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露端倪
關燈
小
中
大
底。
” “我不知道。
”伯克搖了搖頭說。
“這可太糟糕了,她沒有留下什麼好的和簡單的線索,”警官嘟哝着說。
“因為所有她最後時刻煞費苦心的想法都被證明是沒有必要的。
當她死去的時候,她向前倒在寫字台上的紙當中,而她寫在最上面的紙上的這個詞被她的腦袋蓋住了。
阿曼都一點兒都不可能注意到它—一槍殺發生後,他要确保自己沒有碰過她的屍體!按他自己的話說,他甚至沒有走進小書房—一隻是站在門口,看到血和她的妻子趴在寫字台上,然後他就直接到卧室打電話報了警。
而且,你知道,我相信他說的這些話是真的。
” “所以,”埃勒裡摸了摸鼻子說。
“我們還得回到我們開始的地方,就是她通過‘臉’要表達什麼?” “那不是我們開始的地方,”他父親反駁說。
“我們是從尋找那些丢失了的日記開始的;當然嚴格地說,這不關你們的事,我太笨了所以才會問問你們倆它們在哪兒。
”他把頭伸出書房門,大聲向樓下喊道,“維利!那些日記還沒有消息嗎?”樓下傳來的是否定的回答,老人把頭縮回來,幾乎是以懇求的口氣說,“有什麼建議嗎?” 兩個年輕人都沉默不語。
最後,哈裡·伯克說,“兇手—一或者是阿曼都,在報警之前可能已經把它們從寓所裡拿走了。
” “不會是阿曼都—一他沒有足夠的時間。
那個女人倒是可能的。
”老人說着搖了搖頭。
“雖然這麼做并沒什麼意義。
所有的日記?所有的自傳材料?别忘了,隻要占有它們就會像留下指紋一樣危險。
然而說到指紋,房間裡除了阿曼都、戈羅麗、女傭和秘書珍妮·坦普的指紋外,沒有别人的指紋;而女傭和秘書是住在外面的。
” “那麼它們是在這裡的某個地方了。
”伯克安靜地抽着煙鬥,一副标準的英國警察形象。
“警官,書架上面的那些書都被逐一檢查過了嗎?我想那些日記會不會被混放在書裡面?” “你的意思是說把日記本僞裝成像我兒子的書嗎?”埃勒裡對父親的這種說法感到有些不快。
“哦,不會是那樣的。
這一點我一開始就想到了。
” “有什麼東西從這房間裡被移出去了嗎?”埃勒裡突然問。
“很多東西,”他父親說。
“屍體,鐘—-” “這是兩件。
還有呢?” “她寫字的那張紙。
” “這是三件。
繼續說。
” “繼續?往哪兒繼續?埃勒裡,就這麼多了。
” “你能肯定嗎?” “我當然不能肯定!維利!”警官尖聲喊道。
維利趕緊跑上樓梯。
“有什麼東西被從這間書房拿出去了嗎?” “屍體,”維利警官開始說,“鐘—-” “不,不,警官,”埃勒裡說。
“是那些表面上看與兇殺案無關的東西。
” 維利警官撓了撓頭。
“比如說,像什麼?” “像一個三階的梯子,”埃勒裡說。
“據我對她的回憶,戈羅麗·圭爾德身高不過五英尺六英寸。
而那些書架則有八英尺高……她需要用一個小梯子才能夠到最上面的書;我想她不可能每次取一本高過頭的書時,都拖過一件非常昂貴的龐然大物,比如說那把大象皮椅子來爬上書架,或者冒着脖子摔斷的危險站在轉椅上。
所以,警官,那梯子在哪兒?” 伯克一直在盯着他。
奎因警官的胡子翹了起來,迷惑地微笑着。
維利吃驚地張大了嘴巴。
“閉上嘴吧,維利,去把它拿來,”警官溫和地說。
當維利離開時,老人搖着大腦袋說,“我忘記了那梯子。
是的,這兒有一個梯子,但是昨天一個警員借去搜查樓下餐廳裡的荷蘭式的擱架了,沒有送回來。
埃勒裡,為什麼你要找它呢?我們已經檢查過最上面的每樣東西了。
” 但是埃勒裡隻是說,“等着瞧吧、” 維利警官拿着梯子吃力地走了回來。
塑料包着的蹬闆上留下了警察皮鞋鞋底刮傷的劃痕。
埃勒裡說,“警官,你能把這個底座移開嗎?”當維利把那個木雕勇土移到一邊時,埃勒裡把梯子放在底座原來的位置,然後爬到最高一級。
