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好漢群英大幻神翁
關燈
小
中
大
陽光底下的長江,輝煌壯麗,氣勢磅礴。
一個孤獨的老人,騎着一匹瘦弱的五花驢,來到了大渡口。
遠處隐約傳來陣陣蒼涼的笛聲,仿佛正在訴說人間不平和不幸的事。
老人望着江水,忽然發出一陣唏噓,緩緩地從驢背爬下來。
笛聲漸近,一艘看來已很殘舊的小舟,橫渡江面而來。
一個年紀和他不相上下的老儒士,坐在船頭,橫按長笛,輕輕吹奏。
船家是個赤膊大漢,他臂力強勁,船槳在風浪中急勁翻飛,瞬即到了江邊! 笛聲忽止,那孤獨的老人長長歎息一聲,忽然說:“我們已敗了。
” 老儒士咳嗽着,沉默了很久才道:“天下無必勝雄師,誰也會有陰溝裡翻船的時候。
” 老人凄然一笑:“隻是,我們這一次實在是敗得太慘。
” 老儒士緩緩道:“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 老人道:“我今年已七十二,還能再來嗎?” 老儒士道:“能否卷士重來,又與年歲何幹?” 老人道:“我若聽信學究之言,又何緻陷于如此田地?” 老儒士道:“兵雖敗,氣不可餒,兵敗猶可挽,氣餒不可活。
” 老人仰面長歎:“已是兵敗如山倒,已是落花流水,大勢去矣,又誰能挽救此悲慘敗局?” 老儒士道:“江東有一人,倘能邀之,大局尚有可為。
” 老人聽了,目光一亮,連忙問道:“此乃何人?” 老儒士遙視遠方群峰,緩緩道:“葉雪璇。
” “葉雪璇?此人是男是女?又是何方神聖?”老人間。
“總堂主可還記得葉紅血?”“天狂居士葉五先生?” “正是葉五。
”老儒士淡淡道:“葉五雖然以天狂自居,卻是驚才絕豔,胸藏兵甲何隻十萬之智士,而葉雪璇者,也就是葉紅血之女兒。
” 老人長歎一聲,感慨良多的接道:“隻惜雪璇不是紅血,紅血已披袈裟,隐世埋名。
” 老儒士道:“豈不聞江山代有人材出,青出于藍勝于藍?” 老人道:“雪璇姑娘縱然才智過人,畢竟隻是女兒家!” 老儒士搖頭道:“總堂主此言差矣,誰謂女兒無大将?須知巾帼不讓須眉,以葉大小姐而言,絕非弱質纖纖,而是身懷絕頂武藝之一流高手。
” 老人道:“葉五神功蓋世,其女兒自也自非弱者,隻是……” 老儒士截然說道:“總堂主,你又想錯了。
” 老人一愣:“錯在何處?” 老儒士道:“雪璇姑娘雖然武功絕頂,卻非葉五所傳。
” 老人默然半晌,才道:“卻不知這位葉大小姐,師承何門何派?” “大幻教教主龐六仙。
” “大幻神翁龐六仙?”老人聽了大吃一驚。
“不錯,正是他,他比你和我都更老幾十歲。
” 老人長長吸一口氣:“大幻教稱雄中原武林之時,老夫尚年僅弱冠!” 老懦士點點頭:“倘若以前輩推算,葉大小姐比你我還高。
” 老人道:“龐六仙聽說已于三十年前,坐化于坐龍山館……” “非也!”老儒士搖搖頭,道:“坐龍山館近年來清靜無争,主要就是因為武林中人,以為龐六仙己死。
” 老人道:“那時候,他已年逾七旬,也該是風燭殘年之境。
” 老儒士道:“人之壽命,各自不同,活到百來歲之人,又豈在少數!” 老人道:“原來龐神翁仍然活着,卻何以僞裝死去?” 老儒士道:“此無他,龐六仙但求樂得清靜四字而已。
” 老人恍然:“不錯,借死之名而避世,麻煩事可減甚多。
” 老儒士道:“這皆因龐教主太出名了,仇家也不少。
” 老人道:“聽說自從龐六仙死訊傳出之後,坐龍山館就再無高手,未知是否屬實?” 老儒士道:“不錯,昔年叱咤風雲的大幻教高手,全都不知所蹤,在坐龍山館的,隻有幾個完全不懂武功的仆人。
