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書簡傳心意 仆仆走歸程
關燈
小
中
大
則風霜勞苦,最易傷人。
” 活華陀這幾句話,夏心甯自然不能即刻就走,但是,這幾句話的同時,也引起他想到另一件事,他不禁暗暗叫聲“斷愧”!他幾乎忘了這件事,他當時就向活華陀落地一躬,說道:“如此多謝老前輩了!不過,晚輩尚不知進退,還有一件事,想相煩老前輩,隻是不敢啟口。
” 活華陀聞言大笑道:“夏老弟!你幾時也學會了這些俗套,老朽能為勝家二老一句話的邀請,跑一趟千裡迢迢,難道就不能為你老弟做一件事麼?” 他如此豪放地說完這幾句話,擡起頭來,看看窗外天色,已經是月影西斜,他又說道:“老弟!你需要一夜時間的休息,你的事明天在啟程之前再談吧!” 他從身上取出一個小瓷瓶,傾出三粒紅色的丸藥,叫夏心甯服下,叮咛地道:“老弟!你躺到床上,且不要行動,聽其自然酣睡,明晨醒來,我們再說。
” 活華陀匆匆說完這些話,便攜着小杜缜到外面去用晚飯,留下夏心甯一個人,他果然依照活華陀的吩咐,躺到床上,放松百骸,酣然入睡。
一覺醒來,正是雞鳴五鼓,快要天亮的時分。
夏心甯從床上起來,隻覺得精神爽快已極,稍一揮動手臂,便覺勁道自然而生,完全與當初沒有受傷的情形無二緻。
他挑亮桌上的油燈,就利用店家的文房四寶,給俞良蕙姑娘寫了一封信,在信裡除了大約的将尋找解藥的經過,說了一遍之外,他便婉轉地将他不能親自前來看她的原因說了又說,他特别強調再三,這一趟九疑山之行,一定有很重要的事,否則勝家二老不會相煩古老前輩這樣遠走西北邊陲。
他又特别推薦活華陀古照文的醫道,任何疑難病症,都可以回手成春。
這封書信夏心甯是以自己的文采揉和着最真摯的感情,寫出動人的心聲。
不如此,他總是覺得對不起俞良蕙姑娘。
因為他很能設身處地想到,當他不能親自到達海心山,俞良蕙該會有多大的失望? 将信寫好以後,夏心甯似乎感覺到心裡一陣輕松,他長長地籲了一口氣,推開窗戶,天上已經泛出魚肚白,店裡已經有人開始忙碌。
活華陀想必也是聞聲而起,和小杜缜一同走到房裡。
夏心甯拱手說道:“青海海心山俞化龍的女兒俞良蕙姑娘,因晚輩而身受奇毒重創,如今晚輩尋到了解藥,本應當親自送去,但是九疑山諸位老前輩想必在日夜盼望,晚輩自然應當早去為是,所以……” 活華陀呵呵地笑道:“夏老弟!你的意思要老朽代你前去送藥?” 夏心甯躬身說道:“晚輩實在不敢煩渎老前輩,隻是實在因為……” 活華陀笑道:“老弟台!你不說老朽也知道你的意思了!老朽既然身懷這種小技,隻要有病人的地方,老朽都應該不請自來才是,何況還有老弟如此懇托?老弟快将解藥交給老朽,你盡管放心到九疑山去,海心山的事,一切放在老朽身上。
” 夏心甯真有說不出的感激,便将解藥和書簡,雙手遞給活華陀,複又一躬到地,連聲拜托。
活華陀接過解藥和書簡,又伸手将小杜缜拉住說道:“夏老弟!店外已經準備好了快馬,你用過早飯,即刻啟程,至于缜兒這孩子,暫時由老朽攜帶,将來回到九疑山之時,你們再見吧!” 夏心甯一想,這倒是沒有想到的問題,這一次返回九疑山,自然要日夜兼程,小杜缜随在身邊,怕他吃不了這個苦,能夠随着活華陀,自然是更好! 同時他也看到小杜缜和活華陀這一小一老之間,處得非常融洽,他便放心了。