他的頭發幾乎碰到了天花闆。
“這個音箱,”他解釋說。
“我注意到卧室裡的音箱是用螺絲固定在框架上的,而這一個是用折頁和一個螺帽來固定的。
爸爸,難道您的人沒有檢查過這兒嗎?” 這一次老警官什麼也沒有說,隻是看了維利警官一眼,維利頓時臉色蒼白。
“喂!”哈裡·伯克說。
“埃勒裡,你的眼力真好。
我一點都沒有注意到。
” 他旋下一邊的螺帽,朝裡面看了看,把嵌入的音箱通過幾乎看不到的折頁打開。
“哦,”埃勒裡高興地說。
他把胳膊伸到裡面。
“這就是那種像吉吉這樣有字迷瘾用的人能夠想到的隐藏地點。
”他把胳膊抽了出來,手裡揮動着一個保險箱式的金屬盒子。
“爸爸,給你。
如果你要找的東西不在這裡的話,我會很吃驚的。
” 臉對臉(7) 8 裡面總共有六個同樣的金屬盒子,都沒有上鎖;每隻盒子裡都塞滿了日記、手稿和其他一些紙。
其中一隻盒子裡有一個用蠟封的牛皮紙信封,上面打印着:“我的遺囑。
由我的律師威廉姆·馬隆尼·沃澤爾打開”。
奎因父子把這個信封放在一邊,在盒子裡尋找最近的日記。
埃勒裡找到了它,立即翻到12月的記錄。
最後的記錄是12月29日,星期二,“晚上11:15”,戈羅麗·圭爾德·阿曼都被謀殺的前一天夜裡。
奎因警官嘟囔了一個髒字。
她最終還是沒有記錄下她被槍殺那天的事;正如埃勒裡已經說過的那樣,在寫字台上沒有發現她的日記本這件事本身就預示着她沒有記下當天發生的事。
所有的記錄都是用筆尖很細的鋼筆寫的。
筆迹的特點是,字體看上去很像是斜體的印刷體;而不像一般的手寫體。
還有一個特點是,每個字母之間的距離都很大,就像她死前留下的那個詞“face”一樣,這一點埃勒裡也指出過。
每一行之間的距離卻很小,以緻于造成了一種既散亂又擁擠的效果,使得讀起來很困難。
他們從最早的記錄開始一頁頁地浏覽日記,發現其中有些漏記。
除了12月30日—一她死的那一天—一和12月31日以外,唯一沒有記的是12月1日那天。
“12月1日是空白的,”埃勒裡低聲說。
“那麼為什麼她那天沒有記日記呢?” “為什麼?你說為什麼?”老警官不耐煩地說。
“十二月一日那天發生了什麼不尋常的事嗎?”伯克問。
“我的意思是大概?” “我想不出來,”老苦官說。
“她為什麼那天會停止記日記呢?是她病了呢,還是有别的什麼原因。
” “長期記日記的人不會因生病而妨礙寫日記的,”埃勒裡說。
“他們總是後來回過頭來再補寫。
而且,在我看來,”—一他翻了幾頁其他的日記—-“她忠實地堅持每天寫日記已經好幾年了。
不,這頁空白準有什麼原因,而且肯定與疾病或者疏忽無關。
”他突然停了下來。
“當然!”然後他伸手到口袋裡摸出打火機。
“你想幹什麼,埃勒裡?”奎因警官警覺地問道。
“當心火苗!” 埃勒裡将日記本倒折在一起,讓空白的那一頁垂下來,然後他小心地在它下面用打火機的火苗來回烤着。
“秘寫墨水?”伯克說。
“喂,埃勒裡。
” “考慮到她那些狡猾的想法,”埃勒裡幹巴巴地說。
“我希望有所不同。
” 結果讓埃勒裡都大吃一驚,有什麼東西開始顯現在空白頁上。
看來隻有一個單詞;當他用火苗繼續試下去時,再沒有看到别的東西。
然後,他們都盯着那個單詞: face 同樣風格的細長、斜體手寫印刷體,字母之間距離很大,就像她臨死前寫的那樣,隻是這個face寫得更穩當。
“又是它。
”埃勒裡盯着它說。
“她12月1日在日記裡寫下了這個單詞!那麼她為什麼會這樣做呢?這是在她被謀殺的四個星期前。
” “除非她預感到她會死,”帕克建議說。
“她一定有比預感更多的東西,”奎因警官急躁地說,“用秘寫墨水來寫。
”然後他甩了甩手。
“我為什麼總是拘泥于這個盒子呢?魔術墨水!下件事,也許會是從帽子下面變出來的兔子!” “很有可能,”埃勒裡說。
