笑了笑道: “丐快請說。

    ” 金葉丐道:“道長寫信既是寄給赤陽子,原該送上昆侖;隻是目前事機都緊在碧雲莊上;昆侖武當相去不止萬裡,如要赤陽子接信後再來禁止他門人妄動,隻怕一去一來耗時太久,來不及阻止那方家姊弟了。

    ”卧雲道長輕輕點頭道:“丐俠說得也是;依你便應該怎樣?” 金葉丐又道:“我想白鶴道長帶了這封信,不如迳往碧雲莊;昆侖那兩個門人早晚總必到莊上,等他們來時,白鶴道長将這封信給他們,說明道長有意調停;就算托他們将這信帶回昆侖。

    這樣那昆侖弟子見着道長親筆書信,不緻動疑;又可以免掉送信人長途跋涉,豈不是一舉兩得,也不必另遣人到莊上了。

    ” 白鶴不明就裡,隻微微皺眉,望了望金葉丐,靜等師首吩咐。

    卧雲道長想了想道:“這樣也好,但我得先将此事原意告知小徒。

    ”于是他便告訴白鶴,苗疆碧雲莊主吳氏兄弟與昆侖山下弟子有宿仇未解,目下昆侖弟子即将到莊上尋仇,吳氏兄弟修書乞武當出面調停等等情由,略說了一遍,又道:“我命你帶此信到碧雲莊,你等昆侖門下到來,就将此信交給他們,說我深覺恩仇糾纏,因果衍生,終是彼此多出許多魔難,所以想和赤陽子一商,問明緣由,設法化解。

    若實是吳氏兄弟罪不可逭,我也決不偏袒;隻是請他們先不要動手,等我與赤陽子議定。

    尤其盼望他們不要為了尋仇濫傷别人。

    你要記明白了。

    ” 白鶴答應了,卻又問道:“萬一那昆侖弟子不肯與弟子交談,或是不允轉遞此信;弟子是否應帶他們來武當,或是與他們一同赴昆侖面見昆侖掌教?還請師尊明示。

    ” 卧雲道人點頭道:“若果然如此,你可以自己斟酌,相機處置;隻是不可傷了兩派和氣。

    ” 白鶴不再多問,施個禮便自退出。

    卧雲道長剛才未及多想,順口答了白鶴這樣一句,那知道因此竟惹出許多事來。

    這也是卧雲道長始料所不及的。

     這就引起下文水火鬥玄功,仙姬戲高士,火化碧雲莊等等情節—— 掃描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