他又謝過活華陀,并叮咛小杜缜幾句,他哪裡還有心情吃早飯,匆匆地走出店去,跨上門外準備好了的馬匹,一聲“珍重再見”,揚鞭催馬,迎着撲面刺人的曉風,真是披星戴月,奔馳上路。
從遙遠的西北邊陲,回到南湖之地的魚米之鄉,那真是一個遙遠的路程。
翻山越嶺,過府穿州,流雲三千裡,相隔萬重山,那不是一個誇大的虛詞。
越過山路崎岖的四川,轉向南折而下,進入湖南境界,夏心甯整整走了幾天,饒是他如何身強體健,而且内力深厚,但是等到他換騎到第五匹馬的時候,他也幾乎疲倦得跨不上馬背。
這天,渡過沅江,太陽剛過正午,一馬來到九疑山,這是夏心甯生長于斯的地方,人剛一進入山境,便有一股親切的泥土芳香,使他精神為之一振。
但是,等他下得馬來,眼望着那九曲盤回,疑陣重重的山谷,依然是半年前的情景,頓時使得夏心甯想起半年前離山的情形,曆曆如在眼前。
半年的時光是已經悄然而逝,可是父母的血仇,卻依然沒有洗雪,如今重回到這老地方來,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慨,使他癡癡地站在山前,凄然淚下。
正是他神馳不已,黯然傷情之際,忽然,一聲唿聿聿的馬嘶,一陣蹄聲,從山谷裡飛馳出一匹潔白無疵的馬,直向夏心甯奔來。
夏心甯頓時忘情大叫:“小白龍!” 算年齡小白龍已經不小,但是它仍然是那麼矯健如龍,沒有一點羸弱衰老的模樣。
夏心甯撫着身前的小白龍,越發觸起當年的往事,那淚水竟止不住地噗噗下流。
他望着那逐漸下落的夕陽,不敢多在山前流連,松下乘來的馬缰,卸下背上的鼻轎,縱之而去,他自己跨上秃背的小白龍,飛馳進九疑山的九曲連環坳。
馬行如風,眼前的景色飛逝而過,九疑山想必不久以前還下過一場大雪,低窪的地方,還積有殘雪,疏疏落落東一塊西一塊,點綴在這九疑山上。
夏心甯這一陣馳騁,來到一處小小的村莊,幾十間石牆茅頂的房屋,參差錯落,看起來是淩亂不堪,但是夏心甯記得這是外公親自設計的九宮陣勢,等閑人就是能進入九疑山的九曲連環坳,也無法闖過這幾間茅屋。
這倒也不是費南翁故弄玄虛,賣弄他靈叟的才華,隻不過是冀圖一個與世無争,遁迹逍遙世外罷了! 夏心甯下得馬來,立即就有兩個村仆上來侍候,夏心甯親熱地問過他們好,正要問到外公住在何處,那兩個仆人早就回話說道:“老爺子吩咐,小相公回來,請到後山慎思廬相見。
” 夏心甯當時垂手應是之餘,他的内心又有無限的懷疑與不解。
慎思廬是九疑山的禁地,平日是絕對禁止閑人進入的,在慎思廬前。
有一圈竹籬笆,那一圈竹籬笆就是慎思廬的界限,九疑山的人,即使奉到召喚,也隻有到達竹籬笆前為止。
這個禁令,對夏心甯也不例外。
夏心甯記得很清楚,他在九疑山生長了十幾年,隻有一次,他被外公費南翁攜往慎思廬内,那是因為開始傳授他的“九疑劍法”。
但是,那一次夏心甯很失望,他滿以為慎思廬裡面充滿了稀奇古怪的東西,沒有想到裡面空無一物,連一張桌子都沒有,真正可以稱之為:“空徒四壁”。