“看來這就是像那種像變出兔子般的事情。
” “說到演藝界,這在美國難道不是很普通的嗎?”伯克低聲說。
“給劇中的人物起綽号?比恩·克勞斯比,‘嗓音’。
貝蒂·戈萊堡,‘腿’。
不是還有一個明星—一她叫什麼名字來着?瑪麗·麥克唐納,被人稱作‘身體’?有過一個叫‘臉’的嗎?” “如果有的話,我準是沒看到,”埃勒裡說。
“不管怎樣,哈裡,我再次指出,死者在臨死前寫下的字和這個用秘寫墨水寫在日記裡的字的第一個字母‘f’是小寫字母。
不,不像是名字一類的東西。
臉……”然後他說,“爸爸。
” “什麼?” “戈羅麗的臉上有什麼不尋常的地方嗎?” 老人聳了聳肩。
“隻是一張臉。
死的時候它們看上去都是一樣的。
” “我想我該去看看這張臉。
” “那麼就說是我讓去的吧。
”他們離開圭爾德的房間時,看見奎因警官獨自憂郁地坐在吉吉的寫字台後面開始翻閱那些日記。
9 在乘出租車前往陳屍所的路上,埃勒裡說,“現在我們已經不在我父親那冷淡的眼皮底下了,哈裡,把你和他交頭接耳所談的那些事告訴我好嗎?” “哦,那個呀。
”伯克看來好像走了神。
“在我剛才跟你父親證實這件事之前,我是不想提它的,”他微笑着簡短地說。
“——别忘了我是在一個陌生的國度,應當學會當地的規矩。
但是你父親說可以。
” 蘇格蘭人在出租車裡把身子往後靠了靠。
“第一,這與那件我到這裡要辦的事有關。
阿曼都夫人希望能求助倫敦警察廳幫她找到一個女孩,她的外甥女勞瑞特·斯班妮爾。
因為這既不是一樁犯罪案也不是人員失蹤案,隻是确定一個她不知道下落的親戚在哪兒的問題,所以不在倫敦警察廳的權限之内,就像我告訴過你的那樣,威爾專員推薦我去處理這件事。
我和圭爾德小姐—一該死,我無法把她當成阿曼都夫人—一通過越洋電話談妥了酬金,然後我就開始工作了。
” 伯克解釋了關于他尋找的人的背景情況,該情況極其平常。
戈羅麗在明尼蘇達的家人都死了;她唯一幸存的一個妹妹,嫁給了一位英國奶牛場主,到英格蘭定居了。
後來她的妹妹和妹夫在一次避暑度假時也因飛機失事而死;他們隻留下了一個孩子,是個女兒,現在應該20歲出頭了。
“看來戈羅麗跟她妹妹并不十分親近,”伯克吐了口煙說。
“按照她對我說的,她曾反對過她妹妹的婚姻。
她突然想要找到這個女孩,但不知道她的下落。
” “是那樣,”埃勒裡低聲說。
“聽起來好像她在找繼承人。
” 伯克把煙鬥從嘴裡拿出來。
“你知道,我從來沒這麼想過。
她的原因可能就在于此。
” “戈羅麗是怎麼跟倫敦警察廳聯系上的?” 伯克盯着他說,“通過寫信。
威爾把它轉交給了我。
這有什麼關系嗎?” “是航空信嗎?”埃勒裡問。
“當然。
” “你還記得那封信是什麼時候到的嗎?” “12月4日到的。
” “那就更有意思了。
這可能很重要。
最後一本日記上用秘寫墨水寫着‘face’這個詞的日期是12月1日,而戈羅麗尋找她外甥女的信是在4日到達倫敦警察廳的,這就意味着她準是在大約寫信到英國的同時寫下那個看不見的詞的。
” “你的意思是在‘face’和外甥女之間有某種聯系?” “很不幸我沒有所指,”埃勒裡悲傷地說。
“我隻是在各種可能性中間搜尋。
你找到那女孩了嗎?我相信你找到了。
” “哦,是的。
” “在哪兒?” 伯克咧嘴一笑。
“在紐約。
令人啼笑皆非,是嗎?我是從萊斯特郡—一位于英國中西部的一家孤兒院開始尋找勞瑞特·斯班妮爾的,自從父母死後,她就被送到那兒撫養;最後我一直追查到你們西海岸的一間小公寓,離她姨媽隻有幾英裡遠!我不得不從英國過來找她。
“我遇到的唯一困難是僅僅從她的家庭所在地找到孤兒院就花了幾個星期時間。
在那兒,雖然他們不知道她的詳細地址或她在做什麼—一她成年以後做了自由代理人,孤兒院的人同她沒有進一步的聯系—一旦是他們告訴我她去了哪裡。