” 老人道:“難道龐教主昔日的仇家,不會向這幾個仆人施以辣千,甚至毀壞坐龍山館嗎?” 老儒士道:“誰說沒有,龐六仙的死訊傳出之後,三年之内,就已有四五撥人馬,闖入過坐龍山館。
” 老人道:“此等人馬自非善類。
” 老儒士道:“他們其中包括寒山六秀,鬼域中人,幽靈十三絕及怒目天神仇一誅。
” 老人凜然道:“這全是江湖上心狠手辣,武功異常厲害的黑道巨寇,那幾個不懂霸武功的仆人,如何應付得了?” 老儒士道:“但坐龍山館卻仍然安然無恙,那幾個仆人,至今仍活得很好。
” 老人道:“卻是何故?” 老儒士道:“坐龍山館雖然隻是一座空城,但卻左有木鵬塢,右有靈蛇堡呼應照顧。
” 老人一怔:“木鵬塢與靈蛇堡,莫非也附屬于大幻教?” 老儒士道:“木鵬塢龍頭老大木鵬王,與靈蛇堡主卓碧君,都不承認與大幻教有什麼關系,但卻認為寒山六秀、鬼域中人、幽靈十三絕及仇一誅以強淩弱,對付坐龍山館幾個不懂武功的仆人,于理不合,以是無法袖手旁觀,雙雙代為出頭!” 老人白眉一皺:“這倒是俠義精神可嘉,但他們說與大幻教全無關系,恐怕也實在令人難以置信的。
” 老儒士道:“這一點暫且别理會,寒山六秀等人,以為可以逼使大幻教中人出現于坐龍山館,但結果來的并非大幻教中人,而是木鵬王與卓碧君。
” 老人道:“木鵬王深沉多智,卓碧君擅長用毒,寒山六秀等人,恐怕是付好不了。
” 老儒士點點頭,道:“數戰下來,寒山六秀變瞎子,鬼域中人損兵折将,幽靈十三絕隻餘下三人,怒目天神武功盡廢,終于自缢于坐龍山館門外!” 老人歎息一聲:“這樣多驚人事變,老夫卻是從未聽人提及。
” 老儒士道:“江湖上不知幾許慘烈大戰,不為武林人所知,總堂主不知此事,并不為奇。
” 老人點點頭,道:“世事如謎,變幻無定,外人常說老夫見多識廣,實則老夫孤陋寡聞,比起顧老先生,相去遠矣!” 老儒士道:“總堂主不必這樣說,唉,人生匆匆數十年,能知多少事?又能明多少理?” 老人說道:“聽君一席話,勝讀萬卷書。
” 老儒士道:“聽我之言,于總堂主隻能有少許幫助,唯有葉大小姐,始能為總堂主力挽狂瀾,反敗為勝!” 老人吸一口氣,沉思良久,才說道:“老夫本來已再無半點鬥志了,但如今卻又似乎存着一絲希望……” “心存一絲希望不足以言勇!”老儒士沉聲道:“總堂主必須擁有絕大信心,絕大勇氣,才能給予強敵迎頭痛擊。
” 老人一呆,忽然用力地點頭,道:“顧老先生所言極是,隻是那葉大小姐未知芳居何處?” 老儒士道:“就在仙女湖畔,紫氣玉樓中。
” 老人低首沉吟,喃喃道:“仙女湖畔紫氣玉樓……葉大小姐……” 他說到這裡,忽然一人“卟通”一聲,跌落水中。
第二節 跌落水裡的是船家。
這船家正值壯年,膂力不凡,顯然并非泛泛之輩! 老人卻不知道他是誰。
但這老人卻看見,這船家是給一隻蒼白的手拉進水裡的。
手從水裡來!有人潛伏在江底,突施暗襲。
雖然是暗襲,但一下子就能把那壯漢拉進水裡,這人顯然精通水性,而且武功相當厲害。
老儒士臉色一變,陡地大喝:“是什麼人?” 江面浪花起伏,卻已不見人蹤。
老儒士怒形于色,突然吸一口氣,躍入江中。
老人眼色一變:“顧老先生,老夫……老夫是個旱鴨子!” 他沒有說謊。
他是名震武林好漢堂的總堂主。
好漢堂多好漢。
總堂主“義元反顧”嶽無淚,更是好漢中的好漢。
如今,嶽無淚已七十二歲。
在這七十二載悠長的歲月裡,他已闖過無數暴風雨,大風浪,有過不知多少次險死還生的兇險經曆。
他掌中一刀,殺盡無數邪惡之徒。
他赤手空拳,也曾挫卻不知兒許武林高手的銳氣。
可是,他們偏就是個早鴨子,一入水裡,就不折不扣的變成呆子。
老儒士卻不同。
他号稱“水中盜月”,又叫“潛魚叟”,也叫“浪裡神儒”。
他叫顧植為,所以又有人稱呼他“顧水神”。