那一次給夏心甯的印象很深刻,但是自那次以後,他再沒有被允許進入慎思廬,沒有想到出山半年,剛一回來就被叫到慎思廬相見,夏心甯确實有些奇怪。
他想了一會兒,便向那村仆問道:“老爺子那些客人呢?” 那村仆搖搖頭,表示不知道,夏心甯越發地奇怪了。
他懷着滿心的驚異,穿過這九宮陣勢的村莊,直登山峰,向後山走去。
慎思廬在後山的一個深谷裡,孤伶伶的一間茅屋,這時候,天色早已黑下來了,那間茅屋從門縫裡漏出一線燈光,在這樣昏黑的深谷裡顯得是那樣的孤單落寞。
夏心甯加緊步伐,很快地來到竹籬笆之前,他按照往例,不敢擅進,隻恭謹地站在竹籬笆之外,朗聲叫道:“外公!甯兒回來了。
” 他這樣叫了兩聲,茅屋裡的門才呀然而開,當門而站的是一個高大的黑影,燈光從身後反映出來,看不清楚面目,隻聽到有一聲蒼老的聲音,在遲鈍的問道:“是誰來了?是甯兒回來了麼?” 夏心甯一聽頓時吓了一跳,那不是外公的聲音麼?為什麼半年不見,就變得如此的衰老,而且,外公雖然早巳年登古稀,但是身體之健康,精神之矍爍,任何年輕人無法與之相比,晚年潛修金剛不壞之身,極有心得,雖然未臻頂境,卻也較之以前更有所獲,尤其耳目之聰,二十丈之外,飛花落葉,也難逃過他老人家的注意,為何今日來到竹籬笆之前,還聽不清楚是不是“甯兒回來”,這豈不是令人感到太過意外的事麼? 夏心甯這一陣吃驚,幾乎忘了答話。
門口費南翁又沉聲說道:“來人到底是誰?” 夏心甯心一酸,一個箭步,直撲上前,跪在地上叫道:“外公!是甯兒回來了。
” 這位武林人稱靈叟的費南翁,這才彎下腰去,伸手扶起夏心甯,呵呵地說道:“果然是甯兒回來了!回來得好!你快些進去。
” 夏心甯随在費南翁身後,走進茅屋之内,當時在燈光之下一看,茅屋裡仍舊和十幾年以前他所記得情形一樣,隻是迎面牆壁之上,多了一張羊皮挂在那裡,羊皮上面畫着許多古古怪怪的記号,夏心甯乍一看見之下,一點也看不懂。
在茅屋的當中,多了四個蒲團,但是此刻都是空的,在蒲團的前面焚着一爐好香,袅袅香煙,使人頓時産生一種肅穆莊嚴的感覺。
在香爐的後面,放置了一根紫竹,長約三四尺,粗逾拇指,旁邊放着一柄白玉晶瑩的小刀,地上還散布着一些竹屑。
費南翁笑呵呵地說道:“孩子!你坐下。
你一定得到活華陀的信,日夜趕回來的,累了吧!坐下來歇會兒,回頭外公有話和你說。
” 夏心甯謝了外公,坐在薄團之上,心裡的疑團卻愈來愈大了。
他看到一點也不錯,外公比半年之前,蒼老到不知有幾倍以上,頭上的白發,颔下的銀須,不但是更白,而且也不像以前那樣有光澤了。
最顯著的外公的眼神絲毫沒有一點像過去那樣炯炯有光,挺直的背,現在佝偻了,臉上的皺紋,折疊得好深,也看不到過去那樣的滿面紅光。
唯一沒有變的是外公的笑容,還是那樣笑呵呵的,非常的慈祥。
夏心甯的心裡不停地嘀咕:“外公怎麼會變成這樣子呢?現在的外公根本看不出是一位武功蓋世的高手,隻是一個普通慈祥的老公公!這真是怪呀!” 夏心甯又自己心裡在解釋:“是的!據說武功練到極緻,所謂返樸歸真,在外表上那是看不出一點有異于常人的地方,想必外公這半年以來,對于金剛不壞的心法,已經登堂人奧,快要功德圓滿了,所以才會有這種變化。