“當我到達紐約後,我立即向中央大街尋求幫助,他們把我推給了你們的失蹤人員局,但是因為這女孩在美國的任何地方都沒有被列入失蹤人員名單,所以他們也不能給我任何幫助。
後來,不知怎麼的,我找到了你父親。
難道奎因警官跟紐約的每個警察局都有聯系嗎?他看上去更像一輛公共汽車。
” “他是一種多用途的真空吸塵器,”埃勒裡不經意地說。
“勞瑞特·斯班妮爾,她結婚了嗎?” “還沒有,她還很年輕,我想是21歲。
不對,現在她已經22歲了。
我承認她已經到了可以結婚的年齡,但是她身上有一種令人畏懼的處女的東西。
本能地厭惡男性。
如果你明白我的意思的話。
” “我不明白。
” “我是說她沒有時間去找男人。
” “我懂了,”埃勒裡說,雖然他并不十分明白。
“她靠什麼為生呢?” “剛到美國時,她做了秘書—一我知道那時在你們的大都市裡尋找年輕漂亮的英國秘書是一種時髦。
但這隻是權宜之計。
勞瑞特告訴我說,她真正想做的是進入演藝圈。
從流行音樂的标準看,她有副好嗓子,風格相當獨特。
” “像戈羅麗的那種嗎?”埃勒裡突然問。
“很像,雖然我算不上是個流行音樂迷,但有人這麼告訴我。
我個人更傾向于歌劇。
” “遺傳,”埃勒裡嘟咬着說。
“什麼?” “顯然有血緣的因素。
這準會讓戈羅麗高興。
這個女孩開始她的事業了嗎?” “是的。
她設法找到了幾家商業電台的工作。
這鼓勵她放棄了秘書的職位,而改為通過專職演唱來賺錢。
她還在幾家三流夜總會裡演唱—一從我收集的情況來看,也隻能是勉強維生。
她是獨立性很強的那種人—一長着剛毅的嘴唇,從無怨言,總是面帶微笑,是那種意志高昂的人。
我禁不住欽佩她的堅韌。
” “她為什麼到美國來?” “這兒難道不是賺錢的好地方嗎?埃勒裡,看看甲殼蟲樂隊吧。
她是一個最講實際的年輕女人。
” “這麼說,她并不是為了投靠她有名的姨媽峻?” “天啊,不!她是想靠她自己。
” “難道她一點都沒有試圖找到她媽媽唯一的姐姐嗎?” “她告訴我她不知道戈羅麗·圭爾德住在哪兒。
不,這顯然都是巧合。
” “不會這麼巧的。
戈羅麗·圭爾德還會住在别的地方嗎?而且一個一心想做演員的女孩還會到别的地方去嗎?當她們團聚時,你在場嗎?” “哦,是的。
我告訴勞瑞特我為什麼找她,而且我還費了很大的勁才說服她去見阿曼都夫人。
” “這一切發生在什麼時候?” “實際上,直到30号—一星期三下午晚些時候我才找到勞瑞特,我帶她去吃晚飯,花了幾乎整個傍晚說服她跟我走。
她對她姨媽沒有什麼特殊的感情—一這個女人對她來說隻是她小時候知道的一個名字,當她父母去世後—一戈羅麗的沉默甚至使她把這個名字也漸漸淡忘了。
你知道,當她不得不進孤兒院時,她還很小。
” “怨恨嗎?” “你再說一遍好嗎?” “勞瑞特看來有點怨恨她姨媽沒有管她嗎?” “一點兒也不。
這是個非常出色的年輕女孩。
她說她很難想象為什麼過了這麼多年以後她姨媽想到要找她。
她隻是想走自己的路。
我說過我花了整個傍晚勸說她跟我一塊去。
事實上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阿曼都夫人這麼突然地想要見她,所以我不得不拼湊一些非凡的論據。
” 埃勒裡笑着說,“那麼這就是你和我爸爸相投的地方了。
”然後他收住笑。
“哈裡,星期三晚上你和那女孩是什麼時候到達戈羅麗的住處的?” “大約差一刻鐘十一點。
”伯克的煙鬥已經抽完了,他環顧出租車裡想要找個地方倒煙灰。
但是煙灰盤不見了,他隻好将煙鬥連同煙灰一起塞進煙袋裡。
“這裡真不方便。
”勞瑞特顯得有點不知所措;“畢竟,這個女人對她來說完全是個陌生人。
而且阿曼都夫人向這個女孩解釋她為什麼以前沒有找過她時,解釋得很糟糕。
以緻于我覺得我都有點妨礙她們了,于是我就離開了。
