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宰牲節
關燈
小
中
大
誠的信徒,我從沒見過他們做禮拜、把齋。
就像許多在共和國頭幾年裡出生的夫妻一樣,他們不是不尊重宗教,隻是漠不關心。
就像他們的許多朋友一樣,他們把這種漠不關心解釋為對阿塔圖爾克的熱愛和世俗主義。
盡管這樣,就像尼相塔什的許多世俗的中産階級家庭一樣,我的父母也會在每個宰牲節裡讓人殺一頭羊并把羊肉分送給窮人。
但無論是我父親,還是家裡的任何一個人,都不會去管宰牲的事情,給窮人送羊肉和羊皮的事也由廚師和看門人負責。
像他們一樣,我也一直遠離節日上午在旁邊的空地上舉行的這個宰殺儀式。
當我和芙頌一聲不響地朝着阿拉丁的雜貨店走去時,從泰什維奇耶清真寺前面吹來了一陣涼風,我的不安仿佛讓我打了個寒戰。
“剛才你害怕了嗎?”我問道,“要是我們沒看就好了……” “可憐的羊……”她說。
“你知道為什麼要宰羊吧?” “有一天當我們去天堂時,那隻羊會帶我們過色拉特橋[1]根據伊斯蘭教義,大審判日那天每個穆斯林必須經過色拉特橋。
此橋建在地獄的上面,正義的人過橋進天堂,非正義的人跌入地獄。
[1]……” 這是孩子們和沒讀過書的人對宰牲的解釋。
我用一種老師的口吻說:“故事有個開頭……你知道嗎?” “不知道。
” “先知易蔔拉欣一直沒有孩子。
他總是祈禱說:‘我的真主,讓我有個孩子吧,你讓我做什麼都行。
’最後他如願以償,一天他的兒子伊斯瑪義降生了。
先知易蔔拉欣欣喜若狂。
他很愛兒子,每天都會親吻孩子,每天也都會感謝真主。
一天夜裡他夢見真主對自己說:‘現在你要為我把兒子當祭品殺掉。
’” “為什麼?” “先聽我說……先知易蔔拉欣遵從了真主的命令。
他拿出刀,正準備要殺兒子時,邊上突然出現了一頭羊。
” “為什麼?” “真主憐憫先知易蔔拉欣了,為了不讓他殺心愛的兒子,真主給他送去了羊。
因為真主已經看到了先知易蔔拉欣對自己的忠誠。
” “如果真主沒送羊給他,先知易蔔拉欣就真的要把兒子殺掉嗎?”芙頌問道。
“是的。
”我不安地說,“因為确信他會那樣做,所以真主很喜歡他,為了不讓他傷心就把羊派去了。
” 但我看到自己無法跟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講明白一位試圖殺掉心愛兒子的父親。
我内心的擔憂變成了一種無法向小女孩講清楚犧牲的煩惱。
“啊,阿拉丁的雜貨店沒開!我們去廣場上的小店看看。
” 我們走到了尼相塔什廣場。
在十字路口賣香煙和報紙的努雷廷努雷廷小店也關着門。
我們開始往回走。
路上我想到了一個可以讓芙頌喜歡的關于先知易蔔拉欣的解釋。
我說:“先知易蔔拉欣一開始當然不知道可以用羊來代替兒子。
但他是那麼地信奉真主,那麼地愛真主,所以他覺得真主最終是不會害自己的……如果我們非常、非常地愛一個人,如果我們為了他可以獻出我們最寶貴的東西,那麼我們就會知道他是不會給我們帶來任何傷害的。
犧牲就是這個意思。
你最愛誰呢?” “我媽,我爸……” 我們在人行道上遇到了司機切廷。
我說:“切廷,我父親要利口酒。
尼相塔什的店都不開門,你帶我們去塔克西姆吧。
然後我們也許還要去别的地方轉轉。
” 芙頌問道:“我也去,是嗎?” 我和芙頌坐上了父親那輛酸櫻桃色的56式雪佛蘭汽車。
切廷開車走上了坑坑窪窪的鵝卵石路面。
芙頌看着窗外。
車經過馬奇卡後開到了道爾馬巴赫切。
街上很空,隻有三五個穿着節日盛裝的人。
但是經過道爾馬巴赫切體育場後,我們在路邊看見了一群宰牲的人。
“切廷,看在真主的分上,你就給孩子講講我們為什麼要宰牲吧。
我沒能講明白。
” 司機說:“您太客氣了,凱末爾先生。
”但是他也不想放棄這種展示自己對宗教比我們更虔誠的樂趣。
“為了表示我們也像先知易蔔拉欣那樣信奉真主,所以我們宰牲……犧牲意味着,為了真主,我們可以獻出自己最寶貴的東西。
我們是那麼地熱愛真主,小女士,為了真主我們甚至可以獻出我們最愛的東西,而且不求回報。
” 我狡猾地說:“最終可以去天堂嗎?” “如果真主這麼說的話……那要到世界末日才知道。
但是,我們不是為了進天堂才宰牲的。
那是不求回報的,是因為愛真主才那麼做的。
” “切廷,沒看出來你對宗教的事情那麼感興趣。
” “您過獎了,凱末爾先生。
您讀了那麼多書,您知道的更多。
再說,為了知道這些東西并不需要相信宗教和去清真寺。
我們把自己最珍視的一樣東西不求回報地給一個人,完全是因為我們非常地愛他。
” 我說:“但是,那樣的話,那個我們為他作出犧牲的人就會感到不安,他會以為我們有求于他。
