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冒險奪金牌 橫屍表清白

關燈
明路,說不定可以一舉成功。

     另一方面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使她急于要去天山,是由于厲昭儀姑娘的突然變卦,她自然也看出了厲昭儀的言行,已經有異于常人,但是,她還不明白厲昭儀何以變得如此模樣?金沙一老是個愛惜羽毛的人,他當然不能對自己愛徒的事,置之不理,隻要金沙一老肯為這件事出頭,總是一件有利的事。

     勝黛雲自然也知道金沙一老是個喜怒莫測不容易說話的怪人,但是,這次她到天山不準備哀求,隻是說之以理,動之以情,隻要金沙一老肯念師徒之情,肯生救人之心,他一定會答應勝黛雲的要求,萬一金沙一老故生别扭,勝黛雲還有最後一着殺手锏,那便是她身上還藏有一面金牌,憑着這面金牌,她可以要求金沙一老答應她一件事。

     想到金牌,勝黛雲不由自主地伸手到身上取出,在手裡摩娑了一回,當時也有無限的感慨,她當初在苗疆,巧遇金沙一老送她一面金牌,沒有料到今天竟準備做這樣的用途,真是始所未料。

     她感慨地歎息一回,将金牌收起。

    此時風停雪霁,東方天色已露微明,她振作起精神,又趁着在這天色未明,行人絕迹的時候,展開身手,在雪地裡一陣狂奔。

     她這一夜全力奔馳,等到天色大明時,已經距離平陰縣城不遠,她這才緩下腳步,進得城去,吃了一頓熱騰騰的早點,将息一回,買了兩匹腳程極健的好馬,又匆匆上道,向西而行。

     這一路之上,勝黛雲姑娘真正可以說是“心急如火”,她倒不急夏心甯的傷勢,因為她相信活華陀古照文的醫道,三個月之内夏心甯的傷勢決不會惡化,而她最焦急的倒是厲昭儀姑娘的下落。

     在泰山玉皇頂上,厲昭儀出掌擊傷夏心甯的當時,勝黛雲的心裡,自然興起一股恨意,但是,這股恨意愈到後來,愈是轉變為同情,關切,乃至于無限的焦急。

     因為,勝黛雲是非常喜愛厲昭儀的溫馴娴靜,尤其她自己有一種擺脫情緣之意,更覺得夏心甯不能失去厲昭儀。

    現在厲昭儀明明是被人控制了心神,前途不堪想像,如果一旦失足,則厲昭儀終生何堪?而夏心甯的心裡又該如何難受? 事不關心則已,關心則亂。

    勝黛雲姑娘一旦對厲昭儀姑娘轉恨為關切的時候,她就恨不得早一些到達天山,見到金沙一老,請他出來為拯救他的鐘愛的門人,兼而挽救一次武林風波。

     事實上,她這次從泰安夤夜冒風雪啟程,整整地橫斷整個中原,迢迢數千裡路程,少說也得走上一個多月,可是她走了半個月的光景,那一片雪白的天山,已經遙遙在望了。

     勝黛雲在一心一意兼程趕路的時候,倒也沒有什麼異樣的感覺,可是,當她望到那晶瑩雪白的天山,緊張的心情到此才為之一松,心中暗自說道:“總算我很快地趕到了地頭。

    ” 可是,她這樣心情一松不打緊,立即有一股疲乏,猛襲心頭,仿佛這十餘日以來,風塵仆仆,日夜兼程的趕路,所有的疲倦,都在這一瞬間齊襲而來。

     她望着茫茫渺無人煙的大平原,真地一步也不想走了。

     她自己心裡為自己說情:“歇一歇吧!半個月來,從沒有一天有過好好的休息,就算好好地休息一天,也不為過啊!” 她自己也知道,若不是她自己内力深厚,而且沿途勤做調息,恐怕今天到不了天山,她已經累倒在途中了。

     她翻身落下馬匹,蹒跚地牽着兩匹馬,走了幾步,便坐将下來,自己喝了幾口水,吃了一點幹糧,再喂好馬匹,便從馬背上松下一捆油布包裹的毛氈,墊在地上,人靠着石頭,就慢慢地朦胧起來。

     不知道過了多久,勝黛雲被一聲馬嘶驚醒過來,她睜開眼睛一看,日色西斜,已經漸漸接近黃昏了,她已經睡了幾乎有頓飯光景。

     在這荒涼的西北草原上,黃昏的時光是短暫的,隻要一到日落黃昏,夜幕便急速地低垂。

    勝黛雲站起身來,收拾起毛氈,牽着兩匹馬慢慢向前走去,在昏黃的夕陽裡,遠近看不到有一處炊煙,她心裡想到“餐風露宿”的滋味。

     突然一陣風吹來,卷起她的衣裾,使她頓有一股涼意,也使她頓生一種警覺:“千萬不能生病!在這樣的荒涼地方,一旦生了病,後果不堪!” 她想到這裡,振作起精神,騰身躍上馬背,揚鞭縱馬,直向前面馳去。