不管
” “我不知道。
”伯克搖了搖頭說。
“這可太糟糕了,她沒有留下什麼好的和簡單的線索,”警官嘟哝着說。
“因為所有她最後時刻煞費苦心的想法都被證明是沒有必要的。
當她死去的時候,她向前倒在寫字台上的紙當中,而她寫在最上面的紙上的這個詞被她的腦袋蓋住了。
阿曼都一點兒都不可能注意到它—一槍殺發生後,他要确保自己沒有碰過她的屍體!按他自己的話說,他甚至沒有走進小書房—一隻是站在門口,看到血和她的妻子趴在寫字台上,然後他就直接到卧室打電話報了警。
而且,你知道,我相信他說的這些話是真的。
” “所以,”埃勒裡摸了摸鼻子說。
“我們還得回到我們開始的地方,就是她通過‘臉’要表達什麼?” “那不是我們開始的地方,”他父親反駁說。
“我們是從尋找那些丢失了的日記開始的;當然嚴格地說,這不關你們的事,我太笨了所以才會問問你們倆它們在哪兒。
”他把頭伸出書房門,大聲向樓下喊道,“維利!那些日記還沒有消息嗎?”樓下傳來的是否定的回答,老人把頭縮回來,幾乎是以懇求的口氣說,“有什麼建議嗎?” 兩個年輕人都沉默不語。
最後,哈裡·伯克說,“兇手—一或者是阿曼都,在報警之前可能已經把它們從寓所裡拿走了。
” “不會是阿曼都—一他沒有足夠的時間。
那個女人倒是可能的。
”老人說着搖了搖頭。
“雖然這麼做并沒什麼意義。
所有的日記?所有的自傳材料?别忘了,隻要占有它們就會像留下指紋一樣危險。
然而說到指紋,房間裡除了阿曼都、戈羅麗、女傭和秘書珍妮·坦普的指紋外,沒有别人的指紋;而女傭和秘書是住在外面的。
” “那麼它們是在這裡的某個地方了。
”伯克安靜地抽着煙鬥,一副标準的英國警察形象。
“警官,書架上面的那些書都被逐一檢查過了嗎?我想那些日記會不會被混放在書裡面?” “你的意思是說把日記本僞裝成像我兒子的書嗎?”埃勒裡對父親的這種說法感到有些不快。
“哦,不會是那樣的。
這一點我一開始就想到了。
” “有什麼東西從這房間裡被移出去了嗎?”埃勒裡突然問。
“很多東西,”他父親說。
“屍體,鐘—-” “這是兩件。
還有呢?” “她寫字的那張紙。
” “這是三件。
繼續說。
” “繼續?往哪兒繼續?埃勒裡,就這麼多了。
” “你能肯定嗎?” “我當然不能肯定!維利!”警官尖聲喊道。
維利趕緊跑上樓梯。
“有什麼東西被從這間書房拿出去了嗎?” “屍體,”維利警官開始說,“鐘—-” “不,不,警官,”埃勒裡說。
“是那些表面上看與兇殺案無關的東西。
” 維利警官撓了撓頭。
“比如說,像什麼?” “像一個三階的梯子,”埃勒裡說。
“據我對她的回憶,戈羅麗·圭爾德身高不過五英尺六英寸。
而那些書架則有八英尺高……她需要用一個小梯子才能夠到最上面的書;我想她不可能每次取一本高過頭的書時,都拖過一件非常昂貴的龐然大物,比如說那把大象皮椅子來爬上書架,或者冒着脖子摔斷的危險站在轉椅上。
所以,警官,那梯子在哪兒?” 伯克一直在盯着他。
奎因警官的胡子翹了起來,迷惑地微笑着。
維利吃驚地張大了嘴巴。
“閉上嘴吧,維利,去把它拿來,”警官溫和地說。
當維利離開時,老人搖着大腦袋說,“我忘記了那梯子。
是的,這兒有一個梯子,但是昨天一個警員借去搜查樓下餐廳裡的荷蘭式的擱架了,沒有送回來。
埃勒裡,為什麼你要找它呢?我們已經檢查過最上面的每樣東西了。
” 但是埃勒裡隻是說,“等着瞧吧、” 維利警官拿着梯子吃力地走了回來。
塑料包着的蹬闆上留下了警察皮鞋鞋底刮傷的劃痕。
埃勒裡說,“警官,你能把這個底座移開嗎?”當維利把那個木雕勇土移到一邊時,埃勒裡把梯子放在底座原來的位置,然後爬到最高一級。
他的頭發幾乎碰到了天花闆。
“這個音箱,”他解釋說。
“我注意到卧室裡的音箱是用螺絲固定在框架上的,而這一個是用折頁和一個螺帽來固定的。