顧植為與嶽無泊相識之時,兩人俱已年逾花甲。
但兩人一見如故,大有相逢恨晚之歎。
船家突遭暗襲,顧植為大為緊張。
他已躍入江水中。
嶽無淚也面露緊張之色。
他不是不想助老友一臂之力,而是無能為力。
是什麼人把那船家拉人水裡? 忽然間,一股血水湧上了江面。
嶽無淚臉色沉重,目不轉睛的盯着水面。
一個人浮了上來。
那是船家,他手裡有一把匕首,面露興奮之色:“我殺了他,我殺了他!” 嶽無淚松了口氣、船家很快就登上了岸! 嶽無淚瞧着他,道:“顧老先生與閣下怎樣稱呼?” 船家一笑,道:“師徒。
” 嶽無淚也笑了笑:“原來你就是他的弟子石嘯天!” “總堂主也聽過晚輩的名字?”石嘯天一怔。
嶽無淚道:“咱們雖然素未謀面,但顧老先生卻曾向老夫提及過你的名字。
” 石嘯天道:“師父是個好人。
” 嶽無淚道:“這個自不待言……” 石嘯天道:“所以我根本不配做他的弟子。
” 嶽無淚道:“你何出此言?嗯……顧老先生怎麼還沒上來?” 石嘯天道:“他不會上來了。
” 嶽無淚面色驟變:“你在說什麼?” 石嘯天道:“晚輩是說,他已給人縛在江底一塊大石上。
” “胡說!”嶽無淚怒道:“他是水神,能在江中盜月,怎會給人縛住?” 石嘯天道:“本來這是不可能的,但錯在他有個不肖子弟,在水裡給他暗算了一下。
” 說着,把手中匕首輕輕一晃。
嶽無淚臉如紙白:“你剛才……是說……殺了顧老先生?” 石嘯天點點頭,微笑道:“是的,除了我之外.又有誰能在水底裡暗算他?” 嶽無淚顫聲道:“混帳!絕不可能會有這種事!” 就在這時候,江面浮出了一個人。
那是顧植為。
嶽無淚目光一亮,大叫:“顧——” 但他隻是叫出了一個字,就再也叫不下去。
因為從江底裡冒出來的,并不是一個完整的人。
那隻是一顆腦袋。
顧植為的腦袋。
顧植為的腦袋已在水底裡給砍掉下來了。
一隻蒼白的手,
一個孤獨的老人,騎着一匹瘦弱的五花驢,來到了大渡口。
遠處隐約傳來陣陣蒼涼的笛聲,仿佛正在訴說人間不平和不幸的事。
老人望着江水,忽然發出一陣唏噓,緩緩地從驢背爬下來。
笛聲漸近,一艘看來已很殘舊的小舟,橫渡江面而來。
一個年紀和他不相上下的老儒士,坐在船頭,橫按長笛,輕輕吹奏。
船家是個赤膊大漢,他臂力強勁,船槳在風浪中急勁翻飛,瞬即到了江邊! 笛聲忽止,那孤獨的老人長長歎息一聲,忽然說:“我們已敗了。
” 老儒士咳嗽着,沉默了很久才道:“天下無必勝雄師,誰也會有陰溝裡翻船的時候。
” 老人凄然一笑:“隻是,我們這一次實在是敗得太慘。
” 老儒士緩緩道:“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 老人道:“我今年已七十二,還能再來嗎?” 老儒士道:“能否卷士重來,又與年歲何幹?” 老人道:“我若聽信學究之言,又何緻陷于如此田地?” 老儒士道:“兵雖敗,氣不可餒,兵敗猶可挽,氣餒不可活。
” 老人仰面長歎:“已是兵敗如山倒,已是落花流水,大勢去矣,又誰能挽救此悲慘敗局?” 老儒士道:“江東有一人,倘能邀之,大局尚有可為。
” 老人聽了,目光一亮,連忙問道:“此乃何人?” 老儒士遙視遠方群峰,緩緩道:“葉雪璇。
” “葉雪璇?此人是男是女?又是何方神聖?”老人間。
“總堂主可還記得葉紅血?”“天狂居士葉五先生?” “正是葉五。
”老儒士淡淡道:“葉五雖然以天狂自居,卻是驚才絕豔,胸藏兵甲何隻十萬之智士,而葉雪璇者,也就是葉紅血之女兒。
” 老人長歎一聲,感慨良多的接道:“隻惜雪璇不是紅血,紅血已披袈裟,隐世埋名。