     突然在迎面的夕陽照耀裡,看到一縷炊煙,袅袅随風而起,勝黛雲一見之下,心裡一喜,暗想:“今夜不緻露宿了!” 随即緊加一鞭,兩匹馬仿佛也體會到主人的心意,潑剌刺地發開四蹄,朝着前面狂奔,很快地,她看到那炊煙飄起的地方,她有些失望,因為她所看到的并不是一個村落,也不是一戶人家,而是一個小小的帳篷,帳篷外面有人在生火烹水,引起袅袅炊煙。

     勝黛雲慢慢地緩下坐騎,把原來那股欣喜,沖得淡了。

     就在她這樣一緩之際,遠遠地看到從帳篷裡走出來三個人,朝着勝黛雲的方向看來,随即三個人一字排列,朝着這邊走過來。

     勝黛雲本是随着馬慢慢地走着,并沒有将這三個人放在心上。

    但是,不到一會兒,雙方相隔十丈,勝黛雲突然有一個印象從心裡一閃而過:“這三個人我好像曾經在哪裡見過!” 她不覺凝神注視,對這三個人仔細地打量一番。

     這三個人年齡都在五十上下,步履沉穩,兩眼有神,身後背着一式長劍。

    這三個人走到勝黛雲身前數丈的地方,停了下來,勝黛雲突然心中恍然:“他們都曾經參加泰山之會的,怪不得我看去有些面熟!看他們眼神正而不邪,為何在這荒涼地帶,攔住我的去路?” 她勒住坐騎,沉着臉色問道:“三位朋友!有何指教麼?” 當中微有髭須的人,拱手說道:“請問姑娘貴姓是勝麼?” 勝黛雲訝然點點頭說道:“我姓勝。

    三位怎麼稱呼?有什麼事指教?請盡管明言?” 那人說道:“在下三人在武林中也有微名,在下聶光,這兩位是在下同門師弟沉玉、王強,武林中送給我們弟兄三人一個綽号,叫青城三劍。

    ” 勝黛雲啊了一聲,點點頭說道:“貴派自十九劍退隐之後,三位的名号已經淩駕十九劍之上,久仰得很!但不知三位青城大俠在此地攔住我有何見教?” 因為青城也是武林中有名的大派,而青城三劍,也是武林中響叮當的人物,勝黛雲将這提防之心便放松下來。

     那青城三劍之首的聶光,依然是沉着臉色說道:“我們弟兄不是攔住勝姑娘,而是專程來到此地等候姑娘,請教一個問題!” 勝黛雲感到有些奇怪了,她望着對面青城三劍那沉重的臉色,知道他們決不是謊言,但是,勝姑娘實在想不透,青城三劍在參加泰山之會以後,為什麼要匆匆地趕到此地相候?是為了什麼事要請問自己? 勝黛雲從馬上翻身下來,正色說道:“三位有何問題?我方才已經說過,盡管說在當面,隻要勝黛雲知道的事,不悖人情,不背天理,無不作答。

    ” 聶光拱手說道:“在下先向姑娘緻謝!不過這件事雖然不背天理,恐怕是有點悖于人情,如果有得罪姑娘的地方,還請姑娘多包涵。

    ” 話愈說愈奇怪,勝黛雲心裡又起了一股警覺,她朗聲說道:“以你們青城三劍在武林中的名聲,相信不會有不合情理的事問出,勝黛雲願意洗耳靜聆。

    ” 聶光被勝姑娘這樣用話一扣,搖搖頭,作了一個莫可奈何的苦笑,躊躇了半晌,才擡起頭來說道:“請問姑娘,你此去是否前往天山?” 勝黛雲點點頭,心想:“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何故作此驚人之态?” 聶光又接着問道:請問姑娘!你身上是否藏有金沙一老的一面金牌?” 這一問,問得勝黛雲大吃一驚。

    因為當年金沙一老在苗疆送給她這面金牌的時候沒有其他人知道,為何這青城三劍會知道這件事?這真是令人難解得很!而且,他們從泰山兼程趕到此地,為的就是問這一句話麼?更是令人難以置信。

     勝姑娘心裡閃電一轉,昂然地點點頭說道:“不錯!當年金沙一老在苗疆與我相賭,他确實輸給我這一面金牌。

    三位突然問這件事,是為何故?” 聶光說道:“如果姑娘身上确有此牌,聶光大膽請姑娘将這面金牌借給在下一用!” 這個要求大出勝黛雲意料之外。

    但是,她并不驚惶,隻頓了一下,沒有立即回答。

    聶光接着追問了一句:“不知勝姑娘肯不肯慷慨應允?” 勝黛雲昂然擡起頭來,平靜地說道:“我有一點疑問,要向聶大俠請教!” 聶光連忙說道:“姑娘如此稱呼,聶光實不敢當,姑娘如有任何指教,聶光無不洗耳敬聽。