爸爸,難道您的人沒有檢查過這兒嗎?” 這一次老警官什麼也沒有說,隻是看了維利警官一眼,維利頓時臉色蒼白。
“喂!”哈裡·伯克說。
“埃勒裡,你的眼力真好。
我一點都沒有注意到。
” 他旋下一邊的螺帽,朝裡面看了看,把嵌入的音箱通過幾乎看不到的折頁打開。
“哦,”埃勒裡高興地說。
他把胳膊伸到裡面。
“這就是那種像吉吉這樣有字迷瘾用的人能夠想到的隐藏地點。
”他把胳膊抽了出來,手裡揮動着一個保險箱式的金屬盒子。
“爸爸,給你。
如果你要找的東西不在這裡的話,我會很吃驚的。
” 臉對臉(7) 8 裡面總共有六個同樣的金屬盒子,都沒有上鎖;每隻盒子裡都塞滿了日記、手稿和其他一些紙。
其中一隻盒子裡有一個用蠟封的牛皮紙信封,上面打印着:“我的遺囑。
由我的律師威廉姆·馬隆尼·沃澤爾打開”。
奎因父子把這個信封放在一邊,在盒子裡尋找最近的日記。
埃勒裡找到了它,立即翻到12月的記錄。
最後的記錄是12月29日,星期二,“晚上11:15”,戈羅麗·圭爾德·阿曼都被謀殺的前一天夜裡。
奎因警官嘟囔了一個髒字。
她最終還是沒有記錄下她被槍殺那天的事;正如埃勒裡已經說過的那樣,在寫字台上沒有發現她的日記本這件事本身就預示着她沒有記下當天發生的事。
所有的記錄都是用筆尖很細的鋼筆寫的。
筆迹的特點是,字體看上去很像是斜體的印刷體;而不像一般的手寫體。
還有一個特點是,每個字母之間的距離都很大,就像她死前留下的那個詞“face”一樣,這一點埃勒裡也指出過。
每一行之間的距離卻很小,以緻于造成了一種既散亂又擁擠的效果,使得讀起來很困難。
他們從最早的記錄開始一頁頁地浏覽日記,發現其中有些漏記。
除了12月30日—一她死的那一天—一和12月31日以外,唯一沒有記的是12月1日那天。
“12月1日是空白的,”埃勒裡低聲說。
“那麼為什麼她那天沒有記日記呢?” “為什麼?你說為什麼?”老警官不耐煩地說。
“十二月一日那天發生了什麼不尋常的事嗎?”伯克問。
“我的意思是大概?” “我想不出來,”老苦官說。
“她為什麼那天會停止記日記呢?是她病了呢,還是有别的什麼原因。
” “長期記日記的人不會因生病而妨礙寫日記的,”埃勒裡說。
“他們總是後來回過頭來再補寫。
而且,在我看來,”—一他翻了幾頁其他的日記—-“她忠實地堅持每天寫日記已經好幾年了。
不,這頁空白準有什麼原因,而且肯定與疾病或者疏忽無關。
”他突然停了下來。
“當然!”然後他伸手到口袋裡摸出打火機。
“你想幹什麼,埃勒裡?”奎因警官警覺地問道。
“當心火苗!” 埃勒裡将日記本倒折在一起,讓空白的那一頁垂下來,然後他小心地在它下面用打火機的火苗來回烤着。
“秘寫墨水?”伯克說。
“喂,埃勒裡。
” “考慮到她那些狡猾的想法,”埃勒裡幹巴巴地說。
“我希望有所不同。
” 結果讓埃勒裡都大吃一驚,有什麼東西開始顯現在空白頁上。
看來隻有一個單詞;當他用火苗繼續試下去時,再沒有看到别的東西。
然後,他們都盯着那個單詞: face 同樣風格的細長、斜體手寫印刷體,字母之間距離很大,就像她臨死前寫的那樣,隻是這個face寫得更穩當。
“又是它。
”埃勒裡盯着它說。
“她12月1日在日記裡寫下了這個單詞!那麼她為什麼會這樣做呢?這是在她被謀殺的四個星期前。
” “除非她預感到她會死,”帕克建議說。
“她一定有比預感更多的東西,”奎因警官急躁地說,“用秘寫墨水來寫。
”然後他甩了甩手。
“我為什麼總是拘泥于這個盒子呢?魔術墨水!下件事,也許會是從帽子下面變出來的兔子!” “很有可能,”埃勒裡說。
“看來這就是像那種像變出兔子般的事情。
” “說到演藝界,這在美國難道不是很普通的嗎?”伯克低聲說。
“給劇中的人物起綽号?比恩·克勞斯比,‘嗓音’。
