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關燈
新宿站是個巨大的車站。

    一天總計有近350萬的人流通過這個車站。

    吉尼斯紀錄官方認定JR新宿站是“世界上乘客最多的車站”。

    有幾條線在這一站内交彙,僅主要的就有中央線、總武線,山手線,琦京線,湘南新宿線,成田快線。

    這些軌道極其複雜地交叉、組合在一起,站台一共達十六個之多。

    再加上小田急線、京王線兩條私鐵的線路和三根地鐵線互相支線交錯着。

    實在是迷宮。

    上下班高峰,這個迷宮便人山人海。

    波濤洶湧、狂風怒号的人海朝着入口、出口蜂擁湧去。

    換乘的人群移動錯綜複雜,還會出現危險的漩渦。

    不論是怎樣偉大的預言家,都不可能把這片翻騰洶湧的人海分成兩半。

     一周五次,早晚兩回,這般壓倒性的巨大的人流,在人手不足的車站工作人員巧妙的引導下,居然能勉強順暢通行,這真讓人難以輕易相信。

    特别是早高峰,是一大問題。

    人們都匆忙趕赴各自的目的地,必須在打卡器(timerecorder)規定的時間趕到公司。

    心情也絕不愉快,困意還沒完全除去,而毫無空隙的車廂又摧殘着他們的肉體和神經。

    能坐上位子的隻有非常幸運的少數。

    作一直心生佩服,居然能夠不發生暴動,沒有事故造成流血的慘事。

    如果這樣極端擁擠混雜的車站和車廂,遭到狂熱的恐怖分子襲擊的話,毫無疑問會造成緻命的局面。

    造成的損失想必慘烈嚴重吧。

    對在鐵道公司工作的人也好,警察也好,當然對乘客來說也好,那都是超乎想象的噩夢。

    但盡管如此,到現在,預防這種慘劇的措施幾乎還沒有實施。

    而這樣的噩夢在1995年春天實際也在東京上演了。

     站員不斷用擴音器廣播請求,發車的鈴聲毫不停歇地響起,檢票的機器默默地讀取着車卡的龐大信息。

    以秒為單位出發或到達的長長列車像是訓練有素的家畜一般,規律的突出人群,再吸入一批,就連關門都嫌慢似的向下一站駛去。

    上下樓梯時,在擁擠的人群中被人踩了腳,甚至一隻鞋子脫落了也罷,想要回去拿根本是不可能的。

    鞋子就被高峰這迅速陷落的流沙所吞沒了,消失了。

    他或是她隻得穿着單隻的鞋子來度過這漫長的一天。

     九十年代初,日本泡沫經濟還沒破滅的時候,美國某份著名的報紙上,登載了冬日早晨高峰時,在新宿站人們上下樓梯的照片。

    (也許是東京站也有可能,但兩者并無二緻)。

    照出來的上班乘客們,都像預先說好了似的一齊向下低着頭,臉色灰暗的像是在罐子裡被擠扁的魚。

    報道這麼寫道:“也許日本是變得富裕了,但大多數日本人看上去卻是這麼耷拉着頭,一臉不幸。

    ”而這張照片也變得著名了。

     日本人實際到底幸不幸福呢,這作并不知曉。

    但人們之所以在早晨擁擠的新宿站下樓梯時,一齊低着頭的真正原因,與其說他們是不幸的,其實是在注意腳下,為了不踏空一階樓梯,為了不弄丢自己的鞋子——高峰時期,在這樣巨大的車站,這可是格外重要的課題。

    那張照片卻沒言及這一實際背景。

    而且穿着暗色外套,低頭走路的人們,大多數情況下看上去都不會怎麼幸福。

    當然,把一個每天上班路上都需要鞋子會不會弄丢的社會,成為不幸的社會,這在邏輯上也是十分有可能的。

     作試想了下,人們每天在上下班途中會耗費多少時間。

    平均下來單程需要一個到一個半小時,大概都是這樣的吧。

    結了婚後有了一兩個孩子,在市中心上班的普通上班族想要擁有一棟獨門獨戶的房子的話,無論如何都隻能搬去上班時間耗費這麼久的郊區地帶了。

    這樣,一天二十四小時裡,有兩到三個小時都要耗費在上下班上。

    在擠滿乘客的電車裡,情況好的話也許能讀讀報紙或是小開本的書。

    或是用ipod聽聽海頓的交響曲,學習西班牙語的會話也是有可能的。

    有些人也許可以閉上眼睛,沉浸于形而上的思索中。

    但一般程度上,一天裡的這兩、三個小時,大概很難算的上是人生中最有意義、最優質的時間吧。

    人的一生,有多少時間因為這沒有意義的(大概吧)移動所剝奪去了呢?而它又是多麼讓人疲憊,讓人不滿的呢? 但是這并不是在鐵道公司上班,主要工作就是設計車站的多崎作多應該考慮的問題。

    每個人的人生就交給他們自己吧。

    那是他們的人生,并不是多崎作的。

    我們身處的社會到底多麼不幸,或是多麼幸運,這些就讓人們自行判斷吧。

    他應該去想的,是怎樣恰到好處的、安全地引導這驚人的人流。

    這不需要反省,需要的隻有精确驗證了的實用性。

    因為他不是思想家,也不是社會學者,隻不過是一個工程師罷了。

     多崎作很喜歡眺望JR新宿車站。

     隻要去新宿站,他在售票機上買了入場券,差不多去的都是9、10号線的站台,那裡是中央線特急列車的發車點,是去松本或是甲府的長距離列車。

    和上下班乘客為主的其他站台相比,這裡的上下車人數遠少得多,列車的出發進站也沒那麼頻繁。

    作能夠坐在長椅上,靜靜地觀察車站的狀況。

     和其他人去音樂會、去看電影、去俱樂部跳舞、去看體育賽事、去逛商店看櫥窗的感覺類似,作會去看火車車站。

    時間空閑出來想不到要做什麼的時候,他常常會一個人去車站。

    心情不平靜的時候、要想事情的時候,他也自然而然的就向車站走去。

    然後在站台的長椅上坐下,喝着從小賣店買來的咖啡,确認着電車發車是否符合時刻表(一直放在包裡),隻是安靜地坐在那裡。

    就這樣能度過好幾個小時的時光。

    學生的時候常常會關注車站的形狀、乘客的流動和工作人員的動作,會把自己留意到的東西細緻的記錄在筆記本上,但現在是不會那麼去做了。

     特級列車一邊減慢速度一邊駛入站台。

    車門打開了,乘客陸續從車上下來。

    隻是看着這樣的場景,作的心情就會變得滿足而平靜。

    發現列車按照時刻表準時到達