” 正是他在這樣呆呆地想着,突然外面有沉重的腳步聲,另一個蒼老的聲音說道:“大哥!裡面是誰來了?是不是夏心甯那小娃兒回來了?” 費南翁呵呵地說道:“老三!你散步回來了。
你說的對,就是甯兒趕回來了。
” 費南翁又轉向夏心甯說道:“甯兒!外面來的就是對你有授藝之德的冷三公,他方才削了半天竹子,揣摩半天,人累了,到外面散步剛剛回來。
” 夏心甯趕緊搶上前幾步,拉開門迎将上去,但是,同時他心裡更驚訝了,忍不住忖道:“怎麼啦!冷三公他老人家削幾根竹子就會削累麼?這真是怪事呀!” 他心裡在想着,人卻是迎到門外,燈光照射之下,隻見冷三公步履沉緩,拖着一根手杖,慢慢地走進來。
夏心甯行禮說道:“叩見冷爺爺!” 冷三公的笑聲倒還是那麼有力,呵呵地笑道:“小子!快起來,我最讨厭磕頭蟲!” 夏心甯站起身來一看,他幾乎目瞪口張,呆在那裡說不出話來。
眼前的冷三公哪裡還有當初在天柱山飛來峰石洞裡那種氣如奔馬的神氣? 滿臉虬須,都完全白了。
眼光瘓散,肌肉松弛,說起話來,兩個腮肉抖個不停,從冷三公的臉上,看到他比費南翁突然蒼老得更厲害。
冷三公走到蒲團上坐下來,微微有些氣喘,他又拿起地下的小刀,在那根紫竹之上,慢慢地挖削着。
夏心甯的心沉重萬分,雖然他不知道這次将他找回來是兇是吉,但是,他可以看出一點,那就是在九疑山有了一個極大的變化,這個變化究竟是好是壞?他不敢去揣測,他隻是靜靜而又沉重地坐在一旁,沒有說話。
還有一點使他懷疑的,請活華陀遠涉關山尋找他的勝家二老,倒是一個也沒有看到。
這時候費南翁向冷三公說道:“老三!是不是要将老二叫起來,他正在裡面睡覺呢!” 夏心甯一聽,“老二”敢情就是勝子清老莊主,原來在裡面睡覺。
外面
” 活華陀這幾句話,夏心甯自然不能即刻就走,但是,這幾句話的同時,也引起他想到另一件事,他不禁暗暗叫聲“斷愧”!他幾乎忘了這件事,他當時就向活華陀落地一躬,說道:“如此多謝老前輩了!不過,晚輩尚不知進退,還有一件事,想相煩老前輩,隻是不敢啟口。
” 活華陀聞言大笑道:“夏老弟!你幾時也學會了這些俗套,老朽能為勝家二老一句話的邀請,跑一趟千裡迢迢,難道就不能為你老弟做一件事麼?” 他如此豪放地說完這幾句話,擡起頭來,看看窗外天色,已經是月影西斜,他又說道:“老弟!你需要一夜時間的休息,你的事明天在啟程之前再談吧!” 他從身上取出一個小瓷瓶,傾出三粒紅色的丸藥,叫夏心甯服下,叮咛地道:“老弟!你躺到床上,且不要行動,聽其自然酣睡,明晨醒來,我們再說。
” 活華陀匆匆說完這些話,便攜着小杜缜到外面去用晚飯,留下夏心甯一個人,他果然依照活華陀的吩咐,躺到床上,放松百骸,酣然入睡。
一覺醒來,正是雞鳴五鼓,快要天亮的時分。
夏心甯從床上起來,隻覺得精神爽快已極,稍一揮動手臂,便覺勁道自然而生,完全與當初沒有受傷的情形無二緻。
他挑亮桌上的油燈,就利用店家的文房四寶,給俞良蕙姑娘寫了一封信,在信裡除了大約的将尋找解藥的經過,說了一遍之外,他便婉轉地将他不能親自前來看她的原因說了又說,他特别強調再三,這一趟九疑山之行,一定有很重要的事,否則勝家二老不會相煩古老前輩這樣遠走西北邊陲。
他又特别推薦活華陀古照文的醫道,任何疑難病症,都可以回手成春。