貝蒂·戈萊堡,‘腿’。
不是還有一個明星—一她叫什麼名字來着?瑪麗·麥克唐納,被人稱作‘身體’?有過一個叫‘臉’的嗎?” “如果有的話,我準是沒看到,”埃勒裡說。
“不管怎樣,哈裡,我再次指出,死者在臨死前寫下的字和這個用秘寫墨水寫在日記裡的字的第一個字母‘f’是小寫字母。
不,不像是名字一類的東西。
臉……”然後他說,“爸爸。
” “什麼?” “戈羅麗的臉上有什麼不尋常的地方嗎?” 老人聳了聳肩。
“隻是一張臉。
死的時候它們看上去都是一樣的。
” “我想我該去看看這張臉。
” “那麼就說是我讓去的吧。
”他們離開圭爾德的房間時,看見奎因警官獨自憂郁地坐在吉吉的寫字台後面開始翻閱那些日記。
9 在乘出租車前往陳屍所的路上,埃勒裡說,“現在我們已經不在我父親那冷淡的眼皮底下了,哈裡,把你和他交頭接耳所談的那些事告訴我好嗎?” “哦,那個呀。
”伯克看來好像走了神。
“在我剛才跟你父親證實這件事之前,我是不想提它的,”他微笑着簡短地說。
“——别忘了我是在一個陌生的國度,應當學會當地的規矩。
但是你父親說可以。
” 蘇格蘭人在出租車裡把身子往後靠了靠。
“第一,這與那件我到這裡要辦的事有關。
阿曼都夫人希望能求助倫敦警察廳幫她找到一個女孩,她的外甥女勞瑞特·斯班妮爾。
因為這既不是一樁犯罪案也不是人員失蹤案,隻是确定一個她不知道下落的親戚在哪兒的問題,所以不在倫敦警察廳的權限之内,就像我告訴過你的那樣,威爾專員推薦我去處理這件事。
我和圭爾德小姐—一該死,我無法把她當成阿曼都夫人—一通過越洋電話談妥了酬金,然後我就開始工作了。
” 伯克解釋了關于他尋找的人的背景情況,該情況極其平常。
戈羅麗在明尼蘇達的家人都死了;她唯一幸存的一個妹妹,嫁給了一位英國奶牛場主,到英格蘭定居了。
後來她的妹妹和妹夫在一次避暑度假時也因飛機失事而死;他們隻留下了一個孩子,是個女兒,現在應該20歲出頭了。
“看來戈羅麗跟她妹妹并不十分親近,”伯克吐了口煙說。
“按照她對我說的,她曾反對過她妹妹的婚姻。
她突然想要找到這個女孩,但不知道她的下落。
” “是那樣,”埃勒裡低聲說。
“聽起來好像她在找繼承人。
” 伯克把煙鬥從嘴裡拿出來。
“你知道,我從來沒這麼想過。
她的原因可能就在于此。
” “戈羅麗是怎麼跟倫敦警察廳聯系上的?” 伯克盯着他說,“通過寫信。
威爾把它轉交給了我。
這有什麼關系嗎?” “是航空信嗎?”埃勒裡問。
“當然。
” “你還記得那封信是什麼時候到的嗎?” “12月4日到的。
” “那就更有意思了。
這可能很重要。
最後一本日記上用秘寫墨水寫着‘face’這個詞的日期是12月1日,而戈羅麗尋找她外甥女的信是在4日到達倫敦警察廳的,這就意味着她準是在大約寫信到英國的同時寫下那個看不見的詞的。
” “你的意思是在‘face’和外甥女之間有某種聯系?” “很不幸我沒有所指,”埃勒裡悲傷地說。
“我隻是在各種可能性中間搜尋。
你找到那女孩了嗎?我相信你找到了。
” “哦,是的。
” “在哪兒?” 伯克咧嘴一笑。
“在紐約。
令人啼笑皆非,是嗎?我是從萊斯特郡—一位于英國中西部的一家孤兒院開始尋找勞瑞特·斯班妮爾的,自從父母死後,她就被送到那兒撫養;最後我一直追查到你們西海岸的一間小公寓,離她姨媽隻有幾英裡遠!我不得不從英國過來找她。
“我遇到的唯一困難是僅僅從她的家庭所在地找到孤兒院就花了幾個星期時間。
在那兒,雖然他們不知道她的詳細地址或她在做什麼—一她成年以後做了自由代理人,孤兒院的人同她沒有進一步的聯系—一旦是他們告訴我她去了哪裡。
“當我到達紐約後,我立即向中央大街尋求幫助,他們把我推給了你們的失蹤人員局,但是因為這女孩在美國的任何地方都沒有被列入失蹤人員名單,所以他們也不能給我任何幫助。