” 老儒士道:“豈不聞江山代有人材出,青出于藍勝于藍?” 老人道:“雪璇姑娘縱然才智過人,畢竟隻是女兒家!” 老儒士搖頭道:“總堂主此言差矣,誰謂女兒無大将?須知巾帼不讓須眉,以葉大小姐而言,絕非弱質纖纖,而是身懷絕頂武藝之一流高手。
” 老人道:“葉五神功蓋世,其女兒自也自非弱者,隻是……” 老儒士截然說道:“總堂主,你又想錯了。
” 老人一愣:“錯在何處?” 老儒士道:“雪璇姑娘雖然武功絕頂,卻非葉五所傳。
” 老人默然半晌,才道:“卻不知這位葉大小姐,師承何門何派?” “大幻教教主龐六仙。
” “大幻神翁龐六仙?”老人聽了大吃一驚。
“不錯,正是他,他比你和我都更老幾十歲。
” 老人長長吸一口氣:“大幻教稱雄中原武林之時,老夫尚年僅弱冠!” 老懦士點點頭:“倘若以前輩推算,葉大小姐比你我還高。
” 老人道:“龐六仙聽說已于三十年前,坐化于坐龍山館……” “非也!”老儒士搖搖頭,道:“坐龍山館近年來清靜無争,主要就是因為武林中人,以為龐六仙己死。
” 老人道:“那時候,他已年逾七旬,也該是風燭殘年之境。
” 老儒士道:“人之壽命,各自不同,活到百來歲之人,又豈在少數!” 老人道:“原來龐神翁仍然活着,卻何以僞裝死去?” 老儒士道:“此無他,龐六仙但求樂得清靜四字而已。
” 老人恍然:“不錯,借死之名而避世,麻煩事可減甚多。
” 老儒士道:“這皆因龐教主太出名了,仇家也不少。
” 老人道:“聽說自從龐六仙死訊傳出之後,坐龍山館就再無高手,未知是否屬實?” 老儒士道:“不錯,昔年叱咤風雲的大幻教高手,全都不知所蹤,在坐龍山館的,隻有幾個完全不懂武功的仆人。
” 老人道:“難道龐教主昔日的仇家,不會向這幾個仆人施以辣千,甚至毀壞坐龍山館嗎?” 老儒士道:“誰說沒有,龐六仙的死訊傳出之後,三年之内,就已有四五撥人馬,闖入過坐龍山館。
” 老人道:“此等人馬自非善類。
” 老儒士道:“他們其中包括寒山六秀,鬼域中人,幽靈十三絕及怒目天神仇一誅。
” 老人凜然道:“這全是江湖上心狠手辣,武功異常厲害的黑道巨寇,那幾個不懂霸武功的仆人,如何應付得了?” 老儒士道:“但坐龍山館卻仍然安然無恙,那幾個仆人,至今仍活得很好。
” 老人道:“卻是何故?” 老儒士道:“坐龍山館雖然隻是一座空城,但卻左有木鵬塢,右有靈蛇堡呼應照顧。
” 老人一怔:“木鵬塢與靈蛇堡,莫非也附屬于大幻教?” 老儒士道:“木鵬塢龍頭老大木鵬王,與靈蛇堡主卓碧君,都不承認與大幻教有什麼關系,但卻認為寒山六秀、鬼域中人、幽靈十三絕及仇一誅以強淩弱,對付坐龍山館幾個不懂武功的仆人,于理不合,以是無法袖手旁觀,雙雙代為出頭!” 老人白眉一皺:“這倒是俠義精神可嘉,但他們說與大幻教全無關系,恐怕也實在令人難以置信的。
” 老儒士道:“這一點暫且别理會,寒山六秀等人,以為可以逼使大幻教中人出現于坐龍山館,但結果來的并非大幻教中人,而是木鵬王與卓碧君。
” 老人道:“木鵬王深沉多智,卓碧君擅長用毒,寒山六秀等人,恐怕是付好不了。
” 老儒士點點頭,道:“數戰下來,寒山六秀變瞎子,鬼域中人損兵折将,幽靈十三絕隻餘下三人,怒目天神武功盡廢,終于自缢于坐龍山館門外!” 老人歎息一聲:“這樣多驚人事變,老夫卻是從未聽人提及。
” 老儒士道:“江湖上不知幾許慘烈大戰,不為武林人所知,總堂主不知此事,并不為奇。
” 老人點點頭,道:“世事如謎,變幻無定,外人常說老夫見多識廣,實則老夫孤陋寡聞,比起顧老先生,相去遠矣!” 老儒士道:“總堂主不必這樣說,唉,人生匆匆數十年,能知多少事?又能明多少理?” 老人說道:“聽君一席話,勝讀萬卷書。
