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少爺和他的劍

關燈
求另一種返樸歸真,由絢爛歸于平淡的境界。

     那種"劍即是劍,我即是我","劍非劍,我非我"的境界,那也是一種仙與佛的境界白天羽的身邊永遠都帶着把劍。

     那把發着淡青色光芒的劍,那把刻有"小樓一夜聽春雨"的劍。

     那把一出中分,神鬼皆愁的魔劍。

     如果沒有了那把劍,白天羽也許不會就是白天羽了,他的人與劍是不可分的。

     謝曉峰的手中,原也有一把神劍的,但是十年前,他己藏劍于後,放棄了那把神劍。

     現在他還沒有到達最深的境界,所以必須要到藏劍居中才能進入那種境界。

     藏劍居沒有什麼特别,隻是兩座土墳而已,重要的是這兩座墳對人的意義。

     在另外一個地方,設置了同樣的兩座墳,對他是否也有同樣的意義呢? 這個問題白天羽沒有問,他相信就是問了,謝曉峰讓不會答的。

     因為他們現在所摸索的境界,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境界,每一步都是前無古人的,因此他必須要真正進入其間,才能知道是什麼的。

     而且即使有一個人進去了,也無法把他的感受告訴别人的,因為别人沒有那種經驗與感受。

     正如有一個人進入了一個神奇的花園,出來後告訴他的同伴,那裡面的花是金色的,果實是七彩的,但是他同伴卻是個天生的盲人,絕對無法從叙述中去了解花園中的情景。

     一個盲人是沒有色彩的感覺,他也許可以從芬芳的氣息上去分辨花與果實,但絕對無法由色彩上去體會那種美感的。

     不過白天羽卻記住了謝曉峰的一句話:"下次你來的時候,此地已經沒有藏劍居了。

    "這句話就意識着謝曉峰已經能從此地走出來,真正的步人一個新的境界了,他已經能夠把那兩座墳搬到他的心中,随處都可以成為藏劍居。

     白天羽知道有這種境界,卻不知道何時才能進入這種境界,他知道自己比謝曉峰仍遜了一等,所以他才對謝曉峰有着十分的敬意。

     以白天羽的造詣,也隻有謝曉蜂這樣的境界,才能使他萌生敬意。

     六 謝小玉并沒有在原來的地方等白天羽。

     當白天羽走到門口時,隻有那四名劍奴恭敬的在門口守着。

     "謝謝白公子。

    "一見白天羽出來,甲子立即上前恭敬的說。

     "謝謝我?"白天羽微怔:"謝我什麼?" "謝謝白公子幫助主人走出藏劍居。

    " "我幫助你們主人,你沒弄錯嗎?" "不會錯。

    "甲子說:"多年來,主人一直被一個問題困住,就是為了那一招劍式,那一招燕十三的第十五劍。

    ""我知道那一劍,但這一劍已經成為過去了。

    "白天羽說。

     "是的,現在是已經成為過去了。

    "甲子說:"在白公子面前,它就不能算一回事。

    "白天羽詫然:"我根本沒有見過這一招劍法。

    ""白公子見過了。

    "甲子微微一笑:"我們四個人最後逼白公子進去的就是那一招劍式。

    ""就是那一劍?" "是的。

    "甲子點點頭:"就是那一劍。

    " "就是那一劍打敗了天下第一劍客謝曉峰?"白天羽問。

     "我們的造詣自然不能與當年的燕十三大俠相提并論,但是我們施展的就是那一劍。

    ""造詣不足,也能夠施展那一劍嗎?" "照理是不能的。

    "甲子說:"但是我們十年來就專功那一招,沒有其他的事務分心,因此也勉強能夠施展了而且那一招施展出來,本就是至殺無敵的,可是卻擋不但白公子的神劍。

    "白天羽不禁默然了。

     劍式到了至兇至厲的時候,已經與造詣的關系不大了,劍式就是劍式,能施展出那一式,就是已經能發揮劍招的精華了,如若差一點,就不能算是劍式。

     隻有另一式更為兇厲的招式才能破得了它,除此之外,沒有第二種方法。

     這個道理,白天羽早就懂了。

     "主人這些年來,浸淫于劍道的研究,已經登峰造極了。

    "甲子說:"但是始終未能脫出那一劍的羁困。

    "這一點白天羽也了解。

     謝曉峰自困于藏劍後,就跟佛家的面壁,道家的坐關一樣,他們是在思索,擺脫一種侄梏,一旦參悟,就脫穎而出,另上一層新的境界了。

     謝曉峰自困于斯,就是他還無法脫出這一劍的壓力,無法控制這一劍。

     但是白天羽卻破了這一劍,以兵不血刃的方式,破了這一劍,這使謝曉峰豁然貫通了。

     所以白天羽和謝曉蜂認輸,而他卻不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