後來,不知怎麼的,我找到了你父親。
難道奎因警官跟紐約的每個警察局都有聯系嗎?他看上去更像一輛公共汽車。
” “他是一種多用途的真空吸塵器,”埃勒裡不經意地說。
“勞瑞特·斯班妮爾,她結婚了嗎?” “還沒有,她還很年輕,我想是21歲。
不對,現在她已經22歲了。
我承認她已經到了可以結婚的年齡,但是她身上有一種令人畏懼的處女的東西。
本能地厭惡男性。
如果你明白我的意思的話。
” “我不明白。
” “我是說她沒有時間去找男人。
” “我懂了,”埃勒裡說,雖然他并不十分明白。
“她靠什麼為生呢?” “剛到美國時,她做了秘書—一我知道那時在你們的大都市裡尋找年輕漂亮的英國秘書是一種時髦。
但這隻是權宜之計。
勞瑞特告訴我說,她真正想做的是進入演藝圈。
從流行音樂的标準看,她有副好嗓子,風格相當獨特。
” “像戈羅麗的那種嗎?”埃勒裡突然問。
“很像,雖然我算不上是個流行音樂迷,但有人這麼告訴我。
我個人更傾向于歌劇。
” “遺傳,”埃勒裡嘟咬着說。
“什麼?” “顯然有血緣的因素。
這準會讓戈羅麗高興。
這個女孩開始她的事業了嗎?” “是的。
她設法找到了幾家商業電台的工作。
這鼓勵她放棄了秘書的職位,而改為通過專職演唱來賺錢。
她還在幾家三流夜總會裡演唱—一從我收集的情況來看,也隻能是勉強維生。
她是獨立性很強的那種人—一長着剛毅的嘴唇,從無怨言,總是面帶微笑,是那種意志高昂的人。
我禁不住欽佩她的堅韌。
” “她為什麼到美國來?” “這兒難道不是賺錢的好地方嗎?埃勒裡,看看甲殼蟲樂隊吧。
她是一個最講實際的年輕女人。
” “這麼說,她并不是為了投靠她有名的姨媽峻?” “天啊,不!她是想靠她自己。
” “難道她一點都沒有試圖找到她媽媽唯一的姐姐嗎?” “她告訴我她不知道戈羅麗·圭爾德住在哪兒。
不,這顯然都是巧合。
” “不會這麼巧的。
戈羅麗·圭爾德還會住在别的地方嗎?而且一個一心想做演員的女孩還會到别的地方去嗎?當她們團聚時,你在場嗎?” “哦,是的。
我告訴勞瑞特我為什麼找她,而且我還費了很大的勁才說服她去見阿曼都夫人。
” “這一切發生在什麼時候?” “實際上,直到30号—一星期三下午晚些時候我才找到勞瑞特,我帶她去吃晚飯,花了幾乎整個傍晚說服她跟我走。
她對她姨媽沒有什麼特殊的感情—一這個女人對她來說隻是她小時候知道的一個名字,當她父母去世後—一戈羅麗的沉默甚至使她把這個名字也漸漸淡忘了。
你知道,當她不得不進孤兒院時,她還很小。
” “怨恨嗎?” “你再說一遍好嗎?” “勞瑞特看來有點怨恨她姨媽沒有管她嗎?” “一點兒也不。
這是個非常出色的年輕女孩。
她說她很難想象為什麼過了這麼多年以後她姨媽想到要找她。
她隻是想走自己的路。
我說過我花了整個傍晚勸說她跟我一塊去。
事實上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阿曼都夫人這麼突然地想要見她,所以我不得不拼湊一些非凡的論據。
” 埃勒裡笑着說,“那麼這就是你和我爸爸相投的地方了。
”然後他收住笑。
“哈裡,星期三晚上你和那女孩是什麼時候到達戈羅麗的住處的?” “大約差一刻鐘十一點。
”伯克的煙鬥已經抽完了,他環顧出租車裡想要找個地方倒煙灰。
但是煙灰盤不見了,他隻好将煙鬥連同煙灰一起塞進煙袋裡。
“這裡真不方便。
”勞瑞特顯得有點不知所措;“畢竟,這個女人對她來說完全是個陌生人。
而且阿曼都夫人向這個女孩解釋她為什麼以前沒有找過她時,解釋得很糟糕。
以緻于我覺得我都有點妨礙她們了,于是我就離開了。
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