就像許多在共和國頭幾年裡出生的夫妻一樣,他們不是不尊重宗教,隻是漠不關心。
就像他們的許多朋友一樣,他們把這種漠不關心解釋為對阿塔圖爾克的熱愛和世俗主義。
盡管這樣,就像尼相塔什的許多世俗的中産階級家庭一樣,我的父母也會在每個宰牲節裡讓人殺一頭羊并把羊肉分送給窮人。
但無論是我父親,還是家裡的任何一個人,都不會去管宰牲的事情,給窮人送羊肉和羊皮的事也由廚師和看門人負責。
像他們一樣,我也一直遠離節日上午在旁邊的空地上舉行的這個宰殺儀式。
當我和芙頌一聲不響地朝着阿拉丁的雜貨店走去時,從泰什維奇耶清真寺前面吹來了一陣涼風,我的不安仿佛讓我打了個寒戰。
“剛才你害怕了嗎?”我問道,“要是我們沒看就好了……” “可憐的羊……”她說。
“你知道為什麼要宰羊吧?” “有一天當我們去天堂時,那隻羊會帶我們過色拉特橋[1]根據伊斯蘭教義,大審判日那天每個穆斯林必須經過色拉特橋。
此橋建在地獄的上面,正義的人過橋進天堂,非正義的人跌入地獄。
[1]……” 這是孩子們和沒讀過書的人對宰牲的解釋。
我用一種老師的口吻說:“故事有個開頭……你知道嗎?” “不知道。
” “先知易蔔拉欣一直沒有孩子。
他總是祈禱說:‘我的真主,讓我有個孩子吧,你讓我做什麼都行。
’最後他如願以償,一天他的兒子伊斯瑪義降生了。
先知易蔔拉欣欣喜若狂。
他很愛兒子,每天都會親吻孩子,每天也都會感謝真主。
一天夜裡他夢見真主對自己說:‘現在你要為我把兒子當祭品殺掉。
’” “為什麼?” “先聽我說……先知易蔔拉欣遵從了真主的命令。
他拿出刀,正準備要殺兒子時,邊上突然出現了一頭羊。
” “為什麼?” “真主憐憫先知易蔔拉欣了,為了不讓他殺心愛的兒子,真主給他送去了羊。
因為真主已經看到了先知易蔔拉欣對自己的忠誠。
” “如果真主沒送羊給他,先知易蔔拉欣就真的要把兒子殺掉嗎?”芙頌問道。
“是的。
”我不安地說,“因為确信他會那樣做,所以真主很喜歡他,為了不讓他傷心就把羊派去了。
” 但我看到自己無法跟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講明白一位試圖殺掉心愛兒子的父親。
我内心的擔憂變成了一種無法向小女孩講清楚犧牲的煩惱。
“啊,阿拉丁的雜貨店沒開!我們去廣場上的小店看看。
” 我們走到了尼相塔什廣場。
在十字路口賣香煙和報紙的努雷廷努雷廷小店也關着門。
我們開始往回走。
路上我想到了一個可以讓芙頌喜歡的關于先知易蔔拉欣的解釋。
我說:“先知易蔔拉欣一開始當然不知道可以用羊來代替兒子。
但他是那麼地信奉真主,那麼地愛真主,所以他覺得真主最終是不會害自己的……如果我們非常、非常地愛一個人,如果我們為了他可以獻出我們最寶貴的東西,那麼我們就會知道他是不會給我們帶來任何傷害的。
犧牲就是這個意思。
你最愛誰呢?” “我媽,我爸……” 我們在人行道上遇到了司機切廷。
我說:“切廷,我父親要利口酒。
尼相塔什的店都不開門,你帶我們去塔克西姆吧。
然後我們也許還要去别的地方轉轉。
” 芙頌問道:“我也去,是嗎?” 我和芙頌坐上了父親那輛酸櫻桃色的56式雪佛蘭汽車。
切廷開車走上了坑坑窪窪的鵝卵石路面。
芙頌看着窗外。
車經過馬奇卡後開到了道爾馬巴赫切。
街上很空,隻有三五個穿着節日盛裝的人。
但是經過道爾馬巴赫切體育場後,我們在路邊看見了一群宰牲的人。
“切廷,看在真主的分上,你就給孩子講講我們為什麼要宰牲吧。
我沒能講明白。
” 司機說:“您太客氣了,凱末爾先生。
”但是他也不想放棄這種展示自己對宗教比我們更虔誠的樂趣。
“為了表示我們也像先知易蔔拉欣那樣信奉真主,所以我們宰牲……犧牲意味着,為了真主,我們可以獻出自己最寶貴的東西。
我們是那麼地熱愛真主,小女士,為了真主我們甚至可以獻出我們最愛的東西,而且不求回報。
” 我狡猾地說:“最終可以去天堂嗎?” “如果真主這麼說的話……那要到世界末日才知道。
但是,我們不是為了進天堂才宰牲的。
那是不求回報的,是因為愛真主才那麼做的。
” “切廷,沒看出來你對宗教的事情那麼感興趣。
” “您過獎了,凱末爾先生。
您讀了那麼多書,您知道的更多。
再說,為了知道這些東西并不需要相信宗教和去清真寺。
我們把自己最珍視的一樣東西不求回報地給一個人,完全是因為我們非常地愛他。
” 我說:“但是,那樣的話,那個我們為他作出犧牲的人就會感到不安,他會以為我們有求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