這封書信夏心甯是以自己的文采揉和着最真摯的感情,寫出動人的心聲。
不如此,他總是覺得對不起俞良蕙姑娘。
因為他很能設身處地想到,當他不能親自到達海心山,俞良蕙該會有多大的失望? 将信寫好以後,夏心甯似乎感覺到心裡一陣輕松,他長長地籲了一口氣,推開窗戶,天上已經泛出魚肚白,店裡已經有人開始忙碌。
活華陀想必也是聞聲而起,和小杜缜一同走到房裡。
夏心甯拱手說道:“青海海心山俞化龍的女兒俞良蕙姑娘,因晚輩而身受奇毒重創,如今晚輩尋到了解藥,本應當親自送去,但是九疑山諸位老前輩想必在日夜盼望,晚輩自然應當早去為是,所以……” 活華陀呵呵地笑道:“夏老弟!你的意思要老朽代你前去送藥?” 夏心甯躬身說道:“晚輩實在不敢煩渎老前輩,隻是實在因為……” 活華陀笑道:“老弟台!你不說老朽也知道你的意思了!老朽既然身懷這種小技,隻要有病人的地方,老朽都應該不請自來才是,何況還有老弟如此懇托?老弟快将解藥交給老朽,你盡管放心到九疑山去,海心山的事,一切放在老朽身上。
” 夏心甯真有說不出的感激,便将解藥和書簡,雙手遞給活華陀,複又一躬到地,連聲拜托。
活華陀接過解藥和書簡,又伸手将小杜缜拉住說道:“夏老弟!店外已經準備好了快馬,你用過早飯,即刻啟程,至于缜兒這孩子,暫時由老朽攜帶,将來回到九疑山之時,你們再見吧!” 夏心甯一想,這倒是沒有想到的問題,這一次返回九疑山,自然要日夜兼程,小杜缜随在身邊,怕他吃不了這個苦,能夠随着活華陀,自然是更好! 同時他也看到小杜缜和活華陀這一小一老之間,處得非常融洽,他便放心了。
他又謝過活華陀,并叮咛小杜缜幾句,他哪裡還有心情吃早飯,匆匆地走出店去,跨上門外準備好了的馬匹,一聲“珍重再見”,揚鞭催馬,迎着撲面刺人的曉風,真是披星戴月,奔馳上路。
從遙遠的西北邊陲,回到南湖之地的魚米之鄉,那真是一個遙遠的路程。
翻山越嶺,過府穿州,流雲三千裡,相隔萬重山,那不是一個誇大的虛詞。
越過山路崎岖的四川,轉向南折而下,進入湖南境界,夏心甯整整走了幾天,饒是他如何身強體健,而且内力深厚,但是等到他換騎到第五匹馬的時候,他也幾乎疲倦得跨不上馬背。
這天,渡過沅江,太陽剛過正午,一馬來到九疑山,這是夏心甯生長于斯的地方,人剛一進入山境,便有一股親切的泥土芳香,使他精神為之一振。
但是,等他下得馬來,眼望着那九曲盤回,疑陣重重的山谷,依然是半年前的情景,頓時使得夏心甯想起半年前離山的情形,曆曆如在眼前。
半年的時光是已經悄然而逝,可是父母的血仇,卻依然沒有洗雪,如今重回到這老地方來,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慨,使他癡癡地站在山前,凄然淚下。
正是他神馳不已,黯然傷情之際,忽然,一聲唿聿聿的馬嘶,一陣蹄聲,從山谷裡飛馳出一匹潔白無疵的馬,直向夏心甯奔來。
夏心甯頓時忘情大叫:“小白龍!” 算年齡小白龍已經不小,但是它仍然是那麼矯健如龍,沒有一點羸弱衰老的模樣。
夏心甯撫着身前的小白龍,越發觸起當年的往事,那淚水竟止不住地噗噗下流。
他望着那逐漸下落的夕陽,不敢多在山前流連,松下乘來的馬缰,卸下背上的鼻轎,縱之而去,他自己跨上秃背的小白龍,飛馳進九疑山的九曲連環坳。