    ” 勝黛雲說道:“請問聶大俠何以知道我身上有這樣的一塊金牌?聶大俠千裡迢迢趕到西北邊陲,向我索取這金牌,究有何用?聶大俠又何以知道我一定要到天山,而居然趕到前面在途中等我?” 聶光搖搖頭,臉上露出十分為難的表情,沉重地說道:“姑娘所問的這三個問題,聶光一個也不能答複,但是,在下可以告訴勝姑娘,聶光弟兄三人來到此地,向姑娘索取這塊金牌,決不是自己所需,而是身不由己。

    ” 勝黛雲一聽“索取”二字,當時便說道:“這塊金牌,目前我正有急用,既無法借與你們,更不願意被你索取。

    聶大俠既然是代人做事,那更好辦,隻管照我的意思回複,就說我勝黛雲自己要用,不能任意借與别人。

    日落之前,我還要趕路,不便和三位多談!再見!” 她一道“再見”,立即返身跳上馬背,一抖絲鞭,便要從他們三個人身邊走過去。

     聶光他們三人當時各自一閃身,退後數步,伸手攔住勝黛雲的去路,聶光朗聲說道:“勝姑娘!請你暫留貴步。

    ” 勝黛雲勒住馬匹,沉聲說道:“我的話已經說得清清楚楚,三位如此攔住去路,我就要得罪了。

    ” 她一催胯下的馬,又向前走去。

     聶光一抖手,三個人同時一撥長劍,凝神以待。

    勝姑娘一見,不覺勃然說道:“你們這是什麼意思?是要用搶奪的方式,想搶去金牌麼?” 聶光朗聲說道:“我們知道這種行為有失聲譽,但是,這面金牌關系我們青城派太大,聶光今天隻有冒天下之大不韪,請姑娘将金牌留下。

    ” 勝黛雲此時心裡實在很氣,她厲顔叱道:“原來你們原先那些話,都是假的,真正的用意,隻為了想得到我這面金牌,你們這樣口是心非,算不得是一個武林的名門大派。

    青城一派在武林中也頗有名聲,為何會出現你們這種門人?你們的祖師泉下有知,也當含愧。

    ” 她說到此處,又緩下語氣:“如果你們真的是受了别人的指使,我還願意給你們一個忏悔的機會,從速離去!我既不追究,也不聲張。

    如果再執迷不悟,你們就會後悔莫及。

    ” 聶光站在那裡不為所動,他也是那麼平靜地說道:“任憑姑娘如何指責辱罵,聶光莫不接受,隻是一項,請姑娘将金牌留下。

    ” 勝姑娘說道:“如果我不留下呢?” 聶光沉重地說道“我們弟兄三人隻好憑手中的長劍,來開罪姑娘了。

    ” 勝黛雲當時一聲冷笑,人從馬背上一飄而落,向前走了兩步冷笑着說道:“對付惡人的辦法,好話三千,不如迎頭一掌,我知道你們不吃足苦頭,是無法心甘情願的離開。

    ” 她随手拔出墨黑的短劍,指着聶光說道:“青城三劍是以劍術聞名武林,不過今天勝黛雲要在二十招之内,叫你們長劍脫手,三十招之内,叫你們濺血橫屍,以對你們這種有辱師門的行為,施以懲罰。

    ” 聶光臉色一沉說道:“今天的事,我們弟兄三人确是缺理,但是勝姑娘也不應該如此藐視青城。

    這面金牌對我們而言,雖然重要,但是,如果勝姑娘能在十招之内,使我們長劍脫手,聶光不但不敢再言金牌之事,而且立即自絕當場。

    如果姑娘不能在二十招之内,叫我們長劍脫手呢?” 勝黛雲從身上掏出那面金牌,當的一聲,丢在地上,朗聲說道:“勝黛雲說話,從來說一不二,二十招之内,不能使你們長劍脫手,這一面金牌任憑三位拿去。

    ” 那塊金牌丢在地上,被那西沉的夕陽,照得閃閃發光,就如同是一隻睥睨的眼睛,在那裡鄙視着對面的青城三劍。

     聶光臉上激動得有些發紅,他朗聲問道:“勝姑娘!你說此話當真?” 勝黛雲說道:“我生平最不屑你們這些說假話做假事的人,勝黛雲雖然是在武林中無籍籍之名,說話卻是言出法随。

    ” 聶光精神一振,大聲說道:“既然如此,聶光兄弟三人就要領教領教勝姑娘的絕學。

    ” 三個人各捧長劍,立即移宮換位,環繞着勝姑娘疾走。

    愈走愈快,霎時隻聽得聶光一聲尖嘯,頓時三股勁風,閃起三道青芒,就如同掣電一般,分從三個方向,一齊向姑娘急襲而來。

     這一招“三陽開泰”,是青城劍法中自為鎮山之絕技,平日極少使用。

    一經使用之後,由于威力太強,很少有人能躲閃得開,即使有人能躲閃得開第一招,“三陽開泰”立即轉變而為“六合同春”,三柄劍立即化為六柄,就如同疾風驟雨一樣,分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