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春至訊亦至 馬歸人未歸

關燈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春風也吹綠了邦陽之東的懷玉山,但見一片茶青,鋪成翠色山谷,清新悅目,幽香沁脾。

     山之麓,青翠欲滴的茶樹叢中,有小屋一間,獨立其中,竹籬茅舍,瓜棚豆架,間有三五莖翠竹,搖曳其間,兩三枝桃紅杏白,伸出籬外。

    這一種隐士蝸居的情調,給這一片茶青的懷玉山,點綴成活的風景,使人覺得選居此地,對這一片天然景色,有畫龍點腈之妙。

     此時,夕陽已壓山頂,暮霭蒼然,茅舍有一縷炊煙,袅袅而起,此是日沒而息的時分,忽然,一陣蹄聲震地,山道盡頭,黃塵起處,一匹白馬電閃雷奔馳騁過來。

     這匹馬,渾身雪白,沒有一根雜毛,此刻跑得頭尾一線,氣勢如龍,頃刻之間,跑到茅舍竹籬之前,蹄聲未住,立即就聽到茅舍之内有人歡呼:“小白龍回來了!” 呀然一聲,茅舍門扉打開,裡面走出一位荊钗布裙的中年婦人,滿臉含着愉悅的微笑,輕靈地走出門來。

    當她走到竹籬之旁,剛剛伸手攀住柴扉,忽然臉上顔色大變,笑意全收,立即一拉柴扉,沖出門外,一把抓住那匹正在噴氣流涎的白馬,驚惶地問道:“小白龍!主人呢?” 這匹白馬突然一揚頭,唿聿聿一聲悲怆的長嘶,兩顆黃豆大的眼淚,滾落下來。

     這位中年婦人一見這種情況,當時就有一股寒意,泛自心底,癡癡地錯愕了一會,突然一轉身瘋狂地沖到白馬的後面,在那空馬鞍之側,打開一個小小的鐵盒,從裡面拿出一張素箋,箋上寥寥地寫了幾行字: “荊默卿卿:若有一天小白龍空鞍回來,汝其勿悲!請攜帶甯兒按既定計劃,火速離開懷玉山。

     卿卿大勇過人,定能不負我望,至切!至切! 夏山預留” 這幾行字,不啻是晴天霹靂,費荊默頓時宛如萬丈高樓蹈空失足,失聲大恸。

     正在她哭得神智不清,淚絕以血,忽然,從茅舍之内,傳來一陣幼兒啼哭之聲,這一陣兒啼,仿佛是醍醐灌頂,費荊默當時渾身一震,她喃喃地說道:“啊!我忘了甯兒!” 她站在那裡,仰天凝視,良久,突然咬牙一跺腳,擦去臉上的淚痕,露出堅毅之色,轉身走進茅舍之内。

    頃刻,她雙手捧出一個小衣籃,放置在馬鞍之上,緊緊地用繩索捆紮停當,她仰頭向天,喃喃地說道:“夏山,我要違背你的遺言了,我不能和甯兒一同前去,沒有你,我沒生活下去的依恃。

    夏山!我要和你在一起,我要和你在一起!和你在一起……” 她合着掌,癡癡地喃喃自語,一遍又一遍地,反複地說着。

     這時候,夜色已深,将圓的月亮,漸起于東山之上,清輝萬裡,一片琉璃。

    費荊默緩緩地轉過身來,撫着小白龍的頭,低低地叮咛道:“小白龍啊!主人遭了大難,如今夏家隻有這一脈香煙,一切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了。

    九疑山費老爺子的地方,你是去過的,但願你能将小主人送到那裡。

    ” 靈性通人的小白龍竟是那樣柔順地點頭頓足,不斷地低嘶。

     費荊默又止不住流下辛酸哀恸的淚。

    她伸出手輕輕拍着小白龍,道聲:“去吧!” 小白龍昂首一聲長嘶,頓時繞過茅舍,穿入茶叢,向後山疾馳而去。

     費荊默目送小白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