馬行如風,眼前的景色飛逝而過,九疑山想必不久以前還下過一場大雪,低窪的地方,還積有殘雪,疏疏落落東一塊西一塊,點綴在這九疑山上。
夏心甯這一陣馳騁,來到一處小小的村莊,幾十間石牆茅頂的房屋,參差錯落,看起來是淩亂不堪,但是夏心甯記得這是外公親自設計的九宮陣勢,等閑人就是能進入九疑山的九曲連環坳,也無法闖過這幾間茅屋。
這倒也不是費南翁故弄玄虛,賣弄他靈叟的才華,隻不過是冀圖一個與世無争,遁迹逍遙世外罷了! 夏心甯下得馬來,立即就有兩個村仆上來侍候,夏心甯親熱地問過他們好,正要問到外公住在何處,那兩個仆人早就回話說道:“老爺子吩咐,小相公回來,請到後山慎思廬相見。
” 夏心甯當時垂手應是之餘,他的内心又有無限的懷疑與不解。
慎思廬是九疑山的禁地,平日是絕對禁止閑人進入的,在慎思廬前。
有一圈竹籬笆,那一圈竹籬笆就是慎思廬的界限,九疑山的人,即使奉到召喚,也隻有到達竹籬笆前為止。
這個禁令,對夏心甯也不例外。
夏心甯記得很清楚,他在九疑山生長了十幾年,隻有一次,他被外公費南翁攜往慎思廬内,那是因為開始傳授他的“九疑劍法”。
但是,那一次夏心甯很失望,他滿以為慎思廬裡面充滿了稀奇古怪的東西,沒有想到裡面空無一物,連一張桌子都沒有,真正可以稱之為:“空徒四壁”。
那一次給夏心甯的印象很深刻,但是自那次以後,他再沒有被允許進入慎思廬,沒有想到出山半年,剛一回來就被叫到慎思廬相見,夏心甯确實有些奇怪。
他想了一會兒,便向那村仆問道:“老爺子那些客人呢?” 那村仆搖搖頭,表示不知道,夏心甯越發地奇怪了。
他懷着滿心的驚異,穿過這九宮陣勢的村莊,直登山峰,向後山走去。
慎思廬在後山的一個深谷裡,孤伶伶的一間茅屋,這時候,天色早已黑下來了,那間茅屋從門縫裡漏出一線燈光,在這樣昏黑的深谷裡顯得是那樣的孤單落寞。
夏心甯加緊步伐,很快地來到竹籬笆之前,他按照往例,不敢擅進,隻恭謹地站在竹籬笆之外,朗聲叫道:“外公!甯兒回來了。
” 他這樣叫了兩聲,茅屋裡的門才呀然而開,當門而站的是一個高大的黑影,燈光從身後反映出來,看不清楚面目,隻聽到有一聲蒼老的聲音,在遲鈍的問道:“是誰來了?是甯兒回來了麼?” 夏心甯一聽頓時吓了一跳,那不是外公的聲音麼?為什麼半年不見,就變得如此的衰老,而且,外公雖然早巳年登古稀,但是身體之健康,精神之矍爍,任何年輕人無法與之相比,晚年潛修金剛不壞之身,極有心得,雖然未臻頂境,卻也較之以前更有所獲,尤其耳目之聰,二十丈之外,飛花落葉,也難逃過他老人家的注意,為何今日來到竹籬笆之前,還聽不清楚是不是“甯兒回來”,這豈不是令人感到太過意外的事麼? 夏心甯這一陣吃驚,幾乎忘了答話。
門口費南翁又沉聲說道:“來人到底是誰?” 夏心甯心一酸,一個箭步,直撲上前,跪在地上叫道:“外公!是甯兒回來了。
” 這位武林人稱靈叟的費南翁,這才彎下腰去,伸手扶起夏心甯,呵呵地說道:“果然是甯兒回來了!回來得好!你快些進去。
” 夏心甯随在費南翁身後,走進茅屋之内,當時在燈光之下一看,茅屋裡仍舊和十幾年以前他所記得情形一樣,隻是迎面牆壁之上,多了一張羊皮挂在那裡,羊皮上面畫着許多古古怪怪的記号,夏心甯乍一看見之下,一點也看不懂。