” 老儒士道:“聽我之言,于總堂主隻能有少許幫助,唯有葉大小姐,始能為總堂主力挽狂瀾,反敗為勝!” 老人吸一口氣,沉思良久,才說道:“老夫本來已再無半點鬥志了,但如今卻又似乎存着一絲希望……” “心存一絲希望不足以言勇!”老儒士沉聲道:“總堂主必須擁有絕大信心,絕大勇氣,才能給予強敵迎頭痛擊。
” 老人一呆,忽然用力地點頭,道:“顧老先生所言極是,隻是那葉大小姐未知芳居何處?” 老儒士道:“就在仙女湖畔,紫氣玉樓中。
” 老人低首沉吟,喃喃道:“仙女湖畔紫氣玉樓……葉大小姐……” 他說到這裡,忽然一人“卟通”一聲,跌落水中。
第二節 跌落水裡的是船家。
這船家正值壯年,膂力不凡,顯然并非泛泛之輩! 老人卻不知道他是誰。
但這老人卻看見,這船家是給一隻蒼白的手拉進水裡的。
手從水裡來!有人潛伏在江底,突施暗襲。
雖然是暗襲,但一下子就能把那壯漢拉進水裡,這人顯然精通水性,而且武功相當厲害。
老儒士臉色一變,陡地大喝:“是什麼人?” 江面浪花起伏,卻已不見人蹤。
老儒士怒形于色,突然吸一口氣,躍入江中。
老人眼色一變:“顧老先生,老夫……老夫是個旱鴨子!” 他沒有說謊。
他是名震武林好漢堂的總堂主。
好漢堂多好漢。
總堂主“義元反顧”嶽無淚,更是好漢中的好漢。
如今,嶽無淚已七十二歲。
在這七十二載悠長的歲月裡,他已闖過無數暴風雨,大風浪,有過不知多少次險死還生的兇險經曆。
他掌中一刀,殺盡無數邪惡之徒。
他赤手空拳,也曾挫卻不知兒許武林高手的銳氣。
可是,他們偏就是個早鴨子,一入水裡,就不折不扣的變成呆子。
老儒士卻不同。
他号稱“水中盜月”,又叫“潛魚叟”,也叫“浪裡神儒”。
他叫顧植為,所以又有人稱呼他“顧水神”。
顧植為與嶽無泊相識之時,兩人俱已年逾花甲。
但兩人一見如故,大有相逢恨晚之歎。
船家突遭暗襲,顧植為大為緊張。
他已躍入江水中。
嶽無淚也面露緊張之色。
他不是不想助老友一臂之力,而是無能為力。
是什麼人把那船家拉人水裡? 忽然間,一股血水湧上了江面。
嶽無淚臉色沉重,目不轉睛的盯着水面。
一個人浮了上來。
那是船家,他手裡有一把匕首,面露興奮之色:“我殺了他,我殺了他!” 嶽無淚松了口氣、船家很快就登上了岸! 嶽無淚瞧着他,道:“顧老先生與閣下怎樣稱呼?” 船家一笑,道:“師徒。
” 嶽無淚也笑了笑:“原來你就是他的弟子石嘯天!” “總堂主也聽過晚輩的名字?”石嘯天一怔。
嶽無淚道:“咱們雖然素未謀面,但顧老先生卻曾向老夫提及過你的名字。
” 石嘯天道:“師父是個好人。
” 嶽無淚道:“這個自不待言……” 石嘯天道:“所以我根本不配做他的弟子。
” 嶽無淚道:“你何出此言?嗯……顧老先生怎麼還沒上來?” 石嘯天道:“他不會上來了。
” 嶽無淚面色驟變:“你在說什麼?” 石嘯天道:“晚輩是說,他已給人縛在江底一塊大石上。
” “胡說!”嶽無淚怒道:“他是水神,能在江中盜月,怎會給人縛住?” 石嘯天道:“本來這是不可能的,但錯在他有個不肖子弟,在水裡給他暗算了一下。
” 說着,把手中匕首輕輕一晃。
嶽無淚臉如紙白:“你剛才……是說……殺了顧老先生?” 石嘯天點點頭,微笑道:“是的,除了我之外.又有誰能在水底裡暗算他?” 嶽無淚顫聲道:“混帳!絕不可能會有這種事!” 就在這時候,江面浮出了一個人。
那是顧植為。
嶽無淚目光一亮,大叫:“顧——” 但他隻是叫出了一個字,就再也叫不下去。
因為從江底裡冒出來的,并不是一個完整的人。
那隻是一顆腦袋。
顧植為的腦袋。
顧植為的腦袋已在水底裡給砍掉下來了。
一隻蒼白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