在茅屋的當中,多了四個蒲團,但是此刻都是空的,在蒲團的前面焚着一爐好香,袅袅香煙,使人頓時産生一種肅穆莊嚴的感覺。
在香爐的後面,放置了一根紫竹,長約三四尺,粗逾拇指,旁邊放着一柄白玉晶瑩的小刀,地上還散布着一些竹屑。
費南翁笑呵呵地說道:“孩子!你坐下。
你一定得到活華陀的信,日夜趕回來的,累了吧!坐下來歇會兒,回頭外公有話和你說。
” 夏心甯謝了外公,坐在薄團之上,心裡的疑團卻愈來愈大了。
他看到一點也不錯,外公比半年之前,蒼老到不知有幾倍以上,頭上的白發,颔下的銀須,不但是更白,而且也不像以前那樣有光澤了。
最顯著的外公的眼神絲毫沒有一點像過去那樣炯炯有光,挺直的背,現在佝偻了,臉上的皺紋,折疊得好深,也看不到過去那樣的滿面紅光。
唯一沒有變的是外公的笑容,還是那樣笑呵呵的,非常的慈祥。
夏心甯的心裡不停地嘀咕:“外公怎麼會變成這樣子呢?現在的外公根本看不出是一位武功蓋世的高手,隻是一個普通慈祥的老公公!這真是怪呀!” 夏心甯又自己心裡在解釋:“是的!據說武功練到極緻,所謂返樸歸真,在外表上那是看不出一點有異于常人的地方,想必外公這半年以來,對于金剛不壞的心法,已經登堂人奧,快要功德圓滿了,所以才會有這種變化。
” 正是他在這樣呆呆地想着,突然外面有沉重的腳步聲,另一個蒼老的聲音說道:“大哥!裡面是誰來了?是不是夏心甯那小娃兒回來了?” 費南翁呵呵地說道:“老三!你散步回來了。
你說的對,就是甯兒趕回來了。
” 費南翁又轉向夏心甯說道:“甯兒!外面來的就是對你有授藝之德的冷三公,他方才削了半天竹子,揣摩半天,人累了,到外面散步剛剛回來。
” 夏心甯趕緊搶上前幾步,拉開門迎将上去,但是,同時他心裡更驚訝了,忍不住忖道:“怎麼啦!冷三公他老人家削幾根竹子就會削累麼?這真是怪事呀!” 他心裡在想着,人卻是迎到門外,燈光照射之下,隻見冷三公步履沉緩,拖着一根手杖,慢慢地走進來。
夏心甯行禮說道:“叩見冷爺爺!” 冷三公的笑聲倒還是那麼有力,呵呵地笑道:“小子!快起來,我最讨厭磕頭蟲!” 夏心甯站起身來一看,他幾乎目瞪口張,呆在那裡說不出話來。
眼前的冷三公哪裡還有當初在天柱山飛來峰石洞裡那種氣如奔馬的神氣? 滿臉虬須,都完全白了。
眼光瘓散,肌肉松弛,說起話來,兩個腮肉抖個不停,從冷三公的臉上,看到他比費南翁突然蒼老得更厲害。
冷三公走到蒲團上坐下來,微微有些氣喘,他又拿起地下的小刀,在那根紫竹之上,慢慢地挖削着。
夏心甯的心沉重萬分,雖然他不知道這次将他找回來是兇是吉,但是,他可以看出一點,那就是在九疑山有了一個極大的變化,這個變化究竟是好是壞?他不敢去揣測,他隻是靜靜而又沉重地坐在一旁,沒有說話。
還有一點使他懷疑的,請活華陀遠涉關山尋找他的勝家二老,倒是一個也沒有看到。
這時候費南翁向冷三公說道:“老三!是不是要将老二叫起來,他正在裡面睡覺呢!” 夏心甯一聽,“老二”敢情就是勝子清老莊主,原來在裡面睡覺。
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